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动态》2023年第7期

倪培民(46),“平庸之善”与功夫的“外体化”——走向人类成熟之路

摘要:“平庸之善”是由阿伦特“平庸之恶”一词引申而来。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正可以说是“平庸之善”,即善行成为人们无需思虑决断的常态。这种常态需要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更需要合适的社会环境条件。传统儒家“风行草偃”的观念揭示了个人修炼功夫与社会条件的关系,即个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层)的功夫可以“外体化”为社会风气(文化)和社会体制,而大众的功夫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和体制的“功用”表现。只有当个人的德性“外体化”为相对独立于个人修持的社会存在,形成体制性的保障和文化氛围,才能防止“平庸之恶”的泛滥和促进“平庸之善”的形成。从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状态来看,功夫的提升就是“人类的成熟”;个人功夫“外体化”为社会的体制和文化,就是人类总体功夫的“体身化”。【个人善的外化】

关键词:平庸之善   功夫   外体化   人类的成熟   儒家


张昭炜(55),儒学修身的特质及审美——以《诗经·卫风·淇澳》为中心的讨论

摘要:孔子从周,以传承文王之“文”为使命。“文”既指外在的礼乐制度、道德典范,亦指内在的於穆缄渊,两者通过“体用一源”得以统合。卫武公传承文王之学,《诗经·卫风·淇澳》呈现了其修身的特质及君子之美,借此可以蠡测文王之“文”及证成。《淇澳》以绿竹猗猗、青青、如箦象征修身的三个阶段,在成就有德君子时,亦伴有三个阶段的美;内外兼修,身体既是审美的客体,亦是审美的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实现主客统一。《论语》引《淇澳》首章,展现出修身的内发与外令、方向性与无限性、道德优先与审美“退场”。《大学》引《淇澳》首章,侧重修身的起点,呈现修身的内、外两个向度,在方向性与无限性基础上,以三个“不忘”来表现阶段性目标实现。《淇澳》展现的修身特质有:承认起点的个体差异性,由此决定功夫的进路以及终点的集成。修身包括个体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凡而圣”与“即圣而凡”,从而分别成就“小身子”与“大身子”;改变内在品质,以接近文王之德之纯。《淇澳》修身体现出个性之美与集成之美、仁之美与敬畏之美的统合,具有道德与审美的双重面向,后世儒学在继承时,有道德抑制代替审美的倾向。回望周代修身文化,有助于理解德美合一,对于激活儒学的艺术精神主体具有重要意义。【解诗】

关键词:《淇澳》   切磋琢磨   修身   《大学》   德美合一


【参考】陆畅(65),记忆与遗忘:宋明理学道德修养工夫论的内在张力

摘要:记忆与遗忘构成了宋明理学道德修养工夫论中的内在张力。理学家对道德本体之记忆与修养工夫之遗忘的两层划分,有助于厘清其间的纠葛。本体记忆在经验层面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展现自身,并决定了经验层记忆内容的变异。由于经验中包括记忆在内的体验活动具有指向性(指向时间中的外物)、属我性(归属于自我)等特征,理学家在讨论遗忘工夫时,从“忘我”和“忘物”两个向度展开。他们通过解构经验层的自我和将道德自觉提升到前反思的直觉状态两种方式,获得“遗忘”的直接性,又通过对道德习性的培养获得本体记忆的道德主宰性,从而巧妙地解决了道德意识直接性与清晰性(主宰性)的冲突。【忘的问题】

关键词:本体之记忆   工夫之遗忘   记忆的属我性   忘我   忘物


罗亚玲(76),追寻“客观目的”——论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中的诸目的概念

康德伦理学究竟是义务论的还是目的论的伦理学?作者认为康德是义务论的伦理学。【研究康德伦理学中的目的概念】


梁辰(86),实在的谓词与综合的谓述

摘要:本文试图解读康德“Sein不是实在谓词”的著名论断,着重阐发以下观点:(1) 该论断的重点不在于Sein显然的系词功能而在于其可疑的谓词功能;(2)逻辑谓词和实在谓词的区别是句法和认知两个考察角度的区别;(3)实在谓词指称实在性,即事物之可能的规定性;(4)Sein的系词用法和非系词用法统一于认知主体对概念对象的断定或设定活动;(5)存在命题皆为综合命题,因为主体的设定活动不能从任何概念的内容中抽绎出来。除此之外,本文还讨论了近年来汉语学界在相关问题上的若干见解,澄清了如“逻辑谓词和实在谓词是互斥的概念”“康德对本体论证明的反驳系于上帝不是可感的实体”等误会,并考察了客观综合命题与主观综合命题的区分。【康德的系词问题】

关键词:存在   系词   实在谓词   综合谓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