博文

晚年周恩来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明镜出版社,2003年。 ◆第一章  毛、周关系的历史回顾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先是毛泽东在四月间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复信中共中央,批评中央的"二月来信"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的估计"都太悲观","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当时下级党组织像这样毫不客气地批评中央的作法是不多见的。这显示了毛蔑视权威,敢于抗上的个性。而作为中共党内最高军事首脑的周恩来在六月间收到毛的这封辗转来信后,表现出相当的民主作风,并不认为这是在违忤抗命,相反还觉得毛的申述意见不无道理,便站在中央的角度作了自我批评,承认中央"二月来信"中让红军分散等问题"是有些毛病" ,并且不再坚持让朱、毛离开部队,而改为希望红四军前委指派一得力人员前来中央讨论问题。 >>2024-09-25 19:54:20 >>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下,中共在随后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上不得不吞下了由王明教条宗派全面掌权的这颗苦果。周恩来虽然被留在中央,却威信扫地,只是一个戴罪之身的留用人员。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话说:"恩来同志自然应该打他的屁股,但也不是要他滚蛋,而是在工作中纠正他,看他是否在工作中改正他的错误。"经过这一场打击之后,周恩来元气大伤,虽说还没有到心灰意冷的地步,变得和他性格相仿、个人关系又一度很好的江浙同乡瞿秋白一样,但党内斗争的残酷和叵测,特别是李立三因违抗共产国际而遭到的下场,却在他的内心留下无法抹去的阴影,深感如履薄冰。周本来就是一个组织纪律观念极强的人,又有着临事而惧的个性,在他对事情没有看清并且确有把握之前,宁可犯政治错误,也绝不犯组织错误。这是周氏一生典型的政治哲学。 >>2024-09-25 20:02:17 >>值得一提的是,与毛泽东指挥的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相比,第四次反围剿打得更加漂亮。因为前三次只是歼灭了国民党的杂牌军,而这次则是围歼了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并创造了以往红军从未使用过的大兵团伏击战法。对此,蒋介行深为懊丧,称:"此次挫败,惨凄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就连原先准备在一旁等着看笑话的毛泽东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国民党发动围剿以来败得最惨的一次。这一胜利使周恩来如释重负,

正义的两面

慈继伟,《正义的两面(修订版)》,三联书店,2014年。 本书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正义理论。 正义的条件circumstances: 主观条件(人类既定的心理特征) 客观条件(人类既定的生存状况) 正义是介于纯粹利己与纯粹利他之间的品德。 第九章专门讨论怨恨 resentment的来源:“愤恨的来源恰在于此:既然我们有意识地把正义的要求作为定言命令,但同时又无意识地把正义的要求作为假言命令,那么,一旦别人违反正义的相互性并伤及我们的利益,我们就会产生愤恨的道德情感。”(页233) 后记 这本关于正义的书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抽象的哲学论著,但我做这项研究的念头却始于对具体的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这些现象可以概括为: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的非正义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制止或制裁,其他本来具有正义愿望的人就会效仿这种行为,乃至造成非正义行为的泛滥。这种现象在任何社会都可能发生,在道德文化和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社会更是如此,而且,不论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正义观念,这一可能性都无法避免。本书的主要思路,即正义的两面性,就是在思考这一现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顺着这一思路研读有关著述时,我才发现,这一问题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关于正义心理的任何研究都属鲜见。于是,我的这项研究就有了双重目的,一是以上述现象为切人点,解释正义心理和正义运作的若干重要方面,二是试图填补正义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第一个目的也是更主要的目的,产生于作者对具体的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因此,我恳请读者在考虑本书的抽象论证时能结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具体思考。(页248)

Chapter 38 of the Dàodéjīng as an Imaginary Genealogy of Morals

Ci, J. (2011). Chapter 38 of the Dàodéjīng as an Imaginary Genealogy of Morals. Ethics in Early China: An Anthology, 1, 233.  本文对《道德经》38章做道德谱系学的分析,指出这一章的重要性在于说明:儒家道德更会产生伪君子。儒家在道德完美性moral perfectibility上越走越远。(p. 243)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瞽瞍难题与孝道的唯义主义

刘梁剑. (2024). 瞽瞍难题与孝道的唯义主义. 道德与文明, 2024(4), 62-70. 本文与《游叙弗伦》的神义论相类比,提出这个问题:能否用见喜于父母(为父母所爱)来界定孝道。【孝道自足吗】 子女对父母的劝谏方式。【涉及disagreement的语用学】 王夫之解释“怨慕”:此正舜之不容已者,于是有怨焉,亦有慕焉,怨其不得于亲,而慕亲之欲得之也。以其慕生其怨,于其怨益其慕,怨慕合而泣自不容已矣。 AI: 本文主要探讨了“瞽瞍难题”及其在儒家孝道中的唯义主义表现。文章首先以舜对其父瞽瞍的孝道为例,探讨孝道在父母不当行为下的复杂性。与西方哲学中的“游叙弗伦问题”对比,作者指出儒家的孝道不是盲从权威或单纯的理性主义,而是一种唯义主义——行孝不仅基于情感,还要有理性判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从义不从父”。此外,文章进一步探讨孝道与天道的关系,认为孝道的本质在于通过孝亲实现人性与天道的统一。

Can we believe the error theory?

Streumer, Bart. "Can we believe the error theor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0.4 (2013): 194-212. AI: 本文讨论了错误理论的信念问题。根据错误理论,规范性判断是赋予不存在的规范性属性的信念,通常与道德判断相关。但本文提出,尽管错误理论看似合理,我们实际上无法相信它。文章的主要论点如下: 1. **我们无法相信错误理论**:因为错误理论声称没有理由去相信任何事情(包括错误理论本身),这就导致一种逻辑悖论,即如果错误理论是对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它。 2. **没有理由相信错误理论**:由于我们无法真正相信错误理论,因此无法给出理由去相信它。这削弱了许多对错误理论的批评。 3. **对错误理论的批评**:许多人认为错误理论具有自我毁灭性或缺乏实际作用,本文反驳了这些观点,认为这些批评基于我们无法相信错误理论的事实,并不影响理论本身的逻辑一致性。 4. **错误理论与反思平衡**:作者质疑哲学的反思平衡标准,认为真理可能超出我们的认知能力,即便如此,我们仍应追求尽可能接近真理,而不是为了达成认知一致性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最终,本文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立场:即便错误理论在逻辑上可能成立,但我们无法真正相信它。

Early Confucian moral psychology

Shun, K. L. (2013). Early Confucian moral psychology. In Dao companion to classical Confucian philosophy (pp. 263-289).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第一节 导论 儒家存在伦理学的关切,而这种关切又常常聚焦于一个人的psychology。 第二节 self 背景知识:讨论儒家的person概念,包括体、欲、情、气、志、意。 探讨儒家的self观念,包括我、吾、自、己。 儒家的理想人格,主要由三个观念刻画:仁、礼、义。 第三节 仁 仁:concern for others。有三种类型: (1)在某些特殊情境situation下关切他人的well-being (2)以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为持续的基础 (3)关心living things生物 第四节 礼:Lowering Oneself and Elevating Others 第五节 义 第六节 修身 self-cultivation是过程 self-transformation是目标 第七节 I have in the chapter highlighted self-transformation a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onfucian thought, and have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the nature of the self-cultivation process. 本节考虑了一些可能的误解和批评。

Temptation in Mengzi 1A7

Lee, J. Temptation in Mengzi 1A7. Dao (2024). 本文从君子容易受诱惑temptation(如君子远庖厨)的角度来探索孟子的德性理论的动机模型。指出,对于孟子而言,成为一个有德者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即是情感的无法控制emotional uncontrollability of the nobleman's compassion【不忍人之心】。 AI: 本文讨论了孟子1A7中关于德性和诱惑的理论。作者通过分析孟子的道德典范,特别是君子的同情心和相关的诱惑,提出了孟子德性观的一个重要特征:道德典范虽然具有德性,但也可能受到诱惑的影响。文章指出,孟子的德性观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德性伦理理论不同,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不应受到诱惑。然而,孟子认为君子的同情心会使他在面对某些情况时产生内心冲突和诱惑,这成为孟子德性理论的一部分。 文章还探讨了君子为了避免诱惑所采取的自我管理策略,强调德性伴随着一定的心理代价。通过讨论如何处理这一挑战,作者展示了孟子在规范德性方面的独特方式,并将其与其他德性理论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