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止观
智顗,《童蒙止观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引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具缘第一
修行止观,首先需要外在的前提条件,共五条:持戒清净,衣食具足者,得闲居静处,息缘诸务,近善知识。
诃欲第二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
弃盖第三
放弃五种遮蔽(遮盖):贪欲,瞋恚,睡眠,悔掉(悔,于所作之事心怀忧恼;掉,指心躁动不安),怀疑。
調和第四
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然後坐中思維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云:“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云何名調和?今借近譬,以況斯法。如世間陶師,欲造眾器,須先善巧調泥,令使不強不懦,然後可就輪繩;亦如彈琴,前應調弦,令寬即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行者修心,亦復如是。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
一、調食者。……
二、調睡眠者。……
三、調身。
四、調息。
五、調心。
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應合用,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也。
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粗,以氣粗故,則心散難錄,兼復坐時煩憒,心不恬怡。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
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腳齊,右腳指與左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腳置左腳上。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當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麤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想身分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次當閉口,唇齒才相拄著,舌向上齶。次當閉眼,才令斷外光而已。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首四肢切爾搖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
四、初入禪調息法者:
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出入覺有聲,是風相也。云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穩,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則定。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復為心患,心亦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調息相也。
五、初入定時調心者:
有三義:一入、二住、三出。
初入有二義: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二者當令沈浮寬急得所。何等為沈相?若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沈相。爾時當系念鼻端,令心住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沈。何等為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此時宜安心向下,系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定住,則心易安靜。舉要言之,不沈不浮,是心調相。
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寬病相者,覺心誌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時闇晦。爾時應當斂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心有澀滑之相,推之可知,是為初入定調心方法。
夫入定是從粗入細,是身既為粗,息居其中,心最為細靜。調粗就細,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時調三事也。
二住坐中調三事者:
行人當於一坐之時,隨時長短,十二時,或經一時,或至二三時,攝心用念。是中應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隱,中無寬急,平直正住。
復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復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
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沈浮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適。此三事的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中,身息及心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
三出時調三事者:
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遍摩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合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疆,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燥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出麤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說:「進止有次第,粗細不相違,譬如善調馬,欲往而欲去。」
《法華經》云:「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
方便行第五
止观有五种方便法门:发志愿,精进(例如坚持禁戒),起正念,巧慧(衡量世间乐与禅定慧,孰轻孰重),一心分明。
正修行第六
修止觀者有二種:一者於坐中修,二者歷緣對境修。【前者即静坐冥想,后者即处世磨练】
善根發第七
覺知魔事第八
梵音魔羅,秦言殺者,奪行人功德之財,殺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為惡魔。事者,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脫眾生,入涅槃為事,魔常以破壞眾生善根,令流轉生死為事。若能安心正道。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仍須善識魔事,但有四種:一煩惱魔,二陰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三種皆是世間之常事,及人自心所生,當須自心正除遣之。
……是故魔名殺者,亦名華箭,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名色中作種種境界惑亂行人。作順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愛之境,令人心著;作違情境界者,或作虎狼師子羅剎之形,種種可畏之像,來怖行人;作非違非順境者,則平常之事,動亂人心,令失禪定,故名為魔。……
“欲是汝初軍,憂愁為第二,饑渴第三軍,渴愛為第四,睡眠第五軍,怖畏為第六,疑悔第七軍,瞠恚為第八,利養虛稱九,自高慢人十。如是等眾軍,厭沒出家人。我以禪智力,破汝此諸軍,得成佛道已,度脫一切人。”
……取要言之,若欲遣邪歸正,當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無邪不破。故《釋論》雲:除諸法實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說:若分別憶想,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則為法印。
治病第九
有師言:“但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報之主,譬如王有所至處,群賊迸散。
……故《凈名經》雲:“何為病本?所謂攀緣,雲何斷攀緣?謂心無所得。”
證果第十
《華嚴經》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亦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
如《法華經》云:“殷勤稱嘆,諸佛智慧則觀義,此即約觀以明果也。”《涅槃經》廣辯百句解脫以釋大涅槃者,涅槃即止義,是約止以明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