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24的博文

瞽瞍难题与孝道的唯义主义

刘梁剑. (2024). 瞽瞍难题与孝道的唯义主义. 道德与文明, 2024(4), 62-70. 本文与《游叙弗伦》的神义论相类比,提出这个问题:能否用见喜于父母(为父母所爱)来界定孝道。【孝道自足吗】 子女对父母的劝谏方式。【涉及disagreement的语用学】 王夫之解释“怨慕”:此正舜之不容已者,于是有怨焉,亦有慕焉,怨其不得于亲,而慕亲之欲得之也。以其慕生其怨,于其怨益其慕,怨慕合而泣自不容已矣。 AI: 本文主要探讨了“瞽瞍难题”及其在儒家孝道中的唯义主义表现。文章首先以舜对其父瞽瞍的孝道为例,探讨孝道在父母不当行为下的复杂性。与西方哲学中的“游叙弗伦问题”对比,作者指出儒家的孝道不是盲从权威或单纯的理性主义,而是一种唯义主义——行孝不仅基于情感,还要有理性判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从义不从父”。此外,文章进一步探讨孝道与天道的关系,认为孝道的本质在于通过孝亲实现人性与天道的统一。

Can we believe the error theory?

Streumer, Bart. "Can we believe the error theor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0.4 (2013): 194-212. AI: 本文讨论了错误理论的信念问题。根据错误理论,规范性判断是赋予不存在的规范性属性的信念,通常与道德判断相关。但本文提出,尽管错误理论看似合理,我们实际上无法相信它。文章的主要论点如下: 1. **我们无法相信错误理论**:因为错误理论声称没有理由去相信任何事情(包括错误理论本身),这就导致一种逻辑悖论,即如果错误理论是对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它。 2. **没有理由相信错误理论**:由于我们无法真正相信错误理论,因此无法给出理由去相信它。这削弱了许多对错误理论的批评。 3. **对错误理论的批评**:许多人认为错误理论具有自我毁灭性或缺乏实际作用,本文反驳了这些观点,认为这些批评基于我们无法相信错误理论的事实,并不影响理论本身的逻辑一致性。 4. **错误理论与反思平衡**:作者质疑哲学的反思平衡标准,认为真理可能超出我们的认知能力,即便如此,我们仍应追求尽可能接近真理,而不是为了达成认知一致性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最终,本文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立场:即便错误理论在逻辑上可能成立,但我们无法真正相信它。

Early Confucian moral psychology

Shun, K. L. (2013). Early Confucian moral psychology. In Dao companion to classical Confucian philosophy (pp. 263-289).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第一节 导论 儒家存在伦理学的关切,而这种关切又常常聚焦于一个人的psychology。 第二节 self 背景知识:讨论儒家的person概念,包括体、欲、情、气、志、意。 探讨儒家的self观念,包括我、吾、自、己。 儒家的理想人格,主要由三个观念刻画:仁、礼、义。 第三节 仁 仁:concern for others。有三种类型: (1)在某些特殊情境situation下关切他人的well-being (2)以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为持续的基础 (3)关心living things生物 第四节 礼:Lowering Oneself and Elevating Others 第五节 义 第六节 修身 self-cultivation是过程 self-transformation是目标 第七节 I have in the chapter highlighted self-transformation a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onfucian thought, and have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the nature of the self-cultivation process. 本节考虑了一些可能的误解和批评。

Temptation in Mengzi 1A7

Lee, J. Temptation in Mengzi 1A7. Dao (2024). 本文从君子容易受诱惑temptation(如君子远庖厨)的角度来探索孟子的德性理论的动机模型。指出,对于孟子而言,成为一个有德者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即是情感的无法控制emotional uncontrollability of the nobleman's compassion【不忍人之心】。 AI: 本文讨论了孟子1A7中关于德性和诱惑的理论。作者通过分析孟子的道德典范,特别是君子的同情心和相关的诱惑,提出了孟子德性观的一个重要特征:道德典范虽然具有德性,但也可能受到诱惑的影响。文章指出,孟子的德性观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德性伦理理论不同,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不应受到诱惑。然而,孟子认为君子的同情心会使他在面对某些情况时产生内心冲突和诱惑,这成为孟子德性理论的一部分。 文章还探讨了君子为了避免诱惑所采取的自我管理策略,强调德性伴随着一定的心理代价。通过讨论如何处理这一挑战,作者展示了孟子在规范德性方面的独特方式,并将其与其他德性理论进行了比较。

Understanding Dao in Methodological Terms

Zhao, X. Understanding Dao in Methodological Terms. Dao 21, 197–211 (2022). 本文是解读类的论文,即已有学者提出A、B、C解释,作者提出D解释。 AI: 本文题为《从方法论角度理解道》,由赵新侃撰写,探讨了《道德经》中“道”的不同解释。作者回顾了形而上学和实践性两类主要解读,并指出许多解释的一个共同问题:赋予“道”以模糊性。为此,赵新侃提出了一种新的、完全实践性的解释,将“道”视为应对世界的方法或策略,而不带有形而上学的含义。 主要内容包括: 1. **形而上学解读**:传统上,“道”被视为世界背后的形而上学原则,通常与创造或生成力相关。赵指出,这种解读存在模糊性,尤其是在试图将“道”解释为既超越世界又参与世界的原则时,难以协调。 2. **实践性解读**:以查德·汉森为代表的实践性解读强调“道”是一种指导行为的方法或规范,但这种解读在解释“道”如何具有创造性功能(例如生成万物)时,往往面临挑战。 3. **赵新侃的方法论解读**:作者主张一种统一的实践性解读,认为“道”是应对细致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方法。这种解读消除了形而上学的模糊性,认为“道”的创造力可以理解为通过方法产生结果,而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力量。 4. **研究的意义**:赵新侃的解读为比较哲学开辟了新的方向,例如可以将“道”与实践知识、创造力和策略的讨论联系起来,而不仅仅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比较。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李志绥,《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時報出版,2021年。 ◆第1章 >>我精神恍惚走到杨家,杨看出我心事重重。我将大哥来信的事告诉了他,我没有提“白澳”的事,只是说我下不了决心。他收起了笑容说:“这可是件大事,要好好想想。”我说:“你的看法呢?”他耸耸肩说:“我同你不一样,我全家都在这里。   那边给我的待遇再高,我也不会去。澳洲虽然实行白澳政策,可是全国人口太少,谋生容易。你应该问问你大哥,是什么事,有多少工资,可以两边比比看。”   他的话更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操,我并不在乎挣多少钱。如果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真能由此富强起来,个人的生活暂时下降,也是值得。我离开杨家当天就给慎娴写了封信,让她写信去问我的工作如何安排。 >>2024-09-18 07:06:34 ◆第3章 >>在一片颂扬声中,所有的生机都被斫丧了。违背良心的言论,违背良心的行动,成了准则。而更糟的是,唯有这种办法,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进而一步步爬上去。 >>2024-09-18 16:33:42 ◆第9章 >>但毛所极力追求的国民精神改造——也就是中国的浴火新生——仍遥遥无期。在庞大繁杂的官僚体制建立后,昔日的革命斗士成为养尊处优的官僚,汲汲于追求显赫地位,而将毛的革命理想抛诸脑后。毛深感不耐,他要快速地推动改革,继续革命奋斗。   但党官僚、领导干部纷纷发出警讯,坚持遵循苏联的渐进改革模式。毛则认为他们对苏联的模仿缺乏创意,在不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之下,将苏联的组织体系全套抄袭过来。毛为此对当年并肩作战的领导同志十分震怒。   毛的革命需要大胆、气魄和斗争等特质,这些也是毛的性格。因此他认为其他领导人只会墨守成规。 >>2024-09-18 20:14:44 ◆第10章 >>毛常告诉我,“我念的是绿林大学”。毛是个彻头彻尾的叛逆分子,他反抗所有的权威,力求驾御一切——从最高政治决策到他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细枝末节,中南海内凡事都须经由他的首肯,甚至江青的衣着打扮。中国的重大决策必须通过他的批准。   毛没有朋友,自外于一般的来往接触。他和江青很少聚在一起,亲生子女更少。   就我所知,毛对第一次见面的人虽很亲切,其实是铁石心肠,感受不到一丝爱或友情的温暖。 >>2024-09-18 20:19:02 >&

Moral Twin Earth, Intuitions, and Kind Terms

Geirsson, Heimir. "Moral Twin Earth, Intuitions, and Kind Terms." Croat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4.40 (2014): 91-110. 作者的主张: (1)霍根所根据的Putnam-like intuition是有问题的,为支持此一论证,作者 指出了孪生地球与道德孪生地球之间的不同点 。 (2)此外,即便指称的properties不同,仍存在实质分歧,因为存在a shared meaning component. 【感觉这一点,有点类似Copp的inter-translatable的论点】 AI: 本文中“道德孪生地球、直觉和种类术语”批评了霍根和蒂蒙斯的“道德孪生地球”论点,该论点挑战了新道德实在论。霍根和蒂蒙斯借鉴了普特南的孪生地球思想实验,认为新道德实在论会导致相对主义或指称不确定性,因为地球和孪生地球上的道德术语表面上有相同的含义,但指代不同的道德属性。 盖尔松提出了两大反对意见: 1. **与普特南孪生地球的相似性问题**:盖尔松认为,道德孪生地球与普特南的自然种类术语实验不同,不能直接类比应用直觉。 2. **结论不成立**:即使接受霍根和蒂蒙斯的直觉,地球和孪生地球上的道德术语虽然指代不同的属性,但仍能进行实质性的道德争论,因为它们共享某些意义成分。 盖尔松认为,通过改进指称理论,新道德实在论仍能应对这一挑战,即使在不同世界中,术语指代的属性不同,也可以有实质性分歧。

Moral Kombat: Analytic Naturalism and Moral Disagreement

Elliott, Edward, and Jessica Isserow. "Moral Kombat: Analytic Naturalism and Moral Disagreement."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24). 第一节 导论 本文试图以analytic naturalism来为自然主义辩护,反驳道德孪生地球。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倘若坚持实在论,那么地球人与孪生地球人不存在实质道德分歧(其实应该是有的)。 作者立论:意义和分歧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实质分歧关乎说话的态度,而与说话内容无关。 第二节 介绍Analytic Naturalism 一些性质是可以在理论内部得到分析的。 在分析自然主义看来,大众道德理论folk moral theory所说的在分析上等同于这样的主张:对与错、好与坏等道德属性都在该理论中完美地占据了各自的角色。 AI:Analytic Naturalism主张,道德术语和道德概念可以通过自然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且这些分析是先验的、可通过理性获得的。它的核心思想是,诸如“对的”、“错的”、“好”、“坏”等道德概念,可以通过它们在我们日常道德理论中的功能角色来进行定义。这种观点与“分析功能主义”(analytic functionalism)相似,该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如“信念”、“欲望”等概念,可以通过它们在民间心理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第三节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 第四-八节 见AI AI: 《道德格斗:分析自然主义与道德分歧》是由Edward Elliott和Jessica Isserow撰写的一篇文章,探讨了自然主义者在解释不同社区之间的道德分歧时面临的挑战。核心问题是自然主义是否能够解释具有不同道德词汇的社区之间真实的道德争论。文中批判了“道德孪生地球”论证(MTE),该论证认为,如果自然主义是正确的,那么这种分歧仅仅是语言上的,而非实质性的。 作者从分析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主张 即使社区在道德术语的使用上有所不同,也可能存在有意义的道德分歧。 他们挑战了“相同意义是产生真实分歧的必要条件”的观点,认为道德争论主要是关于态度的冲突,而不是表达的命题内容。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各种元语义方法,反驳了“沙文主义的概念相对主义”的指控,即认为不同道德框架的社区无法理解彼此的道德

曹薰铉:无心

曹薰铉,《曹薰铉:无心》,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 ◆1.4 思考,创造更加强大的自我 >>许多人认为,幸福是从金钱、名誉或者成功中获得的。但是,我相信真正的幸福是从强大的自我中得来的。 自我即是自尊。人的自我足够 强大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不会被别人的视线或者社会的标尺所左右,会一直按照自己的信念来行动。 当然,这种自我并不是平白无故就可以养成的,只有养成自己思考,时常自我反省,深思熟虑的习惯,才能培养出自我。如果想要成为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不用看别人的眼色,不对别人唯唯诺诺,能将自己的想法光明正大地讲出来,按照自己的信念行动的人,必须要学会自己思考才行。 >>2024-09-04 13:54:46 ◆3.2 扩张我的领土 >>但是,不管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都应该要为了扩张属于自己的领土而努力生活才行。因为扩张领土并不仅仅意味着成功、出人头地和胜利。将自己的潜力与可能性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这些都是我们在世界上扩张领土的行为。 我们应该常常问自己应该怎样去生活,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生活,并且不该为了得到回答而停下来。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为了比现在更好的生活、更幸福的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为了这个必须要和别人进行竞争的话,我们不应该害怕,而应该朝它奔进。“反正不行”“不要白白受伤”,以这样的态度生活的话,什么都实现不了。 >>2024-09-04 14:35:07 ◆3.6 面对任何对手都不能气馁 >>如果想要拥有自信,那就要多多创造培养自信的机会。比如挑战各种比赛与考试,接受无数次面试,在大庭广众下发表演说,挑战陌生的事情,执行更为困难的业务等。只有反复经历这些才会更努力,变得更伶俐。刚开始可能会因为常常犯错被骂,觉得自己很寒酸,自信也变得越来越少,但是只有反复经历这些,才会赢得争取自信的机会,即,得到获取成就的机会。在赢之前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你就会不再畏惧失败,拥有自信。 所以,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人都不要沮丧。挺起你的肩膀吧。大声叫出“啊哈!”施展你的气势吧。并且,打开门堂堂正正地进去吧。 >>2024-09-04 21:45:55

Moral Twin Earth Strikes Back: Against a Neo-Aristotelian Hope

Rubin, Michael. "Moral Twin Earth Strikes Back: Against a Neo-Aristotelian Hope." Journal of Moral Philosophy 1.aop (2023): 1-25. 道德孪生地球存在单义性univocity的问题。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试图为实在论辩护,反驳道德孪生地球,强调good是attributive adjective而不是predicative,即“X is a good α”而不是“X is good”。这种主张采取一种美德伦理学的进路。 本文作者则反驳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这个主张反驳了一种Moral Twin Earth(MTE4),却没有反驳另一种MTE(MTE3)。最后作者构建了一个两难困境批驳了新亚里士多德主义(AMS):要么AMS会遇上道德中立的陈述(如马跑得快,跑得快道德中立);要么若有道德内容,就会再次陷入道德孪生地球。 AI: 文章《Moral Twin Earth Strikes Back: Against a Neo-Aristotelian Hope》由Michael Rubin撰写,批判了新亚里士多德道德语义学(AMS)试图解决针对自然主义道德实在论(NMR)的“道德双生地球”(Moral Twin Earth, MTE)论证的努力。文章通过四个不同的MTE案例来分析AMS的不足: 1. **第一个MTE案例(MTE1)**:Rubin概述了经典的MTE思想实验,描述了来自不同星球的对话者如何使用不同的道德术语(地球人是义务论者,而双生地球人是效益论者)。Rubin指出,自然主义道德实在论无法解释他们之间的实质性道德分歧,因为NMR认为每个道德体系基于其各自的自然属性都是有效的,这将冲突简化为语言上的分歧,而非实质的道德分歧。 2. **第二个MTE案例(MTE2)**:Rubin讨论了Christopher Freiman提出的新亚里士多德道德语义学(AMS),认为道德内容可以通过亚里士多德式的常识原则来确定。Freiman声称,AMS可以回应MTE的挑战。然而,Rubin指出,即便在AMS框架下,地球人与双生地球人之间的实质性道德分歧依然存在,说明新亚里士多德式的道德概念并非普遍适用。 3. **第三个MTE案例(

A Philosophically Inexpensive Introduction to Twin-Earth

Frances, Bryan, A Philosophically Inexpensive Introduction to Twin-Earth. 孪生地球讨论这一个命题: Physical duplicates can have different thoughts.  张三及其复制品张3可以拥有不同的观念。【再通俗一些,即,张三及其克隆人张3,二人的物理身体一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人的观念一样。】【这种解读,是从身心关系的视角来看孪生地球】【孪生地球其实就是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的一种说法】 作者在该文分析了普特南的孪生地球的逻辑论证结构。并在最后提出六个问题并尝试解答。 在第二个问题中,作者提到了一些概念: 我们现代科学给我们的一个直觉是brain states fix or determine mental states. 依据这个直觉,我们有supervenience随附性:mental states supervene on brain states. wide (or extrinsic) mental states:若除了我宇宙中没有其他东西,我将不会拥有这些状态。 narrow (or intrinsic) mental states:若宇宙中只有我,我仍然会拥有这些状态。 作者最后指出,反随附并不意味着外在。换言之,以下的推论是错误的: (1)If anti-supervenient then wide; 或它的逻辑等价式: (2)If narrow then supervenient 第三个问题中,作者指出以下两个逻辑关系是真的: supervenient --> narrow  随附蕴涵内在 wide -->  non-supervenient  外在蕴涵非随附 反之则不成立。(即,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第四个问题,作者指出, Anti-individualism focuses on supervenience: it says that beliefs are anti-supervenient. Externalism is a different claim: it says beliefs are wide. 反个体主义关心随附性;外在主义关心外在性。 AI: The article "A Phil

思想与论证

程炼. (2005). 思想与论证.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导言 苏二条:(1)清晰的概念(采取字面意思,而不是修辞);(2)逻辑的论证,而非故弄玄虚。 8 尼采的挑战 本文最后,就尼采的道德谱系,提出了类似genetic fallacy的质疑。起源如何,并不决定事物目前的性质。 10 生与死 【本文探讨the meaning of life,很有意思】 为什么人们厌恶死亡?出生并没有剥夺过去可能的善,但是死亡剥夺了未来可能的善。 人生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1)愉快的感受;(2)重要目标的实现。人类的善,就是促进这两方面的圆满的事物。 “超越死亡的惟一方法是提高生命的强度,将更有力度的生活连接在死亡端点上。生活的强度和力度要从两个方面看。 其一,要看个人生活中的各种目标是否联系和统一。 目标缺乏联系和统一的生活是杂乱的、自相矛盾的,其人多半是随波逐流,无法在总体上掌控和统合自己的行为。 其二,要看个人生活能否跨越自身的边界,与更大范围的事业和他人相结合。 许多人相信,个人生活的意义需要以更宽阔的背景为参照,这是克服自身局限所必须要做的。一个人倘若不能在自身之外发现某些他可以为之做出牺牲的事物,他的生活自然显得渺小和局促。在更大的价值和事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宿,找到自己以死相趋的东西并服务于它们,可以补偿自己的死亡带来的损失。 一个有趣的逻辑是,你在生活中越是自怜,你从死亡中得到的伤害就越大,而你的外部关怀越多,你从死亡中得到的补偿就越多。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死。 不难发现,许多伟大的生活恰恰是在死亡那一刻达到顶峰的。”(页166-167) 本书第五部分,涉及宗教哲学 12 分析divine command theory论证的一些前提 13 研究Alvin Plantinga,其人攻击自然主义 14 是关于Kelly James Clark的《重返理性》的书评,Clark还关注中国哲学。

动机效力与规范证成—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的诠释及其反省

东方朔, & 李斯源. (2023). 动机效力与规范证成——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的诠释及其反省. 道德与文明, (5), 82-94. 本文涉及一些海外以道德情感moral emotion角度来研究孟子的文献,值得按图索骥。 本文评述David Wong。其人主张孟子的同情心兼备动机(explain)与规范(justify)。动机解释道德行动,规范合理化道德行动。 AI: 本文主要探讨了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概念的诠释以及其理论上的反思。文章首先介绍了休谟学派关于理性与激情之间关系的观点,并对孟子“同情心”作为道德行动的动机和规范证成进行了分析。黄百锐认为,孟子的同情心不仅包含认知功能,能够认识规范性理由,还能为道德行动提供动力。然而,文章也质疑了这种“导入”是否具有必然性,并探讨了黄百锐如何处理孟子文本中的道德欲望问题。最后,文章通过对“同情心”的分析,进一步讨论了道德欲望与行动理由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可能的理论疑问。 总的来说,本文在黄百锐的理论基础上,对孟子的同情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对其理论的批评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