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ave Moral Realism Meets Moral Twin Earth

Horgan, Terence & Timmons, Mark (1991). New Wave Moral Realism Meets Moral Twin Earth.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16:447-465.


作者的立场:反对moral realism

作者注意到,近期出现了moral realism的新浪潮,他称之为synthetic ethical naturalism,他主要主张自然性质N因果规制causally regulate道德词项t。

作者构建道德孪生地球来反驳这种观点,指出,地球与孪生地球人的道德词项,Tc和Td,并不是meaning不同,而是theory的不同。

最后,作者构建一个开放问题论证,证明这种新的道德实在论仍无法避免开放问题。


AI: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Moral Twin Earth Argument)是由哲学家特里·亨茨克尔(Terence Horgan)和马克·塔普(Mark Timmons)在1991年提出的一个哲学思想实验,旨在反对道德自然主义(即道德事实可以被还原为自然事实)的观点。这个论证通过一个类似于“孪生地球”(Twin Earth)的思想实验来探讨道德术语的意义以及道德信念的普遍性。


### 思想实验的基本内容:

1. **孪生地球**:假设有一个与地球几乎完全相同的“孪生地球”,唯一的区别在于孪生地球上的人类使用的道德术语(例如“good”或“right”)虽然在语音和拼写上与地球上的相同,但它们所指涉的内容却有所不同。比如,在孪生地球上,“good”可能指的是一种与地球上的“good”不同的属性。


2. **道德分歧**:假设一个地球人和一个孪生地球人讨论道德问题时,地球人说“good”是指某种自然属性(如某种行为能够最大化幸福),而孪生地球人用同样的词语“good”来指涉另一种不同的自然属性(如某种行为能够满足某种神秘的宗教义务)。


3. **后果分析**:这种情况下,即使地球人和孪生地球人使用相同的道德词汇,他们所指代的道德概念是不同的。这个思想实验展示了道德术语的意义不可能仅仅通过自然属性来定义,因为如果道德自然主义是正确的,那么所有使用同一术语的人应该指代相同的自然属性,但孪生地球的例子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 论证的核心思想: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的核心在于质疑道德自然主义者的立场,即道德术语和自然属性之间是否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这个思想实验,亨茨克尔和塔普试图证明道德术语的意义更多地取决于社会文化背景或实践,而非自然事实。这意味着,即使我们使用相同的道德术语,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指涉,这动摇了道德自然主义的基础。

总结来说,道德孪生地球论证通过假设在不同的世界中道德术语可能指代不同的内容,来挑战道德自然主义,暗示道德术语的意义和道德信念的普遍性可能无法简单地通过自然属性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