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
亚里士多德,《全集·物理学》,徐开来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卷一 (本原)
1 认识某一事物意味着,对它的本原(亦即根本原因)有所了解。
2 本原的种类:①一个:运动和不运动;②多个:有限和无限。换言之,问题是:存在着的万物所由以存在的东西(本原、元素)是单一还是众多?
3 “存在”不是单一的。
4 自然哲学家的两种主张:①存在的基础物是一;②在一中才分出对立。
5 许多哲学家以其各自的方式把“对立”视作本原。本原之为本原,乃在于它既不互相生成(因其对立)【没有缘起这一可能性吗?】,也不由他物生成(因其原初),而是一切由它产生。事物的生灭源于其对立面或其居间者。论点:本原是对立。
6 本原既然是对立的,那它到底有几个?本原不是单一的,因为单一就没有对立;也不是无限的,因为无限会使得存在变得不可知。因此,本原是非单一而有限的。
7 我们发现,对立双方是本原,但又必然有另外的某物处于其下作为载体。
补 实体乃是被其他一切所述说者。
8 早期思想家在生灭问题上由于缺乏经验而易于迷路。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要从①偶性②潜在与实现这两者入手。
9 在生灭问题上,质料与短缺是不同的,前者是偶性的非存在,后者是自身的非存在。
卷二 (四因)
1 ”所谓自然,是一种由于自身而不是由于偶性地存在于事物之中的运动和静止的最初本原和原因。”(192b)人生人,而木不能生床。因此,人的形式是自然,工艺制品的形式是技术。
2 自然哲学家需要了解事物的目的(各自所为着的东西),同时也需要顾及到质料层面(因为自然哲学是不同于数学的——数学可以把研究对象与自然物相抽离)。
3 四因:质料、目的、动力、形式。(194b)
4 怎么去理解“机会”和“自发”(chance and spontaneity)?
5 机会是由于偶性而生成,自发是为了什么而生成。
7 原因就是对“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
8 自然有两层含义:①质料;②形式。形式是目的,其他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的的。出于自然的东西都是从自身的某个本原出发,经过连续的运动,从而达到某一目的。【目的论】“一般说来,技术有些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有些则是模仿自然。”(199a)
9 在制作中(如盖房子),总有一些东西(如木材)已经生成和准备好的了。
卷三 (运动;无限)
1 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
2 运动是不确定的,因为它是尚未完成的某种实现。
3 动作(施动)与承受(受动)有区别(并不完全同一),但是这并不妨碍二者处于同一的实现活动。
4 问题:如何理解“无限”?存在无限的必然性:①时间;②量度的可分;③事物生成的东西是无限的;④有限的东西,总需要他物来相对的限定,所以必然没有一个界限;⑤思想的驰骋不倦。“而且,如果处于天外的东西是无限,那么,也就会认为物体是无限的,世界是无限多个的;因为,为什么虚空的一处有物体,而另一处就不能有呢?【惊人,让人联想到莱布尼茨的问题: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却不在?】所以,只要一处是原子群,就会处处是原子群。”(203b)
5 无限必须是与感觉事物相结合的,它不能自身存在。因为如果是自身存在的话,那么它就不可分,不可分就意味着是有限的。
6 无线只是潜能上的存在。
7 无限在量、运动和时间里是不同的,按照这三者的不同的本性,运动被说成无限是因为运动(或性质变化或增加)所赖以表现的量是无限的,时间被说成无限的是因为运动是无限的。
卷四 (place,虚空,时间)
1 如何理解“地方(place,又译作“空间”)”?【这里的place是Dasein之Da吗?】大家都假定,存在的东西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必须先有存在物所居之处”。【这个预设很重要】亚里士多德认为,地方①具有三维;②(既然具有三维),那如何在点与点之间(一维)作出界限?③非元素性(元素是合成的);④空间不是四因中的任何一种;⑤它是实在的事物吗?(如何回应芝诺悖论)⑥事物的生长会给place带来改变吗?(事物增长一点,place就多一点,是吗?)
2 地点有两种,“一种是一切物体都处于其中的共有地点,另一种是每个物体最初直接所处的特有地点。”(209a)关于place之本质的问题,是有诸多疑难的。
3 一个在另一个之中是什么意思?论点:一个事物是不能够在自身之中的。因为如果事物能够在自身之中,那么两者中的每一个都必须是两者,例如:酒必须既是坛子也是酒或坛子必须既是坛子也是酒。
4 地点究竟是什么?亚氏指出了四点:①地点包容着以它为处所的事物,但又不是该事物的部分;②最初的地点较之所包容之物,不大不小;③地点并不随着事物的离去而离去,它能够单独留下来,因此可与事物分离;④地点有上下之分。“如若在生存于其中的那个物体的积量之外,再无其他广延的话,地点就是极限(限面)自身。”(211b)“地点是包容着物体的界限(这个物体指的是在做位移运动的东西)。”(212a)地点是不动的,“包容者的最初直接的、不动的限界,就是地点。”(212a)
5 “虽然天的上部以圆周形式被运动,但整体却不在何处。因为处于何处的东西不仅自身须是某物,而且还必须有一他物在它之外,并把它包容在其中。但是,除了全体和整体,没有什么东西在万物之外了。正是由于这样,万物都在天中,因为天就等于万物。但是,地点不是天,而是天的一个部分,是极限,即与能被运动的物体接触的、静止不动的界限。”(212b)
6 如何理解虚空(void)?虚空是否存在?
8 虚空与存在是不可分离的(没有分离存在的虚空)。
10 时间的本性是什么?
11 先有变化,后有时间。因为如果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对变化无所察觉,那么我们就不会认为时间已经发生了。“当我们感觉到先与后时,我们就说有时间,因为时间乃是就先后而言的运动的数目。因此,时间不是运动,而是运动得以计量的数目……时间显然是被计数的数目。”(219b)时间是判断运动多与少的数目,但它是被数的数而非用以数的数(数体而非数用)。时间中,“现在”是被移动物恰似数目的单位(“现在”是时间的单位)。
12 时间与运动是相互规定的,相互度量的。就其本性而言,时间更是一种毁灭性原因(例如衰老)。“凡是没有运动和静止的东西都不会存在于时间中,因为存在于时间中指的就是被时间所度量,而时间是运动和静止的尺度。”(221b)
13 “现在”是时间的枢纽,而且也是时间的界限。
14 一切变化和所有运动物都在时间之中。有个问题值得考察:时间与灵魂的关系。因为只有圆周运动是均匀的,因此时间惯常被人认为是天的运动,从而把时间视为一种圆周式循环。
卷五 (运动的诸特征)
1 运动是从一个主体到另一个主体的变化。这两个主体或者是相反的,或者是居间的。
2 运动有三种:①性质:质变;②数量:增减;③地点:位移。
3 并存:事物处于同一个原始的地点。分离:事物处在不同的地点。接触:当事物的终端是在一起的时候。居间:尚未变化到最后目标之前。顺接:一个没有被同类东西所隔开的在后者。接续:顺接而又接触着的一物。连续:事物之彼此接触的每一个限界都变成同一个且互相包容的一种接续。
4 运动的单一性具有多种含义,因为“单一”就具有多种含义。例如,单一意味着完全、整体、连续、规整。
5 什么性质的运动和什么性质的运动是相反的。例如,双方趋于其中端的运动。
6 讨论静止。“凡是没有对立面的事物,都不会有运动。”(230a)
卷六 (芝诺悖论)
驳斥芝诺悖论。例如,芝诺认为,一个事物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中通过无限的东西。但是,亚里士多德指出,长度和时间的“无限”是有两层含义的,或者是数量的,或者是划分的。因此,一事物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与数量方面无限的东西相接触,但却可以与划分方面无限的东西相接触。
卷七 (mover)
“凡运动着的事物必然都有推动者(mover)在推动着它运动。运动着的事物如果不是自身内有运动的根源,显然它是被别的事物推动着。”(241b)
运动必然要有个止点,否则会陷入“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无限运动”这样的矛盾。因此,存在着作为运动的本原的某个最初运动者。(243a)
论点:运动者和被运动者之间,没有居间物。
论点:运动者,总是使某物的运动处在什么之中(时间),并且到达某处(通过了某种数量的长度)。
卷八 (the first mover)
“如若没有时间,如何会有在先的和在后的东西?而如若没有运动,又如何会有时间?如果时间是运动的数,或者就是某种运动,那么,既然时间总是存在的,运动也就必然是永恒的。”(251b)时间中必然有运动。
运动必然永远存在。既然运动是永恒的,因此那个最初的运动者(作为运动的本原,不动的推动者)也是永恒的(259a)。
圆周运动是最初的运动,它先于直线运动。
最初运动者既无部分,又无大小,是不可分的。最初运动者的运动是永恒的,是在无限的时间中的。(26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