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7期

 李 猛,唐高祖武德中后期于“伪乱地”废省寺、僧及其原因

武德四年五月,李唐大军平定郑、夏两国不久,李渊即下敕在“伪乱地”废省寺院与僧尼。此事的导火索,应是平洛后不久长安总持寺都维那法该等人私度“伪郑王”王世充的子孙,李渊对私度僧人处以极刑,借机废省“伪乱地”寺僧。而此前李唐辖地和河北地区已有三次沙门参与甚至领导的谋反案(沙门昙晟拥斋众杀县令、镇将谋反称帝,太原沙门志觉“妖言”煽动并州总管李仲文谋反以及安州释慧暠僧团“异术”谋反),已然引起李渊的警觉与不满。隋末以来,“伪乱地”僧团与“伪主”关系密切,甚至深度参与其政权的符命宣传及合法性建构。这才是武德中后期“伪主”多遭杀戮,“伪乱地”寺僧遭到废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李渊 废省寺僧 私度 僧尼谋反 妖言

作者:李猛,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李梦溪,黑水城出土西夏译印藏佛教注释文献:《明义灯记》与敦煌所流行之汉传佛教

从7世纪至13世纪,河湟地区经历了多重统治者的更迭与文化的碰撞交融,多种语言的文本被保存在敦煌藏经洞与黑水城的残迹遗址中。从时间范畴考虑,敦煌与黑水城的出土文献似乎没有直接承续的可能性,但文本证据一再表明文明的联系并不一定仅依托于特定的纸本文献,换言之,虽然诸多佛教论著被封藏在敦煌藏经洞中,但或许仍有文本在私人手中传承,而佛教学说的传播则更不必因藏经洞的封闭而中断。因此敦煌与黑水城两地的出土文献所反映出的学说传承关系值得被进一步思考。黑水城所出西夏文《金刚经·明义灯记》作为一部印藏佛教传统下的佛经注释文献,在文本体例、引文阐说,以及词汇运用中亦展现出汉传佛教的理论元素。笔者认为,这些汉传佛教元素即源于《明义灯记》对敦煌汉文遗书的借鉴与吸纳,因此《明义灯记》既展现出汉、藏佛教在西夏交汇融合的情况,亦暗示了敦煌与黑水城两地出土文献之间的联系。笔者已另文对《明义灯记》如何受到印藏佛教传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此文为系列研究的第二篇,论述《明义灯记》在印藏传统之外所吸纳的汉传佛教影响因素,及其与敦煌汉文遗书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西夏文佛教注释文献 明义灯记 敦煌文献 昙旷 金刚经七义广注

作者:李梦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雅博士后。


尹志华,论道教身体观的二重性

在道教看来,身体既是“物欲”的渊薮,又是“受道之器”;既是“凡躯”,又是“圣体”。身体有形,不能长存,但有形的身体可以修炼至无形,“与道合真”而永恒;身体虚幻不实,但“真身不在幻身之外”,借假修真,可达至“形神俱妙”的境界;身体由后天精气神构成,但也蕴含着先天因素,并且可以复归于先天。道教对身体采取双重视角,反映出“身体”与“修道”之间的复杂关联性。

关键词:道教 身体观 二重性 形神 与道合真

作者:尹志华,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


李维建,构建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

王岱舆、刘智等构建的中国传统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王宽、马坚等构建的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已不能满足当代中国和中国伊斯兰教的需要。由伊斯兰教界提出构建的,政、教、学三界讨论的当代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是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主义经学思想体系,要正确理解以上三套体系之间的继承、创新关系,关系着当代中国伊斯兰经学思想体系的正确发展方向与成败。本文最后尝试提出构建当代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中国 伊斯兰教 经学思想体系 传统 近代 当代

作者:李维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新疆师范大学“天池英才”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