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ale of Two Owens: Xiao 孝 as Trusting Others to Know Who You Are
Ng, Sai Ying. "A Tale of Two Owens: Xiao 孝 as Trusting Others to Know Who You Ar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74, no. 4 (2024): 663-681. https://dx.doi.org/10.1353/pew.2024.a943436.
把孝理解为trust(外显为礼),并整合进威廉斯的伦理学框架。当ethical advisor提供建议时时,不是If I were you,而是when I was you. 反对威廉斯的individual self,强调儒家的relational self。
AI:
本文标题为《A Tale of Two Owens: Xiao 孝 as Trusting Others to Know Who You Are》(《两位欧文的故事:作为信任他人了解自己的孝》),由作者Sai Ying Ng探讨孝(xiao 孝)在儒家伦理以及个人道德抉择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角色与个人伦理思考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概述**:
1. **问题背景**:
- 作者以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的伦理学理论为基础,指出其强调个人自主反思的重要性,即个体应从“自己是什么”开始伦理抉择,而非简单遵从社会角色或外界的要求。
- 对比之下,作者引用罗杰·安慕斯(Roger Ames)的儒家角色伦理观,强调个人的身份和抉择必须在与他人关系的网络中加以理解。
2. **案例对比**:
- 文中以两位“欧文”为例:西方语境中的Owen Wingrave抗拒家族军事传统,坚持个人价值;而儒家语境中的“王欧文”(Wang Ou Wen)在祖父的建议下选择参军,表现出对家庭传统的尊重与信任。
- 通过对比,作者揭示孝在儒家伦理中的重要性,即通过信任家人对自己的了解而接受道德建议。
3. **孝与威廉姆斯的框架**:
- 文章旨在扩展威廉姆斯的伦理知识框架,试图将儒家伦理中的孝解释为一种“信任他人了解自己的能力”,即通过信任长辈和文化传统来获得关于“如何生活”的伦理知识。
- 孝不意味着完全服从,而是基于对父母或长辈的信任,在角色特定的伦理情境下作出选择。
4. **文化传统与伦理知识**:
- 儒家中的礼(li 禮)被视为一种厚伦理概念,提供了角色规范(如父亲、子女)的伦理知识。礼不仅是文化传承,也是角色行为指导的来源。
- 作者提出,通过这种文化传统的传递,孝作为一种信任的展现,使得伦理知识在代际间得以流传和实践。
5. **结论**:
- 作者认为儒家的角色伦理与威廉姆斯的框架可以兼容,强调个体间的关系性和对文化传统的信任。
- 孝被解读为一种信任的表现,使得礼成为一种既具体又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伦理知识体系。
总体而言,本文通过结合威廉姆斯的伦理自由与儒家的角色伦理,提出了一种关系性自我的概念,并重新阐释孝在伦理生活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