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关:从朱子晚年到王阳明的哲学史重构

郑泽绵,《诚意关——从朱子晚年到王阳明的哲学史重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本书思考宋明理学史,以诚意史观(自欺问题)来替代格物叙事(特别见第三章)。


第一章

以文献考证的角度,论述了朱熹晚年的“诚意”思想的变化。主要是,朱熹认识到自身的思想体系中的诚意问题,即,由于强调格物致知,诚意在修身中的地位该如何摆放?“若致知之后,真知已至,则意自然诚,自然无自欺,为何还须诚意?此为朱子晚年的诚意难题。”(页15)


第二章 【重要!】

从分析哲学(特别是道德心理学)角度,哲学重构reconstruction【源自信广来】朱熹的诚意观点。在自欺研究中,有intentionalism有意自欺论,以及non-intentionalism无意自欺论。作者反驳无意自欺论(因为它无法解释道德责任问题),进而把朱熹的观点理解为moderate intentionalism温和的有意自欺论。

朱熹的温和有意自欺论:自欺如何可能?存在与道德真信念P相冲突的杂念,自欺者在不同的逻辑层次上“容”纳了这些杂念(隐藏的念头“私”),从而导致自欺(页47)。相对应的克治工夫就是诚意,即“以知定志,以志帅意”。


第三章

指出格物叙事的不足(过于简单化、漫画式的描述),提出诚意史观。从朱熹到王阳明,诚意问题都是他们的核心关切。

知行合一所针对的是“意念真诚”问题,而非“意志薄弱”问题(页64)。【本章第四节可见作者分析哲学风格的哲学重构】

在诚意史观下,工夫论问题上,对于知行,朱熹强调“以知定志,以志帅意”,“从治学态度上更强调"知"的客观可确证性和知识对行动的指导作用。”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从信赖日常道德直觉的态度出发,发现知与意原本统一的知行本体”(页70-71)。


第四章

本章探究阳明学中良知与意的关系。胡塞尔-耿宁代表静态结构模型(上下结构),牟宗三-陈立胜代表动态结构模型(如水与水波)。作者主张,这两种模型可以并存,前者是休眠状态default,后者是日常状态。


第五章

朱熹区分戒慎(未发状态)与慎独(已发状态)。王阳明反对已发未发的区分,把戒慎与慎独合二为一,并强调独知,即一种本体状态。


第六章

作者不同意阳明后学把“良知见在”解释为“良知现成”,而是把“良知见在”解释为“良知尚存”。作者指出,“阳明的“见在“工夫的要领是:斩断前后牵缠之念,专注当下的道德或精神活动,进入一种沉浸的时间体验中,而获得精神充实。”(页117)作者进而强调其中的时间意识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意义。


第七章

就良知的实践而言,先天如何与后天结合起来。

作者参考马利翁的溢出现象的解释,强调后天经验的开放性,经验是赋予意义的特殊事件(页155)。

先天与后天的结合,作者指出有三种模式:有机整合,逆觉转化,由疑生悟(页177)。


第八章

比较王阳明与笛卡尔。二者都强调“知”的平等主义。但是,启蒙走向个人主义,而王阳明给出另一种可能:求之于心(页210)。


第九章

本章研究诚意与四句教的关系。作者主张,四句教以“正心”的角度讨论诚意。


第十章 【重要!诚的中哲史】

作者从先秦到宋明,梳理诚到诚意的哲学观念史。先秦,诚,表示内外合一、知情意合一的境界(页242)。宋明,周敦颐引入“诚,知,几”的概念。二程处,诚的“洒落”工夫,表现为闲邪存诚和寻孔颜乐处。二者重点不同,从而从“诚”走向“诚意”(页270)。

“"诚意”之为"关",意味着:宋明儒者把自我修养的过程想象成一条朝圣的道路,路上有千辛万苦的道德上的和精神上的考验。”(页286)

诚意,要对付的是私意,任意,刻意(页294-297)。

诚的含义:整体性integrity+纯粹性p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