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emplars and expertise: what we cannot learn from saints and heroes

Archer, A., & Dennis, M. (2023). Exemplars and expertise: what we cannot learn from saints and heroes. Inquiry, 1-23.


本文讨论道德楷模是否要求过高,是一个moral demanding的问题(supererogatory)。作者通过类比美学楷模,否认这一点,指出这些楷模只是服从于一些他人不服从的义务obligation。

第四节正面论述激进道德观:支持 “应站在英雄一方解决行动者 - 观察者差异,进而接受激进道德观” 的诸多理由。

第五节反驳第四节的论证:一是指出道德模范具有多样性;二是引入审美模范进行类比。


AI:

一段话总结

本文探讨从道德模范处能否学习到道德义务的问题。道德模范常将人们认为的超义务行为视为自身职责,这引发了关于道德要求程度的争论。有人据此主张激进的道德要求观,但作者通过指出道德模范的多样性,以及引入审美模范进行对比,反驳了该观点。作者认为,模范们的行为基于对理想的追求,其所宣称的义务是与理想相关的假设性命令,仅适用于致力于该理想的人,而非普遍义务,我们应谨慎看待从模范处学习到的规范性知识。


### 详细总结

1. **引言**:许多人认为道德模范在道德发展和教育中作用重大,但道德模范对自身行为的道德认知与常人不同,这引发了关于道德要求程度的讨论。该讨论对道德哲学家意义重大,还关乎道德与审美规范性的关系。

2. **行动者-观察者差异**:以简·海宁和约翰·魏德纳为例,许多观察者认为他们的行为是超义务的,但他们自己却认为是道德要求的。这种差异体现的是对道德要求人们做出牺牲程度的分歧。

3. **对差异的回应:选项**

    - **观察者正确,英雄错误**:厄姆森认为英雄可能因过度谦虚而错误判断自己的行为,但可通过补充英雄因其他美德更易犯错来使该观点更合理。

    - **行动者和观察者都正确**:卡博内尔认为道德要求因人而异,部分基于知识;弗莱舍认为圣人和英雄道德责任感更强,面临更多义务,所以两者可能都对。

    - **圣人和英雄正确,观察者错误**:接受此观点可能支持激进的道德要求观,但需理由支撑。【这是本文主要讨论的论点】

4. **英雄主义与要求**:黑尔认为道德圣人道德感知更敏锐,其判断应被重视,因为普通道德主体判断常不一致,且圣人更擅长道德分类;安纳斯、芬利等也认为,将英雄视为道德榜样却否定其对自身行为的判断不合理,英雄更可能深入思考道德要求,且普通人有自利动机进行自我欺骗。【本节,作者文献综述,概述了指出圣人的道德优越性的论证】

5. **圣人和英雄不能教给我们的**

    - **道德模范的多样性**:圣人和英雄是不同类型的道德模范,他们不必擅长所有模范行为,因此不能因部分模范认为某些超义务行为是义务,就推断所有模范都这么认为,也不能得出这些行为是普遍道德要求的结论。

    - **非道德模范**:以审美模范为例,如高更、安妮·特鲁伊特等,他们追求审美理想时也常表达出强烈的责任感,且存在与道德模范类似的行动者-观察者差异。支持道德模范判断的论据同样适用于审美模范,但接受两者会导致实践冲突,因为人难以同时完全投身于道德和审美理想。

6. **从这些证词中我们学到了什么**:道德和审美模范的证词并非表明其行为是普遍义务,而是与他们追求的理想相关。这些义务类似康德的假设性命令,只适用于致力于该理想的人。从尼采的真实性观点和审美义务相关理论可知,模范们为实现理想或自我承诺,会将这些假设性命令视为义务,这揭示了致力于理想意味着要履行特定义务。

7. **结论**:道德模范的行为不能作为激进道德要求观的独立证据,我们应谨慎对待从模范处学到的规范性知识,深入探究哪些可学,哪些不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