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ntment and forgiveness in Confucian thought

Kwong-loi Shun, "Resentment and Forgiveness in Confucian Thought," 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 Vol. 4, No. 4 (2014):17.


在当代观点看来,怨其实是作为一种自尊的保护手段——缺乏怨,其实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缺乏自尊。【尼采,信广来都注意到怨恨之恨,尼采还强调怨恨者作为弱者。但是,怨慕却强调怨的另一个侧面,即desire,欲求而不得,这种欲求的脆弱性】【结合诗经: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同时,宽恕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如冒犯者忏悔。否则,过度的宽恕也是缺乏自尊。

第二节,作者分析了怨及其相关的概念。resentment指的是心灵的抱怨状态。【怨天:形而上学的问题:世界。存在者整体。】总之,怨是一种ill feeling。

第三节,作者分析了近似于forgiveness的概念,并指出中国其实没有对应的概念。

本文,作者的核心论点:中哲存在怨恨概念,却没有宽恕概念。这是因为,儒家没有现代怨、宽恕概念背后的两个预设——这两个预设是:1,怨是自尊的保护;2,怨是人类处境的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儒家认为,对于他人的错误的对待或伤害,不应该回应以怨,因为它不是真正可耻的。儒家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回应的道德品质。不怨,并不意味着就不自尊。同时,克服怨,并不是通过forgiveness(需要他者的忏悔),而是转移注意力,纠正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