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21的博文

目录学发微 古书通例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古书通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古书通例》 古书不题撰人 “ 传注称氏,诸子称子,皆明其为一家之学也。 诸子略中,自黄帝至太公,尹佚不称子者(此等书大抵作于六国时)此其人皆为古之君相,平生本无子之称也。自陆贾,贾谊以下不称子者,学无传人,未足名家也(此举其大较言之,六国子书亦有不称子者,盖皆用当时所通称以题其书,不可一概而论,详法家篇)。盖专门之学衰,而后著述之界严;口耳之传废,而后竹帛之用广。于是自著之书多而追叙附益之事乃渐少。然而此类,亦不可通用于周、秦古书。何则?夫《春秋三传》皆不题左丘明、公羊高、谷梁赤,故既题《荀卿新书》,不别题荀况撰,既题晏子,不别题晏婴撰。推之他书莫不皆然。古人既未自题姓名,则其书不必出自于自著矣。”(页206-207) “约而言之,则周、秦人之书,若其中无书疏问答,自称某某,则几全书不见其名,或并姓氏亦不著。门弟子相与编录之,以授之后学,若今之用为讲章。又各以所见,有所增益,而学案、语录、笔记、传状、注释,以渐附入。 其中数传以后,不辨其出何人手笔,则推本先师,转相传述曰:此某先生之书云耳。既欲明其学有师法,又因书每篇自为起讫,恐简策散乱,不可无大题以为识别,则于篇目之下题曰某子,而后人以为皆撰人姓名矣。 古书既多不出一手,又学有传人,故无自序之例。汉以后惟六艺立博士,为禄利之途。学者负笈从师,受其章句,大儒之门,著籍者辄数千人。而所自著之书,则无人肯受。于是有于篇末为之叙,自显姓名者,如太史公、扬雄自序是也。或奏进之书,则于文中自称某官臣某,如道家良中婴齐、杂家之博士臣贤对之类是也。然仍无于篇题之下,自标某人撰之例。后人因其所自称以题其书,故专家之书,有传其氏不传其名者。而自著之书,则有传其名不传其氏者矣。若既无自序,文中又不自称名,久之或竟无可考。故《中论序》谓“恐历久远,名或不传”,则有同时之人为之作序之例。要之皆因著者不自题姓名之故也。至于每卷自署某人撰,虽不详其所自始;要其盛行,当在魏晋以后矣。”(页208-209)【这是研究先秦思想不可忽视的。先秦子书,指的是某一思想流派。因此,除了研究该思想家的生平,更重要的是研究其所开创的学派。】【研究古代经典,务必了解著书流程。】 古书书名之研究 “古之诸子,即后世之文集也。出于门弟子所编,其中不皆手著,则题为某子。出于后人所编,非其门弟子,则书其姓

古典目录学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第一章 绪论 目录:目指的是书名,录指的是记录(叙述)。 目是篇名。录则是篇名下的解题(又称叙录、书录、提要),“它是用来考察作者生平行事,揭示图书主旨和用途,向读者指示门径和提供方便的。”(页16) 古典目录书的类别: 官修目录(国家藏书目录),如晋《中经新簿》 私家目录,如《郡斋读书志》 史家目录,如《汉书·艺文志》 古典目录的功能:(1)掌握古籍的基本状况(如古籍的著录状况);(2)了解图书本身的状况(是否亡佚);(3)粗知学术源流;(4)作为考辨古籍的依据(如古籍的真伪);(5)指示门径和辅导读书 第二章 汉 刘向的《七略》做出的图书分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外加辑略为诸书之总要。 班固《汉书·艺文志》,在《七略》的基础上略作修改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 荀勖《中经新簿》的体制是:登记书名、卷数、撰人、略说。该目录书建立了四部分类。 西晋后期,出现佛典目录。 第四章 隋唐五代 唐初编纂《隋书·经籍志》,它的特点是记录存佚状况。 第五章 宋元 宋代私家目录勃兴,如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 郑樵,福建莆田人,作《通志·校雠略》。他强调图书分类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分类体系可能会对指导读者、发展学术起作用。”(页196)他说,“学术之苟且,由源流之不分”,所以目录学“必究本末, 上有源流, 下有沿袭, 使学者易学, 求者易求。”(页195)他主张,以书名为主,而附注作者,因为若以作者为主,可能会使不同类的书混在同一类下。 第六章 明清 《四库全书总目》,它的实际负责人为纪昀。 清代还出现了许多正史补志(补艺文志)的活动。 章学诚的目录学指导思想: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他认为,图书资料就是学术研究的后勤工作。(页258) 第七章 目录学的相关学科:分类学、版本学、校勘学。它们都是相伴并存的。

君主论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 第八章 论以邪恶之道获得君权的人们 ▪ 占领者在夺取一个国家的时候,应该审度自己必须从事的一切损害行为,并且要立即毕其功于一役,使自己以后不需要每时每日搞下去。这样一来,由于不需要一再从事侵害行为,他就能够重新使人们感到安全,并且通过施恩布惠的方法把他们争取过来;反之,如果一个人由于怯懦或者听从坏的建议不这样做,他的手里就必须时时刻刻拿着钢剑,而且他永远不能够信赖他的老百姓,而由于他的新的继续损害,人民不可能感到安全。因为损害行为应该一下干完,以便人民少受一些损害,他们的积怨就少些;而恩惠应该是一点儿一点儿地赐予,以便人民能够更好地品尝恩惠的滋味。 ◆ 第九章 论市民的君主国 ▪ 如果一个人由于人民的赞助而成为君主的话,他应该同人民保持友好关系。因为他们所要求的只是免于压迫,君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的。但是一个人如果同人民对立而依靠贵族的赞助成为君主的话,他头一件应该做的事就是想方设法争取人民。如果他把人民置于自己保护之下,他就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 ▪ 因为在太平时期市民们对国家都有所需求,当时每一个人都为国家奔走,每个人都满口答应;而且当远离死亡之境的时候,他们全都准备为他而死;但是到了危难时期,当国家对市民有所需求的时候,能找到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而这种经历是极其危险的,它只能经历一遭就再没有机会了。因此,一个英明的君主应该考虑一个办法,使他的市民在无论哪一个时期对于国家和他个人都有所需求,他们就会永远对他效忠了。 ◆ 第十三章 论援军、混合军和本国的军队 ▪ 世界上最弱和最不牢固的东西,莫过于不以自己的力量为基础的权力的声誉了 ◆ 第十四章 君主关于军事方面的责任 ▪ 君主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思想离开军事训练问题,而且他应该在和平时期比在战争时期更加注意这个问题。他要做到这一点,可以有两个方法:其一是采取行动,其二是靠思考。关于行动方面,君主除了必须把他的人妥善地组织起来加以训练之外,自己也必须不断地从事狩猎,借以锻炼身体,习惯于艰苦生活,并且认识各处地理状态,了解山脉是怎样起伏的,峡谷是怎样凹陷的,平原是怎样展开的,还要明了河流沼泽的特性,而且对于这一切必须予以最大的注意。 ◆ 第十五章 论世人特别是君主受到赞扬或者受到责难的原因 ▪ 可是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是

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

潘毅 等,《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 Section 14 ▪ 世界观的转变,导致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瞬 间发生巨变:中国从一个对抗帝国主义的前沿阵地沦落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边缘,这 自然引发有关中国球籍问题的焦虑。一批社会精英远赴欧美寻找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药 方,他们在欧美的大学里接受了当时正在盛行的新自由主义思想,把它带回到中国,用 来进一步设计和推动中国的改革。 ◆ Section 16 ▪ 事实上,目前中国的农产品收购、储藏、加工、 销售等环节基本上被城镇的龙头企业所控制。这种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本质上是外部资本对农村的控制,而不是农户在合作经营基础上形成的内生产业化,它只会导致 农民依附于农业资本、沦为农业雇佣劳动者的结局。 ▪ 一方面是小农经济的农业生产模式产出水平低,仅仅能够维持温饱水平,另一方面是市 场化改革导致消费需求猛增,小农经济难以维持,结果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走进城市 去另寻出路-----这就是民工潮兴起的根本原因。 ▪ “希望的田野”、“月亮湾的笑声”,这些描述改革之初村庄生活的美丽图景 昙花一现便不复存在。新自由主义抨击计划经济对农民的束缚,鼓吹自由,但新自由主 义方案带给农民的自由最终被放任的市场所粉碎。 ◆ Section 19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其实只是少数人的奇迹,大多数人为此付出了 沉重的代价。在主流经济学家看来,只有做大蛋糕,才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经济起 飞之后,这种差距自然会缩小。然而,这种似是而非的代价论,这种亦真亦幻的发展光 环,阻碍了人们对资本肆虐所造成的极端不公正的关注。在本书所重点关注的建筑工地 上,建筑工人面对的已经不是工资高低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拿到工资的问题。面对这一 比西方原始资本主义阶段更加残忍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谁在付出代价?为了谁的 发展?”。 ◆ Section 28 ▪ 计划经济时期, 中国采取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和国防建设, 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城市是工业生产的中心,空间形态是为生产服务, 城市形象以朴素实用为主,筒子楼是当时主流的建筑风格。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 起步阶段,人们的生活基本上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一切生活资料包括住房都是由单位 统一提供,人们自主选择

《荀子》中的心

Sung, Winnie. Xin in the Xunzi . 2010.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hD dissertation. Background 荀子的基本人物传记(历史活动) 荀子哲学的研究概况(古代、近现代) 第一章 围绕心与欲关系问题: 1,整理出荀子的相关文本 2,二手文献对这些文本的解释 3,分析这些解释,并指出其存疑之处 第二章 正面指出作者对心欲关系的看法:心独一地决定行动,欲只是心的决定中的一个因素。(p.49, 68, 81)【该文辨析心、欲等概念,充满分析哲学的风格】因此,任何《荀子》中涉及道德行为的论述,其责任者应该是心。(p.70) 第三章 心的方向 心有能力去“虑”。(p.82) 心引发行动→遵守道(道德标准)→好的行动 心引发行动→背离道(道德标准)→坏的行动 作者赞同徐复观的意见,心是行为的主宰,而不是道德的主宰。(p.118) 第四章 本章研究心的判断的基础,作者认为,心的基础有两个:①利;②义。(p.131)有意思的是,作者举例“寻访Café D”来说明心的活动。作者去某地旅游,想去一家法国餐厅(目的,幸福,satisfaction),她到处徘徊,找了一家又一家,后来发现Café D是该地唯一一家法国餐厅(道是唯一获得幸福的路径),于是她决定就去Café D了(做出好的道德行为)。(pp.134-135)【这样的例子,让我感觉,儒家的“道”似乎就是偶在的contingent】作者指出,心一旦选择守道,那么,心的判断的基础就已经从利转变为义了。(p.136)心选择守道,并不是因为心对守道有偏好,而是因为心认识到守道是获致幸福的唯一路径。(pp.136-137)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即心如何知道守道是唯一的路径?根据Café D的例子,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归纳推理。但是,下一个问题就是,那么,这种归纳要归纳到多少的量才能下结论呢?这个问题尚留待思考。(pp.142-143) 第五章 心和性的关系。孟荀二人对性的不同看法,源于他们对心的不同观念。(p.161) 孟子认为,心自然地倾向义;荀子则认为,心自然地偏向利。(p.163)孟子强调心对义有偏好,这是形成道德行为的关键。荀子则认为,心对道的知识才是形成道德行为的关键。(p.164) 问题:《荀子》中的圣人何以可能?圣人如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