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sthetic Taste and Moral Sentiment in Hume and Mengzi

Choi, Dobin. "Aesthetic Taste and Moral Sentiment in Hume and Mengzi." Hume Studies 49, no. 2 (2024): 331–349.


本文比较了孟子和休谟的关于taste的学说,孟子注意到taste的统一性,休谟注意到taste的多样性。二者都诉诸一个taste优异的人(休谟true judges,孟子sages)来寻求标准。最后,二人都把这个标准追溯到人性的构成要素上,即一个自然主义的预设: humans have the same natural constitution of the mind, which is an internal cause of taste sentiments(人类具有相同的心灵自然构造,这是味觉情感的内因)。


AI:

本文《Aesthetic Taste and Moral Sentiment in Hume and Mengzi》由Dobin Choi撰写,探讨了休谟(David Hume)与孟子(Mengzi)在美学品味与道德情感基础上构建美德理论的异同。作者通过比较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揭示了他们基于不同哲学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并指出二者尽管表面上存在矛盾,但在核心思想上具有一致性。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概述:


### 1. **研究背景与目标**  

休谟和孟子都认为人的情感对美德的判断至关重要,但他们对“品味”这一概念的理解及其理论应用有所不同。本文旨在分析两者如何从情感出发发展各自的道德理论,并探讨他们对美学与道德标准的设定。


### 2. **休谟的“品味多样性”**  

休谟关注人们在审美品味和道德判断上的差异性。他试图通过观察这种多样性,寻求一种普遍适用的美学与道德标准。  

- **品味的标准**:休谟认为审美判断的标准可以通过“真正的鉴赏家”(true judges)的共同审美经验和见解来确立。  

- **情感基础**:他强调,审美和道德判断基于内心自然情感,而不是理性或经验规则。  

- **理论目标**:休谟旨在构建一种科学化的审美与道德评价体系,平衡个体差异与普遍标准。


### 3. **孟子的“品味一致性”**  

孟子则从另一视角强调人类本性中的一致性,认为审美品味和道德情感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道德本性**:孟子提出人性本善,通过“侧隐之心”等情感的普遍存在,说明人类共享道德潜能。  

- **道德修养**:他主张通过自我修养实现美德,认为圣人(sages)能够作为道德标准的榜样激励他人追求善。  

- **哲学目标**:孟子的目标是通过道德教育激励人们自我完善,恢复和发展内在的道德本性。


### 4. **共同点与差异**  

尽管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休谟强调多样性,孟子强调一致性),但他们都基于人类共有的自然心理机制设立了美德和品味的实践标准:  

- **共同点**:二者都认为“内心的自然构造”(the natural constitution of the mind)是道德与审美判断的最终依据。  

- **不同点**:休谟更注重科学理论的构建,而孟子则注重道德实践的指导。


### 5. **结论**  

作者总结指出,休谟和孟子虽然因文化与哲学传统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研究路径,但他们都在基于情感和人性自然的基础上发展了有关美学和道德的理论。两位哲学家都相信,卓越的个体(如休谟的“鉴赏家”和孟子的“圣人”)能为他人提供实践标准。


本文通过对休谟与孟子思想的比较,为美学与道德哲学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