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

张丽娟,《宋代经书注疏刊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绪论

经数

先秦:六经(六艺)——易、书、诗、礼、乐、春秋

西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

       七经——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

唐:九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氏、公羊、谷梁

      十二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

宋:十三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注疏

经文

两汉魏晋:注文

南北朝:义疏(同时疏解经文与注文)

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


宋刻经书文本类型

1,单经注本

2,附释文经注本

3,纂图互注重言重意本(为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

4,注疏合刻本

5,附释文注疏合刻本

6,单疏本

7,白文本

宋代之后主要流行的版本是2和5。


研究宋代及元初经书刊刻情况的重要资料:元初的《九经三传沿革例》(页25)

清代校经集大成: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段玉裁《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故校经之法,必以贾还贾,以孔还孔,以陆还陆,以杜还杜,以郑还郑,各得其底本,而后判其义理之是非,而后经之 底本可定,而后经义理可以徐定。不先正注疏释文之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立说之是非,则多误今人。自宋人合《正义》、《释文》于经注,而其字不相同者,一切改之使同,使学而不思者,白首茫如;其自负能校经者,分别又无真见,故三台之注疏本,似便而易惑,久为经之贼,而莫之觉也。”作者认为,此论当为经书校勘的基本原则。(页35)


第四章 单疏本

元明以后,通行注疏合刻本,其底本是南宋建阳地区坊刻十行本。由于该底本是民间刻印,改变了原书卷次,疏文与经注文有时候没有一一对应(页282),造成许多失误。【单疏本的意义就在于以单疏本重新校对注疏合刻本。】


第五章 越州刻八行注疏本

最早的注疏合刻本是越州本,又称越州八行本,开始是由两浙东路茶盐司发起。该版本较好。

之后,建阳地区出现民间刻印的附释文注疏合刻本,又称建刻十行本,疏文卷次多变动,造成一定失误。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以元刻十行注疏本为底本,又广搜众本以为参校,成为至今通行的十三经版本,但其所用底本源自福建地区坊刻附释音本,在卷次、体例、文字等方面,沿袭了十行本的先天不足。”(页347)

阮元《校勘记》也利用了八行本的资料,但多限于前人的传校。(页348)


第六章 建阳坊刻十行注疏本及其他宋刻注疏本

建刻十行本→元刻十行本→明正德本(补刻)→明嘉靖李元阳十三经注疏→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十三经注疏→明末汲古阁十三经注疏→清乾隆武英殿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南昌府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