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Virtue 追寻美德

MacIntyre, A. (2013). After virtue. A&C Black.


第一章

作者指出,当今的道德语言处于失序disorder状态,无论是分析哲学还是现象学都无法提供对此有益的认识。


第二章

当代道德争论的特点:无休止(喋喋不休)。

原因:

1,争论的前提具有不可公度性【鸡同鸭讲】

2,非位格性【本是人的行动,被升华为道德规则】

3,其实各自是有历史起源的

作者以情感主义emotivism为例,该理论主张道德判断只是一种情感表达。这种主张似乎就支持了为什么道德争论是无休止的,因为都是情绪表达。但是,作者指出,情感主义存在一个混淆,因为道德语句是具有意义sense的。【即,“杀人是不好的!”这可以是一种语气,但是不能把语气和这句话的意义相等同】

情感主义源于直觉主义,需要追溯到摩尔《伦理学原理》。该书的三大发现:(1)善是不可定义的一种属性;(2)功利主义:善即是产生最大善的行为;(3)道德哲学的终极真理:最大善就是人的友谊和审美。作者认为,第一点是断言,而非论证。其余两点则具有争议。

作者认为,情感主义造成一种道德没落,丧失了对道德评价的客观性权威性的追求。


第三章

道德观念都有其社会语境,如韦伯以魏玛为语境。emotivism却是企图脱离社会语境。


第四章

本章则做了现代道德哲学史的回顾:克尔凯郭尔→康德→休谟。其中不乏批评,如认为康德的绝对律令,有时那些完全琐碎的东西“周三吃糖”也能通过检验。这种哲学史,造成了当代的道德语言的表述。


第五章

上一章只是反驳了个别现代道德哲学的论证,本章则是要说明,现代道德哲学的道德合理性的论证是失败的,因为其脱离了其历史语境【古今之变】,即目的论的有神论。

>>由古典道德的有神论形式居支配地位的、具有双重意义、目的和双重标准的道德表达贯穿了这一阶段始终。说某人应该做某事也就是说这种行为在这些环境中将导致人的真实目的,同时还是说,这一行为是与神规定的及理性所理解的律法的命令相一致。这样,道德言论就仅在这一框架之中被用于表达真实的或虚假的主张。

古典的道德语言,同时意味着:(1)导向善的目的;(2)符合神的规定

>>我们看到,构成了他们思想历史背景的道德体系是一个须具备三个因素的结构:未经教化的人性,认识到自身真实目的后可能成为的人和能够使人从前者向后者转化的道德戒律。但是,对新教、天主教神学的否定和在科学与哲学上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摈弃却共同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取消了任何关于“认识到自己真实目的后可能成为的人”的概念。由于既是理论又是实践的伦理学的全部意义都在于使人从其现时状态向其真实目的转化,所以在排除了本质人性的观念和放弃了目的观念之后,就只能给人们留下一个由两种因素构成、其间关系非常模糊不清的道德体系。

古典的道德哲学的要素:(1)待教化的人性;(2)道德教化的戒律;(3)目的:成人


第六章

启蒙运动之后,亚氏目的论被否定,基督教的神被罢黜,为了证明道德规则的合理性:

(1)发明新的目的论:功利主义

(2)树立新的权威:康德的理性

但是,作者认为,这二者都失败了。因为,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一定需要听从它们呢?——无论新的目的论或是新的权威,无法完全绝对地说服【相对性】。


第七章

现代文化进而强调专业知识expertise,强调机械论的“事实”。在韦伯那里,就突出表现为官僚政治理论——官僚政治家的中心任务就是最经济最有效地调整手段以达到目的(合理性)。


第八章

韦伯式的科学管理,这种管理技术只是企图给出普遍性预言,可是这其实是幻觉。比如忽视了运气因素。现实生活中,可预言因素与不可预言因素是相互联系的。


第九章

尼采看出了,现代道德哲学对道德合理性的看似客观的论证,实则是主观意志的表达。这种非理性主义,在60年代左翼的学生运动中得到体现【文革,尼采预言家】。

为了回应尼采,作者主张要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


第十章 史诗

在史诗中,判断一个人,在于判断其具体行为,特别是其行为所展现出的德性arete。

英雄时代的自我,指的是在英雄社会中的既定位置。现代情感主义的自我,指的是从任何特定立场中剥离出来的本质性的存在者。

英雄史诗的道德结构有两个特点:

一,三要素的概念体系:(1)作为社会角色role;(2)美德virtue,即品质;(3)人类境况的脆弱。

二,实在论的态度:实在如其所是地呈现。


第十一章 雅典

与荷马史诗时代不同,在雅典时代,王权(贵族的道德)取代英雄,美德摆脱具体的社会角色。A good man is defined as a good citizen. 即,与城邦的价值分不开

作者注意到古希腊美德论述的复杂性、多元性:智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悲剧诗人。接着,作者分析了一系列古希腊的德性关键词,如节制(贵族道德之一,强调不滥用权力)。特别地,作者注意到agon(斗争、竞争)这个词,认为它与古希腊的“真理”表述分不开。(p. 137)

对于不同的价值,智者企图追求它们的一致性,认为德性在于追求成功(比如最强大、取胜)。但是,这会陷入相对主义。

柏拉图否认价值冲突的可能,他以其形上学的建构来保障一致性(尤其是理性)。柏拉图的理论设定,是一个理想城邦,而非现实城邦。

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则探究这种价值冲突。对于悲剧而言,自我一定程度上超出了社会角色,因为悲剧力求向既定的社会角色发问。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

亚的美德理论,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经典文本。美德指的是这样一种品质,拥有它意味着能够趋向作为目的telo的幸福eudaimonia。(页187)要训练和培养相应的情感,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页189)

最核心的美德是智慧phronesis,指的是在特殊情形下知道如何做出判断的品德。

亚氏关注共同体,特别是共同体的善。


第十三章 中世纪

中世纪的特点就是,结合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圣经提供的历史观。

基督教提出了自己的德性:信,望,爱。特别是爱,提供了一种与罪人相联系的可能。

对于犯罪,亚里士多德的答案是惩罚,基督教却提出宽恕的概念(被害方的施予)。


第十四章 德性的性质 【重点,本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德性观】

总结了三种德性观:

1,德性是一种能使个人负起他或她的社会角色的品质(荷马);

2,德性是一种使个人能够接近实现人的特有目的品质,不论这目的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亚里士多德,《新约》和阿奎那);

3,德性是一种在获得尘世的和天堂的成功方面功用性的品质(富兰克林)。

本章作者还区分出实践的内在利益the goods internal和外在利益the goods external。例如:下棋。

外在利益:下棋为了获得奖金、名望

内在利益:唯有通过下棋获得下棋的乐趣

作者最后自己给德性下了定义: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作者的德性观】


第十五章

本章重在论证,道德生活的统一性,驳斥那种原子式的个人主义的观点。

这种人生的统一性,体现在人的行为的历史性、叙事性中,而不可将其抽离出来。

人生的统一性何在?在于单一生活的叙事的统一性。由此,“什么是善”就意味着追问如何使得这种统一性趋于完满。善的生活就是寻求善的过程,而且,这种寻求需要相应的美德。【给出善的生活的见解】


第十六章

本章论及现代的道德论述的转变。

与古典时代把人生作为叙事统一体来论述不同,现代文化的科层制做出了某种分离、乃至碎片化。贪欲pleonexia,被视为现代生产性劳动的重要力量。不再关心共同体的善。

对于休谟而言,美德就取决于人的自然情感。【本章反思休谟】休谟的美德理论具有三个特征:(1)个别美德基于权利来衡量,而非共同体的善;(2)美德只是一种关乎道德规则的性情deposition;(3)复数的美德成为单数的美德。

作者最后还讨论了雅各宾派、威廉·科贝特William Cobbett、简·奥斯丁Jane Austen。


第十七章

指出,现代政治中难以达成共识。

A:捍卫我应有的权利,多劳多得,反对强化再分配。(诺齐克)

B:鉴于社会不公平造成的穷人,需要加强再分配。(罗尔斯)

这些争论,都有其所植根的道德立场,不可调和,鸡同鸭讲。而且,二人的共同前提是非历史的(仿佛人被抛到荒岛一切重新开始p. 250),与古典传统割裂。


第十八章

问题:今日,我们的道德语言呈现出失序的状态。那么,我们该追随亚里士多德(目的论),还是追随尼采(超人,自行颁布新的美德目录)?

作者指出,托洛茨基拒斥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狂想:他们自己的超人——卢卡奇的理想无产者;列宁的理想革命者。作者表示,目前没有任何结构可以取代发达资本主义。

作者认为,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建立起维持道德生活的地方性共同体,如圣本笃那样。【结论】


第十九章 

本章是对初版批评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