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对"儒法斗争"运动的质疑与批导
侯敏. (2015). 唐君毅对"儒法斗争"运动的质疑与批导. 天府新论, (3), 6.
儒法斗争,是一个涉及孔子形象的问题。
“晚年的唐君毅始终保持现代新儒家的姿态,深信现代知识分子应当具备中国传统“士”的风骨,因为一个民族之兴亡与盛衰之责任,最后必须归到从事教育与提倡文化思想之知识分子身上。按照中国人文传统,正直的知识分子应该以国家的休戚为已任,能代圣人立言,代表天下的道义。在文化建设方面,唐君毅认为,文化绝非无根之物,必蕴涵于传统之中。”
AI:
20 世纪 70 年代初,祖国内地处于 “文化大革命” 时期,先后掀起 “批林批孔”“评法批儒” 的 “儒法斗争” 运动,《人民日报》等报刊宣扬 “孔子诛少正卯” 传说以批判孔子、歌颂秦始皇;栖居香港的现代新儒家主要代表唐君毅,出于文化良知与求真意识,于1974 年 2-3 月连续发表《孔子诛少正卯传说之形成》《孔子诛少正卯问题重辩》《孔子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地位之形成》三篇文章,考镜源流辨章学术,指证 “孔子诛少正卯” 为法家伪造的传说,并回应 “四近楼主”“仲简” 的商榷;他还再版《人文精神之重建》等旧作,系统阐述儒法思想核心差异(斥法家为反人文的极权主义源头,尊儒家为中国人文主义正途),强调孔子与中国文化生命一体性,以儒家 “道统” 重构中国人文精神,其理论充满忧患意识与文化理想,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论争史上具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