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21的博文

施瓦辛格健身全书

图片
阿诺德·施瓦辛格,《施瓦辛格健身全书》,万义兵 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健身:①锻炼(有氧运动+力量训练);②饮食;③睡眠】 ◆ 有氧运动与肌肉清晰度 ▪ 不过,身体所能承受的有氧运动带来的压力并非是无限的。过多的心肺功能训练只能以损害身体而告终,这点我们在后文还将提到。过分的有氧运动(有些运动员在比赛前无休止地训练,他们是会追悔莫及的!)可能减弱肌肉和整个身体的恢复能力。这会导致肌肉组织被作为能量消耗掉(用更大的白色肌纤维作为燃料供给小的红色肌纤维),这种结果就是所谓的“训练过度”。 “训练过度”并非单指过度训练之后的疲劳感。这意味着你体内某种能量补给机制和恢复机制被压制或者关闭。“训练过度”是一种慢性症状,在这种状态下,不管你如何努力训练,都将徒劳无功。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训练过度”状态,最好的疗法就是休息,有时要休息上几周。但是,只要你能合理地安排训练,就可以完全避免“训练过度”状态。所以,一定要注意足够的休息和足够的营养摄入。 ◆ 训练强度 ▪ 当然,入门阶段的健身爱好者、有一定经验的健身者以及专业的健美运动员之间,需要的训练强度,或者说能够达到的强度是很不相同的。当你刚入门的时候,只要完成正常的训练,对身体来说就足够有冲击力了,所以不需要额外的训练强度。中等水平的健身者,往往不得不想方设法,才能刺激自己的身体进一步生长。对于要参加竞赛的健美运动员来说,因为他们正努力实现身体的终极增长,所以需要惊人的训练强度。 你越是资深,进步就越难,需要的训练强度就越大。这就是著名的“收益递减法则”。 ◆ 在家训练 ▪ 如果你想在家训练,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你想锻炼身体的哪些部位。是主要肌肉群,抑或仅仅想提升下腹肌?是想要一套自由重量,还是更喜欢器械?要进行不同类型的训练,是需要几个单一功能的器械,还是一个多功能的组合器械?你的场地有多大?如果想进行有氧训练,你打算用什么——跑步机、运动单车还是踏步机? ◆ 起步较晚 ▪ 因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肌肉结构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萎缩。对于此,最好的药方就是健身。 如前所述,衰老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肌肉块的渐渐萎缩。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的萎缩并不是必然的,萎缩的程度更不是一定的——这和我们以前的认识有所差异。实际上,即使对于老年人而言,只要进行正确的训练,肌肉块也可以增长到惊人的程度。总而言之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 导言:医疗史的另一种叙事 ▪ 而没有考虑中医在近代受到攻击的最核心原因是医疗行政能力的阙如,特别是在预防功能上与西医的最终差别。 ◆ 沧州个案 ▪ 一是西医传教士终于确立了自己不同于一般传教士的福音传播途径和网络,那就是以医院为宗教精神训练的集体空间,而不是普通传教士对世俗领域的渗透与控制。这虽然在空间范围内缩小了福音活动的伸缩半径,但比较清晰地划定了医学传教士的准确位置。二是大量起用中国人专司传播福音之职,以后我们将会看到,这固然起着加快基督教在中国本土化的速度的作用,提高了医院传教的效率,却也会使西医传教本身的宗教角色功能趋于退化,以致失去原有的用意。 ◆ 内心冲突的世俗根源 ▪ 医院规模越大,与地方教堂的联系反而显得越脆弱。因为大医院拥有较雄厚的财力可供支配,教堂就总想插手对资金的分配进行控制,由此造成双方更为复杂的纠葛和矛盾,最终削弱了医院系统中福音传播的力度和范围。 ◆ 谣言传播与教堂空间 ▪ 西式育婴堂引进的管理方法遵循的是近代意义上的西方委托制原则,这一原则是拒斥乡土亲属网络介入的,这已成为导致清末教案冲突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 ◆ 医院与“委托制” ▪ 现代医疗体系中“委托制度”的产生确实与传统的基督教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比如日常医学治疗与教堂活动都具有隐秘的特征。 ▪ 现代医学有两项革命性的突破:一项是对“准确真实性”(exact truth)的寻求。 ▪ 第二个革命性事件是“托管制度”(trusteeship)的出现。“托管”的信念是“国际联盟”(the league of nations)所表述的国际责任最新思想的直接产物,但其最早起源于对个人的尊重。 ◆ 大树底下动手术 ▪ 西医传教士们终于意识到,西方的医疗系统之所以遭到中国百姓的疑惧,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医院治疗的隐秘性与中国医疗过程的公开性具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医生要想得到中国人的充分信任,就必须被迫使西医技术认同于这种公开性的特征,以克服中国病人的陌生感与距离感。 ◆ 社会服务理念的诞生 ▪ 古典的医疗知识和儒学传统的结合,一方面给儒学以更多的象征性权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垄断医学知识,并在制度职能上使之趋于专门化。因为医学知识是向全部研究经典传统的人士开放的,为了实

The Relation of Divine Revelation and Man's Religion in the Theologies of Karl Barth and Paul Tillich

Song, Choan-Seng. The Relation of Divine Revelation and Man's Religion in the Theologies of Karl Barth and Paul Tillich . 1965.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PhD dissertation. An Introductory Statement This dissertation gives a th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religion and religions. “In my judgment, the attitude of a Christian theologian towards the non-Christian faiths is basically determined by the kind of answer he gives to the problem of the relation of divine revelation and man's religion.” (p.2) So the author will particularly re-examine the relation of divine revelat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religion. He believes that “both Karl Barth and Paul Tillich open up new possibilities for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on far deeper level than is commonly realized.” (p.5) 第一章 该章研究巴特的《罗马书释义》 巴特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拒斥宗教,实则不然。他认为,religion is a human reality created by the divine possibility,启示在先,宗教在后。(p.9) 巴特关于此议题的核心概念是the impress of revelation (Offenbarungseindruck)。神人关系(如此的神和如此的人)是圣经的

Analytic 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Beaney, Michael.  Analytic 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 philosophers have approached these questions with attention to the workings of language and awareness of the multifarious ways in which language can mislead us. It is this approach that is characteristic of what has come to be called 'analytic philosophy'. ◆ Things and kinds of things ▪ If it is not immediately obvious how to answer a given question, then we need to identify its possible meanings. ◆ Introducing Gottlob Frege ▪ number statements are assertions about concepts. ▪ the property of having an instance is a logical property ◆ Interpretive analysis ▪ analysis, all three dimensions—interpretive, decompositional and regressive ◆ Can ‘good’ be defined? ▪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Principia Ethica is ‘What is good?’, and Moore’s main claim is that ‘good’ is indefinable, or, as it might also be put, that goodness is unanalysable and hence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