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注疏点评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巴菲特会如何解读《聪明的投资者》

>>做些傻事——防御型做分散投资,定期定额投资指数基金
格雷厄姆把投资者基本上分成两大类型——“防御型”和“进攻型”。“防御型(或者说消极型)投资者的第一大目标是避免重大错误和重大亏损,他最主要的精力当然都放在防守上;第二个目标是轻松自由,不需要经常分析决策,省心省力,省时省事。”(导言)

>>巴菲特从不推荐买入任何股票,过去20年却10次推荐指数基金:“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成本费率低的指数基金就是股票投资的最佳选择。我的导师格雷厄姆在很多年前就坚持这样的立场,而此后我经历的一切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看法的真实可靠性。”
巴菲特(1993)说:“透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投资人通常都能打败大部分专业经理人,很奇怪的是,当傻钱了解到自己的极限之后,它就不再傻了。”
即使你什么也不懂,在投资上像个傻子,不懂宏观经济,不懂行业,不会分析公司基本面,不会选股,也不会择时,只需要定期定额投资一只全市场指数基金(如美国的标准普尔500和中国的沪深300指数基金),什么都不用管,就相当于那些非常专业的基金经理的平均业绩水平,因为这些基金经理管理的资金占市场的大头,其平均业绩水平就是市场平均业绩水平。

◆第4版序——沃伦·巴菲特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内幕消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本书能够准确和清晰地提供这种知识体系,但对情绪的约束是你自己必须做到的。

◆导言 本书的目的

>>不管市场如何,每月定期买入优质股的这种原则是很有说服力的,这种方案被称为“美元成本平均法”(dollar-cost averaging,也叫“定期定额投资法”——译者注)。

>>我们曾把本书所面向的投资者分为两个基本类型:“防御型”和“进取型”。防御型(或被动型)投资者的首要目的是避免重大错误或损失;其次则是不必付出太多的努力、承受太大的烦恼去经常性地作出投资决策。进取型(或积极型或激进型)投资者的主要特点是,他们愿意为挑选合理且更具吸引力的股票而付出时间和精力,以获取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经过几十年的耕耘,这种进取型的投资者可以期望他们的额外努力和技能有一个相应的回报,并且有比被动型投资者更高的平均回报。在现今的形势下,我们对积极的投资者是否能获得相当的超额收益,确实颇感怀疑。但明年或许多年以后,情况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将继续对进取型投资的可能性予以关注;这些可能性过去曾经存在过,今后也可能会再度出现。

>>两条教训:
        1       某一行业显而易见的业务增长前

>>景,并不一定会为投资者带来显而易见的利润。
        2       即使是专家,也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能使其挑出前景光明的行业中最有前途的公司,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该股票。

◆第1章 投资与投机:聪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投资操作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机。

>>我们曾建议投资者将其资金分配于高等级债券和蓝筹股上;其中,债券所占的比例不低于25%,且不高过75%,而股票的比例则与之相适应。最简单的选择则是,两者各占一半,并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进行小幅(比如5%左右)调整。另一种策略是,当“感觉市场已处于危险的高位时”,将股票持有比例减少到25%;并在他“感到股价的下跌已使其吸引力与日俱增时”,将持股量提升到最大限度,即75%的比例。

>>我们将毫不犹豫地重申(因为对这一告诫如何重申也不过分):投资者不能期望通过买任何新股或“热门”股(那些被人们认为可以迅速致富的股票),而获得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9]从长远来看,这几乎无疑会产生相反的结果。防御型投资者只应购买那些长期具有盈利记录和强有力的财务状况的重要公司的股票。(任何称职的证券分析师都可以为他开列这样一份清单。)激进型投资者可以购买其他类型的普通股,但它们的吸引力一定要建立在理智分析的基础上。

>>做法是采取“美元成本平均法”,即每月或每季度投入同等数额的美元资金来购买股票。采用这种方法,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低迷时买到比市场高位时更多的股票;而且,他还有可能为自己所持股份最终获得满意的总体价格。严格地说,这是所谓的“程式投资”(formula investing)这种更一般方法的应用。我们建议投资者将其资金投资于股票的比例限制在25%~75%之间,并根据股市的动向进行反向操作,这种策略正是“程式投资”原理的体现。

>>我们将得出以下合乎逻辑但令人不安的结论:要想能够持续并合理地获得优于平均业绩的机会,投资者必须遵循以下两种策略:(1)具有内在稳健性和成功希望的策略;(2)在华尔街并不流行的策略。
对于进取型投资者而言,这样的投资策略是否存在?从理论上来说,其答案仍然是肯定的;从实践上来看,我们也拥有很多理由对此给出肯定的答案。众所周知,投机性股票的价格往往会走过头——就市场整体而言,经常是这样;对某些个股而言,则任何时候都是这样。此外,某些股票会因为无人关注或毫无根据的普遍偏见而受到低估。我们还可进一步断言,就相当多的股票交易而言,其交易者似乎并不知道(说得文雅一点)最简单的区别。本书中,我们将通过许多(以往的)实例来说明,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价值之间是有差价的。由此看来,似乎任何具有良好计算能力的聪明之士都能在华尔街通过别人的愚蠢行为而稳定地获得一笔收益。但这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容易。要想通过买入一只受到忽略因

>>而被低估的股票赚钱,通常需要长期的等待和忍耐;而卖空一只过去热门因而被高估的股票,则不仅是对卖出者胆略和毅力的考验,而且也是对其财力的考验。[12]这种投资原则是稳健的,其成功的运用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但它绝不是一种可以轻易掌握的技术。

◆第1章点评

>>人类所有的不快乐,均来自一个原因: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家里。
——布莱斯·帕斯卡尔

>>人们开始认为,投资技术的试金石仅仅在于其是否“管用”。如果某种技术能够在某一时期战胜市场,它就是“正确的”,而不论其危险有多大或是多么愚蠢。但聪明的投资者并不计较一时的对错,要达到你的长期财务目标,必须一直坚持正确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盛行一时的策略——短线交易、忽视投资的分散化、追逐热门基金、按选股“系统”操作——似乎是正确的,但这些东西不可能获得长期的成功,因

>>为它们不完全符合格雷厄姆为投资制定的三项标准。
为了说明这种短暂的高收益不能证明什么,让我们想象两个相隔130英里的地方。如果我遵守时速65英里的限速规定,我会用2个小时行驶完这段路程。但如果我以130英里的时速行驶,一个小时即可。假如我按照后一种方法做了,并且没有出事故,我是否“正确”呢?因为听到我夸耀它“管用”,难道你也忍不住想试一试吗?那些关于战胜市场的浮华噱头大多也是如此:就短途旅行而言,如果你够幸运,它是管用;但从长期来看,它会要了你的命。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曾嘲讽那些玩世不恭者,“知道所有事物的价格,却不知道任何事物的价值。”根据这一说法,股票市场永远是玩世不恭的

>>格雷厄姆反复提醒我们的:股票未来表现的好坏,是由其背后公司业务的好坏决定的——仅此而已。

>>所有这些都进一步验证了格雷厄姆的警告,即在进行投机时,你必须像有经验的赌徒走进赌场时那样:
        •       投机就是投机,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在投资。
        •       如果把投机看得太认真,它就会变得十分危险。
        •       你必须严格限定你的赌注。
就像精明的赌徒只带(比方说)100美元下赌场,而把其余资金都锁在旅店的保险箱里一样,聪明的投资者只会把其很少一部分资金拨入“赌资”账户。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资产的10%已经是我们甘愿冒投机的风险上限了。永远不要把你的投机账户与投资账户混为一体

◆第2章 投资者与通货膨胀

>>正是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投资者才不能把其全部资金都放入一个篮子里

◆第2章点评

>>但通货膨胀会悄悄蚕食我们的高额利息;通货膨胀没有大张旗鼓地显示出来,但却拿走了我们的财富。这就是人们为何会轻易忽视通货膨胀的缘由。因此,衡量你是否投资成功的尺度,并不是你挣了多少,而是在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后,你还剩下多少。

>>在格雷厄姆最后一次修订本书之后,出现了两种为投资者普遍采用的通货膨胀保值工具:
REITs。这是“不动产投资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的缩写(其读音等同于“reets”),指那些拥有商业和住宅房产,并收取租金的公司。[10]通过与房地产共同基金结合,REITs在通货膨胀保值方面干得相当不错。其中最佳的选择是先锋REIT指数基金,其他低成本的选择还有Cohen & Steers Realty Shares、哥伦比亚房地产产权基金和富达不动产投资基金等。

>>TIPS。这是“通货膨胀保值国债”(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的缩写,它是美国政府于1997年首次发行的一种债券,其利率会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自动增加。由于有国家担保,所有的国债都不存在逾期不还(或不能支付利息)的风险。但TIPS还能保证你的投资价值不会受到通货膨胀的侵蚀。

◆第3章 一个世纪的股市历史:1972年年初的股价水平

>>一方面,我们倡导一致且可控的投资策略;同时,我们不鼓励“战胜市场”和“挑选赢家”的做法。

◆第3章点评

>>聪明的投资者绝不能只靠过去的推测来预测未来,这是格雷厄姆的一个核心观点。

>>股票市场的走势依赖于以下三个要素:
        •       实际的增长(公司利润和股息的增加)。
        •       通货膨胀的增长(物价的总体上涨)。
        •       投机活动的增长或下降(投资大众对股票兴趣的上升或下降)。

>>从长期来看,这意味着你对股票年回报率的合理期望值应当在6%左右(或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为4%)。如果投资大众再度贪婪,并将股票推入上升通道,这种投机狂热会把回报率短暂推高。与此相反,如果投资者被恐惧左右,就像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那样,股票的回报率会出现暂时性的下降。

>>历史告诉我们的惟一无可争议的真理,就是未来总会出乎我们的意料,永远是这样。金融史这一法则的一个推论是:对股票市场最感到惊讶的,正是那些自以为其未来预测确定无误者。像格雷厄姆一样保持谦逊,将使你免受自以为是而结果却满盘皆输之苦。
所以,你要尽量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但不要因此而泄气。在聪明的投资者看来,希望始终是存在的,因为理应如此。就股票市场而言,未来看起来

>>越糟,其结果通常会越好。一位愤世嫉俗者曾对英国小说家兼散文家切斯特顿(G.K. Chesterton)说:“上帝会赐福于无所求的人,因为他将不会感到失望。”切斯特顿是怎么回答的?“上帝会赐福于无所求的人,因为他会享受任何事物。”

◆第4章 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

>>投资者的目标收益率,更多地是由他们乐于且能够为其投资付出的智慧所决定的:图省事且注重安全性的消极投资者,理应得到最低的报酬,

>>而那些精明且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由于他们付出了最大的智慧和技能,则理应得到最大的回报。

>>我们将向读者提出(两种投资)对半开的规则,尽管它看起来似乎过于简单。根据这一规则,投资者

>>应在其实际操作中,保持对债券和股票的均等投资。比方说,如果股价水平使股票投资的比例提高到55%,他们就应准备卖出十一分之一的股票,并将该笔资金投入债券,以恢复两者之间的均衡。反之,如果其持股比例仅为资金总额的45%,他就应当考虑拿出十一分之一的债券,将其转为股票投资。

◆第4章点评

>>其要点在于,要以一种可预见的、持之以恒的方法,来重新调整你的资产配置:既不要过于频繁,使自己抓狂,也不要过于稀少,使你预定的投资比例长期失衡。我想可以正好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调整——具体日期可选择一个容易记住的日子,如元旦或7月4日美国国庆节。

>>格雷厄姆奉劝你投入股市的资金,永远不要超过自己总资产的75%。

◆第5章 防御型投资者与普通股

>>对于防御型投资者而言,挑选普通股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在此我们给出四项可资遵循的规则:
        1       适当但不要过分分散化,你的持股数应限制在最少10只,最多30只不同的股票之间。[6]
        2       你挑选的每一家公司应该是大型的、知名的,在财务上是稳健的。这些形容词必然会有一定的含糊性,但其基本意义是十分清楚的。关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讨论见本章的结尾部分。
        3       每一家公司都应具有长期连续支付股息的历史。(在1971年,道琼斯指数的成分股均满足这一条件)。具体说来,我们建议连续支付股息的历史,至少应该从1950年开始。[7]
        4       投资者应将其买入股票的价格限制在一定的市盈率范围,其参照的每股收益,应取过去7年的平均数。我们认为,针对这一平均数,其市盈率应控制在25倍以内;如果是

>>过去12个月的利润,则应控制在20倍以内。但这一限制会把所有最强势且最受欢迎的股票,排除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之外。实际上,这将把几乎所有的“成长股”都排除在外,而这些股票正是过去若干年来股市的最爱,无论是投机者还是投资者均对其趋之若鹜。为此,我们必须对这种彻底的排除给出理由。

>>这种计划要求,投资者每个月投入同样数额的资金买进一只或多只股票。它是所谓的美元成本平均法(定期定额投资法)这种“程式化投资法”的一种特例。在始自1949年的股市大幅上涨期间,这种做法的效果相当令人满意,特别是在有效防止投资者在错误的时间大量买入股票方面。

>>“大型的”和“知名的”含有规模可观和行业地位领先的意思。这些公司通常被认为是“主要的”,而业内的其他企业则是“次要的”。

>>对一家工业企业来说,其普通股的账面价值必须不低于其总资本(包括全部的银行债务)的一半,才称得上是财务稳健的。(3)对铁路或公用事业公司来说,这一界限是不低于30%。

◆第5章点评

>>要记住格雷厄姆所坚持的观点:你应该有多大的防御性,这并不取决于你对风险的容忍程度,而是取决于你愿意在自己的投资组合方面花多少时间和精力。

>>很容易理解的是,身处2000年开始的此轮熊市,你会为此感到焦灼,因此决定从此再也不买股票;这种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就像一句古老的土耳其谚语所说的那样——“被热牛奶烫过嘴之后,再喝酸奶也会用嘴去吹。”由

>>于2000~2002年的股市崩溃是如此恐怖,许多投资者现在都觉得股票会烫伤自己。但是,殊不知,正是此种下跌已使股票市场的大部分风险得到了释放。在此之前,它确实是一杯烫牛奶,但现在已降到室温了。
由此可知,如今你是否应继续拥有股票,与几年前拥有的股票给你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并无关系。如果股票的价格已变得相当合理,足以使你的财富今后得以增值,那你就应当购买它们,而不论其是否曾令你在不久前亏损过。

>>林奇的规则——“如果利用自己的优势,投资于所熟悉的公司或产业,你就可以比专业人士做得更好”——并非毫无道理,而且多年来确实有成千上万的投资者从中受益。但林奇的这一法则,只有在你遵循以下结论时才有效:“找到一家看似有前途的公司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对它进行研究。”他的真正意思是,在对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研究,并对其商业价值进行估量之前,决不能购买股票,无论其产品看起来有多棒,或他家的停车场停了多少辆顾客的汽车。

>>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菲斯霍夫为首的一批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了这样一种令人不安的事实:对某一事物了解的加深,并不会显著减少人们夸大自己实际所知的倾向。[3]这就是为什么“投资于自己所了解之股票”的危险之所在。你掌握的情况越多,你对该股票缺点的把关就可能越松懈。这种有害的过度自信,被称之为“本土偏见”(home bias),即一种痴迷于自己已熟知事物的习惯

>>简言之,熟悉会使人安于现状。在电视新闻中,我们总是看到那些罪犯的邻居、好朋友或父母会深感震惊地叹道:“他以前看起来是一个多好的人啊!”这是因为,每当我们对某些人和事过于接近,我们就会想当然地以一种接受而非质疑的心态对待之,而不是像面对某些较为遥远的事物那样心存疑虑。同理,对某只股票越熟悉,就越可能会使一个防御型投资者变得懒惰,认为自己无须为此费神了。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最为理想的美元成本平均法是投资于一组指数基金,从而将所有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和债券都一网打尽。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摆脱诸如预测股市的走向、了解哪些板块以及其中的哪些股票会表现最好之类的猜谜游戏。

◆第6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被动的方法

>>我们的建议是,投资者应当对新发行的证券采取审慎的态度,其意思很简单,就是要在下单前,对其进行仔细的评估和非寻常的严格测试。

>>牛市期间,大批的非上市公司通常会乘机上市;这在1945~1946年间曾发生过,在1960年又再度重演。随后,这一过程使新发行的股票过多,达到市场无法承受的地步,最终导致了1962年5月的灾难性结局。经过几年的“忍耐”期,这样的悲喜剧在1967~1969年间,又一幕接一幕地再次上演。

>>在牛市的中途将出现第一批新股,其定价会较具吸引力,早期的购买者会从中获得巨额收益。随着市场升势的继续,这种类型的融资会愈演愈烈,而公司的质量会逐步走低,但其要价和实际成交价却越来越夸张。最后,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的发行价,会高出那些已上市多年的中型公司的当期价格,这正是牛市开始由盛而衰的一个相当可信的信号。

>>但我们确信,聪明的投资者不会忘记1962年的教训,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去赚那些短线利润并承受随之而来的巨额损失。

◆第6章点评

>>短线交易,即持有股票的时间在几小时左右,是有史以来人类发明的最佳自杀武器。你的某些交易会赚钱,你的大多数交易会赔钱,但你的经纪人却永远会从中获利。

>>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对此进行了尝试,但结果是毋庸置疑的:交易越频繁,自己得到的就越少。

>>不要急于操作,耐心等待即可。所有人都要认识到,所谓“长期投资者”是一个啰嗦的说法。只有长期投资者才是真正的投资者。持股时间连几个月都达不到的人,最终不可能成为获胜者,而将成为牺牲品。

>>客观地讲,通过这些事实,聪明的投

>>资者会发现,IPO的含义不仅是指“首次公开发行”,它还可以是以下短语的缩写:
很有可能被高估了(It's Probably Overpriced)
只是幻想中的利润(Imaginary Profits Only)
内部人的专有机会(Insiders' Private Opportunity)
愚蠢、荒谬和疯狂(Idiotic, Preposterous, and Outrageous)

◆第7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主动的方法

>>积极投资者要关注那些在一段时间内已不受欢迎的大公司。

>>投资者要进行稳妥的投资,仅仅观察利润和股价的同时下跌是不够的。他还应该要求,过去10年或更长时间内的利润至少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没有利润赤字的年份);同时,还要要求公司具备足够的规模和财务实力,以应对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困难。

>>这里介绍的投资策略,首先依赖于投资者做出的选择:是想充当防御型(被动)投资者,还是想充当进取型(积极)投资者。实际上,积极投资者必须拥有大量的证券估价知识,才能把自己的证券业务看成一种事业。被动地位和主动地位之间,并不存在着一种或一系列中间概念。许多,或许大多数投资者,都想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一种中间地位;但我们认为,这种折衷态度更有可能带来的不是收获,而是一种令人失望的结果。
作为一名投资者,你不可能成为较好的“半个经营者”,并因此而期望你的投资带来相当于正常业务一半的利润。
根据这一推论,大多数证券所有者都应该选择防御型投资者这一类别。他们没有时间、决断力和精力,来像经营企业那样从事投资活动。因此,他们应该满足于现在从防御型证券组合中获得的优越回报(甚至是较低的回报);而且,他们还应该坚定地抵制不断出现的诱惑——为了增加回报,而偏离到其他道路上去的诱惑。

>>在向防御型投资者提出建议和忠告时,我们主要遵循(心理上和数学上的)三个要求:基本安全性,选择方法简单,以及有望获得满意的结果。

◆第7章点评

>>正如丹麦哲学家齐克果所指出的,只有回过头来才能理解生活,但是,生活必须往前走。回过头去看,你总能准确地了解应该何时购买股票以及何时出售股票。然而,你不能愚蠢地认为,在实际中自己可以随时判断应该在何时进入,在何时退出。在金融市场上,事后观察永远是完全清楚的,但是,事先预测必定是盲目的。因此,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择时交易从实际上和心理上看都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生活在美国,工作在美国,以美元获取工资收入,那么你已经对美国的经济投下了多次赌注。为了谨慎,你应该在别的市场拥有一些投资组合。原因很简单:毕竟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本国或外国未来的结果是怎样的。请将三分之一的股票资金用于购买外国(包括新兴市场)股票的共同基金,这一定有助于防范风险,因为本国市场不一定是全球最好的投资市场。

◆第8章 投资者与市场波动

>>正是出于对人性的考虑(而不是出于对财务损益的考虑),我们才主张在投资者的证券组合中采用某种机械的方法,调整债券与股票之间的比重。

>>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最现实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待股市变化的态度。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投资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按合适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证券。实际上,市场波动对投资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市场出现低价时,投资者会理智地做出购买决策;市场出现高价时,投资者必然会停止购买,而且还有可能做出抛售的决策。
我们并不认为,投资者非要等到市场价格最低时才去购买,因为这可能要等很长时间,很有可能造成收入损失,并且也有可能错失投资机会。总体上讲,投资者较好的办法是,只要有钱投资于股票,就不要推迟购买——除非整体市场水平太高,而不符合长期以来所使用的价值标准。精明的投资者可以在各种证券当中,寻找到产生廉价交易的机会。

◆第8章点评

>>那些想要受到人们欢迎的人,其幸福取决于其他人;那些寻求快乐的人,其幸福会受到无法控制的情绪的影响;但是,智者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自由行动。
——库斯·奥里利厄斯

>>如果一个疯子每周至少有5次告诉你,你应该与他想的完全一样,你会允许他这样做吗?你会仅仅因为他的乐观而乐观,或者因为他的悲观而悲观吗?当然不会。你要坚持自己的权利,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信念来掌控自己的情感生活。然而,每当涉及金融生活,许多人就会让市场先生告诉自己感觉如何,以及应该怎么去做——尽管事实一次又一次明确地表明,他愚蠢至极。

>>格雷厄姆最强有力的一个见解是:“如果投资者自己因为所持证券市场价格不合理的下跌而盲目跟风或过度担忧的话,那么,他就是不当地把自己的基本优势转变成了基本劣势。”
格雷厄姆所说的“基本优势”指的是什么呢?他指的是:聪明的个人投资者完全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去追随市场先生。你享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人们要认识到,聪明的投资行为在于对能够控制的因素进行控制。你无法控制自己购买的股票或基金的业绩,是否会在今天、下个星期、这个月或这一年胜过市场。在短期内,你的回报将始终受制于市场先生及其古怪的念头。然而,你能够做到的是:
        •       你的经纪成本——避免频繁的交易,耐心等待以及从事费用廉价的交易。
        •       你的所有权成本——拒绝购买年费过于昂贵的基金。
        •       你的预期——根据现实而不是幻想

>>来预测你的回报。[7]
        •       你的风险——决定将自己的多少资产投入到股市中;进行分散化投资;对投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       你的税款——持股期至少长达1年;如果有可能的话,应至少长达5年,以降低你的资本利得税。
        •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行为。

>>聪明的投资者面对的挑战,不是寻找涨幅最大和跌幅最小的股票,而是防止本人成为自身最大的敌人——不要仅仅因为市场先生说“买入!”而高价购买,不要仅仅因为市场先生说“卖出!”而低价出售。

>>如果你的投资期很长(至少达25年或30年),就只有一个理智的办法:只要一有闲置资金,就在每个月自动购买。这种终身持股的惟一最优选择,就是投资于整个股市指数基金。

>>作为一位聪明的投资者,你还不能够以其他一部分人的业绩,来判断自己的投资是否取得了成功。如果住在杜比克、达拉斯或丹佛的某个人胜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而你却没做到,你也丝毫不比别人更差一些。任何人的墓碑上都不会写下“他战胜了市场”这样的话。

>>我曾经在Boca Raton(佛罗里达的一个富人退休社区)访问过一群退休人员。我问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他们在自己一生的投资活动中是否战胜过市场。有些肯定的回答,也有些否定的回答,但大多数人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做到过。后来,有一个人说:“管它呢,我所知道的是,我的投资所得,足以让我在此安享晚年。”
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答案吗?毕竟,投资的全部意义并不在于所赚取的钱比一般人要多,而在于所赚取的钱足

>>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衡量自己的投资是否成功的最好办法,不是看你是否胜过了市场,而是看你是否拥有一个有可能使自己达到目标的财务计划和行为规范。最终,重要的不在于你比他人提前到达终点,而在于确保自己能够达到终点。

>>神经科学领域新的突破性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天生会去感知趋势,即使趋势并不存在。

◆第9章点评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认为可以通过短期内的一系列结果对长期趋势做出预测。

>>那么,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认识到,从长远看,指数基金(它始终拥有市场上所有股票,而从不声称自己能够挑选“最好的”股票和避免“最坏的”股票)将胜过大多数基金。

>>在自己的晚年,格雷厄姆称赞指数基金为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而沃伦·巴菲特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正如投资顾问查尔斯·埃利斯所说的:“如果你不准备呆在婚姻里,就不应该去结婚。”[16]基金投资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不准备经受基金所带来的至少3年的亏损,你首先就不应该去购买基金。耐心是基金投资者惟一重要的伙伴。

◆第10章点评

>>这些系统规划包括:
        •       制定一项综合财务计划,以便安排好你的收入、储蓄、支出、借款和投资等事项。
        •       提供一份投资策略报告,以表明你的基本投资方法。
        •       制定一项资产分配计划,以详细说明你在各种不同的投资类别中如何分配资金。
这些就是一个好的财务决策的基础

◆第11章 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

>>股息记录。优质股最有说服力的一个标准,就是多年来连续的股息支付记录。我们认为,20年及以上的股息连续支付记录,是反映公司股票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利因素。事实上,防御型投资者可以只购买符合这一标准的股票。

◆第11章点评

>>企业是一个“连环并购者”。平均一年内有2~3起以上的并购,则预示着有可能出现麻烦。毕竟,如果某企业自身都认为应该购买其他企业的股份,而不愿从事自己的投资,那么,你为何不根据这一线索,也去观察一下其他企业?核实一下该企业以往的并购记录,注意食欲过盛的企业——它们吞下大企业后,最终只是又将其吐出来。朗讯、美泰、桂格麦片和泰克国际等企业,就曾经因吐出被并购的企业而遭受了惨痛的损失。其他一些企业因为以前并购价过高,而需要长期进行资产冲销或会计减记。对未来的业务而言,这是一个不祥之兆。

◆第12章 对每股收益的思考

>>第一条建议是:不要过于看重某一年的收益。第二条是:如果你确实关注短期收益,请当心每股收益数据中存在的陷阱。如果我们严格遵守第一条告诫,那么第二条告诫就没有必要存在。但是,我们不能指望大多数股东根据长期记录和长远前景做出所有普通股决策。在金融领域,季度数据尤其是年度数据会受到极大关注,而且这种关注必然会对投资者的思维产生影响。在这一领域,需要对投资者进行一些教育,因为这里充斥着误导性的东西。

◆第12章点评

>>阅读更多的内容。如果你是一个积极投资者,愿意在证券组合中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你就应该更多地了解财务报告的内容。为了尽可能防止被变化多端的收益表所误导,这是惟一的办法。下面的3本书包含了大量适时的相关例子:Martin Fridson和Fernando Alvarez合著的《财务报表分析》、Charles Mulford和Eugene Comiskey合著的《财务数字游戏》,以及Howard Schilit所著的《财务骗术》。

◆第13章点评

>>根据价值线公司提供的数据,整个20世纪90年代,爱默生的净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这两个反映其业务效率的关键性指标一直都很强劲,分别为9%和18%。此外,爱默生的利润连续增长达42年之久,股息连续增长长达43年之久,这是美国企业稳步增长时间最长的一个例子。1999年年底时,爱默生的股价为其每股净收益的17.7倍。与其生产的电动工具一样,爱默生从不耀眼,但却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没有出现过过热的现象。

◆第14章 防御型投资者的股票选择

>>每种优质股票的当期价格都很好地反映了财务记录中重要因素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其未来前景的总体看法。

>>防御型投资者要更重视股票的分散化,而不是个股的选择。

◆第14章点评

>>让自己的投资分布于多种股票和多个行业,是防范风险的惟一可靠的保障。

>>我们这样来思考问题:在市场这个巨大的草堆之中,只有少数的几片针叶会继续带来真正巨额的收益。你拥有的草堆越大,你就越有机会最终至少发现其中的某一片针叶。如果你拥有整个草堆(理想的做法是,借助于跟踪整个美国股市的指数基金),你就必然会发现每一片针叶,因此而获得所有超级股带来的回报。尤其是,如果你是一个防御型投资者的话,那么,当你能拥有整个草堆时,为何要去寻找那些针叶呢?

◆第15章点评

>>巴菲特喜欢在公司丑闻、巨额亏损和其他坏消息似乌云飘过时迅速下手购买其股票——比如,1987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新可乐”遭到惨败、公司股价崩盘后,他迅速买入了该公司的股票。他还喜欢公司的经理具备下列行为:制定并实现合理的目标;从自己内部而不是通过并购来拓展业务;明智地进行资本分配;不给自己派送上百万美元的股票期权奖金。巴菲特坚持认为,利润的增长应该是稳步和持久的,这样,公司未来的价值会比今天更大。

◆第17章 四个非常有启发的案例

>>宾州中央(铁路)公司。在这个极端的案例中,所有那些手中握有该公司债券或股票的人,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预警信号:该公司财务实力欠佳。这家摇摇欲坠的大企业的股票,被市场追捧到了难以置信的最高价位。

>>投机的大众是顽固不化的。按照金融界的说法,他们是没有什么耐心的。如果有某些“情况”正在发生,他们会不计代价去购买任何一种股票。当出现某一潮流时,他们很容易被所谓的“特许经营”、计算机、电子、科技等公司吸引过去。作为明智的投资者,我们的读者当然不会这么愚蠢。

◆第18章点评

>>格雷厄姆喜欢说这样一句话:从短期看,股票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是,从长远看,它是一台称重机。短期内,雅虎更受欢迎。然而,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利润——在这一方面,雅虎几乎一无所获。一旦市场停止投票并开始权衡时,天秤就倒向了Yum!。从2000年到2002年,Yum!的股价上升了25.4%,而雅虎的股价累计亏损达92.4%。

◆第19章点评

>>在本书的第一版(1949年)中,探讨“作为企业所有者的投资者”这一项内容时,格雷厄姆认为,从理论上讲,“股东这一群体拥有最大的权利。作为绝大多数,他们可以雇用和解聘公司管理层,因此,他们能让公司管理层完全服从于自己的意愿。”但是,从实践来看,格雷厄姆说:
“股东完全是无能的。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既没有表现出智慧,也没有表现出警觉。他们对管理层所建议的东西都去投票赞成,而不管管理层的的记录有多么糟糕。……想使一般的美国股东独立地采用理智的行动,惟一的办法就是对其当头一棒。

>>格雷厄姆想要你认识到一个基本但却十分深刻的事实:当你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时,你就成为该公司的所有者。包括CEO在内,公司的所有管理者都是在为你工作。公司的董事会必须对你的问题做出回答;公司的现金属于你;公司的业务是你的财产。如果你不喜欢公司的管理方式,你有权要求解雇管理者,更换董事,或者是将公司财产出售。

◆第20章 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边际”

>>在古老的传说中,一些智者最终将人世间的历史归纳成一句话:“这,也将成为过去。This too will pass.”[1]当我们需要总结出稳健投资的秘密时,可以用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这一座右铭来代表。

>>安全边际这一概念与分散化原则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投资者即使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个别证券还是有可能出现不好的结果。因为安全边际只能保证盈利的机会大于亏损的机会,并不能保证不会出现亏损。但是,当能购买的具有安全边际的证券种类越来越多时,总体利润超过总体亏损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这就是保险业务的基本思想。

>>最有条不紊的投资就是最明智的投资。许多有能力的企业家通过稳健的原则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取得了成功

>>首要的和最明显的一条准则就是:“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即通晓自己的业务。”

>>第二条商业准则是:“不要让其他任何人来管理你的业务,除非你能够足够细致地监控并理解他的行为;或者你在内心中有很强的理由相信他的品格和能力。”对投资者而言,这条准则决定了什么情况下可以让别人来为自己做出投资决策。

>>第三条准则是:“如果没有可靠的计算表明某项业务(产品的制造或交易)获得合理利润的机会较大就不要涉足这项业务。尤其是要远离那些利益不大,亏损却很严重的业务。”对积极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他的业务利润不应该建立在乐观情绪的基础上,而应该建立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

>>第四条商业准则更加明确:“有勇气相信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你根据事实得出了结论,而且你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可靠的,那么就照此行事,即使其他人会迟疑或反对。”

◆第20章点评

>>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起着相同的作用:通过拒绝购买价格过高的证券,你就能降低财富消失或突然毁灭的机会。

>>最终的金融风险不在于你从事了何种投资,而在于你是何种投资者。如果想知道真正的风险在何处,请走进离你最近的一个卫生间,并且站在镜子前面。这就是风险——你从镜子中看到的这个人!
当你从镜子中观察自己时,你应该注意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解释了好的决策所具备的两个特点:
        •       “非常准确地把握信心”(对这种投资的理解,有我所认为的那么好吗?)
        •       “正确预知将来的遗憾”(如果我的分析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我该怎么办?)
为了了解你的信心是否准确地得到了把握,对着镜子问自己:“我的分析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仔细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       我有多少经验?过去在这些决策方面我的表现如何?
        •       过去从事过这方面尝试的其他人的业绩一般如何?[3]
        •       如果我准备购买,其他人准备出售。下列情况有多大的可能:我所知道的某种东西,是做交易的其他人(或公司)并不知道的?
        •       如果我准备出售,其他人准备购买。下列情况有多大的可能:我所知道的某种东西,是做交易的其他人(或公司)并不知道的?
        •       我是否进行了下列计算:这笔投资需要上涨多少,才能弥补我的税款和交易成本?
按下来,对着镜子思考,你是否能够正确地预知将来的遗憾。首先问自己:“如果我的分析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我能完全理解将会产生的后果吗?”通过下列三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       如果我是正确的,有可能赚很多钱。但是,如果我是错误的呢?从以往类似投资的结果来看,我能承受多大的亏损?
        •       如果这项决定最终是错误的,还有其他一些投资帮我度过难关吗?当我正在考虑的这种投资出现价格下跌时,我已经持有的股票、债券或基金的价格肯定会上涨吗?这笔新的投资会使得我的资本风险过大吗?
        •       当我告诉自己“你对风险有很强的承受力”的时候,我是怎么知道的?投资曾经使我亏过许多钱吗?亏了之后的感受如何?是购买了更多的投资,还是畏难而去?
        •       出了问题时,我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毅力来消除恐慌吗?或者说,我通过投资分散化、签订投资合同和成本平均法事先控制好了自己的行为吗?

>>正如格雷厄姆在本书的每一章都提醒过的,聪明的投资者一定不能只关注分析的正确性,还必须防止分析结果最终出现错误时的损失——因为,即使是最好的分析,最终也有可能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