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ngruent Names: A Them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D' Ambrosio, P. J., Kantor, H. R., & Moeller, H. G. (2018). Incongruent Names: A Them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Dao, 17, 305-330.


本文是对“名实关系”的中国哲学史的梳理。

名实相符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如“君君臣臣”。但是,理想的名实一致容易造成现实中的名实不一致的隐患:如伪君子、自欺。儒家的解答是moral cultivation,以此自律。


先秦道家:

道德经:道常无名;庄子:圣人无名——意味着,道本身就可能是名实不一。或者说,道不能被名所完全约束。

庄子进一步指出名利的虚妄(德充符),否定社会政治角色。

庄子更激进地指出,名是非本质的(盗跖),要保持无形与无名。


魏晋玄学(名教与自然):

何晏论述尧的时候指出,道是无名的,因为道是全体的,因此单单名不足以概括。

何晏聚焦于尧的名与德,王弼则推而广之:德性是不能命名的。

郭象则指出,所有的名实是不一致的。郭的理由不在于无形(何晏、王弼),而在于变易。


中古佛教:

僧肇则把名实问题与“二谛”结合起来论述。俗谛必须预设名实一致;真谛则要洞见名实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