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孟学诠释史论

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第一章 绪论

本书课题:

(1)中国孟子诠释的发展是如何的?

(2)基于孟子诠释的发展,中国诠释学是什么?

孟子诠释史的研究意义:中国学问常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结合起来,这造成了特定历史人物的历史图像具有不确定性(尊孟?非孟?)。本研究就是要回应这种不确定性。

孟子诠释的三个层次:言内之意(训诂)、弦外之音(政治史)、言后效果(思想史)。

孟子学文献综述(以问题为导向罗列)。(1)哲学进路,孟子的心性之学(Richards,牟宗三,袁保新,李明辉,杨泽波,信广来),身体哲学(杨儒宾)。(2)历史进路,孟子论述圣贤(钟彩钧,陈熙远),宋代孟子学(如尊孟运动),清代孟子学(戴震、焦循、康有为)。

研究展望:(1)建立儒家诠释学(傅伟勋);(2)东亚儒学的孟子学比较研究。


第二章 方法论

方法论问题有三:(1)诠释者的历史性(诠释者处于不同时空条件);(2)问题意识的自主性(《孟子》中具有超时空的四个重要问题:义利之辨、知言养气之学、王霸之别、公私之分);(3)诠释的循环性(为避免经典与诠释者之循环带来的紧张,持论应该要有足够的文献依据)。

【以下几章是对孟子诠释的个案分析】


第三章

荀子批判思孟五行说。五行说指的是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荀子批评的原因有:(1)思孟认为五行源于心,强调心的主体性,荀子强调心的社会性;(2)思孟强调道的内在化,荀子强调道的现实化。


第四章

宋儒的孟子争议(时代背景:王安石变法):孟子不尊周。涉及三个方面:

(1)王霸之辨。王霸仅是程度有别,抑或是王霸异质、尊王黜霸?

(2)君臣关系。君臣关系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3)尊孔问题。孔子尊君而孟子叛之,抑或孔子之道统而孟子继之。

这里体现出两种角度,非孟者(如李觏、司马光)从尊君角度批驳孟子,尊孟者(如朱熹)从道统角度维护孟子。


第五章 朱子孟子学

    朱子把孟子学的道德主体活动解释为知识活动,把知言养气解释为穷理。他强调认识活动的优先性,因而知言先于养气(页193)。

心理关系问题,朱子认为,心理二分。心是接受外来资讯(包括价值观念)的储藏室。

【朱子孟子学的两条重要命题:①心理二分;②知言先于养气。】


第六章 王阳明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的进路何以可能?王阳明的解释心使之可能,因为心、性、天是同质的。

王阳明所体现出的中国诠释学的特色就是以生命体验来释经,从而“经典取得了强烈的存在的(existential)的性质”(页239)。【实存地释经,这点值得留意】

“集义”的解释。朱熹:积聚事物之理。王阳明:致良知。


第七章 黄宗羲

孟子之“心”有三层含义:

(1)普遍必然性。心是价值意识的创发者,不因时因地而改变。

(2)超越性。心的价值判断能力有其宇宙论的根源。

(3)连续性。人-社会政治-宇宙,是一个心的连续开展,并互相作用的过程。

黄宗羲以理气心性统一论(理气心性,皆为气之流行)来解释孟子。

“从比较广袤的历史视野来看,宋以后“四书”地位之上升标志着中古贵族社会的式微与平民社会的渐兴。日本前辈学者宇野精一(1910~)就以为“五经”卷帙浩繁,以治国为中心课题,是中世社会的产物,而“四书”则因其文字言简意赅,而且以个人修身为主题,极具有近代之性格,所以“四书”能迅速取代“五经”。”(页288)


第五章 戴震

戴震以人伦日用的经验事实来解释孟子的心性之学。他反对理欲二分,强调血气(生理欲求)心知(价值判断)同属自然。

戴震的方法论:诠释学问题转化为训诂学问题。


第六章 康有为

康有为《孟子微》援引“民主、平等、自由”观念来解释孟子,同时深受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自然淘汰与公羊三世进化说相结合)。

康有为发展了孟子学的外王学的一面,但他关注治道(具体政治措施)多于政道(政治理论原理)。


第七章 当代儒家(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

针对三位儒者的共同关怀,李泽厚说:“现代新儒家虽以哲学为其课题,但其背景与近现代中国各派哲学一样,都有着对中国民族往何处去,传统如何能连接现代化,如何对待西方传来的民主、自由、科学等基本价值等巨大社会文化问题的深切关怀。”(页375)

唐君毅赋予孟子心性论以动态的意涵。他认为,孟子之学就是心学,其精神在于兴起心志以立人。

牟宗三把孟子学之“心”解释为道德主体性,自我立法性。

徐复观着重发挥孟子的人民主体性。


第八章 结论

中国诠释学的特点:解经者的心路历程(如王阳明);寄寓政治理想的政治学(如康有为);驳斥异端的护教学(如戴震驳斥宋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