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Work on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文献综述
Levy, N. and McKenna, M. (2009), Recent Work on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Philosophy Compass, 4: 96-133. https://doi.org/10.1111/j.1747-9991.2008.00197.x
本文讨论了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问题的最新的六大话题(截至2009)。
(1) 哈里·法兰克福(Harry Frankfurt)的论证,即道德责任并不要求个体拥有做出其他选择的自由;
(2) 对自由行为来源的关注日益增强;【相当于在探讨什么才算是“自由意志”】
(3) 关于道德责任是否本质上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的争论;【道德责任的特性是什么】
(4) 近期兼容论者试图重新证明道德责任需要做出其他选择的自由;
(5) 控制条件在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中的作用;
(6) 围绕运气(luck)问题的争论。
AI:
以下是对 Neil Levy 和 Michael McKenna 在 Philosophy Compass 期刊上发表的 《Recent Work on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一文各部分的详细概括。
1. 导论(Introduction)
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哲学讨论在 20 世纪上半叶主要围绕着克服对 兼容论(compatibilism) 的反对。然而,近年来 不兼容论(incompatibilism) 重新成为焦点,包括 自由意志论者(libertarians) 和 硬决定论者(hard determinists) 的观点。
- 过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能够做出其他选择”(could have done otherwise)的分析,而近年来的关注点已经转向了自由行为的来源(source of free actions)。
- 本文总结了六个当前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核心讨论领域:
- Frankfurt 的反 PAP 论证(即道德责任不要求“能够做出其他选择”)。
- 自由行为的来源问题(强调自由行为的因果来源是否来自个体自身)。
- 道德责任的历史性问题(道德责任是否受制于个体的历史背景)。
- 兼容主义者对自由意志的复兴(尝试重新证明道德责任需要替代可能性)。
- 控制条件的作用(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控制程度在自由意志中的地位)。
- 运气问题(自由意志如何避免被“运气”主导)。
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作者简要介绍了 后果论证(Consequence Argument),这是自由意志讨论中的一个关键论证:
- 该论证由 Peter van Inwagen 提出,主张如果决定论(determinism)为真,则我们的行为是过去事件和自然法则的结果,而我们无法控制这些前因,因此,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 该论证动摇了 20 世纪主流的兼容论,使得哲学家不得不寻找新的解释自由意志的方式,如 半兼容主义(semi-compatibilism)。
2. Frankfurt 反对替代可能性原则(Frankfurt’s Argument Against the Principle of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PAP)
2.1. PAP 的定义
PAP(替代可能性原则)认为:
“一个人只有在能够做出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2.2. Frankfurt 反例
Harry Frankfurt 提出了反例来反驳 PAP,例如:
- 案例:Black 希望 Jones 杀死 Smith,并且悄悄设定了一种机制,使得如果 Jones 表现出不杀 Smith 的意图,就强制他杀 Smith。
- 但是 实际情况是,Jones 自愿 决定杀 Smith,Black 的干预并未生效。
- 结论:Jones 不能选择不杀 Smith(即没有替代可能性),但他仍然应该对杀害 Smith 负责。
2.3. 对 Frankfurt 论证的批评
- 一些哲学家提出 “检测信号难题”:Black 如何知道 Jones 的真实意图?如果 Black 依赖某种 确定性信号,则该案例可能已经隐含了决定论。
- Mele & Robb 试图调整 Frankfurt 案例,使用“预设决定机制”(preemptive deterministic mechanism),但仍然受到了质疑。
- 宽松反应(robustness) 讨论:即使 Frankfurt 论证成立,仍可能存在“不够充分的替代可能性”(non-robust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3. 自由行为的来源问题(The Source of Free Actions)
源头理论(source compatibilism & source incompatibilism) 认为自由意志的关键不是是否有“替代可能性”,而是 行为的来源是否属于个体自身。
- 源头兼容论者(Source Compatibilists) 认为:
- Frankfurt 层级理论(Frankfurt’s hierarchical model):个体自由行为的关键在于 高阶愿望(higher-order desires)是否支配了低阶愿望(lower-order desires)。
- 理由响应理论(reasons-responsiveness)(John Martin Fischer):只要个体对道德理由有一定程度的响应能力,就算是自由的。
- 源头不兼容论者(Source Incompatibilists) 认为:
- 决定论的存在意味着 个体无法成为其行为的最终来源,因此不可能拥有自由意志(Peter van Inwagen, Robert Kane)。
4. 道德责任的历史性问题(The Historical Nature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一些哲学家认为道德责任是 历史性的,即个体的道德责任取决于其行为形成的方式:
- 操控论证(Manipulation Argument):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完全是被操控的产物(例如洗脑、催眠、基因编程),那么他是否仍对其行为负责?
- 历史兼容论者(Historical Compatibilists) 认为:
- Fischer & Ravizza 的“责任采纳”理论(taking responsibility)认为个体需要在成长过程中 接受自己行为的道德责任。
- Mele 提出 “消极历史论”(negative historical condition),认为自由意志需要 避免受胁迫或外部操控。
- Pereboom 的四案例论证(Four Case Argument):
- 完全由神经科学家控制的个体不具有道德责任。
- 如果操控程度逐步减弱,个体仍然不应该被认为是负责任的。
- 现实中的决定论与这些案例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决定论下的个体也不能被认为有道德责任。
5. 兼容主义者如何恢复“替代可能性”
尽管 Frankfurt 论证削弱了 PAP,但一些 兼容主义者(Compatibilists) 仍试图证明 替代可能性是必要的。
- Michael Smith 提出“可能世界分析”(possible-worlds analysis):只要在某些可能世界中个体能够做出其他选择,那么在现实世界中他仍然有自由意志。
- 反驳:有人认为 Frankfurt 例子中的个体能力已经“彻底消失”,而不只是“受干扰”。
6. 控制条件的作用(The Role of the Control Condition)
- 传统观点:道德责任要求个体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 挑战:
- 有些人认为,即使个体无法完全控制自身行为,只要行为符合其态度和价值观,他们仍应承担责任。
- 例如,即使一个吸毒成瘾者无法控制吸毒冲动,他仍然可能因自己最初的选择而被认为负有道德责任。
7. 运气问题(The Luck Problem)
非决定论(Indeterminism) 下,如果行为是 随机 产生的,那么个体是否还能对其行为负责?
- Robert Kane 认为,自由意志需要“自我形成行为(Self-forming actions)”,即个体在道德冲突中通过努力决定自身方向。
- 批评:如果行为是随机的,那它和 运气(luck) 又有什么区别?
8. 结论(Conclusion)
本文回顾了六大核心问题,指出 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讨论仍在发展,并受到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影响。
这篇论文展示了现代哲学中关于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复杂争论,并提供了不同学派的核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