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

冯茜,《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


绪论

对礼的三种理解:(1)经典文本;(2)历史制度;(3)礼义(天理)

汉唐礼学的特点:文本研究

唐宋礼学的特点:制度考据(如金石学)和礼义思辨


序章

自官修义疏悬为功令,设科取士,与科举捆绑的经学开始沦为士子谋求出身的工具。正如开元八年(720),国子司业李元璀上言:“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周礼》经邦之轨则,《仪礼》庄敬之楷模,《公羊》《穀梁》,历代崇习,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与此同时,义疏作为官学,也更突出地显露出它技术化的一面。前述反对王元感的祝钦明、郭山恽,即是这样有专家之学而丧失批判精神的学者。祝钦明、郭山恽并为当世精通五经三礼,鼎鼎有名的大儒。祝钦明曾在天授年间中“英才杰出"“业奥六经”等科,拜著作郎,累迁太子率更令,兼崇文馆学士。中宗在东宫时,钦明更兼侍读,为其讲经。中宗复位后,钦明又以侍读之故,擢拜国子祭酒,后官至礼部尚书,累封鲁国公。史载,韦后亲属婚,中宗与群臣宴饮禁中,“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目完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景龙三年(709),中宗将行南郊,祝钦明与郭山恽为迎合韦后,提出郊祀以皇后助祭,皆援据经文为说。祝钦明引《周礼·大宗伯》,“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豆笾彻",又举《内宰》“大祭祀,后裸献则赞瑶爵亦如之",论证王后当助天子祀天神、祭地衹。


……葛兆光曾概括8世纪初的知识与思想状况,尤其适用于唐代的官方经学:“当主流的知识和思想逐渐失去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诊断和疗救能力,也失去了对宇宙和人生问题的解释和批判能力的时候,往往出现很奇怪的现象:它一方面被提升为笼罩一切、不容置疑的意识形态,一方面逐渐沦落为一种无须思考、失去思想的记诵知识,它只是凭借着政治权利和世俗利益,维持着它对知识层的吸引力,在一整套精致而华丽的语言技巧中,知识阶层勉强翻空出奇,维持着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像唐玄宗自己说的那样,‘问礼言诗,惟以篇章为主,浮

词广说,多以嘲谑为能,遂使讲座作俳优之场,学堂成调弄之室’。”


——页43-46


唐玄宗开始改革礼制。彼时颁布《开元礼》。他认为,礼为时王之制,以情统礼,任情改礼,否定了经典古礼所具有的规范效力。(页57)


第一章 中晚唐礼学

赵匡强调礼学的“经义”(经典的大义)层面,这体现在禘论(禘祭理论)上。

杜佑在礼典编纂上强调“通礼”,在礼制传统下来理解礼礼学经典。

王泾《郊祀录》因革损益,强调王朝作为礼制的主体地位,强调礼制的历史传统与当代性。


第二章 北宋早期

聂崇义《三礼图》,主张依经立制,以注疏学说为立图依据,研究礼器,其意义在于展现吉凶之象、尊卑之别、法度之均等等。

真宗朝后期祭祀礼制受儒家传统和玄宗仪制(掺杂道家信仰)的双重影响。


第三章 仁宗庆历

回向三代,强调三代礼制在价值上的绝对性。

李觏认为,三代礼制与后世礼制是断裂的,而非连续的,他并不承认汉唐的地位。

刘敞《七经小传》强调经文所指向的制度和事实,也促进了金石学的发展。

陈祥道,福州人,撰写《礼书》,广泛运用古代文献(而不局限于“经”)来考证礼制。


第四章 两宋理学

将礼学发展成成圣之学。

李觏反对礼唯治恶,认为礼是道德养成;反对内修成圣,需要礼法教化。

王安石早期主张礼唯制欲(对应人性论是性善情恶),后期主张制欲养善(对应人性论是性有善有恶)。

汉唐礼论:情文相称(圣人缘情制礼,人性论和礼学的模式是:人情-礼文)

两宋理学:理欲之争(成圣之道,礼的功能是实现人的天命之性)——代表人物有张载,二程,吕大临。


终章 朱子礼学

朱熹传承并实践古礼,如撰写《家礼》;强调经书的典范意义,如编纂《仪礼经传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