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22的博文

中国传统乐理教程

杜亚雄,《中国传统乐理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第一章 声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应的物理参数: 音高(频率),长短(时值),强弱(振幅),音色(谐波) 欧洲五线谱强调音高、长短。 中国传统音乐打击乐器的合奏谱(锣鼓经)侧重音色、长短。 第二章  中国传统音乐重视摇声(如,古琴的吟揉,类似滑音),这可能和中国语言的特点有关(语调和声调)。(页18-19) 律,指的是绝对音高的标准。 第三章 中国音乐的节奏概念是板眼。 我国原先流行工尺谱,清末简谱传入后,由于相似度高,加上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促使简谱流行开来。作者主张,对待简谱,要将它彻底的民族化才好,即用工尺谱以及中国传统乐理的观念来理解简谱。(页56) 第四章 音色 我国乐器的类别: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 以乐器制作工艺而论,金属材料(如编钟)远比竹木材料更易于实现乐器的统一化、标准化。但是我国却没这么做,这是因为,我们民族更看重音色的多样化、乐器的个性化。(页67) 中国传统音乐强调音色的“清透亮”,因此高声部为主,中低音声部比较缺乏。(页76) 第五章 律学 我国主要有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西北民族音乐有二十四不平均律。 第九章 传统记谱法 乐谱不是音乐本身。人们往往是根据需要记录的侧重,有所选择地记谱。古琴家认为琴曲中摇声重要,因此在减字谱中不记载节奏。 中国传统音乐强调“死谱活奏”(二度创作),比西洋音乐中“按谱奏唱”的创造余地更大些。(页201)例如《老八板》。

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

张丽娟,《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绪论 经数 先秦:六经(六艺)——易、书、诗、礼、乐、春秋 西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        七经——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 唐:九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氏、公羊、谷梁       十二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 宋:十三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注疏 经文 两汉魏晋:注文 南北朝:义疏(同时疏解经文与注文) 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 宋刻经书文本类型 1,单经注本 2,附释文经注本 3,纂图互注重言重意本(为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 4,注疏合刻本 5,附释文注疏合刻本 6,单疏本 7,白文本 宋代之后主要流行的版本是2和5。 研究宋代及元初经书刊刻情况的重要资料:元初的《九经三传沿革例》(页25) 清代校经集大成: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段玉裁《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故校经之法,必以贾还贾,以孔还孔,以陆还陆,以杜还杜,以郑还郑,各得其底本,而后判其义理之是非,而后经之 底本可定,而后经义理可以徐定。不先正注疏释文之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立说之是非,则多误今人。自宋人合《正义》、《释文》于经注,而其字不相同者,一切改之使同,使学而不思者,白首茫如;其自负能校经者,分别又无真见,故三台之注疏本,似便而易惑,久为经之贼,而莫之觉也。”作者认为,此论当为经书校勘的基本原则。(页35) 第四章 单疏本 元明以后,通行注疏合刻本,其底本是南宋建阳地区坊刻十行本。由于该底本是民间刻印,改变了原书卷次,疏文与经注文有时候没有一一对应(页282),造成许多失误。【单疏本的意义就在于以单疏本重新校对注疏合刻本。】 第五章 越州刻八行注疏本 最早的注疏合刻本是越州本,又称越州八行本,开始是由两浙东路茶盐司发起。该版本较好。 之后,建阳地区出现民间刻印的附释文注疏合刻本,又称建刻十行本,疏文卷次多变动,造成一定失误。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以元刻十行注疏本为底本,又广搜众本以为参校,成为至今通行的十三经版本,但其所用底本源自福建地区坊刻附释音本,在卷次、体例、文字等方面,沿袭了十行本的先天不足。”(页347) 阮元《校勘记》也利用了八行本的资料,但多限于前人的传校。(页348) 第六章 建阳坊刻十行注疏本及其他宋

蜀中琴人口述史

杨晓 主编,《蜀中琴人口述史》,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 ▪ 一个人想在一方面有所成就,一定会牺牲些其他的东西,要耐得住寂寞。我刚开始学琴,哪里想到古琴会发展成今天这样,我当时真是全无功利之心,只因喜爱而刻苦学习。 ▪ 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很不同,古琴妙就妙在它没有那种绝对性,同一个琴家弹同一首曲子,每一遍都有可能不同。有一年龚一在我家小住一个礼拜,天天晚上我都听他弹琴,对他的《忆故人》印象极深。头天晚上听他弹了,第二天下午再听他弹,发觉听到的琴音和我感受的心境有所不同。我问龚一这是怎么回事,他说:“昨天是晚上,今天是下午,我们俩在不同的时间、空间状态下演奏和听琴,同样的曲子,会有很大的出入。”这就是古琴的妙处所在。对于中国音乐来说,演奏随着情绪、场景的变化而变化,是非常正常、普遍的事情。所以我说,弹琴要把握和处理好琴曲的“情绪结构”。 ▪ 古琴在当代的传承应该是一个整体的传承。所谓“整体”包括很多方面,琴学、琴论、琴谱、琴律、美学、斫琴学等等,都是相互关联的,应该全面掌握。 ▪ 当时有个叫吴志成的人在南京供职,原来和父亲交好,写信来想推荐他去竞选“国大代表”,据说当时也内定了父亲。平时言语不多的父亲坚决拒绝了,不少亲戚劝他去,说那么好一个发财的机会都不去,不知道怎么想的,要养五个娃娃,那点教书的钱哪儿够啊。我父亲说:“我这辈子不适合做官,只适合教书。官场太险恶,你争我斗,完全没意思,不知道哪天就会有横祸。”他说我再穷都不能当官,不能去当这个“国大代表”。“我有两个东西不能丢,一个是英语,一个是古琴,古琴是我一辈子的追求,是修身养性的。至于吃饭的事情,娃娃们自己长大了各人会解决的。” ▪ 我想寻找一种安静且无挂碍的精神状态。因为不容易做到,因为人常易生出欲念,丢掉又捡起,捡起又丢掉,这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所以为什么叫“修”呢?就是要把人生的那些“障”都丢掉。 ▪ 更何况,翻翻老琴谱,你会发现祖先早就告诉我们,弹琴不需要取悦任何人,不要求所有人都懂,琴是心绪的一个载体,我们弹自己的琴。修养都在琴人的肺腑里面。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倡导琴艺?因为我们要通过弹琴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自律,同时亦可释然生活中的种种。对于古人来说,这个以琴养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 我认为,音乐的本质是歌唱性。如果我们站在指挥、器乐演奏和音乐表演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古琴演奏,我们就会发现,现在古琴

琴道

高罗佩,《琴道》,宋慧文等译,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 自序 “古琴音乐最朴素的本质就是奏出大自然不朽的音响。”(页iv) 第一章 绪论 “……要欣赏古琴音乐却并非易事。这主要是因为古琴音乐基本上不是旋律性的,它的美不在于音符的衔接启承,而恰是蕴涵在每个独立的音符之中。‘用音响写意’或许可以用来描述古琴音乐的本质。”(页1) 欧阳修《三琴记》:“余自少不喜郑卫,独爱琴声,尤爱《小流水曲》。平生患难,南北奔驰,琴曲率皆废忘,独《流水》一曲梦寝不忘,今老矣,犹时时能作之。其他不过数小调弄,足以自娱。琴曲不必多学,要于自适;琴亦不必多藏,然业已有之,亦不必以患多而弃也。” 第二章 中国音乐的传统观念 中国音乐认为,音乐有两层意义:其一,与自然天地和谐;其二,与个人、社会和谐。(页23) 第三章 琴学研究 材料:(1)经史古籍中关于古琴的间接材料;(2)古琴理论专著;(3)琴谱。 是以《琴学丛书》中有琴棋孰优之问答:“问:琴与棋孰优。答:琴棋书画四者并称,自宋徽宗时始,实则琴为载道之器,棋则反之,琴于道家为最近,宜戒机心,是以有《鸥鹭忘机》之曲,棋则专用机心;精棋者常有呕血伤生之事,琴则以祛病为收效之初基,此所以相反也。” 为释其所以,余引宋林逋之言(林逋精于琴书,然非棋中国手。):“逋世间事皆能之,惟不能担粪与着棋。”(页45) (元)吴澄《琴言十则》 一曰置琴案上,轸前须容掌许,以便转轸;身坐正对五徽,则左右手往来通便 一曰弹弦不得过四徽,盖近岳则声实故也;下指不得浮漂,亦不得重浊,入弦欲浅,按弦欲实 一曰鼓琴时无问有人无人,常如对长者在前,身须端直,且神鲜意闲,视专思静,自然指不虚下,弦不错鸣 一曰取声欲淡,又欲自然,其妙在于轻重切当,缓急得宜;若布指拙恶,节奏疏懒,与艳巧多端,声调繁杂,皆琴之疵缪,不可不戒 一曰琴资简静,无增容声,然须理会手势,则威仪可观;若按弦不问甲肉,前指不副后指,而且擘撮拂历,掌腕蹲探无法,是尚未得妙指,虽在弹,奚以为哉 一曰琴品欲高,若抚琴时色变视流,甚至伛身叠足,摇手舞唇,气象殊觉不雅,即知而禁之,则又神情不畅,瑕衅丛生,不如已之可也 一曰古人制曲,或怡情自适,或忧愤传心,须要识其意旨;若徒取声,则情与制违,古人风调何有于丝桐之间 一曰琴学贵精,多则便不能精;如从明师学得数曲,当时时调弄,既不失其遗意,而且妙音出于熟习,所谓密而自娱于

经学通论

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年。 序 锡瑞窃以为“尊孔必先明经”,前编《经学历史》以授生徒,犹恐语焉不详,学者未能窥治经之门径,更纂《经学通论》以备参考。大旨以为:一当知经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二当知汉初去古未远,以为孔子作经,说必有据;三当知后汉古文说出,乃尊周公以抑孔子;四当知晋、宋以下,专信《古文尚书》、《毛诗》、《周官》、《左传》,而“大义微言”不彰;五当知宋、元经学虽衰而不信古文诸书,亦有特见;六当知国朝经学复盛,乾嘉以后,治今文者尤能窥见圣经微旨。执此六义以治诸经,乃知孔子为万世师表之尊,正以其有万世不易之经。(页2) 一,易经 2  【伏羲为何画八卦?整顿人伦。】《乾凿度》:“故易者,所以继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是以画八卦,建五气,以立五常之行象,法乾坤,顺阴阳,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度时制宜,作为罔罟,以佃以渔,以赡民用,于是人民乃治,君亲以尊,臣子以顺,群生和洽,各安其性,此其作易垂教之本意也。” 10 贾董汉初大儒,其说易皆明白正大,主义理,切人事,不言阴阳术数,盖得易之正传。 11 经学有正传,有别传,以易而论,别传非独京氏而已,如孟氏之卦气,郑氏之爻辰,皆别传也,又非独易而已如伏传五行,齐诗五际,礼月令明堂阴阳说,春秋公羊多言灾异,皆别传也,子贡谓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则孔子删定六经,以垂世立教,必不以阴阳五行为宗旨,汉艺文志阴阳五行分为二家,其后二家皆窜入儒家,此亦有所自来,古之王者恐已不能无失德,又恐子孙不能无过举也,常假天变以示儆惕。 后世君尊臣卑,儒臣不敢正言匡君,于是亦假天道进谏,以为仁义之说,人君之所厌闻,而祥异之占,人君之所敬畏,陈言既效,遂成一代风气,故汉世有一种天人之学,而齐学尤盛,伏传齐诗公羊春秋,皆齐人所传也,孟京非齐学,其言易亦主阴阳灾变者,卜筮占验,本与阴阳灾变为近,故后世之言术数者,多托于易。 13 郑君用费氏易,其注易有爻辰之说,盖本费氏分野一书,然郑所长者不在此,郑学最精者三礼,其注易,亦据礼以证易义广大,无所不包,据礼证易,以视阴阳术数,实远胜之。 15 予谓弼之所学,得于老氏者深,而得于易者浅,魏晋入尚清言,常以老易并举,见于史者,多云某人善说老易,是其时之所谓易学,不过藉为谈说之助,且与老氏并为一谈。王弼常注老子,世称其善,其注易亦杂老氏之旨,虽名词隽句,耐人寻味,实即当时所

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

冯茜,《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 绪论 对礼的三种理解:(1)经典文本;(2)历史制度;(3)礼义(天理) 汉唐礼学的特点:文本研究 唐宋礼学的特点:制度考据(如金石学)和礼义思辨 序章 自官修义疏悬为功令,设科取士,与科举捆绑的经学开始沦为士子谋求出身的工具。正如开元八年(720),国子司业李元璀上言:“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周礼》经邦之轨则,《仪礼》庄敬之楷模,《公羊》《穀梁》,历代崇习,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与此同时,义疏作为官学,也更突出地显露出它技术化的一面。前述反对王元感的祝钦明、郭山恽,即是这样有专家之学而丧失批判精神的学者。祝钦明、郭山恽并为当世精通五经三礼,鼎鼎有名的大儒。祝钦明曾在天授年间中“英才杰出"“业奥六经”等科,拜著作郎,累迁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馆学士。中宗在东宫时,钦明更兼侍读,为其讲经。中宗复位后,钦明又以侍读之故,擢拜国子祭酒,后官至礼部尚书,累封鲁国公。史载,韦后亲属婚,中宗与群臣宴饮禁中,“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目完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景龙三年(709),中宗将行南郊,祝钦明与郭山恽为迎合韦后,提出郊祀以皇后助祭,皆援据经文为说。祝钦明引《周礼·大宗伯》,“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豆笾彻",又举《内宰》“大祭祀,后裸献则赞瑶爵亦如之",论证王后当助天子祀天神、祭地衹。 ……葛兆光曾概括8世纪初的知识与思想状况,尤其适用于唐代的官方经学:“当主流的知识和思想逐渐失去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诊断和疗救能力,也失去了对宇宙和人生问题的解释和批判能力的时候,往往出现很奇怪的现象:它一方面被提升为笼罩一切、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一方面逐渐沦落为一种无须思考、失去思想的记诵知识,它只是凭借着政治权利和世俗利益,维持着它对知识层的吸引力,在一整套精致而华丽的语言技巧中,知识阶层勉强翻空出奇,维持着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像唐玄宗自己说的那样,‘问礼言诗,惟以篇章为主,浮 词广说,多以嘲谑为能,遂使讲座作俳优之场,学堂成调弄之室’。” ——页43-46 唐玄宗开始改革礼制。彼时颁布《开元礼》。他认为,礼为时王之制,以情统礼,任情改礼,否定了经典古礼所具有的规范效力。(页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