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逍遥游

鲲化为鹏,大鹏南徙。大鹏起飞,需要的风力是极大的,而且还需要许多准备工作。然而两只小虫并不理解,并对此加以嘲笑。因此,“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也是小与大的区别所在。若推论到人世层面,也是如此,哪怕乘风而行的列子犹有所待。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小不如大,大不如合于天地而无所待。】

尧让天下于许由,认为自己是人间烟火,而许由乃是太阳。许由拒绝了,他不愿意越俎代庖。

接舆的言论令人吃惊而无法理解,他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仿佛是不值得相信的。但是,形骸有聋盲,“知亦有之”。

无用之用:“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是用于功利,还是用于逍遥。】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齐物论

区别出人籁,地籁以及天籁。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大知闲闲,小知闲闲;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有真宰者,但其征兆迹象却是隐微无形的。真君所在,求得不加益,不得不加损。惟人自受形以来,守之不死,坐待气尽,徒与外物相撄,视岁月之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可哀之事:“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疲于所役,而不知如何归宿)。”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圣人对于人间之是非,照之于天。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是非的纠纷就如同朝三暮四的故事一样,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共休息于自然均平之地,物与我各得其所,是之谓两行。

是非的出现,伤害了道。类似于昭氏鼓琴、坚白之辩,虽乱道,而足以眩耀世人,圣人必谋去之,为其有害大道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养生主

以有限追逐无限,是危险的。

庖丁解牛。

老聃死,秦失吊丧,三号而出,这恰恰不是遁天倍情的,因为“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人间世

颜回见有乱国,欲往而医之。【颜回的政治行动的企图】孔子劝他不要去,否则会有危险。处世之难,不可不慎。原因是①修己尚不充分,“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②德,容易被“知”与“名”二凶器所异化;③即便德厚而不争名,也难以得到暴君的理解(反遭误解)。颜回拯救卫国,若强以仁义准绳于彼,彼将谓回欲毁人以自成也。【如墨子救宋】历史上就有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的案例。

那该怎么做?“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因此,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叶公子高出使齐国前夕,心中忧烦,若访问不成受责罚,若访问成功又须经历一段忧患,因而向孔子请教。仲尼认为,①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②使者所传达的应该是常情而非溢言。③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面对卫灵公大子,该如何相处?勿螳臂当车,勿溺爱如爱马者,而要学养虎之人,顺虎之性情。

木材之用。散木夜晚托梦,论及为材和保生的关系,不应该是为他所用,而是自用以全生。故曰:“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有支离破碎不全者,反而在乱世得以终其天年。


德充符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仲尼盛赞其与物化而守宗本的美德。

兀者申徒嘉面对子产的歧视,他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惟有德者能之……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认为仲尼仍陷于名之桎梏,不能务全德之道。

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乃是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庄子认为人是无情的,“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大宗师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大小有宜,犹有所遯。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恒物之大情也。

圣人之道: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入于不死不生;撄宁(撄而后成)。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鋣’,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就人之死亡,儒道在治丧上又起分歧。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子贡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齐等)于天。”

忘仁义、忘礼乐,进一步则有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应帝王

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郑有神巫曰季咸,显示小技,列子之师壶子展示大法,终究使之黔驴技穷。壶子曰:“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波流,故逃也。”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骈拇

反对多余的外在规范对人之性命之情的伤害,意仁义而易于非人情。“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马蹄

马之真性: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但伯乐却以规矩准绳来训练马【伯乐驯马,是一种合理化过程】,违背马之天性。至德之世,民众其行填填,其视颠颠,但圣人毁道德以为仁义。


胠箧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故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仁义礼智之德,恰恰也为大盗留下可能性。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认为,仁义礼智之德性乃是后起的】


在宥

讨论政治问题,认为不能治天下,而是应该对天下宥使自在,无为而使物自化。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天地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玄珠,喻道也),使知(知音智)索之而不得,使离朱(明目)索之而不得,使吃诟(言辨)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若有形,若无形,无心者),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高士对机械之功利十分警惕,因为这会引起机心。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慙,俯而不对。

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以二缶锺惑,而所适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释之而不推(不必推究)。不推,谁其比忧(比,与也)!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惟恐其似己也。(郭象注:厉,恶人也。言天下皆不愿为恶,及其为恶,或迫于苛役,或迷而失性耳。然迷者自思复,而厉者自思善,故我无为而天下自化) 


天道

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天道的运作,给予出最基本的可能性。】

孔子以仁义为人性,老子对此加以反驳。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圣人之言只是遗迹残渣,而轮人通过技艺活动,得到了比残渣更珍贵的东西。】


天运

天有六极(四方上下)五常(金木水火土),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

至仁无亲,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提出了比孝更高明的路途。】

古今不同,礼义法度需应时而变。【礼义法度的相对性。】

三代其实并非治世,乃是祸乱之萌,不如使天下无失其朴。


刻意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并非刻意屈己而求,而是顺天道,那么,高洁、仁义、清闲、长寿自然得到兼顾。】


缮性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浇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历史不断衰败。】

丧己于物【物化早就开始了】,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秋水

河伯望洋兴叹,北海若就告诉河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惠施观鱼之辩。


至乐【涉及生死观】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施怪之,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葆性,善生;通命,善死。】

甚至在与骷髅对话的梦境中,骷髅说:“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达生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不强迫自己僭越生的界限。】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庄子》展示出种种技艺活动,通过这些技艺活动,往往有某些人达乎道境。】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龞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技艺已是物我合一(合身,忘物我,伐柯伐柯之谓),绝非对象化活动那么狭隘。】

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山木

山中巨木因无用而享天年,大雁因无用而被杀。庄子笑曰:“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不)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闲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徵也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行贤而去自贤之行。【行圣人之道而去自圣之行。】


田子方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知北游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丘,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

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技术批判,其症结亦在于不知“游”】


庚桑楚

学生、民众见庚桑楚有道,希望迎立之,却遭其本人的拒绝。因为,“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

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


徐无鬼

徐无鬼见魏武侯,论狗之上中下三等,论国马与天下马之别。魏武侯听了十分高兴。问其故。流放之人去国一月,见老乡而激动;呆在无人区,若遇见人则十分欢喜。失道之人,久不闻道,闻大道而喜,亦然。【但大道往往又不容易为众人所理解,见《天地》】


则阳

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外物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寓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让王

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对为君之患持回避态度,却不是正面处置。】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盗跖

孔子见盗跖,反被辱骂为“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并借此机会来攻击儒家。


说剑

赵文王喜剑,庄子为之解说: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


渔父

渔夫与孔门的交锋,认为儒家“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何谓真?“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列御寇

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庄子曰:“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天下

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补 内七篇概览

逍遥游:①鲲化为鹏而南徙;②尧欲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拒绝,并以越俎代庖为喻;③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④惠施之无用之“大瓠”“樗”。

齐物论:①天地人三籁;②对于是非,莫若以明(例如朝三暮四)而寓诸无竟;③罔两问景,庄周梦蝶。

养生主:①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②庖丁解牛;③一足者,泽雉不蕲畜乎樊中,秦失吊老聃,薪尽火传。

人间世:①颜回适卫;②叶公传使;③颜阖傅卫;④社树以无用为用;⑤有材之木夭于斧斤;⑥支离疏全身远害;⑦楚狂接舆哀世之叹。

德充符:①(1)兀者王骀命物之化而守其宗;(2)兀者申徒嘉游于形骸之内,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3)兀者叔山无趾犹有尊足者存;(4)恶人哀骀它才全而德不形。——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②人无情。

大宗师:①何谓真人?②物之实情:相忘于江湖、藏天下于天下;③论“道”,并描绘成道境界(朝彻、见独等等);④顺应自然之生死变化,否则就是不祥(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鋣),并举临丧而歌、许由所宗师者、颜回坐忘、子桑贫穷为例。

应帝王:①藏仁要人不如「不知」之「情信德真」;②圣人之治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顺物自然);③壶子四示;④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