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2023年第4期(总第198期)

杨天奇,民族共同体、现代国家与新兴世界体系——以康有为民族论为考察中心

摘要 :晚清以降,康有为等士大夫群体期望能合满、汉、回、蒙、藏诸民族构建一“华族”,以现代国家的身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所谓“华族”“五族共和”乃至“中华民族”,本质是具有现代意味的“民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族群”。康有为等志士仁人虽未直接运用“共同体”理论,但在思考中能洞见疆域、文化、经济对社会改革的重要性,并依此对中国当时状况及未来给予深刻省察。康有为等努力倡建的“民族—国家”不啻为与新兴世界体系相对接的“现代共同体”。迨至今日,尽管民族国家是唯一得到国际承认的政治组织结构,但它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概念。在新兴世界体系中,民族国家不仅要维护本国国界以内“国族共同体”的利益,更应在共同价值理念的框架下,努力探寻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新文明的构建路径与未来趋向。


陈徽,汉初儒道的天道观分歧及其治术思想之别——以《淮南子》和《春秋繁露》为中心

摘要:汉初儒道关于治术的有为与无为之争,本质上源于其天道观的根本分歧。对于天道的不同理解,既是儒道有为与无为之争的信仰依据,也体现为他们本质有别的天人感应说和工夫论。天道观的分歧也使得儒道的阴阳刑德思想表现出形似而实别的特点:尽管儒道皆主张阳尊阴卑并以刑德配阴阳,但二家赋予阴阳刑德说以截然不同的伦理政治意义,提出了迥然有别的治世主张。进而言之,儒道的有为与无为之争也可归结为文质之辨。如何看待此辨,关乎如何看待人性以及何为文明、文明何用等重要问题。在此,道家尚质抑文的价值取向及其无为之术所可能导致的风俗鄙陋、人心败坏之弊,随着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越发显露出来。所以,武帝以后儒术得尊、经学昌明的思想文化局面的形成,不仅是儒家尚文重教的属性使然,而且是历史时势的必然选择。


吴倩,儒家乡治实践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析中华农耕文明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借鉴意义

摘要:儒家乡村治理的实践智慧体现在“德治教化”“耕读家风”与“士绅精英”三个方面。德治教化是儒家乡治的重要特点,汉代三老制、宋明乡约等德治措施注重价值引导、内在自律,德治传统在当代经过创造性转化可与法治建设相辅相成,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家族是古代乡村社会的基本单位,耕读家风被历代王朝誉为道德楷模、乡治典范,传承发展耕读家风有助于以家庭建设为起点移风易俗、塑造文明乡风。以士绅为主体的乡村精英引导古代民众处理了大量乡村公共事务,现代乡贤不再局限于家世出身或道德领域,因地制宜地发挥新乡贤作用成为乡村治理灵活有效的政策选择。总之,农耕文明治理乡村的实践智慧必将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发扬光大。


郭萍,儒法邦交思想及其时代性省察——基于春秋时期齐鲁会盟的分析

摘要:儒法思想对于传统中国内政外交的主导性影响,早在春秋时期诸侯的会盟邦交中就有突出体现。会盟邦交以盟誓于神为保障,而疏于确立制度机制,因而“屡盟”不已,这正与儒法主导的传统邦交策略直接相关。通过齐鲁会盟的实例可知,奉行儒家思想的鲁国以施恩为首要邦交策略而慎于征伐,推行法家思想的齐国以征伐为首要邦交策略而辅以施恩,但二者都没有为交易谈判创造充分的空间。其原因在于儒法都不以实利交易为邦交的根本意图,而是一致期许通过邦交实现政治归附与文化归属,其实指向以华夏为中心的圈层式的“天下秩序”,以此为根本旨归的邦交思想是具有时代局限性的。在现代民族国家时代,我们必须重视支撑现代国际条约体系运作的“契约”观念,并尝试以此为重心对以儒法为代表的传统邦交思想进行现代性转化。【外交关系思想。儒家:施恩。法家:征伐。缺乏第三者:契约(实例交易)】


程水金 张俊华,从中国古代工匠文化传统验证庄子“以天合天”的设计思想——兼论《周礼·考工记》“鐻”的形制与功能

摘要:《庄子·达生》“以天合天”的设计思想,必须结合《周礼·考工记》“梓人为筍、虡”的相关记载以及中国古代工匠文化传统加以理解与验证。“鐻”是悬挂钟、磬之类大型组合乐器的木质结构,具有“承重”与“发声”的双重功能,雕刻猛兽作装饰,从而收到“击其所县而由其虡鸣”的美学效果。树木的原生形态与“鐻”体装饰动物之间天然的相似性,尤能凸显其“拨尔而怒”的猛厉神态。这种“以天合天”的设计思想受到先秦儒家与道家的双重思想影响:一方面,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审曲面势”的工匠文化传统,亦遵循儒家“天工”与“人工”完美结合的“知者创物”思想原则;另一方面,也是老子“大制无割”的政治思想在造物活动中的逻辑延伸,而且与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哲学有着更为密切的思想关联。【人工智能?】


陈佩辉,“美德经济学”与“哥白尼革命”:陈焕章儒家经济学的性质与定位

摘要: 自曼德维尔提出“私人的恶德,公共的利益”的悖论后,美德因妨碍经济发展而被驱除。亚当·斯密尝试给自利自爱正名,但仍未给仁爱的经济意义正名。陈焕章认为缺乏道德根基的放任主义只给强者带来利益,必致社会分裂和崩溃。为了阻止经济的去道德化,陈焕章认为社会经济秩序应该建立在道德和经济双重动机之上,并建构了以美德为中心的儒家经济学。向善的人性预设、美德主导分配、政府调节、适度竞争是其经济学的主要特征,这一新形态的经济学可以称作美德经济学。陈焕章美德经济学虽显粗略,但在理论上重启了经济的道德化进程,并与数十年后兴盛的经济伦理学和社群主义遥相呼应,可以说潜在地具有引发一场“哥白尼革命”的意义。


梁涛 韩述,《论语》臧武仲“要君”辨疑

摘要:《论语·宪问》臧武仲“要君”一章,历来注家多将“要君”解释为要挟君主,但是这种解释存在明显的问题。结合春秋时期世卿制度的相关规定,可知臧武仲“求为后于鲁”符合当时礼法。“据邑”并非要挟鲁君,而是震慑季孙氏、孟孙氏与公鉏。鲁君在这次政治冲突中,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所以“要”不应当解释为“要挟”,而是“请求”。孔子出于礼让的精神,对臧武仲的行为有所保留,但并非如以往注家所理解的,是批评臧武仲要挟君主。


华喆,《仪礼·昏礼》“问名”诸经说探赜——兼议礼教观念对于经说之影响

摘要:《仪礼·士昏礼》“六礼”有“问名”一节。郑玄认为“问名”目的在于询问女方姓名,归而占卜吉凶,唐代孔颖达、贾公彦等学者的疏解均不同于郑玄。清代大部分学者则将矛头直指郑玄,认为郑注有误。继郑玄之后,学者们的不同观点概括起来大致有五种之多。实际上,在如此纷繁的解说中,包括郑玄在内的学者们都受限于礼法名教,故此对“问名”衍生出多种认识。后世学者基于“妇讳不出门”的礼教观念,对郑玄注有不同程度上的误会,造成了众说纷纭的局面。


方勇骏,同途与异辙——20世纪20年代中、韩朱子学者关于“未发”问题的研究

摘要:民国初,浙江灵峰精舍学人与关中清麓后学之间就“未发”问题,展开持续数年的论争,甚至同时期韩国朱子学者也加入讨论。来自畿湖、岭南等不同地域性学派的韩国学者从自身学术传统出发,对中国学者不同的未发论给予分别支持。与此同时,韩国性理学传统中的若干独特概念和思想也通过这场论争,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学者的观点。两国朱子学者的这场学术交流呈现出同途与异辙的双重面相,推动东亚朱子学真正地实现互渗与互融。


张 悦 金圣基,韩儒丁茶山《周易》解释的修养论特征研究

摘要:丁茶山作为朝鲜后期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周易》解释的主要学术贡献之一在于出入汉宋易学,通过批判继承汉代象数易学解释方法,提出了以“易理四法”为核心的易学解释体系。茶山《周易》解释的突出特点在于统合象数与义理,由卜筮而转出“成德”的人文意涵。这主要表现在,茶山充分肯定了《周易》作为卜筮之书与改过迁善之书的双重性质,既将《周易》作为卜筮之书从象数角度对其卦爻辞进行了解释,又试图探讨圣人作《易》之本旨,揭示了其道德人文的义理精神。由茶山之天道观和人道观出发,立足于其《周易》解释中提出的“顺天命”和“改过迁善”工夫,即可揭示茶山《周易》解释的道德修养论特质,即在实践中结合外在道德约束与内在道德自觉两种修养功夫。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性理学重本体轻工夫、重内在道德自觉(内圣)轻外在道德实践(外王)的空疏之弊。


丁四新,新出儒家简牍文献及其研究

摘要:新出儒家简牍文献见于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安大简和海昏简等出土资料。从内容看,它们各有特点和重点。在这些简牍资料中,《诗》类、《书》类、《礼记》类、《易》类和孔子类文献较多,意义重大。目前,郭店简、上博简的研究已大体完成,清华简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安大简的研究正在展开之中。其中儒家思想的阐明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一直是相关研究的弱项。出土简帛文献为“走出疑古时代”说的提出奠定了资料基础,而学者的相关争论有助于此一学说的传播和修正。“走出疑古时代”说也有方法论的作用。


杨博,出土文献视野下的《论语》文本形态演进

摘要:安大简《仲尼曰》和荆州王家嘴《孔子曰》,体现西汉之前《论语》类文献流传的多样。汉代《论语》类简册的“单篇别行”,揭示出《论语》在定本之前的文本形态。经校理后的诸家《论语》文本,两汉时期一直在西北地区流传。魏晋以降,《论语》定本亦在西北地区的出土文献中得见。由战国楚地的前文本形态,至西汉时期的单篇复本流传,再到定本后的白文与注解普及本,出土文献已可基本恢复《论语》典籍萌芽、演生、定本至普及的历史进程


易冬冬,儒家礼乐的新开展——贺麟的礼乐观

摘要:传统礼乐文明在近现代呈现为解体与重构的双重变奏。就对礼乐的现代性诠释而言,贺麟集民国学人之大成,强调礼的宗教性、道德性与艺术性的合一:一方面主张吸收耶教的精神以充实礼教的宗教性,这是对孔教派将礼宗教化的继承与超越;另一方面将康德在知识论中的先验感性时空引入行为领域,认为礼是道德律与由理性所规定的时空的合一,其时空标准,使得礼的行为具有艺术性。这是对王国维、梁漱溟、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等人将礼艺术化的继承与发展。贺麟强调礼乐互渗,其对礼是道德的更高的艺术化阶段、礼教给人带来理性自由的系统论证,在中国现代思想史、美学史和艺术史上都意义重大。


张海龙,论唐君毅伦理思想的三重向度

摘要: 唐君毅的伦理思想至少具有自我伦理、文化伦理、境界伦理三重向度。在自我伦理中,唐君毅以“道德自我”之建立来抵抗内外诸恶,销解“自我中心”主义;以儒家的心性修养论作为自我疗愈的重要途径。在文化伦理中,唐君毅为人类各种文化活动奠定一道德基础,同时强调应以仁、义、礼、智之伦理原则来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会通。在境界伦理中,一方面人之精神、心灵境界随九境之转呈升进最终成就一真实之生命存在;一方面“心灵九境”框架本身具有重要的伦理判教功能和方法论意义。唐君毅伦理思想的三重向度之间通过“道德自我”来贯通,它们在逻辑上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并且都分别指向了儒家的精神及价值立场。


钱寅,从“原心定罪”到“以礼为断” ——清代公羊学的伦理转向

摘要:清代公羊学以常州之学为代表,而礼学考据一脉也有参与公羊学研究的倾向,以扬州学者凌曙为代表。凌曙的《公羊礼疏》开创了以礼说公羊的研究方法,将基于心性的公羊大义落实到实践层面,在学术史上有其独到的价值,引领了清代公羊学的伦理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