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亲亲与世界工作坊

亲亲与世界工作坊(2024年12月14日,中山大学哲学系) [https://mp.weixin.qq.com/s/q7JyFUY1hVDgjVCzg2Ryog] 王珏教授就“孝的身体性根基——中国伦理学的标识性概念探析”展开报告,报告由郑辟瑞教授主持,陈畅教授评论。王老师提出“孝”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标识性概念之一,但它的内涵与外延在现代语境下却显得模糊不清,于是如何阐发“孝”的普遍性意义成为了关键的问题。王老师从“孝”的身体性维度切入这一主题,基于“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的论述,王老师认为孝的根基性在于人身体的脆弱性和依赖性。不同于启蒙以来所宣称的自主的、原子式的主体,以 脆弱性 和依赖性为根基的主体是关系性的,而这种关系性首先体现于“亲子关系”。王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亲子关系在儒家伦理中的首要性:1.亲子构成了一个人最原初的、最必然的、无可外化的身份;2.亲子关系不仅仅是自然性的,而且是被礼所包裹着、所提升的人性空间;3.亲子关系承载着一种对我们这样的人而言不可或缺的善的生活方式。最后,王老师从纵向与横向双方面阐述“孝”的意义与价值:纵向上,“孝”支撑起不同世代之间的代际时间,为有限的个人提供了一条通向不朽的途径;横向上,“孝”构成社会团结的纽带,对“孝”之为自然亲情的推广使“情感共同体”成为可能。

Lottocracy: Democracy Without Elections

Guerrero, Alexander. Lottocracy: Democracy Without Elec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4. 本书反思民主代议制的弊病,提出一个替代方案,即抽签制政治。 第三章 【选民的认知工具箱,例如媒体】 主要讨论了如何了解和监督代议人是否履行其职责。首先,强调了普通市民缺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参政议政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因此需要选出代艺人来专门负责这一工作。然而,选民对代议人的履职情况并不了解,这可能导致代议体制的有效运转受到威胁。为解决这个问题,讲者提出了认知捷径,即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如传统出版业、电视新闻产业和自媒体等,让选民对政体状况有基本的了解。然而,讲者对现代世界和复杂的政治问题持悲观态度,认为认知工具箱可能存在系统性偏误。 作者指出:这些工具有时会帮倒忙,产生负面影响。讲者强调了认知工具箱的两个特点:一是它们不是好的工具,有时甚至会产生危害;二是我们往往是在潜意识中、自动地使用这些工具,即使它们会把事情变得更糟。例如,作者注意到,泛娱乐化政治生活。 第四章 【政治的朋党化】 主要讨论了社交媒体和博客在政治极化中的作用。讲者指出,社交媒体和博客通过算法和个人观点,增强了政治极化。 作者讨论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认知上的局限性,即人们只关注与自己观点相同的群体,而忽视了其他群体的存在。这种现象在网络和自媒体的普及下更加严重,导致人们更容易接受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信息,而忽视了不同意见的存在。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认知,还导致了社会分裂,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从立场而非道德原则来判断事物。讲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两党竞争,而这种竞争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极化和分裂。讲者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开放地接受不同意见,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诚意关:从朱子晚年到王阳明的哲学史重构

郑泽绵,《诚意关——从朱子晚年到王阳明的哲学史重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本书思考宋明理学史,以诚意史观(自欺问题)来替代格物叙事(特别见第三章)。 第一章 以文献考证的角度,论述了朱熹晚年的“诚意”思想的变化。主要是,朱熹认识到自身的思想体系中的诚意问题,即,由于强调格物致知,诚意在修身中的地位该如何摆放?“若致知之后,真知已至,则意自然诚,自然无自欺,为何还须诚意?此为朱子晚年的诚意难题。”(页15) 第二章 【重要!】 从分析哲学(特别是道德心理学)角度,哲学重构reconstruction【源自信广来】朱熹的诚意观点。在自欺研究中,有intentionalism有意自欺论,以及non-intentionalism无意自欺论。作者反驳无意自欺论(因为它无法解释道德责任问题),进而把朱熹的观点理解为moderate intentionalism温和的有意自欺论。 朱熹的温和有意自欺论:自欺如何可能?存在与道德真信念P相冲突的杂念,自欺者在不同的逻辑层次上“容”纳了这些杂念(隐藏的念头“私”),从而导致自欺(页47)。相对应的克治工夫就是诚意,即“以知定志,以志帅意”。 第三章 指出格物叙事的不足(过于简单化、漫画式的描述),提出诚意史观。从朱熹到王阳明,诚意问题都是他们的核心关切。 知行合一所针对的是“意念真诚”问题,而非“意志薄弱”问题(页64)。【本章第四节可见作者分析哲学风格的哲学重构】 在诚意史观下,工夫论问题上,对于知行,朱熹强调“以知定志,以志帅意”,“从治学态度上更强调"知"的客观可确证性和知识对行动的指导作用。”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从信赖日常道德直觉的态度出发,发现知与意原本统一的知行本体”(页70-71)。

Confucian Family Ideal and Same-Sex Marriage: A Feminist Confucian Perspective

Tan, Sor-hoon. "Confucian family ideal and same-sex marriage: A feminist Confucian perspective." Hypatia 39.1 (2024): 159-176. 本文讨论同性婚姻问题,反驳张祥龙,蒋庆,部分支持白彤东。作者认为,对于女性主义儒家而言,女性拥有平等的机会还是十分重要的。Feminist Confucians need not adopt the equality ideal of liberal or other feminists, but at the very least, they would advocate a Confucian society in which women have equal opportunity to cultivate themselves and to contribute to any domain of society they choose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ies. 作者认为,生物学意义上延续香火,对当代儒家已经不再必要。并且,要警惕大陆新儒家的父权家长制的预设。The debates among mainland Confucians on the legalization of same-sex marriage reveal the persistence of patriarchal assumptions. Unless these assumptions are exposed and challenged, they threaten to corrupt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AI: 本文探讨了儒家家庭观念与同性婚姻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结合女性主义的儒家视角。文章从中国大陆的儒学复兴背景出发,分析了儒家对同性婚姻的不同观点及其与性别不平等的历史纠葛。主要内容包括: 1. **同性婚姻的争议**:分析了大陆儒家学者对美国最高法院支持同性婚姻的反应,特别是围绕儒家经典的引用展开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儒家容忍同性关系,但拒绝其合法化。 2. **儒家与性别平等**:指出儒家传统家庭观念中存在的父权制特征,这种观念对女性和...

Aesthetic Taste and Moral Sentiment in Hume and Mengzi

Choi, Dobin. "Aesthetic Taste and Moral Sentiment in Hume and Mengzi." Hume Studies 49, no. 2 (2024): 331–349. 本文比较了孟子和休谟的关于taste的学说,孟子注意到taste的统一性,休谟注意到taste的多样性。二者都诉诸一个taste优异的人(休谟true judges,孟子sages)来寻求标准。最后,二人都把这个标准追溯到人性的构成要素上,即一个自然主义的预设: humans have the same natural constitution of the mind, which is an internal cause of taste sentiments(人类具有相同的心灵自然构造,这是味觉情感的内因)。 AI: 本文《Aesthetic Taste and Moral Sentiment in Hume and Mengzi》由Dobin Choi撰写,探讨了休谟(David Hume)与孟子(Mengzi)在美学品味与道德情感基础上构建美德理论的异同。作者通过比较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揭示了他们基于不同哲学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并指出二者尽管表面上存在矛盾,但在核心思想上具有一致性。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概述: ### 1. **研究背景与目标**   休谟和孟子都认为人的情感对美德的判断至关重要,但他们对“品味”这一概念的理解及其理论应用有所不同。本文旨在分析两者如何从情感出发发展各自的道德理论,并探讨他们对美学与道德标准的设定。 ### 2. **休谟的“品味多样性”**   休谟关注人们在审美品味和道德判断上的差异性。他试图通过观察这种多样性,寻求一种普遍适用的美学与道德标准。   - **品味的标准**:休谟认为审美判断的标准可以通过 “真正的鉴赏家”(true judges) 的共同审美经验和见解来确立。   - **情感基础**:他强调,审美和道德判断基于内心自然情感,而不是理性或经验规则。   - **理论目标**:休谟旨在构建一种科学化的审美与道德评价体系,平衡个体差异与普遍标准。 ### 3. **孟子的“品味一致性”**...

道德运气

伯纳德·威廉斯,《道德运气》,徐向东 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二,道德运气 文章开篇,对比道德圣贤(这些人似乎免于运气的影响),提出“运气”对道德价值的重要意义。本文中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能动者遗憾agent-regret”。 AI: 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的论文《道德运气》("Moral Luck")是伦理学领域的一篇经典论文,首次发表于1976年。这篇文章探讨了道德责任、自由意志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道德运气”这一概念,挑战了传统伦理学中关于责任的直观观念。以下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 --- ### **1. 什么是道德运气?** 威廉斯定义“道德运气”为: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和责任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意图或努力,而是受到一些他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行动的结果,而结果通常是道德评判的重要依据。 威廉斯指出,这种情况在直觉上是矛盾的,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只有人在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然而,实际中,道德判断往往与结果密切相关,即使结果是由运气决定的。 --- ### **2. 道德运气的四种类型** 威廉斯和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分别讨论了几种道德运气的形式,以下是威廉斯涉及的主要类型: 1. **结果运气(Resultant Luck)**      指行为的结果是偶然的,行为者无法完全控制。例如,两位酒驾者,一位因为幸运没有撞到人,另一位却撞死了行人。虽然意图和行为类似,但后者往往承担更大的道德谴责。 2. **环境运气(Circumstantial Luck)**      指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如何影响他们的道德选择。例如,一个人在战争时期可能被迫参与暴行,而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不会面对类似的选择。 3. **构成运气(Constitutive Luck)**      指一个人的性格、天性或价值观等先天因素影响其行为,而这些特质通常是他们无法选择的。 4. **因果运气(Causal Luck)**      指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因外部事件或条件而产生,而这些事件或条件并非他们能够控制...

理由与道德

徐向东,《理由与道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第一章 内在理由与伦理生活 本文作者试图为威廉斯的“内在理由”的论证做辩护:“所有行动的理由都是内在理由。”(页4)威廉斯的论证,分为两个步骤:(1)所有行动的理由都必须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2)并不存在外在的行动理由(页6)。 第二章 休谟论理性、动机与道德情感 休谟主张,moral distinction和道德判断,取决于情感sentiments,而非理性。作者试图论证,休谟并不是关于实践理性的怀疑论者,而是存在一种休谟式的伦理自然主义。 “与康德不同,休谟并不接受任何先验的理性概念,反而试图从一个自然主义的角度来说明我们在社会世界中需要遵守的规范的来源,……”(页100)休谟是伦理自然主义的,因为他试图通过自然情感和自然义务来说明道德动机和道德义务(页103). “休谟主义本质上包含了两个核心观念:第一,人类行为(包括道德行动)可以在一种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得到说明,无须假设任何超自然的或超验的东西;第二,情感在道德起源中发挥了一个本质的因果作用。对于休谟来说,情感和欲望根本上是源自我们的本性,因此是激发我们采取行动的根本动机。”(页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