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是有趣的:给学术新人的科研入门笔记
刀熊,《做研究是有趣的:给学术新人的科研入门笔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
第一部分 如何读文献
如何构思文章的结构——设想自己在做律师辩护,要有假想敌
第三部分 学术写作
3.8 学术期刊投稿流程
3.9 投稿后的修改 【值得学习!】
收到 R&R (revise and resubmit) 之后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应该找一个自己心情 不错、 头脑清楚、 心态平稳的时间, 安下心来去读审稿人的意 见。 之所以要找状态好的时候去读, 是因为我们知道审稿人意 见里指出文章问题的内容一定会多于表扬文章的内容。
应该去理解审稿人提出某个意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真正好的修改是去解决这个问题来提升文章质量, 而不是对审稿人的意见唯命是从。
修改步骤的建议:
分类:把审稿人的意见分成不同的小点, 根据其关 于文章哪部分的意见进行分类。这种归类方式的好处是, 可以让你直观地看到审稿人对文章的哪一部分的意见最多,并且审稿人之间有没有相似的意见。
由大到小: 把比较根本性、 改动会比较大、 比较重要的 审阅意见先挑出来, 考虑先改这一部分。 改稿应该分主次、 分先后, 重要的部分改动之后有可能次要的部分已经变化了, 所 以我个人感觉应该先改大问题。
第四部分 科研周边
如何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会议的意义:促进自己的论文成型。这个被我放在第一位, 因为我感觉这常常是资深学者们参加会议的最常见理由。
作为年轻学者最好能更多地在一个领域深耕,要尽量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相对而言, 涉猎不同 的领域会分散人的很多精力和时间, 因此要学会有选择地对开 始新的项目和有一些机会说 “不”。 你的论文成果可能横跨几个 大题目,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集中的方向, 就会给人没有专长的 感觉。 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涉猎其他题目, 总体来说 70% ~ 80%的精力应该首先放在某一个专门的领域, 其他的时间和精 力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研究。
如何保持产出?每日15分钟写作,自律、计划、小块时间、注重效率
作为研究者的心法:成长性思维(关注下一步如何改进,Don't take it personally,不断努力成长),而非固定性思维(天赋固定,受不了自己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