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ucian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Well-being

Kim, R. (2020). Confucian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Well-being. Routledge.


Introduction

本书意在探究well-being问题,以先秦儒学为材料。

作者指出,儒家对当代well-being的讨论有三个要点:

(1) Well-being holism 幸福是一个整体概念

(2) relationality thesis 社会关系很重要

(3) Well-being contextualism 幸福不离社会环境


第一章 

对于儒家而言,他们的well-being概念是什么?

厚的well-being概念:利。作者把儒家的理想生活ideal life视为well-being。

作者接着介绍了当代的幸福理论(文献综述):

Derek Parfit给出幸福的分类学:享乐主义;欲望满足理论;目标清单理论


第二章

The author observes that early Confucian views tend to emerge from their reflections on human psychology, namely human motiva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儒家幸福理论的核心是moral virtue。作者指出,儒家看来,幸福与德性密切相关。作者进而指出一个令人疑惑的关系:human nature vs. human well-being。作者以孟荀之争为角度探索这个问题。

孟子的立场:Mencius takes our ethical lives as rooted in a number of basic moral emotions constitutive of our nature as humans. 并且,作者引用了现代心理学理论来补充孟子的立场。例如,Kahneman (2011)指出认知推理具有两种系统,热系统和冷系统。Flanagan (2014) 则提出Mencian Moral Modularity (MMM)与Jonathan Haidt的Moral Foundations theory (MFT)形成对比。作者最终指出,孟子的四心不是互相独立的单元模块,而是互相影响渗透的。至于幸福,依照孟子,实现四端所指向的目的即是幸福。

荀子的立场:人性可能存在善端,但需要外在的指导。

最后,作者结合当代幸福理论来讨论。作者把孟子视为强决定,荀子则是weak determination. 孟子对人性的理解支持了virtue perfectionism(德性是幸福的构成要素)。作者更加认可孟子的理论图景。


第三章 Confucian virtue 【本章涉及论述儒家的孝】

本章旨在论述,儒家的德性如何与幸福关联。

儒家的德性概念是什么?儒家认为德性可以改进refine our emotions, desires and attitudes. 作者主张,儒家的德性概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德性是组成幸福生活的那些性格特征the virtues are those character traits that are constitutive of a flourishing life. 

作者主张,儒家是一种virtue perfectionism,即the view that virtue is a constituent or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well-being.

作者在第二节论述作为德性的孝。孝是一种关于亲子关系的德性。作者注意到孟子7A35的争论,并把它理解为这一问题:must accepting filial piety as a virtue require one to act immorally? 即孝与道德行为是否矛盾。作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孝作为一种social script,为社会上的其他行为提供了一种行为模式。

孝有益于幸福,以如下三种方式:

(1)聚焦于动机。

(2)社会中的依赖者和脆弱性vulnerable(例如老弱病残)。

(3)与其他德性相关联。

孝的意义体现在:角色的道德意义;家庭的重要性;感恩gratitude的重要性。

第三节,作者转而讨论礼。礼对幸福的助益在于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第四章 Family and well-being

儒家认为家庭是基础:1,家庭的繁荣是基本目的;2,家庭是道德成长的心理基础

本章聚焦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从两个途径论述之:

(1)自我self(家庭的非工具性的善)

角色构成自我。

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家庭角色。

因此,家庭角色构成自我。

角色的完满实现是非工具性的good。

因此,完善家庭角色关乎非工具性的善good。

(2)道德发展moral development(家庭的工具性的善)

家庭是德性陶铸的不可缺少的来源。

德性是幸福的组成部分。

因此,家庭工具性地关乎幸福。


第五章 Joy and equanimity: The happy sage

本章进而讨论儒家的幸福的两个方面:

1,乐,作者称之为ethical equanimity: a stable and reliable source of interior peace and satisfaction gained through a reflective, true judgment that one's life is directed toward the good. 稳定的内在的心灵平和

2,历时的幸福diachronic well-being:一种发展的整体的holism幸福结构 the developmental, teleological structure of well-being。作者认为,sagehood是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