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24的博文

Moral Obligation and Moral Motivation in Confucian Role-Based Ethics

Nuyen, A.T. Moral Obligation and Moral Motivation in Confucian Role-Based Ethics. Dao 8, 1–11 (2009). 1,导论 本文的问题:How is the Confucian moral agent motivated to do the right things? 对于道德动机,有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的区别。作者主张,对于儒家的行动主体,其道德动机处于内在与外在之间。 2,role and obligation 论证儒家是角色伦理,而非德性伦理或规范伦理。这是因为,儒家对德性和规范的理解,是基于其对作为角色的自我(即moral agent)的理解。责任的生成则在于社会关系a social relationship entails certain obligations (p. 3)。Moral obligations are derived from the roles that define an individual as a person or an agent. To know what one’s obligations are requires educating oneself into the roles that define one as a person. It is a matter of self-cultivating, not one of pure moral reasoning (p. 4). 3,obligations and motivation 分析儒家的修身理论(正命、正名等等,a process of learning to motivate oneself to be sincere)。作者主张,儒家的道德信念与动机存在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儒家就是内在主义,也不是外在主义。 首先,孟子并不忽视礼,从而证明孟子不是轻视外在规范。 4,Between Internalism and Externalism 本节分析对孟子的内在主义解读的各种文本依据,如6A4,1A7。作者主张,这些把孟子判定为内在主义的解读,只是说明了:孟子不是一个外在主义者。 作者注意到了Simpson提供的一个中间模型,即the psycho-semantic ...

Moral Perfection as the Counterfeit of Virtue

Harris, T.R. Moral Perfection as the Counterfeit of Virtue. Dao 22, 43–61 (2023). 儒家的圣人观不是圣人毫无缺陷,而是学以成人。 ChatGPT: 以下是《道德完美作为美德的伪造》每一小节的主要观点概述: ### 摘要 文章讨论了道德完美并非美德的必要条件,认为早期儒家不强调圣人的道德完美,而是认为圣人是有道德缺陷的。同时,文章提出早期儒家提倡“好学”作为理想,而非道德完美。 ### 引言 引言部分介绍了在许多宗教和哲学传统中,道德完美被认为是理想状态。文章通过分析早期儒家文献,提出早期儒家不追求道德完美,反而认为道德缺陷是人性的一部分。 ### 早期儒家文献中的圣人缺陷 该部分列举了早期儒家文献中关于圣人存在道德缺陷的例子,例如《论语》和《孟子》中提到的圣人和君子也会犯错误。文章通过这些例子说明早期儒家不认为道德完美是圣人的特质。 ### 儒家的“好学”理想 这部分解释了“好学”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和成长比追求道德完美更为重要。作者指出,“好学”代表了一种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的态度,而不是达到一个完美的道德状态。 ### 道德完美的弊端 文章讨论了追求道德完美可能导致的问题,例如过度苛求自己和他人、无法接受人性中的不完美等。作者认为,这种追求不仅不现实,而且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 结论 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观点,重申早期儒家不追求道德完美,而是提倡“好学”的重要性。作者呼吁现代社会重新审视对道德完美的追求,重视学习和成长的价值。

康德传

库恩. (2014). 康德传.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四章 重生及其意含(1764—1769) >>康德的确是个忧虑的人,但因忧虑或恐惧引起的不适,并不一定是无害的。康德克服它的方式,亦即专注于眼前的工作,似乎自古至今都是有效的办法。但是当人们反省自己的忧虑或恐惧,似乎只会放大它们,结果适得其反。康德严格的自我管理,或许只是保持心理卫生的简易而单纯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康德认为自己有身体力行的必要。选择这个生活模式不是因为贪图安逸,而是有实际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投入他的工作以排解忧虑,长期来看,似乎更加有建设性,至少以康德的例子来看是如此。 >>2024-05-23 22:20:33 ◆第六章 “粉碎一切的形而上学批判 >>“康德还以同样的语气请求门德尔松评论他的作品,“因为批判哲学会让人渐人佳境,让我们终能在迷宫里来去自如,每每在陷入困境之际,可以指引人们找到出路。”引在这同时,康德也已意识到事情的发展不如他的预期,而“门德尔松、加尔弗与特滕斯似乎对于这样的论著不甚热中。我现在去哪里寻找有足够的天分与善意来评论这本书的人呢”? >>2024-06-12 23:02:25 >>康德的组织能力不是特别好。希佩尔就说,这位哲学家“几乎可以一字不漏地”引用数学或哲学作品的整段文字,而且可以对注册簿里的学生姓名过目不忘,却没有办法有条不紊地掌握三件行政上的不同工作。 >>2024-06-21 16:37:19 >>克劳斯就曾经以康德为例,为自己家徒四壁的陈设辩护,提到康德“对于添购太多家具的人说过不甚中听的话”。¨驯康德的房间里仅有的一幅画,是挂在书桌前的卢梭画像。有时,书房的墙壁被他的烟斗、煤炉和油灯熏得如此之黑,“以致于可以用手指在上面写字”。而合弗纳就曾经在听希佩尔与康德谈话的同时在墙壁上写字。康德因此问他为何要破坏这层古色,这种自然的壁纸不是比任何花钱可以买得到的更好吗? >>2024-06-21 16:38:35 >>康德的生活惟一不寻常之处,或许在于与朋友的交往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康德是个喜好交游的人,社会性很强,不是许多人认识的孤单、闭塞甚至滑稽的人物。许多人都不甚了解“对话”对于康德的重要性。康德的批判哲学是其生活方式的一种呈现方式,在这个生活方式的...

Movements of the mind: A theory of attention, intention and action

图片
Wu, Wayne. Movements of the mind: A theory of attention, intention and a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 1 The Structure of Acting action的三元结构: input-intention-output 为什么行动必须是intention,是因为每个行动都涉及decision-making做选择 action有别于reflex,reflex只是一个没有能动者的反射 action的定义:action is a solution to the selection problem.  2 Attention and Attending 三类Attention: vigilance警觉(准备状态a readiness to attend to the target), attentional guidance (including input and output), and attending as an action (只包括input) 定义attention:attention就是对selection problem的一个解solution 3 Intention as Practical Memory intention是一种memory。作者论证,intention与working memory在功能上具有等同性。 定义:记忆memory是encoding, maintaining, accessing. 强调意图在行动中的核心作用表明意图从根本上是动态的(意图与行动),这种主动性来源于与工作记忆相关的活动概念。 这一主张主要受到生物学视角的推动,认为意向和中央执行在工作记忆中的功能作用是一致的。 识别意图的活动在代理人的控制保持警惕性vigilance和坚定性steadfastness.  4 Intending as Practical Remembering 论点:intending是一种心灵行动。 (made by 詹心怡) intending in action is a kind of practical memory.  practical memory具有连续性...

Reframing the Issue in 13.18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Family Privileges in Criminal Litigation and the Confucian Insight

Yang, X. Reframing the Issue in 13.18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Family Privileges in Criminal Litigation and the Confucian Insight. Dao (2024). 对于亲亲相隐的问题,作者认为,之前的种种解释没有很好地处理“如何起诉犯罪prosecuting crimes”问题。即,刑事诉讼的视角。 ChatGPT: 《重新审视〈论语〉13.18:刑事诉讼中的家庭特权与儒家见解》文章主要内容各小节的摘要如下: ### 第一节 引言 - 介绍了《论语》13.18中的“偷羊案”,并指出该案在当代中国哲学中引发的激烈争论。 - 作者提出了新的解读,旨在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儒家立场辩护。 ### 第二节 孔子在《论语》13.18中的立场辩护与批评 - 详细描述了《论语》13.18中的“偷羊案”。 - 提出了不同学者对孔子立场的批评和辩护观点,并指出现有解释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对13.18的新解读 - 提出新的解读框架,强调孔子并未宽恕父亲的错误行为,而是主张道德教育应在治理中占主导地位。 - 讨论了在 刑事诉讼 中平衡国家追求的社会正义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 第四节 重新审视问题 - 通过新的视角审视13.18中的问题,认为孔子的立场体现了国家在保护社会正义和家庭和谐之间的合理平衡。 ### 第五节 西方法律传统中的家庭关系 - 简要回顾了西方法律传统和现行法律实践中对家庭关系的处理。 - 认为孔子的见解在西方伦理思想中也有共鸣,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对家庭特权的处理。 ### 第六节 家庭特权、正义与儒家智慧 - 辩护孔子的立场,回应主要批评,即孔子反对家人间作证的行为削弱了正义,给他人带来伤害。 - 强调家庭作为社会稳定和谐的支柱,家庭特权在刑事诉讼中保护家庭关系的合理性。 通过这些小节,文章深入探讨了《论语》13.18的不同解读及其对现代刑事诉讼和家庭特权的启示 。

Confucian Affect (Qing 情) as the Foundation for Mutual Care and Moral Elevation

Li, Jin (2023). Confucian Affect (Qing 情) as the Foundation for Mutual Care and Moral Elevation. 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40:39-73. 本文分析了儒家的情的四个方面:(1) philosophized (zhelihua 哲理化 ), (2) moralized (dehua 德化 ), (3) ritualized (lihua 禮化 ), and (4) aestheticized (meixuehua 美學化 ). 这些方面,能够将情感导向相互关爱和相互成就。 1 导论:全文主要观点 2 西方论情 3 how to feel 结合人类学研究 4 儒家论情 5 情的四个方面 6 情的实证研究 7 结论 ChatGPT: 本文《儒家情感(情)作为相互关爱与道德提升的基础》由李进(Jin Li)撰写,探讨了儒家哲学中的“情”概念,并将其与西方对情感的看法进行了对比。以下是本文的中文概述: ### 引言 文章首先指出西方与儒家在研究人类情感上的不同。西方心理学通常将情感视为对外部刺激的生理反应,重点研究情感的离散性、情节性和情感价性(正面或负面)。相较之下,儒家哲学将人类情感(情)融入道德和哲学框架,认为情感是实现道德自我修养和相互关爱的关键。 ### 儒家情感(情) 儒家思想中的“情”不仅仅是原始的情感,更是一种培养出来的情感,包含道德、哲学、礼仪和美学的维度。这种情感具有转化作用,引导个人走向相互关爱和道德提升。文章将儒家情感分为四个方面: 1. **哲理化(zhelihua 哲理化)**:情感经过系统的思考和哲学化,成为哲学著作的一部分。 2. **德化(dehua 德化)**:情感与仁、义、礼、信等道德美德相结合。 3. **礼化(lihua 礼化)**:通过礼仪表达和调节情感,增强社会和谐和个人礼仪。 4. **美学化(meixuehua 美学化)**:通过美学体验来欣赏和培养情感,丰富文化和个人生活。 ### 西方对情感的看法 西方心理学将情感视为由特定前因触发的情节,导致生理反应和随后的应对机制。情感是离散的,具有正面或负面情感价性。情感的概念包括更广泛、更复杂的感觉。 ### 情感体验的文...

Friendship and forgetfulness in Derrida and the Zhuangzi

Wang, Y. (2024). Friendship and forgetfulness in Derrida and the Zhuangzi. Asian Philosophy, 1-24. 比较德里达与庄子的“友谊friendship”概念,重视“忘”与“时间性”的阐发。德里达强调差异,强调他者。庄子则是相忘于江湖。 ChatgGPT: 本文探讨了德里达和《庄子》中关于友谊与遗忘的概念。文章分为四部分: 1. **友谊与遗忘的概念**:介绍了德里达和《庄子》中友谊的概念及其与遗忘的关系。 2. **友谊的伦理焦点**:探讨了德里达和《庄子》讨论友谊时所关注的伦理层面,特别是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3. **时间性与短暂性**:揭示了德里达和《庄子》如何将时间性和短暂性视为友谊的元素。尽管《庄子》缺乏德里达那种忧郁的语调,但这种认识帮助他们都考虑了友谊中的破裂、他性和哀悼。 4. **无为的友谊与德里达对古典友谊的批判**:将《庄子》中通过无为实现的朋友之间的相互遗忘与德里达对古典友谊“第二自我”的批判及其对差异、距离和破裂的假设联系起来。德里达认为遗忘是友谊的结构性不可避免的部分,而《庄子》则以简朴、平静、开放、少欲和避免极端的风格来刻画理想的友谊,强调自然的适宜性。 文章通过比较德里达的非古典友谊理论与《庄子》的友谊观,认为《庄子》的观点在伦理关注和对友谊的理解上更接近德里达的非古典方法,而不是亚里士多德的传统理论。

无写作,不读书

蒋运鹏,“日新从游”之蒋运鹏教授 https://mp.weixin.qq.com/s/fKlmN1Ij0QZXVJXu0Ngo1A 我认为有可能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会有一个误区,认为做哲学或者是做人文学科关键是肚子里有很多的墨水,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然后读者要有耐心尽量地阐释作者的思想。这是大家在最开始写哲学论文的时候有的一个想法。但是我必须要指出这个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因为写作是一个学术交流,文章写得清楚、能跟别人达成学术的交流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素质,这是第一。第二,就学术的本质而言,写作的功能和重要性远比大家想的要大, 写作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的媒介,更是一个重要的倒逼自己进行学术研究的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有当你尝试清楚地向读者呈现你的想法的时候,你才会思考要给读者讲清楚需要表达什么。在你有这样的动机之后,可能才会再反过来更加细致地读文本或者是看相关文献。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有那种要把问题想清楚的意识,而你是否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的意识取决于你在写作的时候是不是想向读者把问题交代清楚。这样大家可以看出来, 学术写作不仅仅是传递学术思想的媒介,更是倒逼思维清晰性的重要工具,是学术最核心的工作(没有之一)。没有好的写作意识,所有阅读在学术上都是无效阅读。 然后我想谈谈我对于写作的建议。一篇论文的论点是要证明一个观点,我们需要想清楚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证明或者是反对它。为了写作清晰,最好尝试在每篇论文中明确提出自己的论点,说明自己将分几个步骤来论证这个论点,每一个步骤里使用了何种证据和思路,以及对于自己的论证思路可能存在哪些潜在反驳。最后,我们还可以尝试回应一下这些潜在反驳。这种写作方式看似比较呆笨,但要写出这种文章,实际上是很难的,对作者要求很高。按这种方式训练,学术水平提高会很快。

自发的大脑 The spontaneous brain

Northoff, G. (2018). The spontaneous brain: From the mind-body to the world-brain problem. mit Press. 本书的目标与核心论点(徐嘉玮) 质疑心身问题的合理性:经验上(第一章和第二章)、本体论(第三章)与方法论(第四章)上不合理,忽视了世界的。 放弃从心身问题入手理解心理特征的存在和实在的研究进路。 用世界-大脑问题来取代心身问题 ,以更好地理解心理特征(以及大脑)的存在和实在。 》经验上,特定的世界-大脑时空关系是可能意识与实际意识的神经基础。 》本体论上,世界-大脑关系是意识的本体论预置,它预设了基于关系的本体论。 》方法论上,用以生态或世界为中心(大脑之外)的观察视角取代以人类为中心(大脑或心灵内部)的观察视角。 令在神经科学与哲学中掀起一场21世纪的哥白尼革命。 第一章 提出一个涵括主动-被动的大脑模型。【即大脑不是完全是反应性的】 第二章 介绍两种模型:parallelism(大脑的自发、刺激诱发是互相平行关系) and interactionism(二者是交互关系)。作者支持交互关系。 大脑具有饱和效应the saturation effect,例如自发活动占90%,必会留10%给刺激诱发,反之亦然。这说明了二者的交互关系。 交互作用的原因: encoding of natural (刺激诱发) and neuronal (自发) statistics 大脑把信息编码到神经活动中。 第三章 大脑是开放系统还是封闭系统? 大脑的预测模型:预测性编码predictive coding:predicted input - actual input 输入是存在这两种输入的对比差异的。当对比差异越强,即误差越强,刺激诱发活动就越活跃。这说明大脑可能是封闭系统,因为预测主要是大脑内部的输入对比,而非十分依赖于外部刺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封闭程度就非常高。 作者认为,大脑既封闭又开放:刺激诱发,封闭;自发,开放。 第四章 -问题:大脑的光谱模型与意识是否具有关系?具有何种关系? -回答:大脑的光谱模型与意识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概括为:刺激诱导活动混合性的丧失会导致意识水平的丧失;表现为诱导活动从中间态转向被动极。 第五章  大脑互动模型与意识具有相关性

Jean Améry and the time of resentment

Ferber, I. (2023). Jean Améry and the time of resentment. Philosophy & Social Criticism, 0(0). https://doi.org/10.1177/01914537231215674 Jean Amery有专门一篇“ressentiment”的文章,其背景问题是奥斯维辛之后。他对ressentiment的看法受尼采影响,但是反着来,认为ressentiment是必要的,体现了道德的力量(p. 8)。怨恨的时间性在于,倒退回过去,并且又扬弃过去 regression into the past and nullification of what happened (p. 11)。它不愿意到达未来,不愿意忘记过去。 ChatGPT: 文章《Jean Améry and the Time of Resentment》由Ilit Ferber撰写,发表于2023年,深入分析了Jean Améry的文章《Resentments》,并从时间性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1. **Améry《Resentments》的背景和结构**:文章以Améry作为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为基础,反思了这些经历的后果。 2. **讨论的时间性方面**:    - **延迟**:怨恨的出现及其与创伤的联系。    - **永恒轮回**:Améry对尼采的批评以及他们思想之间的关联。    - **自然时间和宽恕**:对宽恕时间结构的批评,以及对未来优先于过去的质疑。    - **道德时间与不可逆转性**:探讨怨恨的扭曲时间结构及时间可逆性的幻想。    - **未来**:Améry对年轻德国人的直接呼吁,强调责任而非责备,作为他们未来的关键。 3. **个人和哲学维度**:Améry的文章将个人忏悔与哲学思考结合起来,捍卫怨恨作为一种道德立场,而非病态。 4. **《Resentments》中的时间结构**:文章强调了Améry作品中非线性、破碎的时间特性,反对传统上将时间视为治愈和连续性的来源。 5. **Améry的转变**:Améry在火车上读报时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这一时刻引发了他深深...

Free will and reactive attitudes: perspectives on PF Strawson's' freedom and resentment'

Russell, M. P., & McKenna, M. (Eds.). (2012). Free will and reactive attitudes: perspectives on PF Strawson's' freedom and resentment'. Ashgate Publishing, Ltd..  斯特劳森《自由与怨恨》论文集 Introduction 对斯特劳森的批评: 1,其描述的形而上学立场,是静态的static 2,没有说明reason理性的地位:(1)情感的认知作用是什么the cognitive aspect of emotion; (2) 在正当化justification中理性的作用是什么? 3,“客观态度-参与态度”的二分法:还有其他态度,不一定就非黑即白的两种态度,例如parental love;在normal case也能悬置反应态度。 4,the difference between holding and being responsible 5,反应性态度所针对的对象,斯特劳森语焉不详,也有可能是entire community 6,ambiguous remar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ntment and retribution 7, 性格和行为的历史起源对反应性态度的影响;比如某种性情塑造了态度 ChatGPT: 在《Free Will and Reactive Attitudes》的介绍部分,作者对斯特劳森(Strawson)提出了几种批评。概括如下: 1. **文化产物说**:批评者认为,斯特劳森将反应态度视为人类本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这些态度更应被视为特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文化产物,而不是像恐惧或爱情这样基本且永久的人类情感【8:0†source】【8:2†source】。 2. **静态与保守**:批评者认为,斯特劳森的描述性形而上学和自然主义使他对基本概念和实践的描述显得静态和保守,忽视了这些概念和实践可能发生的更为根本性的变化【8:0†source】。 3. **认知与情感**:斯特劳森对情感的认知方面的理解也遭到质疑。批评者讨论了道德情感或反应态度是否仅仅是没有命题内容的情感,还是必须包含某种信念【8:0†so...

【书评】Confucian Role Ethics

ZHANG, X. (2012). Time in Familial Reverence-Deference (孝): A Comment on Roger T. Ames’s “Confucian Role Ethics.”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7(4), 635–639.  张祥龙对安乐哲Confucian Role Ethics: A Vocabulary的书评。 赞许安对儒家概念的境域化解释,视之为动名词gerund。 安呈现了儒家伦理的特殊性,张要求进一步解释,仁的正当性何在justify。(p. 636) 安揭示出结构间位格的家庭根源,张对此表示欣赏。 张指出,为什么孝是德之本?因为孝的时间结构。孝的时间结构要求时间之流的倒流,是一种" re -action." 张认为,方便是仁的核心。

‘Angry fish’ and ‘dying fish’ matter in the Zhuangzi Too: Political analogies in the ‘happy fish’ dialogue

图片
Lee, T. M. (2024). ‘Angry fish’ and ‘dying fish’ matter in the Zhuangzi Too: Political analogies in the ‘happy fish’ dialogue. Asian Philosophy, 1–12. https://doi.org/10.1080/09552367.2024.2348350 本文以政治隐喻来解读庄子的“濠梁之辩”。 ChatGPT: 本文探讨了《庄子》中的“鱼之乐”对话及其政治隐喻。作者李庭绵指出,学者们对这一段落有多种解读,包括表达生活自在、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以及进行认识论辩论等。然而,本文通过分析早期中国政治话语中的“鱼”、“水”和“河流”的内涵,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认为这一段落实际上是庄子与惠子的政治对话,讨论了他们各自的政治生涯和观点。 在具体分析中,作者探讨了鱼在《庄子》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并将其与早期中国政治思想联系起来,指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象征着理想的政治状态,即君主应让人民自由发展而不加干涉。同时,文章还指出,这段对话反映了庄子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和他对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 通过这种解读,作者不仅提供了对《庄子》文本的新视角,还揭示了庄子思想中深层次的政治关怀,挑战了传统上仅将其视为哲学或文学作品的狭隘观点。 根据作者李庭绵的解读,“鱼之乐”这一段对话并不仅仅是关于鱼的快乐,而是隐喻了庄子与惠子之间关于政治生涯的讨论。具体来说: 1. **鱼的象征意义**:在早期中国政治话语中,“鱼”常常象征“人民”或“臣民”。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象征着理想的政治状态,即君主应该让人民自由发展,不加干涉。 2. **水与河的隐喻**:水和河在政治隐喻中分别代表国家和政治领土。鱼依赖水生存,就像人民依赖良好的治理和政治环境才能过上好的生活。 3. **对话的核心**:庄子在对话中所说的“鱼儿在水中快乐”,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即人民在良好的治理下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惠子质疑庄子如何知道鱼的快乐,反映了对如何实现这种理想政治状态的不同看法和质疑。 4. **庄子的回应**:庄子回应惠子的质疑时,强调了从自身经验和观察中获得知识的方式,隐喻了他对理想政治的理解和追求。这种理解不仅基于理论,更是基于实际观察和体验。 总体而言,作者通过这种解...

‘Following along with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Zhuangzi's thoughts on how to manage external affairs

Ahn, K. (2024). ‘Following along with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Zhuangzi's thoughts on how to manage external affairs. Asian Philosophy, 1–19. https://doi-org.wwwproxy1.library.unsw.edu.au/10.1080/09552367.2024.2344963 本文主张,庄子哲学的根本在于openness,对事物保持开放性。对此,庄子有两个approaches,其一是天,其二是人。本文重点探究后者。 文章结构: 1,导论 2,方法一:天,理解道 3,方法二:人,适应社会环境 4,结论 ChatGPT: 这篇由Kanghun Ahn撰写的论文《以不同的方式顺应事物:庄子关于处理外部事务的思想》探讨了道家哲学家庄子处理外部事务的方式,强调自我的有限性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性。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摘要: 1. **基本哲学**:    - 庄子的哲学根植于自我的有限性,认为人无法完全控制外部环境。他建议我们不要试图改变或支配周围的一切,而是要对其保持开放,从而过上更充实的生活。 2. **对自然和人类事务的开放态度**:    - 庄子在处理外部事务时,区分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策略。对于自然事件,如生与死,他提倡理解并接受自然过程和规律,将其视为不可避免且是更大宇宙秩序的一部分。 3. **人类事务**:    - 在处理人类事务时,因其不总是遵循可辨识的规律,庄子建议采用一种警觉和适应的策略。他强调仔细观察变化的环境,并做出适当的回应,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自然的进程之上。 4. **伦理生活**:    - 论文强调了庄子思想中的伦理维度,这与古典欧洲哲学传统中关于如何过上幸福生活的问题相呼应。然而,庄子的伦理不是关于区分对错,而是关于与外部世界的不可避免限制和谐相处。 5. **实际例子**:    - 文中提供了庄子轶事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他的哲学。例如,描述了颜回处理一个暴虐君主的故事和子高的外交使命,均强调了在不寻求个人利益的情况下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6. **结论见解**:   ...

儒家伦理与社会角色——儒家角色伦理

安乐哲 (2014). 儒家伦理与社会角色——儒家角色伦理. 社会科学研究(5), 1-10. 什么是角色?例子:家庭和社会角色。“我们的家庭角色以及相关或者类似的社会关系合起来构成一个具体而又独特的活动网,例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 、老师 、朋友 、邻居等角色。这些角色名称本身也是一种道德标准的词汇,而且要比抽象命令更有说服力 。”(页4) ChatGPT: 这篇文章(及其回应)主要探讨了儒家伦理的核心特质问题,聚焦于“儒家角色伦理”这一概念。以下是文章的概述: 1. **背景与主旨**:    - 儒家伦理在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中成为热点,学界对其特质的认识尚无定论。    - 美国汉学家安乐哲等人提出“儒家角色伦理”,认为其核心在于角色意识。 2. **核心观点**:    - **安乐哲的角色伦理**:认为行为规范不依赖于抽象的原则或美德,而是基于家庭和社会角色。例如,家庭中的角色(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和社会关系(老师、朋友、邻居)构成了具体的活动网络,通过优化这些角色来实现个人的道德行为。    - **反对观点**:沈顺福认为儒家伦理的根基是“德性”而非“角色”,主张儒家伦理是德性伦理。    - **质疑与肯定**:李慧子在质疑的同时,肯定了儒家角色伦理的积极意义。 3. **具体论述**:    - 文章通过详细论述儒家角色伦理,探讨了从关系中寻找价值、原则和美德的起源问题。    - 强调了行为的规范更多来自于家庭和社会角色,而不是抽象的美德或原则。 4. **实例与分析**:    - 通过《论语》中的实例,如“子为父隐”的故事,阐明了儒家伦理的实际应用和角色伦理的具体操作。    - 讨论了角色伦理对个人修身的影响,如何通过家庭角色和社会关系提升个人的德行。 5. **总结**:    - 儒家角色伦理强调从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提炼行为规范,关注家庭和社会角色对个体行为的指导意义。    - 这组文章希望引发学界进一步讨论,深化对儒家伦理特质的理解。 总体来说,文章通过对儒家角色伦理的深入探讨,展示了角色在儒家伦理中的重要性,并通...

德性伦理抑或角色伦理——试论儒家伦理精神

沈顺福. (2014). 德性伦理抑或角色伦理——试论儒家伦理精神. 社会科学研究, (5), 10-16. 该论文的重要论点是,儒家伦理学的主题是什么?是德性。 角色伦理学强调“关系”、“生成”,反对前置的抽象原则。值得注意,作者认为,这种取向无法解释儒家的“天”(天作为抽象者)。 ChatGPT: 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儒家伦理精神。作者沈顺福通过对儒家思想核心主题的分析,指出儒家伦理学的中心是德性,而非角色伦理。 论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概述如下: 1. **德性伦理的主题:**    -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德性,这一主题贯穿儒家学说的发展史。    - 孔子、孟子、朱熹等儒家思想家都强调德性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人类行为和道德的基础。    - 朱熹认为,“克己复礼”即为仁德,这体现了德性在儒家伦理中的核心地位。 2. **儒家伦理的核心问题:**    - 儒家伦理学关注的是人性和德性。孟子的性善论、朱熹的性即理等观点都强调了德性作为伦理基础的作用。    - 儒家伦理学史可以看作是一部德性论的历史。 3. **德性与“率性”:**    - 儒家道德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率性”,即顺应和扩充本心、善性。孟子认为,人天生有仁、义、礼、智之端,应该让这些本性自然成长。    - 孔子提倡“为仁由己”,即仁德是由自身的修养和内心的德性决定的。 4. **角色伦理学的批判:**    - 论文批评了将儒家伦理简单归为角色伦理学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未能准确描述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    - 儒家伦理学更应被视为德性伦理学,而不是角色伦理学,因为它强调个体内在的德性修养和道德自律。 5. **结论:**    - 儒家伦理的核心是德性伦理而非角色伦理。德性贯穿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成为其伦理学的基本主题。 通过对儒家思想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及其基本立场的分析,作者旨在表明儒家道德哲学关注的是德性,这一观点反驳了将儒家伦理归为角色伦理的看法。

Nietzsche's moral psychology

Alfano, M. (2019). Nietzsche's moral psych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本书使用digital humanities的方法,给出尼采道德心理学的关键词的词频。并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分析。】 作者定义如下尼采的关键词: Drive: acted-directed dispositions Instinct: innate drives Type: constellations of instincts and other drives (Section 3.4) 本书第四章讨论尼采的virtue概念。Virtues are well-calibrated drives. 尤为重要的是,Section 4.4.4 (以及4.4.5) 讨论了 尼采的exemplarism ,并且和基督教、 孟子 比较。第五章强调尼采的virtue概念的社会性social。尼采自己的type是:curiosity, courage, pathos of distance, sense of humor, and solitude. 本书第6-10章依次讨论尼采的这些德性,第十章讨论solitude孤独。孤独有助于保护人们免受来自共同体的压力。 ChatGPT: ### 书籍内容摘要 **《尼采的道德心理学》**是马克·阿尔法诺(Mark Alfano)对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伦理学、德性和道德心理学观点的全面审视。阿尔法诺结合细致的文本分析和数字方法(如语料库分析和语义网络可视化)来研究尼采的著作。这本书为尼采的德性概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填补了以往解释中的忽视之处。 阿尔法诺认为,尼采的德性可以理解为调校良好的驱动力,这些驱动力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驱动星座而有所不同。他指出,尼采哲学中的五种基本德性是:好奇心、勇气、幽默感以及对自身和社会的一种轻蔑的距离感。 书中探讨了这些德性在追求真理和智勇方面的必要性,特别强调了一种克服自然倾向避免不舒服真相的无情好奇心。阿尔法诺还探讨了尼采对怜悯的批判,以及智勇如何保护我们免受一厢情愿的思维危险。 总体而言,阿尔法诺的作品对于尼采学者、哲学史研究者以及道德心理学和德性伦理学的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这本书还突出了在哲学研究中使用数字人...

Tragedy and resentment

Carlsson, U. (2018). Tragedy and resentment. Mind , 127 (508), 1169-1193. https://doi.org/10.1093/mind/fzx014 【该文以“单相思”为主要案例,探讨不带moral responsibility的resentment,作者称之为tragic resentment。】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提到,love并不是基督教的agape,因此被爱者没有义务一定要回报。这里存在与基督教的比较维度。那基督教的爱,是超越人性的吗?illusory love?】 ChatGPT: #### 概要 这篇论文探讨了在道德哲学中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即“悲剧性的痛苦”和“悲剧性的怨恨”。作者通过分析未得到的爱(单相思)作为悲剧性痛苦的典型例子,来揭示传统道德框架在处理这些情感时的不足。 #### 主要观点 1. **悲剧性痛苦**:    - 悲剧性痛苦是指我们期望从他人那里得到的认可(如爱、钦佩和欣赏)但未能得到的情感体验。这种痛苦无法归咎于他人,因为 它超出了道德义务的范围 。    - 传统的道德哲学往往忽视了这种情感体验,认为这些问题不在道德讨论的范围内。 2. **悲剧性的怨恨**:    - 尽管这种悲剧性的痛苦没有道德上的责备,但它可以引发怨恨。 这种怨恨并不表达道德指责,而是对他人态度所引发的痛苦的情感反应。    - 作者通过斯特劳森(Strawson)的理论框架来分析这种怨恨,指出尽管这种怨恨不涉及道德指责,但它依然可以被视为一种 合理的情感反应 。 3. **斯特劳森的参与者立场和反应性态度**:    - 斯特劳森在其理论中区分了参与者立场和反应性态度,如怨恨和义愤。怨恨是一种对个人伤害的反应,而义愤则是一种对他人遭受的不公正的普遍反应。    - 作者指出,斯特劳森的理论框架过于狭隘,没有充分考虑到那些无法道德要求的态度(如爱和欣赏)所引发的情感反应。 4. **道德责任和自我披露**:    - 作者借鉴了苏珊·沃尔夫(Susan Wolf)的“自我披露观”来讨论责任问题。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对自己的性格、品味和倾向负责,即使这些...

Confucian exclusivism: A challenge to Confucian exemplarist morality

Mathew A. Foust (26 May 2024): Confucian exclusivism: A challenge to Confucian exemplarist morality, Asian Philosophy. 本文旨在反驳exemplarism,认为孔子的排外主义exclusivism(包括文化主义和族群主义culturalism and speciesism)使得孔子并不是完美的榜样。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何怀宏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part0075 >>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了:一个人旋转着穿越一切,象诗人说的那样打听地下的事情,猜测他的邻人心里的想法,而不知道只要专注于他心中的神并真诚地尊奉他就足够了。对心中神的尊奉在于使心灵免于激情和无价值的思想而保持纯洁,不要不满于那来自神灵和人们的东西。因为,来自神灵的东西,因其优越性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而来自人的东西,因我们与他们是亲族的缘故是我们应当珍重的。有时他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因对善恶的无知而引起我们的怜悯,这种不辨善恶的缺陷并不亚于不辨黑白的缺陷。 >>2024-05-15 12:22:44 >>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那么一个人靠什么指引呢?唯有哲学。而这就在于使一个人心中的神不受摧残,不受伤害,免于痛苦和快乐,不做无目的的事情,而且毫不虚伪和欺瞒,并不感到需要别人做或不做任何事情,此外,接受所有对他发生的事情,所有分配给他的分额,不管它们是什么,就好象它们是从那儿,从他自己所来的地方来的;最后,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作不是别的,只是组成一切生物的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个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没有受到损害,为什么一个人竟忧虑所有这些元素的变化和分解呢?因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东西都不是恶。 >>2024-05-15 12:23:15 ◆part0078 >>32、无能和无知的灵魂怎么会打扰有能力和有知识的人呢?那么什么灵魂有能力和有知识呢?那知道开端和结尾的,知道那隐涵在整个实体和在全部时间中以确定的时代(变革)管理着宇宙的理性的灵魂。 >>2024-05-16 22:24:11 ◆part0079 >>7、在从一个社会活动到另一个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只在一件事情中得到快乐和安宁——即想着神。 >>2024-05-16 22:24:48 >>11、当你在某种程度上因环境所迫而烦恼时,迅速地转向你自己,一旦压力消失就不要再继续不安,因为你将通过不断地再回到自身而达到较大的和谐。 12、如果你同时有一后母和亲母,你要对后母尽责,但你还是要不断地回到你的亲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