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导论(修订版)

黄敏,《分析哲学导论(修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年。


分析哲学:意味着一种“语言转向”,即把哲学问题首要地理解为语言的规范表述问题。


弗雷格

思考命题如何表达“真”。他的逻辑体系就是围绕着“真”这个概念而建立的。(页132)弗雷格对“真”做出外延解释:真,即,逻辑公理(初始的真判断),以及逻辑定理(以逻辑推演规则推演处的其他真判断)。(页137)

弗雷格之谜:a=b和a=a,是什么造成了这两个命题的区别?前者的一个例子就是“晨星=昏星”。


罗素

摹状词理论。就是需要把专名还原成有摹状词构成的句子。“法国国王是秃子”,需解释为“存在x,x是法国国王,且x是秃子。”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逻辑图像论:把命题理解为图像。一幅图像(如一幅画),是由一些意向性事实构成的(即图像所描绘的东西),而非仅仅是纸上的一些色块。比如一副关于月亮的画,图像描绘的是月亮,而非黄色的圆圈。命题,亦如是。

另外,《逻辑哲学论》还表达了一种伦理关怀,即斯多葛的寂静主义quietism——幸福就是心灵的宁静。


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

卡尔纳普区分语言的内部问题(存在大于100的数吗?)与外部问题(数存在吗?),只有内部问题才具有认知意义。


蒯因:经验主义,一切可归结为物理现象。

翻译不确定性论证:

(1)L可翻译为A

(2)L可翻译为B

(3)A≠B

这种A与B的非传递性表明,信念是相对的。或者说,对于可能的观察,存在不同的与之相容的理论(进而,可以说,本体论是相对的)。

附记:蒯因的语言学家到土著岛屿上的想法,方法论层面上,即霍布斯的自然状态。(页397)


戴维森

三角测量法:


A说话者,B解释者,O对象。

解释者需要搞清楚信念的对象O,才能确定确定说话者的信念内容。

结论:

(1)语言具有公共性。

(2)语言优先于心灵。说话者和解释者首先需要共享关于对象O的反应模式(语言),然后才可交流信念(心灵)。


克里普克

在模态逻辑的背景下思考专名理论,进而建立形而上学(模态本质主义)。

首先,对于克里普克,模态是从物的de re modality,即可能性是限定对象的。可能世界,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象处于其中)的可能的变形。

其次,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即,专名是严格指示词rigid designator。即,如果现在现实世界中d指称o,那么,在所有可能世界,如果o存在,则d指称o。

再次,有些专名,不可被摹状词替换。换言之,专名不可都被分析成摹状词,即,不存在对专名的语义分析。

接着,克里普克表明,专名其实没有语义内容(乃至于认知内容)。

然后,克里普克持语义外部论,专名(“猴子”)与其指称(猴子),是在语言共同体的使用活动中被联系和确定下来的。

最后,由此而表达的一个洞见是模态本质主义,即——对象o的本质是F,iff,若o存在,那么o必然地满足F。这意味着,寻求一个事物的本质,并不是寻求其定义,而是确定其从物模态命题的真值(满足哪些条件)。关于本质的断定是否为真,依赖于现实世界是怎样的。


后期维特根斯坦

哲学是一种实践活动,而非理论静观。

语言游戏:语言之为语言,在于其使用活动(如游戏)。

私人语言:使用语言,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或,既当观棋者,又当下棋者)。例如,说“我痛”,这本身就是在某场合下的一个行为,就像下棋走了一步当头炮,只是一招。


日常语言学派

采取常识的观点,预设自己是普通人来研究哲学,而非预设自己是超然世外的沉思者(笛卡尔)来研究哲学。并且,该流派关注日常语言的使用。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普特南的“缸中之脑”,从而支持外部论的实在论。因为,对于内部论的实在论者,缸中之脑是融贯的。对外部论的实在论者,则不融贯。

达米特区分实在论与非实在论,关键在于,是否承认二值原则。实在论支持二值原则,即命题非真即假,反实在论者则认为存在非真非假的命题。对于命题“宋江是勇敢的”,实在论者认为,宋江本身就是勇敢的,因而为真。反实在论则认为,这个命题暂时是非真非假(除非满足某些条件,比如得到了验证),因为只有在某种危险情境中,宋江做出了某个行为,我们才能断定他是勇敢的,才能断定这个命题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