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欲之谓善——先秦儒家伦理中的“欲”

汪柔竹,可欲之谓善——先秦儒家伦理中的“欲”,《道德与文明》2024年第5期。


本文分析先秦儒家的“欲”的概念。


第一节 欲的含义

实然层面:欲望深深植根于人性与人情中。

应然层面:欲望必须经过理性的取舍。

儒家的态度:节制和减损欲望的,所以主张“惩忿窒欲”(《周易·象传》)、“欲而不贪”(《论语·尧曰》)。


第二节 可欲(孟子)

可欲:善的对象

个人层面:成己

公共层面:成物


第三节 转化(荀子)

在如何处理欲望的问题上,荀子主张将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无节制追求转变为对善治的认同和道德的努力,而这种转变的基础是“化性起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