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zi’s Reception of Two All-Out Externality Statements on Yi 義
Law, L.K.G. Mengzi's Reception of Two All-Out Externality Statements on Yi 義. Dao (2025).
Ai:
以下是本文每一小节的内容总结:
-
引言(Introduction)
- 介绍孟子与告子、孟季子的论辩,主要围绕“义(yi)”的外在性问题。
- 阐述“全然外在性陈述”(all-out externality statement)在《孟子》6A4和6A5中的出现,并指出孟子对这类陈述的抵制。
-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Method and Roadmap)
- 介绍研究方法,强调以孟子对告子和孟季子的理解为主,而非探讨他们本人的真正观点。
- 文章将考察六种可能的解释,并分析相关经文(如6A4、2A2、6A1、6A5等)。
-
6A4 的文本、标点与翻译(Mengzi 6A4, Punctuated and Translated)
- 提供6A4的原文、标点以及英译,并讨论可能的语法和解读方式。
-
孟子对告子全然外在性陈述的理解(What Meng Ke Perceives and Resists in Gaozi’s All-Out Externality Statement)
- 分析6A4、2A2、6A1中告子的观点,并探讨孟子可能反对的内容。
- 讨论六种可能的解读,涉及义的来源、道德要求的基础等。
-
孟子对孟季子全然外在性陈述的理解(What Meng Ke Perceives and Resists in Meng Jizi’s All-Out Externality Statement)
- 主要围绕6A5展开,考察孟季子关于义的外在性观点及其辩护方式。
- 讨论孟子如何反驳孟季子的观点,提出“感受是否重要”的核心问题。
-
孟子的“外”概念及“义外”表述(Meng Ke’s Contrastive Use of ‘Wai’ and His View Expressible as ‘Yi Wai’)
- 进一步探讨孟子自己如何使用“外”这个概念,并考察他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义外”这一表述。
-
结论(Conclusion)
- 综合六种可能的解释,并总结哪种解释最能合理说明孟子对告子和孟季子的抵制理由。
- 提出最可能的孟子立场,即“义是否满足不取决于个人感受”。
这篇文章整体上是对《孟子》文本的详细诠释,并通过比较不同学术观点来厘清孟子对于“义是否外在”问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