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概论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自序

“窃思在昔清季,承科举余风,中小学即有读经之科目,大学亦特设经科。民国肇建,废止读经,大为老师宿儒所不满。袁氏为政,竭力提倡读经。袁氏帝制未成而殂,读经之制,不久又废。……平心论之,谓经为专制思想之渊薮,读经足以酿成帝制者,是惩羹而吹齑,因噎而废食也。”(页3)


绪论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不专属儒家。孔子与六经,乃是道术;其后诸子,分裂为方术。(语出《庄子·天下篇》)

今古文经学的重要问题节录:

(1)六经缺乐经,为什么?

今文:《乐》本无经,附于《诗》而行

古文:《乐》本有经,遭秦始皇焚书而亡

(2)经的名义问题

今文:《经》本孔子所作,用以垂教万世

古文:《经》本周公旧典,故为官书史料

(3)六经次序问题(由第二点引申)

今文:以教育程度深浅排列——诗、书、礼、乐、易、春秋

古文:以史料时代顺序排列——易、书、诗、礼、乐、春秋

(4)历史观

今文:六经乃孔子托古改制,筹划未来,故有进化的历史观

古文:六经是信史,记录尧舜之黄金时代,其后世渐衰,故有退化的历史观


第八编 孟子

宋代《孟子》由子书升入经书,尤其是朱子建立四书学以来。

《孟子》无今古文,因为本号子书,因此不被造古文经者所窜乱。(页403)

孟子注本,以赵岐注为最早。孟子疏,题名孙奭疏,但是其实是托名,而且质量不佳。参考书籍为焦循《孟子正义》、戴震《孟子字义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