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

姜以琳,《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許雅淑 李宗義 译,衛城出版,2023年。



◆第二章 各歸其所、各安其位

>>重要的是,建民的說法顯示地位低的學生是多麼用力捍衛與合理化這套等級體制。地位低的學生支持這套制度的可能原因之一,是他們需要以一種直白的方式解釋自己的成績不振。他們把低分歸咎於不可抗拒的因素,即天賦能力,避免為自己在學校表現不佳負責。同樣的,儘管學生使用相同的說詞,並把學神描述為「聰明」或「腦子好」,但在討論中,天賦能力仍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生們並未直接衡量天賦能力,也沒有證據直接支持這個論點。他們從考試成績以及展現出來的努力去推斷同儕的天賦能力。然而,當大家把這種看不到和測不到的特質當成同儕表現差異的唯一合理解釋,也就在學神和其他人之間製造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當學生把整套地位體系合理化,學神也就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崇高群體。最終使得學神成為校園裡的「神」。

>>很快就可以看出,菁英學生與來自人口大省的同學比較功課時,根本就難以望其項背。21由成績決定勝負的競賽變得如此激烈,使得他們的努力全然白費,所以許多人都不再爭奪最高的地位。為了讓自己有機會獲勝,菁英學生發展一套替代規則,試圖爭取大學裡頭的高位。學神和學弱仍然在金字塔的頂端與底部,但因為愜意程度的緣故,他們把學霸的地位降到學渣之下。



◆第四章 把老師掛黑板上

>>學生清楚老師在自己爭取頂尖大學錄取所扮演的角色,因此會藉著送禮表達感激,這是中國商場和政府部門都有的一種交換行為。8老師知道自己會在假期、活動和生日時收到禮物。9他們也知道不用期待會收到哪些東西。例如,賀卡對於建立師生關係的幫助不大。當我跟龍老師說,美國學生有時會寫卡片給老師,他皺著眉頭嚴肅地說:「卡片?那算什麼?」他問:「怎麼有人會要那種東西?」

在我訪問的學校裡,每一個老師都收過學生(和家長)送的禮物。有一次我在頂峰中學進行全天的觀察,遇到了胡老師,他讓我看到原來學生家長送禮是多麼普遍。胡老師在走廊上遇到我,邀請我到他和其他三個老師共用的辦公室。他客氣地問我要不要喝茶。我欣然接受。然而,他接著問:「你想喝哪一種茶?」這就難倒我了。我站在那,不知道怎麼回答,沒想到居然還有得選。他笑著把我帶到辦公室中央的一張桌子前,那裡堆放著各種茶葉。我看著這些昂貴的茶葉下巴都快掉下來,胡老師指著其中幾款,推薦我喝一種特別好的綠茶。我連忙答應,看著他把幾片茶葉放到紙杯。他一邊用熱水沖茶一邊說,大多數茶葉都是辦公室老師收到的禮物。由於同辦公室的老師們會收到「源源不絕」的上等茶葉,也就養成互相分享禮物的習慣。



◆結語

>>中國菁英學生如何準備競爭全球地位?正如我在前面章節所述,他們從中學開始就掌握地位體系的規則,接受訓練,想方設法駕馭這套體系。青春期的地位體系影響深遠,從各方面形塑學生的日常生活。地位高的人獲得其他人無法享有的特權,而地位低的人則會因為錯誤行為而受到更嚴厲的懲罰。這項訊息被明確地傳達給中學的菁英學生。

>>青少年並不是唯一參與菁英階級複製的人。成年人,特別是家長,指導學生並且確保學生達成每一項標準,也有關鍵影響。

>>迄今為止,大多數關於社會不平等和階級複製的研究只考慮一個國家的內部情形。6即使在二○一八年的《世界不平等報告》(World Inequality Report)中,對於社會經濟菁英影響的廣泛討論也僅限於個別國家。然而,實際上菁英地位的複製卻是跨越國界進行的。新生代菁英完全可能在一個國家出生,到另一個國家接受教育,去第三個國家工作,最後在第四個國家退休。雖然菁英往往在自己的國家被點名為造成社會不平等的推手,7但他們也是共同促成全球不平等的源頭。

>>儘管疫情打亂了部分學生的人生規劃,我所認識的學生在學校與職場中的整體表現良好。然而,他們的道路未必一帆風順,他們的生涯發展也遇到了一些障礙和來自他人的敵意。其中一項挑戰是中國學生難以融入西方校園的社交場合。美國大學裡常見的社交場合是聚會跟派對。13然而,中國的菁英學生習慣透過讀書會來結交朋友,而非參加派對。

>>菁英青年為了更好的工作和晉升機會而自願返回中國,表明他們在追求菁英地位時並不天真。許多人預先設想留在西方可能遭遇的阻礙,並選擇退出他們認為對職業發展有可能無益的惡劣環境。16二○二一年,唯一在整個求學過程都維持學神地位的學生詩盈,無奈地回到中國,開始在上海工作。我問她離開歐洲的原因,她毫不保留地告訴我,她之所以如此決定,是因為美國政府打壓中國人主導的研究:她的丈夫是耶魯大學的博士生,誰知學校的實驗室突然遭到關閉,並且命令他們停止一切研究活動。詩盈的先生帶著家人回到中國,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我問詩盈是否仍希望移居海外,她幽幽的嘆了口氣,沒有回應。其他在二○二一年畢業的年輕人也跟我分享被趕回國的感受。17他們的經歷顯示反華情緒會形成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而且對於追求地位的菁英青年來說,將會是持續性的影響,即使是成就最高的中國菁英學生,似乎也是束手無策。

>>考試制度和申請制度是有兩種世界常見的選才方式。中國的高考可以視為典型的考試制度,而美國採取的是典型的申請制度,強調學生的「全人」(well-roundedness)。20高考則是沿襲自幾個世紀以來由科舉考試任命官職的傳統。

>>簡單來說,中國有一種以國家考試決定菁英地位的路徑依賴傳統。相比之下,美國的學校在十九世紀末重視體育、社交聚會、兄弟會(Greek life)和婚配市場。

>>然而,這些選拔的結果基本上雷同:它們甄別出未來的菁英,並培養他們邁向菁英之路。但在這些差異之下,無論政治體制如何,儘管招生標準一時改變,家庭背景仍然是小孩教育結果的關鍵。在這些發展和改革中,中美兩國的菁英階層都大力介入教育領域,並制定篩選規則,決定了哪些學生能夠進入高等教育。

>>教育工作者認為,考試選拔有別於申請選拔,前者過於強調死記硬背,會損害學生的積極性,也會使學生與學習產生異化,並且抑制學生的創意。然而,有些證據卻證明,在考試制度下的學生實際上非常有創意。二○一二年,PISA評估各國學生解決問題的創造力。新加坡、韓國和日本等主要以考試篩選學生的國家平均分數最高。50被中國民眾批評過度考試導向的上海,同樣名列前茅。51重要的是,正如本研究發現,中國青少年菁英是動機很強的學生,他們會積極追求學校以外的知識。

>>考試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取決於階級資源和家庭背景,而透過考試篩選,學生進入同質性越來越高的校園。58到了中學,學生很難有機會與社會經濟背景完全不同的同學互動。頂峰中學、首都中學、中央中學、高原中學、奧美中學和北京的其他頂尖中學有很多菁英學生,但只有少數來自工人階級。身邊環境如此,使得菁英學生對他們專屬的階級優勢以及鑲嵌在系統中的不平等視而不見。

菁英學生無法看到階級的不平等,進一步來說,使得他們更難以意識到這個問題。天賦能力的說法直接把一個人的考試成績與地位歸結為個人能力,也就掩蓋家庭背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