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dering in darkness: Narrative and the problem of suffering
Stump, E. (2010). Wandering in darkness: Narrative and the problem of suffer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ologue
开头,叙述了抹大拉马利亚的故事。【抹大拉见证耶稣的死,却无能powerless去救他,这是一种无能体验!怨,与其说是因无能而生恨,不如说是无能体验、脆弱体验】
为什么有时候苦难被视为礼物、恩赐gift?作者认为,需要在叙事中理解。本书要论证,叙事,促进哲学反思。Narrative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 I will argue that it is legitimate to examine biblical narratives philosophically, rather than historically as source materia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本书的主题就是,哲学地反思圣经中的苦难叙事。 I will argue that suffering can be redeemed for the sufferer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 that heartbreak can be woven into joy through the reciprocity of love. (p. xix) 要论证,苦难,在互爱中得到救赎。
Chapter 1
研究的主题是the problem of suffering。为什么不是是恶的问题,而理解为苦难的问题?作者认为,就为什么上帝允许苦难而言,本书是关于苦难问题的【即从一种神正论的意义上来说】。作者认为,理解恶的问题,对suffering的本性的反思就很必要。
问题:为什么苦难是恶的?the badness of suffering?
1,带来苦痛pain
2,违背受害者的意愿will(如rape)(the desires the heart)
3,阻碍人的健康发展flourishing(有可能奴隶遭受苦难,却并不违背奴隶的意愿,如a Mauritanian woman对自己受到侵害的冷漠)
第三点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苦难之恶在于违背了What we care about。
What we care about包括主观因素(the desires of the heart,)、客观因素(客观事实flourishing)
作者总结:苦难之恶在于剥夺人的心之欲望、削弱人的健康成长。(p. 11)
接着,作者提到苦难的透明性transparency问题。即,有时候,人们生在苦难,却不知道这是苦难;或人们不在苦难中,却以为这是苦难。【是否知道自己是苦难的——骊姬问题】pain具有透明性(因为是否痛苦能够感受到),suffering则有时候不具有透明性(opacity)。
作者接着论证神正论的视角是必要的,因为它是一个总的理论框架,能够提供额外的信息源去解释苦难问题。但是,本书不是要发展一种神正论体系,而是以一种辩护的姿态来书写,即是表明自己的一种可能的理解。不同于神正论,辩护并不独断。换言之,辩护就是提出某些可能的理由来说明上帝允许恶发生。
最后,作者强调哲学研究中,叙事的重要性。本书以圣经叙事为研究对象。
Chapter 2
本章还是在反思方法论,论证哲学地解读叙述的正当性。
反思分析哲学的技术化和琐碎性。反思历史批判解经太过强调《圣经》中的张力。
In a philosophically interesting article on narratives entitled "The Truth of Fiction," the noted Nigerian novelist Chinua Achebe argues tha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s of fiction is precisely to require us to engage in character interpretation of this sort. [...] fiction requires us to exercise our minds on the characters in the text and on their actions and circumstances. 【这段提到了,哪怕是虚构的小说中的人物,也是值得哲学反思的】
Chapter 3
作者在本章区分出两类知识,一个是多明我会式的(论证),一个是方济各会式的(故事)。I will argue that Franciscan knowledge, conveyed by narratives, is significant for philosophy.
特别地,对于方济各会式的知识Franciscan knowledge,作者认为,它不是knowing-that的知识(propositional knowledge命题性知识),而是knowledge of persons,是关于second-person第二人称的(我与你的)。
Chapter 4
本章开始于分析自闭症autism的案例。
作者指出三种人称经验的区别:
第一人称经验:我直接意识到一个人作为人,且这个人是我自己。
第二人称经验:A与B直接地存在个人间的互动。
第三人称经验:A意识到B的某种状态,但是A并没有意识到B是一个人(位格)。
第二人称经验的被在此在场出来represent,就是第二人称叙述,就是故事(叙事)。
本书接下来,就是从圣经叙事(故事)的角度,来探究阿奎那的神正论。
Chapter 5 爱的本性
关于爱的当代理论:
回应说:爱,爱的是对方的某种品质(回应,responsiveness)
自愿说:爱,就是我主观自愿去爱对方(volition)
关系说:爱,爱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
阿奎那论爱:
爱的最终目的就是与神共融union。
爱,意味着两种互相关联的欲望:(1)the desire for the good of the beloved 欲求被爱者的善;(2)the desire for union with the beloved 欲求与被爱者共融.
爱,也因此产生forgiveness宽恕。
Chapter 6
本章进一步论述爱之中的“union共融”概念。爱的共融,需要两个因素: personal presence and mutual closeness。【同时,也考虑一下情侣之间的共融,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共融】
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地,presence和closeness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有两种personal presence:
(1)minimal presence:要求 A second-person experience即可。例子:他的家人出现present在他的病床前。
(2)significant presence:除了(1),还要求shared attention。例子:甲破产后,比之前更多地和孩子们在一起present了。【这类在场,就是有closeness的】
至于交互的亲密mutual closeness,其产生的条件之一是internal integration内在融合。作者提到(p. 126),对于阿奎那而言,没有人是全心全意在恶之中的,换言之,没有人能够和恶内在融合。善人,意味着他们single-mindedly和whole-heartedly与good内在融合,相反,恶人则是二心的和内在分裂的。The proverbial line that there is no honor among thieves becomes, for Aquinas, the contention that there is no union among thieves. (pp. 127-128) 【 Aquinas's optimistic view of human nature这个观点,似乎可以用来反对庄子的大盗论证】
Chapter 7 willed loneliness
当我们说,一个人与自己异化,这个“与自己”,指的是真我true self。什么是真我?什么是真我?1,心理学意义上,它是高阶欲望;2,形而上学意义上,它是理性能力。
与自我的内在合一internal integration相反,自我的内在分裂涉及羞耻感shame和罪恶感guilt。这二者可以使一个人与自己异化。罪恶感,是让别人觉得自己与善相违;羞耻感是感觉他人对自己的拒斥。缓解罪恶感,需要宽恕。缓解羞耻感,需要接纳来自感到羞耻者的关心。
Chapter 8
本章考察阿奎那的sanctification and justification成圣和称义理论,二者是对人的罪恶倾向的补救。
普通的孤独:因为外部原因而孤独,如年龄、疾病。自愿的孤独willed loneliness,则是更深层次的,缺乏internal integration的孤独 (p. 156),与之相应的情绪就是羞耻感和罪恶感 (p. 158)。
Sanctification指的是,上帝与人的高阶欲望合作,使之意愿某种善。
Justification指的是,道德和灵性的再生 moral and spiritual regeneration。对于阿奎那而言,就人而言,道德和灵性的再生要求此人信仰,即因信称义。
附记:对于阿奎那而言,有隐含信仰和外显信仰。对于那些在基督之前的人,或者是生活在不知道耶稣的地区的人,是有可能了解上帝的(尽管不能知道上帝的全部真理),此谓implicit faith。
Justification是接着sanctification的一个过程。二者的重点并不在于道德的成长(尽管这是这一过程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二者在于建立人与上帝的爱的关系。在成圣和称义中,人们委身于上帝 the surrender to God。
Chapter 9 本章分析约伯的故事。
约伯的两波苦难:(1)外在痛苦,如自己的财产、子女;(2)内在痛苦:关心他的人的疏远。在作者看来,对Job最糟糕的是,心灵创伤以及灾难的累积。【注意利维坦在约伯记的出现,其语境是强调上帝的权能】最后上帝对约伯的divine speech,看上去上帝对约伯生气,也意味着上帝真正关心Job(p. 194)。
作者认为,既有的释经The Anchor Bible interpretation忽视了约伯记中的第二人称经验。作者从约伯记开头的撒旦的两个故事入手阐明这一点。如何解释约伯的苦难?也是从撒旦故事入手。
故事中,上帝问撒旦从哪里来,也表明上帝是关心和爱撒旦的。撒旦周游世界,停不下来,是因为他不满意于他现处的地方。更重要的,这种不安定在于他内心分裂的自我。撒旦实际上是想伤害世人,但是碰上了上帝所设的藩篱。撒旦认为,若上帝撤去对约伯的藩篱(保护),则约伯会背叛上帝。【撒旦读约伯的指控,类似霍布斯的极端假设】撒旦认为,约伯只是为了利,约伯只是伪君子。Satan期望Job会憎恨神,而且,憎恨、背叛神,也是撒旦正在做的。
Job值得上帝赞扬,恰恰因为他坚定于爱上帝。撒旦实际上想改变和破坏的是约伯与上帝的第二人称关系。故事里,上帝暂时去除保护后,撒旦做得过火了,他的真实意图是用苦难来破坏人(约伯)与神的关系。约伯在苦难中的坚定恰恰作为例子反驳了撒旦的愤世嫉俗的看法。上帝的做法,分别同时拉近了自己与约伯、撒旦的距离。激进的愤世嫉俗的人只会把善想象为圈套、错觉。
撒旦对约伯的第二次指控,加剧了约伯的苦难。约伯的安慰者觉得,苦难也是上帝的好意;但是,约伯惊讶他们放弃了善的客观标准。约伯的反应表明了,如果神的权能和神的善要二选一,约伯选后者。【上帝最后认为约伯是对的,安慰者糊涂,这也间接证明善大于权能!】
作者最后指出,约伯记的故事,具有分形fractal特定。约伯有苦难,对应地,撒旦也有苦难。作为分形,约伯子女的苦难也是自成一体的。假设交战双方都信上帝,怎么办?即便当事者矛盾,也无碍于上帝的关心,如上帝可同时关心约伯和撒旦。上帝的目的(天意)在于与神亲密。
Chapter 10
本章探讨犯罪者(而不是受害者)的苦难,以参孙的故事为例。文本依据是弥尔顿的《斗士参孙》。其中的问题是:是否恶人受苦,这个苦对他而言是善的good?
Samson's story shows that there is a kind of redemption that is possible for a perpetrator of great evil. (p. 257) 作者认为,参孙的故事表明,恶人的救赎,也是有可能的。
Chapter 11
本章探讨亚伯拉罕。在上帝访问亚的数次中,大多围绕着亚的子嗣问题。上帝许诺亚会有王子王孙,但是迟迟没有明显的兑现信号。亚对此略显焦虑,甚至有二心double-mindedness,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续弦)来帮助上帝兑现许诺。最终,上帝给予亚伯拉罕牺牲以撒的试炼。亚通过了测试,凭什么?——凭借亚相信上帝会兑现承诺。亚的信,不是相信苦难是上帝为你好,而是,是相信(个人在爱的关系中的)承诺。【因此,作者不同于祁克果,认为此处没有dilemma道德两难】
Chapter 12
本章围绕“拉撒路复活”的故事展开,作者认为伯大尼的马利亚才是本故事的中心人物。其中,重要的概念是glory。一般而言,荣耀意味着:(1)名誉;(2)内在的卓越。上帝其实无需多加荣耀,因此,上帝的荣耀,其实是(归荣耀于上帝)者的荣耀。(pp. 329-330)
拉撒路复活,是耶稣的荣耀的计划。但是马大和马利亚对此不知,尽管她们和耶稣互相信任。
为什么耶稣哭了?因为耶稣感到沮丧。这就如同地震搜救人员,他们的计划是拯救废墟之下的受难者,但是,当他们在现场听到废墟之下灾民的哀号时,内心感动又沮丧。(p. 349)
Part 4
Chapter 13
是什么东西,能让人能够超越关心自己的繁荣【人为何需要苦难】?本章探究阿奎那对此的答案。本章的重点在于展示阿奎那的神义论。同时,作者认为,阿奎那忽视了这一点——苦难起源于人心欲望的丧失。
对于阿奎那,其价值光谱是:最坏的事情(与他人相异化)——最好的事情(与上帝共融)。
有两类苦难(p. 392):
(1)对于无信仰者,苦难是非自愿的,且是绝对无限的。战胜苦难意味着避免受更大的伤害。
(2)对于有信仰者,苦难是非自愿的,但是只是某一方面的。战胜苦难意味着获得更好的善。
这两种苦难,都能体现神的公义(即上帝与人的共融)。对于(1),好处是避免与神共融的永恒的缺失;对于(2),好处是增长了与神共融的程度。【前者消极,后者积极】
阿奎那神义论的核心(p. 408):称义和成圣的救赎过程的目标,并不是非关系性的内在状态的成长(如virtue),而是建立与加深位格之间的爱的关系(特别是人与神)。
总结:在苦难故事中,上帝对苦难的允诺何以是正当的?——在那些情况下,苦难是最好且是唯一的手段,使得受苦者获得他们所关心的事物what they care about.
Chapter 14
本章,作者致力于把阿奎那所忽视的这一点补充进阿奎那的神义论中。
作者注意到,阿奎那的神正论是基于客观的价值(以人的繁荣为准绳),但是,忽视了主观的价值(人心的欲望)——例如,伯大尼的马利亚,她的人心的欲望是希望她的兄弟不要死(p. 433)。因此,那些起源人心欲望丧失的苦难,如何融入进阿奎那神正论的解释框架?
作者提醒大家注意,在那些圣经的苦难故事的结局,以一种超出当事人预料的方式,其人心的欲望得到了成全(如拉撒路的复活)(p. 434)。
作者认为,尽管主观的价值因人而异(千人千面),但是,就人心的最深的欲望(渴望)而言仍是具有普遍性因素,即与他最关心的人(上帝)共融(pp. 439-440)。
【本章,作者主要就是在阿奎那神义论的框架下加入“主观的价值”,并且为了调和二者,强调特殊的主观价值中所蕴含的普遍的客观因素】
Chapter 15
对前文的神义论,进行总的辩护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