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22的博文

童蒙止观

智顗,《童蒙止观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引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具缘第一 修行止观,首先需要外在的前提条件,共五条:持戒清净,衣食具足者,得闲居静处,息缘诸务,近善知识。 诃欲第二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 弃盖第三 放弃五种遮蔽(遮盖):贪欲,瞋恚,睡眠,悔掉(悔,于所作之事心怀忧恼;掉,指心躁动不安),怀疑。 調和第四 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然後坐中思維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云何名調和?今借近譬,以況斯法。如世間陶師,欲造眾器,須先善巧調泥,令使不強不懦,然後可就輪繩;亦如彈琴,前應調弦,令寬即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行者修心,亦復如是。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 一、調食者。…… 二、調睡眠者。…… 三、調身。 四、調息。 五、調心。 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應合用,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也。 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粗,以氣粗故,則心散難錄,兼復坐時煩憒,心不恬怡。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 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腳齊,右腳指與左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腳置左腳上。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

雍正传

冯尔康,《雍正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 胤禛能在角逐中赢得胜利,有其原因。他的精明、务实而又严格的政治观点和作风,会取得一部分人的支持,康熙也未尝不因此而欣赏他、取中他,此其一。其二,他善于耍两面派手法,从而欺骗了对手和他的父皇,使政敌不以他为意,不集中力量对付他,他从而轻巧地取得了成功。其三,他有一个集团,在关键时候用上了力。步军统领隆科多,统辖八旗步军五营,约有二万名官兵,掌管京城内九门管钥,有他帮助,顺利地控制了京城的治安和局势,使反对派不能发动事变。胤禵驻兵之所,基本上就是川陕总督年羹尧的辖地,年的治所西安,是内地通往西北前线的必经之处,容易控制胤禵与内地的联系。因此,胤禵若在青海、甘肃举兵反对胤禛,也难于进入关中,更不要说称兵犯阙了,年羹尧起到了震慑胤禵、稳定西北局势的作用。 ▪ 雍正说他事事不如乃父,“惟有洞悉下情之处,则朕得之于亲身阅历,而皇考当日所未曾阅历者。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所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者,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远过之”。他对雍亲王的经历颇为自负,确实,它使他“于群情利弊事理得失无不周知”,使他对接受政权时的社会问题、民众情绪、施政班底都有比较符合于实际的了解,产生他的政治思想。 ▪ 作为密勿重臣的隆科多,专断揽权,在吏部,司官对他“莫敢仰视”,公事唯其命是从。人们对他经办的铨选,称为“佟选”,可见他执掌用人大权。所以史家评论,他是“威福自恣”。在这里,他忽视了触犯天子权力的问题。 ▪ 而出仕的官员,或来自科举,或来自捐纳,或来自恩荫,他们的出仕,赚钱是重要目的之一,当然不能满足于微乎其微的俸禄,更不会贴钱做官。这种低俸禄制度和官僚制度的性质相结合,必然产生官吏的贪赃营私。他们贪污的途径很多,诉讼中收受贿赂,历来是官吏主要财源之一,但这在任何情况下,名义上都是非法的;耗羡私征是官吏的另一项重要的额外财源,是半合法的。 ▪ 雍正试行井田制十年,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关于井田制,议论者多,然都不敢贸然实行。康熙年间亦有议行的,康熙说井田法好是好,但形势已不允许它实行了,“后世有欲于旷闲之壤仿古行井田之法者,不惟无补于民,正恐益滋烦扰。天下事兴一利不如去一弊之为愈,增一事不如省一事之为得也”。雍正不怕多事,他宣布...

跟各国人都聊得来:三个月外语流利术

本尼•刘易斯,《跟各国人都聊得来:三个月外语流利术》,王婷 黄姝 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 ▪ 情态动词也称为“辅助动词”,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让我们在表达某个意思时不用考虑太多不规则动词的语法。 ▪ 罗曼语族包括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同时还有罗马尼亚语、加泰罗尼亚语、加利西亚语、撒丁语、科西嘉语和很多其他语言)。这些语言都是由罗马帝国时期通用的通俗拉丁语发展而来的。它们彼此之间都有大量的同源词, ▪ 德语的名词有三种词性(阳性、阴性还有中性),乍一看这三种词性似乎完全是随机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词义对词性的影响并不大(除了与该词性有关的人或者动物),但你需要对词尾稍加留意。同时要记住,词性属于名词,而非该名词指代的事物。举例来说: · 以-ant,-ast,-ich,-ig,-ismus,-ling,-or,-us结尾的单词为阳性词。 · 以-a,-anz,-ei,-enz,-heit,-ie,-ik,-in,-keit,-schaft,-sion,-sis,-tion,-tät,-ung,-ur结尾的单词为阴性词。 · 以-chen,-icht,-il,-it,-lein,-ma,-ment,-tel,-tum,-um结尾的单词为中性词。 · 除此之外,以-el,-er,-en结尾的词多为阳性词,以-t或-e结尾的词多为阴性词,而带有Ge-前缀的词多为中性词。 ▪ 当然,这些变体通常都是一些固定的词尾变化。不用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只要多接触具体的语言就能适应这些变化。作为初学者,我通常都是从使用这些词的原形(主格)开始学,别人也能听懂我讲的话,然后我再慢慢将学习拓展到这些词的其他形式。 ▪ 学习汉语时,我决定先把阅读放到一边,集中学习口语。现实一点说,达到汉语的日常会话水平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当我有了信心和别人说汉语时,再回头去提升阅读技能。这时,由于我了解了汉语的基本结构,更加准确地掌握了词意,我觉得阅读的学习也变得更简单了。 ▪ 我最钟爱的格言之一就是:语法就像猛药,小剂量使用会有帮助,但过量则会致命。 确实如此,对于很多人来说,语言学习最令人生畏的就是语法了。我曾经在学校被德语搞得晕头转向,直到现在我也只记得那些让人混淆的der, die, das tables,宾格、与格、主格形容词词尾变化表以及很多看起来机械至极的规则,这让我...

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

艾德蒙·伯恩,《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邹枝玲 程黎 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 ▪ 过于急切地告知孩子外界的阴暗面。 ▪ ◎囤积障碍 难以丢弃占有物,导致生活空间拥挤 ▪ 休假就是停止工作或者放弃其他职责,给自己机会去休息并补充能量。没有休假时间,你在处理工作或在承担其他职责时遇到的压力会不断累积,并且没有任何缓解的机会。你喜欢逼自己做这做那,直到把自己累垮;或者说,你容易让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加剧。 ▪ 休假就是停止工作或者放弃其他职责,给自己机会去休息并补充能量。没有休假时间,你在处理工作或在承担其他职责时遇到的压力会不断累积,并且没有任何缓解的机会。你喜欢逼自己做这做那,直到把自己累垮;或者说,你容易让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加剧。 ▪  ◎每天休息1小时 ◎每周休息1天 ◎每12~16周休息一周 ▪ 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不要处理工作中的任何事情,把所有的职责放在一边,除非是你想接的电话,其他的电话你都不要接。 ▪ 有三类休假方式,每一类都对形成放松的生活方式有重要作用:休息时间、消遣时间和关系时间。 ▪ 休息时间的关键是它是被动的——你要让自己只是待着,让所有一切保持现状,什么都不做。 ▪ 消遣是做一些使你感到愉快的事情或者游戏。 ▪ 关系时间是为了与另一个人在一起而抛开你的个人目的和职责,享受与另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在一起的时间。 ▪ 沉迷于工作是一种上瘾症,即认为工作是唯一能给予你内心满足和自我价值感的事情。你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工作上,从而忽略了身体和情感上的需要。沉迷于工作反映了一种不平衡的生活方式,它通常首先会导致长期的压力,然后恶化,最终形成严重的疾病。 ▪ 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做到简简单单地“愿意少做些事”。这意味着你要有意地逐渐减少每天处理的工作量并缩小职责范围,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涉及换工作。其他情况下可能是重新调整分配工作和休息、消遣的时间。对一些人来讲,这需要转变为一种基本的观点,即赚钱不是那么重要,而一种较简单、平衡的生活方式才更加重要。但是,在你考虑辞掉当前的工作之前,要考虑你如何能转变你的价值观,即把重点放在生活的过程中(你如何生活),而不是你当前生活的状态中的成功和成就上(你实际上做的事情)。 ▪ 完美主义实质上意味着你为自己设置的标准和期望太高。在实现任何目标的工作过程中,都不允许出现任何在所难免的失误、沮丧、延误和局限性...

改变自己:心理健康自我训练

约瑟夫·J.卢斯亚尼,《改变自己:心理健康自我训练》,迟梦筠 孙燕 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 ▪ 假设你的目标是创造理想的生活,那么,唯一重要的事就是改掉原有的那些操控你的生活以及造成你不安全感的旧习惯。 ▪ 自我训练与心理治疗相比,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心理治疗是被动的、反思式的且疗效慢;自我训练则是积极的、参与的且疗效快。自我训练并不复杂的训练项目,将教你如何消除不安全感和无用的习惯,用成功而富有成效的生活来取而代之。 ▪ 追求快乐。这四个字的涵义是:快乐是什么?我们希望的快乐以及你能拥有的快乐……假如你愿意把控制与人类自然的本性相交换。快乐是天然的、自发的人类本性。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搬开阻碍它的东西。一旦你停止用不安和控制来阻塞自己的生活,自发的、天然的生活能量就会自动迸发。 ▪ 有位朋友从纽约市来拜访我们,带来了一只能找回猎物的拉布拉多猎狗,名字叫考比。我的儿子贾斯廷很呵护狗,他把考比颈上的皮带解下,在花园里扔了一个网球,让狗去拿回来。考比对我家偌大的空间很不熟悉,它欢跳着不时发出难以扼制的叫声。我知道狗不会笑,但从它的叫声可知,这已是一条快乐的狗。城市狗过着无法释放本能的生活,它们的快乐受皮颈带的长度限制。 不安如同皮颈带把你拴在有限的生活经历范围内。自我训练是一种解开皮颈带,让快乐爆发出来的方法。如同不必教考比怎样才能兴高采烈一样,一旦你摘下代表不安想法的皮颈带,其他所有事情都会自然发生。 ▪ 如果我相信有糟糕的事物,我也相信会有美好的事物。 ▪ 如果你问别人:“修桥与擦地板相比,哪份工作更重要?”别人很可能会一脸疑惑地告诉你,修桥显然要比擦地板重要得多。这种反应代表了世俗之见。但从纯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真的能说修桥比擦地板更重要吗?我说不能。原因在于,在生活中,快乐的关键因素不在于你正在做什么,而在于你能从你正从事的工作中获得什么。 ▪ 不安常常会带来对某些生活挑战漠然的倾向。这种漠然的情感我们称之为厌倦。因此在心中铭记厌倦的另一个词是漠然。通常,厌倦——漠然——只是让你疏远失败感或挫折感的一种尝试。 ▪ 挫折与挣扎阻碍你拥有自己向往的生活,它们可归结为一个根本问题:不安全感。 ▪ 或者,承认你的感觉不如他人。看你能否战胜不安全感来做出最终的决定。 ▪ 焦虑歪曲地预见了事情和问题(失去控制),担忧更倾向于以事实为依据,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 担...

抄工与学者:希腊、拉丁文献传播史

雷诺兹,威尔逊,《抄工与学者:希腊、拉丁文献传播史》,苏杰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第一章 古代 传播途径的变化:听人背诵→阅读 最初的图书形式是卷轴。 希腊化时期重要的文献中心:亚历山大图书馆。Callimachus就是该图书馆的学者,编写了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目录。亚历山大学术的贡献:(1)制定标准文本;(2)阅读的便利(采用爱奥尼亚字母书写,改进标点和发明重音标注系统,整理戏剧、抒情诗等文献) 罗马共和国时期:凯撒筹建大型公共图书馆 罗马帝国初期:M. Valerius Probus of Beirut,此人校勘文本,并加入考据符号。 公元2世纪到4世纪,卷轴被册子本(特别是羊皮纸册子本)取代 第二章 东方希腊文化 阿提卡主义:模范古典雅典作家的文风 古代晚期,希腊文被译为东方语言(叙利亚语、阿拉伯语、亚美尼亚语) 公元9世纪,拜占庭学术发展,Photius,此人担任过君士坦丁牧首,写了读书笔记,叫做《群书提要》(Bibliotheca),还编纂《词典》(Lexicon) 拜占庭晚期,出现《苏达辞书》(Suda),是雅典古文辞典,堪称百科全书;Eustathius为古典作家注,例如品达注、荷马注;Demetrius Triclinius掌握古典诗歌格律,并以此校正长短格(iabics) 第三章 西方拉丁文化 黑暗时代,书籍托身于修道院。“随着政治生活的解体,这些静修之地为知识的延续提供了主要的希望。”(页82) 加洛林复兴:加洛林小写体;Heiric of Auxerre 卡西诺山:该山的本笃会修道院抄写保存了许多古典文本 经院哲学时代:Richard of Fournival编纂《书目》(Biblionomia);英国方济会编纂《英格兰图书登记册》(Registrum librorum Angliae) 第四章 文艺复兴 最早的人文主义者:帕多瓦的文学小圈子,为首者是Lovato lovati。彼特拉克利用在阿维尼翁(联结法兰西和意大利的南北交通)的机会,开阔视野,获得广泛的藏书。薄伽丘只是个古代文学资料的收集者。Coluccio Salutati的弟子是Poggio。 十五世纪拉丁古典学,Lorenzo Valla考据见长,论证“君士坦丁的赠礼”是伪造的。Angelo Poliziano的学术著作是《丛札》(Miscellanea)。意大利...

欲望的博弈:如何用正念摆脱上瘾

图片
贾德森·布鲁尔,《欲望的博弈:如何用正念摆脱上瘾》,闾佳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 当然,轮回(无尽的流浪)更是完美契合。每次我们喝酒、抽烟,或者做其他一些行为来逃避不快的体验,我们都是在训练自己再做一次,而且并不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继续朝这个方向前进,就会不断地承受苦难。 简化版缘起模型。Copyright Judson Brewer, 2014. ▪ 此外,我们发表了一篇论文,以成瘾性作为例子,向学者、临床医生和科学工作者展示缘起模型和奖励式学习之间的重大相似之处。 ▪ 在科学的世界里,奖励式学习是这样的:建立一套理论或发现某种新东西(触发因素),头一个发表有关它的文章(行为),其他人援引你的研究,你得到晋升(奖励),依此类推。甚至还出现了一个词,专门用来形容有人赶在我们前面发表了文章会发生些什么:“抢独家”(get scooped)。 ▪ 触发因素、行为、奖励 。既然它们构成了本书的基础,我经常重申:这3个要素对于建立学习行为至关重要。它们共同塑造了整个动物界的行为,从只有最原始神经系统的生物,到受到上瘾(不管是可卡因还是Facebook)折磨的人类,甚至于社会运动。我们可以把奖励式学习视为一种类型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好的,也有极为糟糕的。学习简单的习惯,比如孩提时代学习系鞋带,可以带来父母表扬的奖励,也可以免除自己做不了带来的挫败感。走向另一极端,那就是我们痴迷手机到了开车也会发短信(它变得跟酒后驾驶同样危险)的程度,并且因为一次次的重复得到反复强化。 ▪ 按照斯金纳的理论,行为的形成方式如下:“得到强化的事件分为两种。一种强化包括刺激的出现,环境中增加了某物,如食物、水或性接触。这些,我们称之为积极强化。另一种强化包括环境中消除了某物,如巨大的噪音、极为明亮的光线、极度的寒冷或高温、电击。这些,我们称之为消极强化。在这两种情况下,强化的效果是一样的,也即反应出现的概率提高了。”  简而言之,跟其他有机体一样,我们学会从事能导致积极结果、回避导致消极结果的活动。行动与奖励的联系越明确,该行为就越是得到强化。 ▪ 有关合群的这场对话似乎指向了一个存在主义的问题:我重要吗?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又涉及一个生存问题:“我重要吗”能否等同于生存概率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生存是社会性的:提高人在等级秩序里的地位,不遭排斥,或至少知道自己相对于...

册子本起源考

罗伯茨,斯基特,《册子本起源考》,高峰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问题:codex(册子本)何时以及如何取代roll(卷子本)? 古代西方的书写材质:papyrus(纸草)、parchment(皮纸)。早期是纸草卷子流行,后来是皮纸册子一统天下。(页7) 罗马帝国前两个世纪,士人阶层只认可卷子本。(页35)【卷子本曾经享有文化权威】册子本的出现,有其实用性,如节省费用、压缩空间等(见第九章),但也可能和基督教有关,例如“基督徒将《七十子圣经》(Septuagint)各卷转抄在册子本上,显示出与犹太方法的断绝非常彻底。”(页67) 作者提出一个假说,由于福音书是用册子本写的,再加上福音书本身的权威性,册子本因此就成为基督教经书的唯一书籍形式。(页86) 补充:中译本导言 就册子本起源问题,本书作者所持的观点是大爆炸理论,即以基督教为事件发生的爆炸点。Roger S. Bagnall对本书论点进行批评,因为非基督教典籍的册子本比例也挺高的。他认为,册子本的出现,可能和罗马化有关,即罗马人的习惯和技术推广到整个帝国。(页25)

中国孟学诠释史论

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第一章 绪论 本书课题: (1)中国孟子诠释的发展是如何的? (2)基于孟子诠释的发展,中国诠释学是什么? 孟子诠释史的研究意义:中国学问常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结合起来,这造成了特定历史人物的历史图像具有不确定性(尊孟?非孟?)。本研究就是要回应这种不确定性。 孟子诠释的三个层次:言内之意(训诂)、弦外之音(政治史)、言后效果(思想史)。 孟子学文献综述(以问题为导向罗列)。(1)哲学进路,孟子的心性之学(Richards,牟宗三,袁保新,李明辉,杨泽波,信广来),身体哲学(杨儒宾)。(2)历史进路,孟子论述圣贤(钟彩钧,陈熙远),宋代孟子学(如尊孟运动),清代孟子学(戴震、焦循、康有为)。 研究展望:(1)建立儒家诠释学(傅伟勋);(2)东亚儒学的孟子学比较研究。 第二章 方法论 方法论问题有三:(1)诠释者的历史性(诠释者处于不同时空条件);(2)问题意识的自主性(《孟子》中具有超时空的四个重要问题:义利之辨、知言养气之学、王霸之别、公私之分);(3)诠释的循环性(为避免经典与诠释者之循环带来的紧张,持论应该要有足够的文献依据)。 【以下几章是对孟子诠释的个案分析】 第三章 荀子批判思孟五行说。五行说指的是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荀子批评的原因有:(1)思孟认为五行源于心,强调心的主体性,荀子强调心的社会性;(2)思孟强调道的内在化,荀子强调道的现实化。 第四章 宋儒的孟子争议(时代背景:王安石变法):孟子不尊周。涉及三个方面: (1)王霸之辨。王霸仅是程度有别,抑或是王霸异质、尊王黜霸? (2)君臣关系。君臣关系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3)尊孔问题。孔子尊君而孟子叛之,抑或孔子之道统而孟子继之。 这里体现出两种角度,非孟者(如李觏、司马光)从尊君角度批驳孟子,尊孟者(如朱熹)从道统角度维护孟子。 第五章 朱子孟子学     朱子把孟子学的道德主体活动解释为知识活动,把知言养气解释为穷理。他强调认识活动的优先性,因而知言先于养气(页193)。 心理关系问题,朱子认为,心理二分。心是接受外来资讯(包括价值观念)的储藏室。 【朱子孟子学的两条重要命题:①心理二分;②知言先于养气。】 第六章 王阳明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的进路何以可能?王阳明的解释心使之可能,因为心、性、天是同...

训诂学(修订本)

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第一章 训诂:将古代的话加以解释,使之明白可晓。 第二章 训诂学的内容:①释词解句(解释词义,分析语法,注意修辞);②辨析古书异例(古文中的特殊的行文现象)。 释词是核心内容。 戴震:“ 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 (《与是仲明论学书》)“其究也,文字之鲜能通,妄谓通其语言。语言之鲜能通,妄谓通其心志。而曰傅合不谬,吾不敢知也。”(《尔雅注疏笺补序))“凡学始乎离词,中乎辨言,终乎闻道。”(《沈学子文集序》) 第四章 训诂的条例:形训(字形角度),声训(字音角度),义训(通行词角度)。 训诂的方式:互训(用近义词解释),推原(以字音来推究词义由来),义界(用几句话界定词的内涵) 第五章 训诂的方法:据古训,破假借,辨字形,考异文(不同版本中字词的歧异),通语法,审文例,因声求义,探求语源。 第七章     训诂的治学态度:务平实,忌好奇(绚烂之极,归乎平淡);重证据,戒臆断;宁阙疑,勿强解。 第九章 传统训诂学主要是为经学服务,研究对象以儒家经典为主。现在训诂学的新领域有:汉魏六朝以来方俗语词的研究。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三版)

张三夕 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三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导论 文献:文(文章)指的是书面材料,献(贤才)指的是口头材料。 文献学的知识范围: 主干知识:目录学(编排书目)、版本学(文本流传)、校勘学(恢复原貌) 其他知识:辨伪学、辑佚学、标点、注释、翻译、检索、出土文献 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要 (1)先秦两汉 孔子整理六经 秦始皇焚书 刘向《别录》、刘歆《七略》 司马迁《史记》中的文献学工作 郑玄校注群经 (2)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典籍注释,如王弼《周易注》、裴松之《三国志注》 南朝陆德明《经典释文》 孔颖达《五经正义》 颜师古《汉书注》 刘知几《史通》 石经:开成石经、蜀石经 (3)宋辽金元 综合性类书《太平御览》 史学编纂《资治通鉴》 金石学 郑樵《通志》(记录历代制度) 洪迈《容斋随笔》 王应麟《困学纪闻》 胡三省《资治通鉴注》 (3)明清、近代 《永乐大典》 佛藏道藏 毛晋汲古阁藏书刻书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惠栋(吴学)、戴震(皖学)、焦循(扬州派) 常州派(阐发微言大义) 《四库全书》 张元济《四部丛刊》 第一章 古典文献的类型 总集:多人作品的合集,如《诗经》 别集:个人作品集,如《陶渊明集》 单行文献:单独印行的某人著作,如《红楼梦》 丛书:按照一定理念编制的大型文献,如《四库全书》 工具书:供查询的文献资料,如《说文解字》 第二章 目录 目录:编次篇名,反映图书情况,指导图书阅读。 目录的结构:(1)书名;(2)叙录(解题、提要);(3)类序(介绍某类图书) 中国古代目录分类: 七分法(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 四分法(经史子集) 目录学的意义: (1)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 (2)了解学术源流演变 (3)有助于文献整理 第三章 版本 纸书的装帧: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了解图书的装帧,有助于版本鉴别 版本鉴别还涉及了解版式、避讳、字体、序跋、藏印等内容 第四章 校勘 校勘:通过纠正错误,力图恢复文献的原来面目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讹(错字)、脱(丢字)、衍(增字)、倒(前后颠倒)。 选择校勘资料: (1)本书的异本 稿本(最初的文字记录) 抄本 拓本 印本 注本 选本 校本 (2)他书的引文 类书的引文 书注的引文 其他古书的引文 (3)其他文献 甲骨文 金石 校勘方法:对校...

《十三经注疏》的版本问题

十三经形成经注疏的合刻,这是一个发展过程,始于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八行注疏本,集大成于清代中晚期由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 (1)八行本(越州本、黄唐本):南宋高宗时期两浙东路茶盐司经、注、疏合刻 今存八行注疏本有七种,分别是 《周易注疏》13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日本足利学校藏原版原印本一部,国图藏宋元递修本一部。 《尚书正义》20卷,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国图所藏为较早印本,其中卷7—8、19—20配日本影宋抄本;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元递修本一部,刷印较晚。 《周礼疏》50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国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一部,皆为宋元明递修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残存27卷,印刷较前两本为早。 《礼记正义》70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国图藏有两部,一部全本,一部残存28卷;日本足利学校遗迹图书馆藏一部,其中卷33—40为日本室町时期补写,此外尚有零卷散存者。 《春秋左传正义》36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国图藏一部。 《论语注疏解经》20卷,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宋刻元明递修本,今无全本存世,台北故宫所藏残存卷11、20,重庆图书馆所藏残存卷11—20,上海图书馆所藏残存卷11—12。 《孟子注疏解经》14卷,汉赵岐注,题宋孙奭疏,宋刻元明递修本,台北故宫藏一部,国图、北大图书馆、南京博物院各藏有残本。 (2)宋十行本:南宋光宗宁宗时期福建建阳刘叔刚经、注、疏合刻(附释文) 今存宋十行本有 《附释音毛诗注疏》20卷,汉毛亨传,唐孔颖达正义,唐陆德明释文,日本足利学校遗迹图书馆藏一部。 《附释音春秋左传注疏》60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唐陆德明释文,今存两部,一部藏日本足利学校遗迹图书馆,另一部分藏国图(存卷1—29)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卷30—60)。 《监本附音春秋穀梁注疏》20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今藏国图。 《附释音礼记注疏》63卷清代有传本,清乾隆六十年(1795)和珅曾翻刻此书,保留“建安刘叔刚宅锓梓”字样。 (3)元十行本:继承宋十行本(据张丽娟),形成十二经注疏 今存元代刻十行本有 《周易兼义》9卷《音义》1卷《略例》1卷 《附释音尚书注疏》20卷 《附释音毛诗注疏》20卷 《附释音周礼注疏》42卷 《仪礼》17卷《仪礼图》17卷《旁通图》1卷 《附释音礼记注疏》63卷 《附释音春秋左传注疏》60卷 《监本附音春秋公羊注...

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绪论 古籍整理的工作内容:选择底本,影印,校勘,辑佚,标点,注释,今译,索引,序跋,附录。 和古籍整理有关的的学问: 通用:目录学(我国古代有哪些古籍,作者是谁,大致内容);版本学(鉴别各种版本,哪些版本好);文献学(对文献进行整理,编纂) 专用: 先秦两汉古籍整理需要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 ;文学方面的古籍整理需要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文学史、古诗词研究等等;哲学宗教类的古籍整理需要学中国哲学史、佛教史、道教史等等; 出土文献类古籍,需要学考古学、敦煌学 。 底本 善本:①成为文物的古籍;②校勘精审。选择底本,以校勘精审为先,兼顾文物价值。  《四部丛刊》是编印得好的,尚有些差错失误,中华书局的《四部备要》在选用底本上就更成问题了。当时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一样都是民族资本企业,在旧社会自然要互相竞争,《四部备要》的编印就是为了对付《四部丛刊》的。只是当时中华书局的主持者对版本目录并不在行,也缺乏向藏书家们广泛征求商借宋元旧本的能力,只好不用旧本影印而用仿宋铅字根据通行的本子来排印。如果这些通行本经过认真挑选,能选用在校勘上比较精审的善本作为底本,这么做也未始不可。但《备要》的选编者连这点也不能做到,所选用的底本常常是当时通行本中的最价廉易得的官书局刻本和官书局出售的其他普通刻本,有些明明有清初或乾嘉时的原刻本也不用,尽管这些原刻本在当时并不难得。同时,用了这些局刻本有时还不肯实说,而自吹是用原刻甚至宋元旧刻。如《十三经古注》里的五经,说是用相台岳氏家塾本,其实相台岳氏原刻五经之藏于清宫者早在嘉庆时就失火被焚,《备要》所根据的不过是乾隆时武英殿仿刻本,而且还不见得是武英殿原刻,很可能是金陵书局或其他官书局的重刻本。五经以外的八经古注都用永怀堂本,这是明末金蟠、葛鼐等刊刻的,书板到清末民国时仍存留着,修补后归浙江书局印售,因方便易得就成了《备要》的底本,但本子实在不好,如《孝经》明明是唐玄宗注,却题为“汉郑氏注”,《备要》照样排印,只在封面上改题个“孝经唐玄宗御注”,和正文之题“汉郑氏注”互不照应,又不作说明。《清十三经注疏》中如《周易述》、《春秋左传诂》等原刻本均不太难得,却不访求原刻,而用所谓《学海堂经解》、《南菁书院续经解》的重刻本来充数。《玉篇》,康熙时张士俊泽存堂仿宋刻本并不难得,也不...

十三经概论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自序 “窃思在昔清季,承科举余风,中小学即有读经之科目,大学亦特设经科。民国肇建,废止读经,大为老师宿儒所不满。袁氏为政,竭力提倡读经。袁氏帝制未成而殂,读经之制,不久又废。……平心论之,谓经为专制思想之渊薮,读经足以酿成帝制者,是惩羹而吹齑,因噎而废食也。”(页3) 绪论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不专属儒家。孔子与六经,乃是道术;其后诸子,分裂为方术。(语出《庄子·天下篇》) 今古文经学的重要问题节录: (1)六经缺乐经,为什么? 今文:《乐》本无经,附于《诗》而行 古文:《乐》本有经,遭秦始皇焚书而亡 (2)经的名义问题 今文:《经》本孔子所作,用以垂教万世 古文:《经》本周公旧典,故为官书史料 (3)六经次序问题(由第二点引申) 今文:以教育程度深浅排列——诗、书、礼、乐、易、春秋 古文:以史料时代顺序排列——易、书、诗、礼、乐、春秋 (4)历史观 今文:六经乃孔子托古改制,筹划未来,故有进化的历史观 古文:六经是信史,记录尧舜之黄金时代,其后世渐衰,故有退化的历史观 第八编 孟子 宋代《孟子》由子书升入经书,尤其是朱子建立四书学以来。 《孟子》无今古文,因为本号子书,因此不被造古文经者所窜乱。(页403) 孟子注本,以赵岐注为最早。孟子疏,题名孙奭疏,但是其实是托名,而且质量不佳。参考书籍为焦循《孟子正义》、戴震《孟子字义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