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20的博文

The Phenomenology of Religious Life

Heidegger, Martin. The Phenomenology of Religious Life .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0. Part 1 Methodological Introduction Chap.1 To the sciences, introduction means to present the domain of the subject matter , and the methodological treatment of that domain, and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various attempts at solutions. Philosophy arises from factical life experience. What philosophy is can only be made clear in philosophizing itself. "The point of departure of the path to philosophy is factical life experience." (p.8) Experience has a worldly character and emphasizes significance. Chap.2 Troeltsch's goal is the working out of a scientifically valid, essential determination of religion. He has a fourfold concept of the essence of religion: psychological, epistemological, historical, metaphysical. (p.19) Chap.3 The core phenomenon is the "historical". Historical means becoming, emergence, proceeding in time, a characterizati...

海德格尔论东西方对话

 马琳,《海德格尔论东西方对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写博士论文的范文参考】 第一章 虚无主义。海德格尔认为,要去思考虚无主义的前因后果。并且,存在和无本质上是同一回事。“存在不是一个存在者”,这里的“不是”就是无。 翻译(übersetzen)。über意思是穿越cross。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翻译是穿越(über-setzen)外语而抵达母语的彼岸。它通过与一种外语的相遇而重新居有并传递母语历史中被遗忘或被覆盖的源泉。(页42)例如翻译《道德经》,萧师毅强调要忠实原文地翻译,但是海德格尔认为这是削足适履,把老子强行纳入西方概念系统中。(页44) 方法methodos。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方法”【方法论的思考】是逗留于道路之上。(页50) 第二章 语言。对语言的观点:(1)意图主义:语言是内在意识的外在表述;(2)实用主义:语言是人的活动;(3)认知主义:语言是实在与非实在的表象与再现。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与存在相互联系。(页68) 海德格尔赞扬巴特:“当今时代唯一的精神生活在卡尔巴特那里。”(页73)引自Ruediger Safranski, Martin Heidegger: Between Good and Evil .  海德格尔认为,是西方的历史区分出了东西方。 第三章 现代技术的本质:集置,即命运Geschick和危险Gefahr。 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企图超越西方哲学的独语,从而与其他思想传统对话。但是,海德格尔认为提这个问题为时尚早,因为西方的独语(Monolog)尚为成熟,本真的思想只能从内蕴丰富的孤独中诞生。(页105)受集置而来的东西方接触,必定是浅层次的。真正需要的是深度相遇。 第四章 艺术在本质上是诗歌。海德格尔主张,诗歌是存在者之揭蔽的元说。 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解释,有三大主题:存在史的家园、异域之旅、归家。 第六章 海德格尔始终坚持西方哲学传统的中心地位,他对亚洲经典的关注局限于为其以存在为核心的哲学道路寻求支持,获得恰切的表述。(页202) 第七章 海德格尔批评西方语言的逻辑-语法概念系统。 海德格尔认为,“ 西方二元形上学思想已变成全球化,欧洲和亚洲学者都无法企及古代亚洲传统的真谛,这种状况的改变,或者说是另一启始,只能通过回溯产生这种‘岌岌可危’的状况之本源才能实现。换言之,西方哲学...

敌基督者

 尼采,《敌基督者:对基督教的诅咒》,余明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基督教站在颓废者一边,敌视乃至败坏生命。比如拿“罪”的观念欺骗人。基督教带着怨恨、报复。 涉及对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研究。它们都是颓废的宗教,但是佛教是实证主义的宗教,它比基督教要冷静。(见20、21、23、42节)“佛教不许诺,而是履行,基督教许诺了所有,却什么都不履行。”(页59) 尼采认为,“福音书”中耶稣真正的教诲是废除“罪”。(33节)可是十字架之后,“复仇”和“审判”等观念的兴起背离了福音。(40节)保罗就是推动仇恨逻辑的天才。 “基督教是一场所有在地上爬行的人反对有高度之物的暴动。”(页62) 批评殉道者,殉道者损害了真理,因为他们企图以为某件事情献出生命而改变这件事的价值。(53节) 谎言就是“不愿看见所看到的东西,不愿像所看到的那样去看它”。(页86) 基督教夺走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果实。(页98)十字军东征就是高级海盗。(页99) 【尼采反对颓废,《射雕英雄传》中的侠义之气就是对此的一种积极回应】 吴增定,《<敌基督者>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 尼采批评道德化的历史。他还认为,高贵的东西不是那种希望获得别人承认的东西,越“普世”的东西,越“全球化”的东西,越没有价值。(页13)“ 在他看来,只有最低的价值才能被普遍接受,而越高的价值就越是曲高和寡。神的普世化恰恰意味着,力量和勇敢等美好的东西都从神的内涵中被删除了。 ”(页37)【思考教会之“大公性”?】尼采强调要区分真理和信仰。 尼采的价值标准:什么是好(gut)?好就是能够提升人的力量、权力感的东西;什么是坏(schlecht)?坏就是导致人软弱无力的东西。(页16)这是非道德意义的区分,即这里无所谓善恶。 基督教对犹太教进行最极致地道德化。 国破家亡后,为了保存自己民族的历史记忆,就需要修史。(页51)巴比伦流亡时期,犹太精英的修史的指导思想是:以色列是上帝的选民,他们之所以受罚,是因为他们有罪(背离了上帝),只要他们恢复对上帝的信仰,终有一天能回乡。 勒南概括耶稣的两种形象:天才Genie和英雄hero。 信仰实际上是谎言,是心性的懦弱,天性的软弱,不敢直接面对现实,自欺欺人。(页69)而爱真理者,会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艰苦磨难中找到幸福。(页103)

林鸿信:系统神学

林鸿信,《系统神学(上册)》,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7年。   引言 神学的定义:神学是信仰的投入性反思。(页 2 )   第 1 部 绪论 第 1 章 导论 例子:好撒玛利亚人。神学作为反思,就是不断从“我可以爱谁”中发现自我的骄傲,并转向寻找“谁可以爱我”的以上帝为大的态度。 做神学的四个必要:①成为基督徒;②批判反思;③自知有限;④亲身体验。就第一点而言,作者以潘霍华为例,指出其中蕴含三个要素,即体验上帝的话,生命属于教会,清楚自己的呼召。作者认为,成为基督徒,意味着成为真正的信仰者,唯有信仰者才能做自己信仰的投入性反思。 作者强调,神学应该是一种关乎生命的表达。(页 35 ) 神学的分科: ①圣经研究 Biblical Studies (旧约研究、新约研究),以圣经各经卷为角度; ②历史神学 Historical Theology ,以年代先后为角度; ③系统神学 Systematical Theology ,又称为教义学,以各个神学“主题”为角度; ④实践神学 Practical Theology 。 系统神学的分科: ①绪论; ②认识上帝:上帝论、三一论、基督论、圣灵论; ③认识上帝与人:启示论、神义论、拯救论、创造论、终末论、天使论、魔鬼论; ④认识人:人论、罪论、教会论、宗教神学、历史神学、伦理神学。 林鸿信这本书的大纲:绪论、认识人、认识上帝、认识基督、认识圣灵、总结。 神学的目的是追求建立一种认识上帝与认识人的生活方式。 (页 56 ) 处理一个具体的神学的主题,有以下几个角度:①圣经怎么说;②基督教传统怎么说;③理性怎么说,比如科学实证、宗教学;④感性的描绘,比如图画式的想象;⑤行动,此主题给我们的生活实践以什么样的启迪;⑥关联,与其他神学主题如何相关。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在于耶稣基督的见证和启示。(页 64 )   第 2 章 爱 信,使得全身站立稳固的脚;望,遥望远方的眼;爱,施展好行为的手。(页 68 ) 什么是爱?作者引用约 15 : 13-15 ,“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并以约拿单和大卫为例。耶稣基督把上帝与人的爱比作 朋友之爱 。 Covenant ,意为“约”,宜译为“恩...

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 第一章 在中国以外,没有哪个国家比法国的中共党员发挥了更大作用。1949年以后,从法国回来的人在建设国家上扮演著独特的重要角色。与中共的绝大多数领导人——包括1949年以前从未迈出国门一步的毛泽东——相比,这些从法国回来的人有著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在1937年到1949年的革命斗争中,他们不一定身居高位,但是从1949年到1966年的中共国家建设期间,不但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而且其他一些从法国回来的人,在经济计划(李富春)、外交(陈毅)、科技(聂荣臻)、统战宣传(李维汉)等各个领域都担任了关键角色。中共严禁在党内搞派系,这些从法国回来的人也处事谨慎,以免被人视为派系,但是他们对于中国需要做些什么都有著特殊的理解。 据邓榕说,在1930年至1931年的一系列沉重打击——第一个妻子和孩子去世、自己在党内受到严厉批评和责难、第二个妻子与他离婚——之前,邓小平的朋友都认为他是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人。但是在经历了这一连串的悲剧和挫折后,他变得更加内敛,少言寡语。当时他还无从知道,从长远看,他因被指为「毛派头子」而受到惩罚其实是他的运气,因为这使毛泽东长期相信邓小平是忠实於自己的。在后来的岁月里,即便在毛泽东让激进派批邓时,也绝不同意把邓小平开除出党。 邓小平在去江西时已经深信,中国的问题不仅是由于毛泽东的错误,也是由于体制的深层缺陷——是它造就了毛泽东,导致了大跃进和文革的灾难。1949年中共掌权时,作为革命家的邓小平成了建设者,致力於建设新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当他动身去江西时,他已经开始思考中国需要进行哪些改革。此时,他已经在最高层积累了有关党政军各方面工作的不同寻常的深厚经验,熟知所有重大的内政外交问题,这构成了他反思中国如何进行改革的基础。 第二章 邓小平的另外一些想法来自於孩子们的经历。除了瘫痪的邓朴方,邓小平的四个孩子都被下放农村参加劳动,接受再教育。邓榕从陕西北部的农村完成劳动回到江西后告诉家人,农村地区仍然没有厕所和猪圈。几个孩子也都向父母谈到农民不得温饱的处境。他们描述了经济的衰败和由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党组织所受到的破坏。邓小平显然被这些事情所触动,在听孩子们讲话时一言不发。 据说周恩来一生只哭过三次,一次是因为他迟迟才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一次是因为叶挺的牺牲,他们在1920年代就是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