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ipulation Cases in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自由意志问题的操控案例的文献综述
De Marco, G. and Cyr, T.W. (2024), Manipulation Cases in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Part 1: Cases and Arguments. Philosophy Compass, 19: e70009. https://doi.org/10.1111/phc3.70009
De Marco, G., & Cyr, T. W. (2024). Manipulation cases in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part 2: Manipulator-focused responses. Philosophy Compass, e70008. https://doi.org/10.1111/phc3.70008
对于操控问题,存在鹰派与鸽派。
Part1 Sec. 5 McKenna的宗教皈依的案例如何反驳操控论证?(AI)
削弱操控案例的特殊性:如果未受操控的个体(如宗教皈依者)发生巨大行为变化后仍然负责任,那么操控案例中的个体为何就不负责任?这表明操控论证过度依赖于“被操控”这一因素,而忽略了更广泛的心理变化现象。
改变直觉判断的方向:Pereboom 试图用操控案例来推翻兼容论,而 McKenna 认为,我们应该用现实案例来说明操控案例并不特别,从而削弱操控论证的影响力。
支持兼容论的直觉基础:McKenna 认为,这些现实案例是兼容论者最接近的直觉支持证据,因为它们表明人在经历重大变化后仍然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AI:
详细概括两篇文章各个小节的内容
第一篇:《Manipulation Cases in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Part 1: Cases and Arguments》
主要内容: 本篇文章介绍了操控案例(manipulation cases)在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讨论中的作用,并分析了与之相关的核心论证——操控论证(manipulation argument)。文章概述了不同类型的操控案例,讨论了针对兼容论(compatibilism)的操控论证,并探讨了回应这一论证的两种主要立场:强硬路线(hard-line)和软化路线(soft-line)。
1. 引言(Introduction)
- 介绍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哲学争论,特别是关于兼容论(compatibilism)和非兼容论(incompatibilism)。
- 强调操控论证作为反对兼容论的重要论据。
- 文章的目标是介绍典型的操控案例,并概述操控论证的基本形式及其相关讨论。
2. 操控案例(Manipulation Cases)
- Plum 案例(Pereboom):神经科学家通过外部操控让 Plum 杀死某人,反映了在决定论(determinism)世界中的操控问题。
- Chuck 和 Sweet Sally 案例(Mele):对比主动选择恶行的 Chuck 和因外部操控而改变价值观的 Sweet Sally,讨论责任归属问题。
- Ernie 案例(Mele):某位女神 Diana 通过基因设计预设了 Ernie 的行为,使其必然执行某个行动。这属于原始设计操控(original design manipulation)。
- 这些案例分别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操控,包括中途操控(mid-life manipulation)和原始设计操控。
3. 兼容论的操控论证(The Manipulation Argument Against Compatibilism)
- 典型形式:
- 被操控者(Victim)不具有自由或道德责任(No-FR)。
- 在决定论世界中,被操控者与普通决定论代理人(a typical agent in a deterministic universe)之间没有相关的自由或责任上的区别(No-Diff)。
- 因此,决定论世界中的普通代理人同样没有自由或道德责任,即兼容论是错误的。
- 该论证的变体和可能的结论,包括是否需要更强的论据来支持决定论导致的责任丧失。
4. 争论焦点:软化路线 vs. 强硬路线(The Dialectic: Soft vs. Hard-Line Responses)
- 强硬路线(Hard-line):直接否认 No-FR,认为被操控者仍然具有责任。例如 Frankfurt 认为,只要行为是自主的,其原因(如操控)并不影响责任。
- 软化路线(Soft-line):接受 No-FR,但否认 No-Diff,认为操控者和普通代理人之间存在责任上的区别:
- 操控者视角(Manipulator-focused views):认为操控者的介入削弱了被操控者的责任。
- 绕过视角(Bypassing views):认为操控方式(如绕过某些心理过程)导致责任丧失。
- 软化路线的主要挑战:能否找到一种明确的责任区分标准,同时不被新案例轻易推翻。
5. 强硬路线的具体论证(Hard Lines)
- 讨论如何软化“吞下子弹”(biting the bullet),即承认操控案例中的代理人仍然有责任:
- 我们对操控案例的直觉可能是由于道德直觉的偏差,而非真正的责任归属问题。
- 通过类比现实中未受操控的行为变化(如宗教皈依、重大生活转变),说明操控案例并不特殊。
6. 平行案例(Parallel Cases)
- 提出即使在非决定论环境下,类似操控的案例仍然能导致责任归属问题,因此这些案例不仅挑战兼容论,也可能挑战某些非兼容论观点。
7. 责任归属的两难困境(The Dilemmas)
- 任何操控论证都面临困境:如果操控破坏了责任,那么其作用必须独立于决定论;如果不破坏责任,那么操控论证无法反驳兼容论。
- 进一步提出**“减少责任版本”**的操控论证,即认为决定论世界中的责任只是被减弱,而非完全丧失。
第二篇:《Manipulation Cases in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Part 2: Manipulator-Focused Responses》
主要内容: 本篇文章是第一篇的续篇,重点探讨软化路线中的操控者视角(manipulator-focused views),即认为责任丧失的主要原因是被操控者与操控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介绍了几种具体观点,并讨论了对这些观点的挑战。
1. 引言(Introduction)
- 介绍操控者视角,并回顾第一篇文章的关键内容。
- 强调本篇文章关注操控者的角色,而第三篇文章将讨论绕过视角。
2. 操控者视角的主要观点(More Detailed Proposals)
- Yaffe 的观点:认为操控者监控并干预被操控者的行动轨迹,从而削弱其责任。
- Barnes 的观点:操控者剥夺了被操控者的创造力,使其不再是自主行动者,从而削弱责任。
- Waller 的观点:如果操控者的意图有效,那么被操控者的责任会被削弱。
- Herdova 的观点:认为被操控者是操控者的工具,工具式代理人不具备完整的责任。
- Deery 和 Nahmias 的观点:基于干预主义因果理论,认为操控者才是行为的因果源头,因此被操控者不应承担全部责任。
3. 对操控者视角的挑战(General Challenges for Manipulator-Focused Views)
- 自然力量案例(Natural Forces):
- 如果某个自然事件(如磁暴)导致 Sweet Sally 变成杀人犯,我们仍然认为她无责任。
- 但自然事件没有“操控者”,说明责任削弱可能与“被操控”无关,而是源于更一般的自由意志丧失。
- 意外结果(Accidental Results):
- 如果操控者的计划失败,被操控者仍然犯下不可预测的罪行,他们是否仍然无责任?
- 这挑战了某些操控者视角,因为并非所有后果都受操控者控制。
- 幸运操控者(Lucky Manipulators):
- 如果操控者只是偶然成功(而非有意设计),是否还会影响责任?
- 这可能使操控者视角在区分责任丧失方面变得困难。
- 平行案例(Parallel Cases):
- 讨论在非决定论世界中,若存在随机因素仍然让操控生效,是否意味着操控本身不是责任削弱的关键因素。
总结
第一篇文章 介绍了操控案例和操控论证,并讨论了强硬路线和软化路线的应对方式。第二篇文章 详细分析了操控者视角的软化路线,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下一篇(Part 3)将进一步探讨**绕过视角(bypassing views)**如何应对操控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