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ef or belief? A contextual approach to belief ascription
Albahari, M. (2014). Alief or belief? A contextual approach to belief ascrip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7, 701-720.
如何解释不一致的行为discordance?T. S. Gendler (2008) 提出alief概念。
作者指出,解释discordance在于信念的归因belief ascription,作者提出语境观点the contextual view来进行信念归因,即,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有的案例是judgment-based,有的案例是action-based。
作者认为,alief是行动的准备Aliefs implement a readiness to act. 它起到的是一种调节modulating作用。
作者对discordance的分析步骤如下:
1,P是什么?~P是什么?
2,P与~P是否符合judgment-based的标准?
3,如果是~P,我们如何判断它是belief还是alief?
基于action-based的标准,基于S的现行的欲望her prevailing desires,S典型地倾向于做X。
如果S的~P即是X,那么S的倾向~P是基于belief。
如果S的~P不是X,那么S的倾向~P是基于alief。
例如skywalk
P: the Skywalk is safe.
~P: the Skywalk is dangerous.
Sally基于judgment,认为P天桥是安全的。但是,她到天桥,感到犹豫hesitant。
如何理解她的犹豫discordance(~P)?
Sally的现行的欲望是“要安全”。对应地,若她走在天桥,就是会有较为强烈的紧张、非常谨慎,例如走过天桥后,长舒了一口气。
但是,实际上,她只是感到犹豫,即~P不是X。
【换言之,Sally如此紧张恐惧的话,意味着她的belief实际上是:这个天桥很危险。正是因为她没有如此信念,所以她才会仅仅犹豫而已。】
因此,犹豫的Sally,她的discordance应该被解释为al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