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24的博文

晚年周恩来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明镜出版社,2003年。 ◆第一章  毛、周关系的历史回顾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先是毛泽东在四月间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复信中共中央,批评中央的"二月来信"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的估计"都太悲观","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当时下级党组织像这样毫不客气地批评中央的作法是不多见的。这显示了毛蔑视权威,敢于抗上的个性。而作为中共党内最高军事首脑的周恩来在六月间收到毛的这封辗转来信后,表现出相当的民主作风,并不认为这是在违忤抗命,相反还觉得毛的申述意见不无道理,便站在中央的角度作了自我批评,承认中央"二月来信"中让红军分散等问题"是有些毛病" ,并且不再坚持让朱、毛离开部队,而改为希望红四军前委指派一得力人员前来中央讨论问题。 >>2024-09-25 19:54:20 >>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下,中共在随后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上不得不吞下了由王明教条宗派全面掌权的这颗苦果。周恩来虽然被留在中央,却威信扫地,只是一个戴罪之身的留用人员。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话说:"恩来同志自然应该打他的屁股,但也不是要他滚蛋,而是在工作中纠正他,看他是否在工作中改正他的错误。"经过这一场打击之后,周恩来元气大伤,虽说还没有到心灰意冷的地步,变得和他性格相仿、个人关系又一度很好的江浙同乡瞿秋白一样,但党内斗争的残酷和叵测,特别是李立三因违抗共产国际而遭到的下场,却在他的内心留下无法抹去的阴影,深感如履薄冰。周本来就是一个组织纪律观念极强的人,又有着临事而惧的个性,在他对事情没有看清并且确有把握之前,宁可犯政治错误,也绝不犯组织错误。这是周氏一生典型的政治哲学。 >>2024-09-25 20:02:17 >>值得一提的是,与毛泽东指挥的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相比,第四次反围剿打得更加漂亮。因为前三次只是歼灭了国民党的杂牌军,而这次则是围歼了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并创造了以往红军从未使用过的大兵团伏击战法。对此,蒋介行深为懊丧,称:"此次挫败,惨凄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就连原先准备在一旁等着看笑话的毛泽东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国民党发动围剿以来败得最惨的一次。这一胜利使周恩来如释重负,

正义的两面

慈继伟,《正义的两面(修订版)》,三联书店,2014年。 本书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正义理论。 正义的条件circumstances: 主观条件(人类既定的心理特征) 客观条件(人类既定的生存状况) 正义是介于纯粹利己与纯粹利他之间的品德。 第九章专门讨论怨恨 resentment的来源:“愤恨的来源恰在于此:既然我们有意识地把正义的要求作为定言命令,但同时又无意识地把正义的要求作为假言命令,那么,一旦别人违反正义的相互性并伤及我们的利益,我们就会产生愤恨的道德情感。”(页233) 后记 这本关于正义的书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抽象的哲学论著,但我做这项研究的念头却始于对具体的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这些现象可以概括为: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的非正义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制止或制裁,其他本来具有正义愿望的人就会效仿这种行为,乃至造成非正义行为的泛滥。这种现象在任何社会都可能发生,在道德文化和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社会更是如此,而且,不论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正义观念,这一可能性都无法避免。本书的主要思路,即正义的两面性,就是在思考这一现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顺着这一思路研读有关著述时,我才发现,这一问题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关于正义心理的任何研究都属鲜见。于是,我的这项研究就有了双重目的,一是以上述现象为切人点,解释正义心理和正义运作的若干重要方面,二是试图填补正义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第一个目的也是更主要的目的,产生于作者对具体的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因此,我恳请读者在考虑本书的抽象论证时能结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具体思考。(页248)

Chapter 38 of the Dàodéjīng as an Imaginary Genealogy of Morals

Ci, J. (2011). Chapter 38 of the Dàodéjīng as an Imaginary Genealogy of Morals. Ethics in Early China: An Anthology, 1, 233.  本文对《道德经》38章做道德谱系学的分析,指出这一章的重要性在于说明:儒家道德更会产生伪君子。儒家在道德完美性moral perfectibility上越走越远。(p. 243)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瞽瞍难题与孝道的唯义主义

刘梁剑. (2024). 瞽瞍难题与孝道的唯义主义. 道德与文明, 2024(4), 62-70. 本文与《游叙弗伦》的神义论相类比,提出这个问题:能否用见喜于父母(为父母所爱)来界定孝道。【孝道自足吗】 子女对父母的劝谏方式。【涉及disagreement的语用学】 王夫之解释“怨慕”:此正舜之不容已者,于是有怨焉,亦有慕焉,怨其不得于亲,而慕亲之欲得之也。以其慕生其怨,于其怨益其慕,怨慕合而泣自不容已矣。 AI: 本文主要探讨了“瞽瞍难题”及其在儒家孝道中的唯义主义表现。文章首先以舜对其父瞽瞍的孝道为例,探讨孝道在父母不当行为下的复杂性。与西方哲学中的“游叙弗伦问题”对比,作者指出儒家的孝道不是盲从权威或单纯的理性主义,而是一种唯义主义——行孝不仅基于情感,还要有理性判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从义不从父”。此外,文章进一步探讨孝道与天道的关系,认为孝道的本质在于通过孝亲实现人性与天道的统一。

Can we believe the error theory?

Streumer, Bart. "Can we believe the error theor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0.4 (2013): 194-212. AI: 本文讨论了错误理论的信念问题。根据错误理论,规范性判断是赋予不存在的规范性属性的信念,通常与道德判断相关。但本文提出,尽管错误理论看似合理,我们实际上无法相信它。文章的主要论点如下: 1. **我们无法相信错误理论**:因为错误理论声称没有理由去相信任何事情(包括错误理论本身),这就导致一种逻辑悖论,即如果错误理论是对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它。 2. **没有理由相信错误理论**:由于我们无法真正相信错误理论,因此无法给出理由去相信它。这削弱了许多对错误理论的批评。 3. **对错误理论的批评**:许多人认为错误理论具有自我毁灭性或缺乏实际作用,本文反驳了这些观点,认为这些批评基于我们无法相信错误理论的事实,并不影响理论本身的逻辑一致性。 4. **错误理论与反思平衡**:作者质疑哲学的反思平衡标准,认为真理可能超出我们的认知能力,即便如此,我们仍应追求尽可能接近真理,而不是为了达成认知一致性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最终,本文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立场:即便错误理论在逻辑上可能成立,但我们无法真正相信它。

Early Confucian moral psychology

Shun, K. L. (2013). Early Confucian moral psychology. In Dao companion to classical Confucian philosophy (pp. 263-289).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第一节 导论 儒家存在伦理学的关切,而这种关切又常常聚焦于一个人的psychology。 第二节 self 背景知识:讨论儒家的person概念,包括体、欲、情、气、志、意。 探讨儒家的self观念,包括我、吾、自、己。 儒家的理想人格,主要由三个观念刻画:仁、礼、义。 第三节 仁 仁:concern for others。有三种类型: (1)在某些特殊情境situation下关切他人的well-being (2)以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为持续的基础 (3)关心living things生物 第四节 礼:Lowering Oneself and Elevating Others 第五节 义 第六节 修身 self-cultivation是过程 self-transformation是目标 第七节 I have in the chapter highlighted self-transformation a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onfucian thought, and have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the nature of the self-cultivation process. 本节考虑了一些可能的误解和批评。

Temptation in Mengzi 1A7

Lee, J. Temptation in Mengzi 1A7. Dao (2024). 本文从君子容易受诱惑temptation(如君子远庖厨)的角度来探索孟子的德性理论的动机模型。指出,对于孟子而言,成为一个有德者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即是情感的无法控制emotional uncontrollability of the nobleman's compassion【不忍人之心】。 AI: 本文讨论了孟子1A7中关于德性和诱惑的理论。作者通过分析孟子的道德典范,特别是君子的同情心和相关的诱惑,提出了孟子德性观的一个重要特征:道德典范虽然具有德性,但也可能受到诱惑的影响。文章指出,孟子的德性观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德性伦理理论不同,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不应受到诱惑。然而,孟子认为君子的同情心会使他在面对某些情况时产生内心冲突和诱惑,这成为孟子德性理论的一部分。 文章还探讨了君子为了避免诱惑所采取的自我管理策略,强调德性伴随着一定的心理代价。通过讨论如何处理这一挑战,作者展示了孟子在规范德性方面的独特方式,并将其与其他德性理论进行了比较。

Understanding Dao in Methodological Terms

Zhao, X. Understanding Dao in Methodological Terms. Dao 21, 197–211 (2022). 本文是解读类的论文,即已有学者提出A、B、C解释,作者提出D解释。 AI: 本文题为《从方法论角度理解道》,由赵新侃撰写,探讨了《道德经》中“道”的不同解释。作者回顾了形而上学和实践性两类主要解读,并指出许多解释的一个共同问题:赋予“道”以模糊性。为此,赵新侃提出了一种新的、完全实践性的解释,将“道”视为应对世界的方法或策略,而不带有形而上学的含义。 主要内容包括: 1. **形而上学解读**:传统上,“道”被视为世界背后的形而上学原则,通常与创造或生成力相关。赵指出,这种解读存在模糊性,尤其是在试图将“道”解释为既超越世界又参与世界的原则时,难以协调。 2. **实践性解读**:以查德·汉森为代表的实践性解读强调“道”是一种指导行为的方法或规范,但这种解读在解释“道”如何具有创造性功能(例如生成万物)时,往往面临挑战。 3. **赵新侃的方法论解读**:作者主张一种统一的实践性解读,认为“道”是应对细致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方法。这种解读消除了形而上学的模糊性,认为“道”的创造力可以理解为通过方法产生结果,而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力量。 4. **研究的意义**:赵新侃的解读为比较哲学开辟了新的方向,例如可以将“道”与实践知识、创造力和策略的讨论联系起来,而不仅仅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比较。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李志绥,《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時報出版,2021年。 ◆第1章 >>我精神恍惚走到杨家,杨看出我心事重重。我将大哥来信的事告诉了他,我没有提“白澳”的事,只是说我下不了决心。他收起了笑容说:“这可是件大事,要好好想想。”我说:“你的看法呢?”他耸耸肩说:“我同你不一样,我全家都在这里。   那边给我的待遇再高,我也不会去。澳洲虽然实行白澳政策,可是全国人口太少,谋生容易。你应该问问你大哥,是什么事,有多少工资,可以两边比比看。”   他的话更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操,我并不在乎挣多少钱。如果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真能由此富强起来,个人的生活暂时下降,也是值得。我离开杨家当天就给慎娴写了封信,让她写信去问我的工作如何安排。 >>2024-09-18 07:06:34 ◆第3章 >>在一片颂扬声中,所有的生机都被斫丧了。违背良心的言论,违背良心的行动,成了准则。而更糟的是,唯有这种办法,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进而一步步爬上去。 >>2024-09-18 16:33:42 ◆第9章 >>但毛所极力追求的国民精神改造——也就是中国的浴火新生——仍遥遥无期。在庞大繁杂的官僚体制建立后,昔日的革命斗士成为养尊处优的官僚,汲汲于追求显赫地位,而将毛的革命理想抛诸脑后。毛深感不耐,他要快速地推动改革,继续革命奋斗。   但党官僚、领导干部纷纷发出警讯,坚持遵循苏联的渐进改革模式。毛则认为他们对苏联的模仿缺乏创意,在不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之下,将苏联的组织体系全套抄袭过来。毛为此对当年并肩作战的领导同志十分震怒。   毛的革命需要大胆、气魄和斗争等特质,这些也是毛的性格。因此他认为其他领导人只会墨守成规。 >>2024-09-18 20:14:44 ◆第10章 >>毛常告诉我,“我念的是绿林大学”。毛是个彻头彻尾的叛逆分子,他反抗所有的权威,力求驾御一切——从最高政治决策到他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细枝末节,中南海内凡事都须经由他的首肯,甚至江青的衣着打扮。中国的重大决策必须通过他的批准。   毛没有朋友,自外于一般的来往接触。他和江青很少聚在一起,亲生子女更少。   就我所知,毛对第一次见面的人虽很亲切,其实是铁石心肠,感受不到一丝爱或友情的温暖。 >>2024-09-18 20:19:02 >&

Moral Twin Earth, Intuitions, and Kind Terms

Geirsson, Heimir. "Moral Twin Earth, Intuitions, and Kind Terms." Croat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4.40 (2014): 91-110. 作者的主张: (1)霍根所根据的Putnam-like intuition是有问题的,为支持此一论证,作者 指出了孪生地球与道德孪生地球之间的不同点 。 (2)此外,即便指称的properties不同,仍存在实质分歧,因为存在a shared meaning component. 【感觉这一点,有点类似Copp的inter-translatable的论点】 AI: 本文中“道德孪生地球、直觉和种类术语”批评了霍根和蒂蒙斯的“道德孪生地球”论点,该论点挑战了新道德实在论。霍根和蒂蒙斯借鉴了普特南的孪生地球思想实验,认为新道德实在论会导致相对主义或指称不确定性,因为地球和孪生地球上的道德术语表面上有相同的含义,但指代不同的道德属性。 盖尔松提出了两大反对意见: 1. **与普特南孪生地球的相似性问题**:盖尔松认为,道德孪生地球与普特南的自然种类术语实验不同,不能直接类比应用直觉。 2. **结论不成立**:即使接受霍根和蒂蒙斯的直觉,地球和孪生地球上的道德术语虽然指代不同的属性,但仍能进行实质性的道德争论,因为它们共享某些意义成分。 盖尔松认为,通过改进指称理论,新道德实在论仍能应对这一挑战,即使在不同世界中,术语指代的属性不同,也可以有实质性分歧。

Moral Kombat: Analytic Naturalism and Moral Disagreement

Elliott, Edward, and Jessica Isserow. "Moral Kombat: Analytic Naturalism and Moral Disagreement."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24). 第一节 导论 本文试图以analytic naturalism来为自然主义辩护,反驳道德孪生地球。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倘若坚持实在论,那么地球人与孪生地球人不存在实质道德分歧(其实应该是有的)。 作者立论:意义和分歧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实质分歧关乎说话的态度,而与说话内容无关。 第二节 介绍Analytic Naturalism 一些性质是可以在理论内部得到分析的。 在分析自然主义看来,大众道德理论folk moral theory所说的在分析上等同于这样的主张:对与错、好与坏等道德属性都在该理论中完美地占据了各自的角色。 AI:Analytic Naturalism主张,道德术语和道德概念可以通过自然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且这些分析是先验的、可通过理性获得的。它的核心思想是,诸如“对的”、“错的”、“好”、“坏”等道德概念,可以通过它们在我们日常道德理论中的功能角色来进行定义。这种观点与“分析功能主义”(analytic functionalism)相似,该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如“信念”、“欲望”等概念,可以通过它们在民间心理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第三节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 第四-八节 见AI AI: 《道德格斗:分析自然主义与道德分歧》是由Edward Elliott和Jessica Isserow撰写的一篇文章,探讨了自然主义者在解释不同社区之间的道德分歧时面临的挑战。核心问题是自然主义是否能够解释具有不同道德词汇的社区之间真实的道德争论。文中批判了“道德孪生地球”论证(MTE),该论证认为,如果自然主义是正确的,那么这种分歧仅仅是语言上的,而非实质性的。 作者从分析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主张 即使社区在道德术语的使用上有所不同,也可能存在有意义的道德分歧。 他们挑战了“相同意义是产生真实分歧的必要条件”的观点,认为道德争论主要是关于态度的冲突,而不是表达的命题内容。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各种元语义方法,反驳了“沙文主义的概念相对主义”的指控,即认为不同道德框架的社区无法理解彼此的道德

曹薰铉:无心

曹薰铉,《曹薰铉:无心》,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 ◆1.4 思考,创造更加强大的自我 >>许多人认为,幸福是从金钱、名誉或者成功中获得的。但是,我相信真正的幸福是从强大的自我中得来的。 自我即是自尊。人的自我足够 强大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不会被别人的视线或者社会的标尺所左右,会一直按照自己的信念来行动。 当然,这种自我并不是平白无故就可以养成的,只有养成自己思考,时常自我反省,深思熟虑的习惯,才能培养出自我。如果想要成为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不用看别人的眼色,不对别人唯唯诺诺,能将自己的想法光明正大地讲出来,按照自己的信念行动的人,必须要学会自己思考才行。 >>2024-09-04 13:54:46 ◆3.2 扩张我的领土 >>但是,不管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都应该要为了扩张属于自己的领土而努力生活才行。因为扩张领土并不仅仅意味着成功、出人头地和胜利。将自己的潜力与可能性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这些都是我们在世界上扩张领土的行为。 我们应该常常问自己应该怎样去生活,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生活,并且不该为了得到回答而停下来。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为了比现在更好的生活、更幸福的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为了这个必须要和别人进行竞争的话,我们不应该害怕,而应该朝它奔进。“反正不行”“不要白白受伤”,以这样的态度生活的话,什么都实现不了。 >>2024-09-04 14:35:07 ◆3.6 面对任何对手都不能气馁 >>如果想要拥有自信,那就要多多创造培养自信的机会。比如挑战各种比赛与考试,接受无数次面试,在大庭广众下发表演说,挑战陌生的事情,执行更为困难的业务等。只有反复经历这些才会更努力,变得更伶俐。刚开始可能会因为常常犯错被骂,觉得自己很寒酸,自信也变得越来越少,但是只有反复经历这些,才会赢得争取自信的机会,即,得到获取成就的机会。在赢之前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你就会不再畏惧失败,拥有自信。 所以,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人都不要沮丧。挺起你的肩膀吧。大声叫出“啊哈!”施展你的气势吧。并且,打开门堂堂正正地进去吧。 >>2024-09-04 21:45:55

Moral Twin Earth Strikes Back: Against a Neo-Aristotelian Hope

Rubin, Michael. "Moral Twin Earth Strikes Back: Against a Neo-Aristotelian Hope." Journal of Moral Philosophy 1.aop (2023): 1-25. 道德孪生地球存在单义性univocity的问题。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试图为实在论辩护,反驳道德孪生地球,强调good是attributive adjective而不是predicative,即“X is a good α”而不是“X is good”。这种主张采取一种美德伦理学的进路。 本文作者则反驳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这个主张反驳了一种Moral Twin Earth(MTE4),却没有反驳另一种MTE(MTE3)。最后作者构建了一个两难困境批驳了新亚里士多德主义(AMS):要么AMS会遇上道德中立的陈述(如马跑得快,跑得快道德中立);要么若有道德内容,就会再次陷入道德孪生地球。 AI: 文章《Moral Twin Earth Strikes Back: Against a Neo-Aristotelian Hope》由Michael Rubin撰写,批判了新亚里士多德道德语义学(AMS)试图解决针对自然主义道德实在论(NMR)的“道德双生地球”(Moral Twin Earth, MTE)论证的努力。文章通过四个不同的MTE案例来分析AMS的不足: 1. **第一个MTE案例(MTE1)**:Rubin概述了经典的MTE思想实验,描述了来自不同星球的对话者如何使用不同的道德术语(地球人是义务论者,而双生地球人是效益论者)。Rubin指出,自然主义道德实在论无法解释他们之间的实质性道德分歧,因为NMR认为每个道德体系基于其各自的自然属性都是有效的,这将冲突简化为语言上的分歧,而非实质的道德分歧。 2. **第二个MTE案例(MTE2)**:Rubin讨论了Christopher Freiman提出的新亚里士多德道德语义学(AMS),认为道德内容可以通过亚里士多德式的常识原则来确定。Freiman声称,AMS可以回应MTE的挑战。然而,Rubin指出,即便在AMS框架下,地球人与双生地球人之间的实质性道德分歧依然存在,说明新亚里士多德式的道德概念并非普遍适用。 3. **第三个MTE案例(

A Philosophically Inexpensive Introduction to Twin-Earth

Frances, Bryan, A Philosophically Inexpensive Introduction to Twin-Earth. 孪生地球讨论这一个命题: Physical duplicates can have different thoughts.  张三及其复制品张3可以拥有不同的观念。【再通俗一些,即,张三及其克隆人张3,二人的物理身体一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人的观念一样。】【这种解读,是从身心关系的视角来看孪生地球】【孪生地球其实就是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的一种说法】 作者在该文分析了普特南的孪生地球的逻辑论证结构。并在最后提出六个问题并尝试解答。 在第二个问题中,作者提到了一些概念: 我们现代科学给我们的一个直觉是brain states fix or determine mental states. 依据这个直觉,我们有supervenience随附性:mental states supervene on brain states. wide (or extrinsic) mental states:若除了我宇宙中没有其他东西,我将不会拥有这些状态。 narrow (or intrinsic) mental states:若宇宙中只有我,我仍然会拥有这些状态。 作者最后指出,反随附并不意味着外在。换言之,以下的推论是错误的: (1)If anti-supervenient then wide; 或它的逻辑等价式: (2)If narrow then supervenient 第三个问题中,作者指出以下两个逻辑关系是真的: supervenient --> narrow  随附蕴涵内在 wide -->  non-supervenient  外在蕴涵非随附 反之则不成立。(即,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第四个问题,作者指出, Anti-individualism focuses on supervenience: it says that beliefs are anti-supervenient. Externalism is a different claim: it says beliefs are wide. 反个体主义关心随附性;外在主义关心外在性。 AI: The article "A Phil

思想与论证

程炼. (2005). 思想与论证.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导言 苏二条:(1)清晰的概念(采取字面意思,而不是修辞);(2)逻辑的论证,而非故弄玄虚。 8 尼采的挑战 本文最后,就尼采的道德谱系,提出了类似genetic fallacy的质疑。起源如何,并不决定事物目前的性质。 10 生与死 【本文探讨the meaning of life,很有意思】 为什么人们厌恶死亡?出生并没有剥夺过去可能的善,但是死亡剥夺了未来可能的善。 人生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1)愉快的感受;(2)重要目标的实现。人类的善,就是促进这两方面的圆满的事物。 “超越死亡的惟一方法是提高生命的强度,将更有力度的生活连接在死亡端点上。生活的强度和力度要从两个方面看。 其一,要看个人生活中的各种目标是否联系和统一。 目标缺乏联系和统一的生活是杂乱的、自相矛盾的,其人多半是随波逐流,无法在总体上掌控和统合自己的行为。 其二,要看个人生活能否跨越自身的边界,与更大范围的事业和他人相结合。 许多人相信,个人生活的意义需要以更宽阔的背景为参照,这是克服自身局限所必须要做的。一个人倘若不能在自身之外发现某些他可以为之做出牺牲的事物,他的生活自然显得渺小和局促。在更大的价值和事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宿,找到自己以死相趋的东西并服务于它们,可以补偿自己的死亡带来的损失。 一个有趣的逻辑是,你在生活中越是自怜,你从死亡中得到的伤害就越大,而你的外部关怀越多,你从死亡中得到的补偿就越多。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死。 不难发现,许多伟大的生活恰恰是在死亡那一刻达到顶峰的。”(页166-167) 本书第五部分,涉及宗教哲学 12 分析divine command theory论证的一些前提 13 研究Alvin Plantinga,其人攻击自然主义 14 是关于Kelly James Clark的《重返理性》的书评,Clark还关注中国哲学。

动机效力与规范证成—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的诠释及其反省

东方朔, & 李斯源. (2023). 动机效力与规范证成——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的诠释及其反省. 道德与文明, (5), 82-94. 本文涉及一些海外以道德情感moral emotion角度来研究孟子的文献,值得按图索骥。 本文评述David Wong。其人主张孟子的同情心兼备动机(explain)与规范(justify)。动机解释道德行动,规范合理化道德行动。 AI: 本文主要探讨了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概念的诠释以及其理论上的反思。文章首先介绍了休谟学派关于理性与激情之间关系的观点,并对孟子“同情心”作为道德行动的动机和规范证成进行了分析。黄百锐认为,孟子的同情心不仅包含认知功能,能够认识规范性理由,还能为道德行动提供动力。然而,文章也质疑了这种“导入”是否具有必然性,并探讨了黄百锐如何处理孟子文本中的道德欲望问题。最后,文章通过对“同情心”的分析,进一步讨论了道德欲望与行动理由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可能的理论疑问。 总的来说,本文在黄百锐的理论基础上,对孟子的同情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对其理论的批评和质疑。

Is Backsliding Possible on Xunzi’s View?

Sung, W. Is Backsliding Possible on Xunzi's View?. Dao 23, 397–421 (2024). 在《荀子》中,一个问题是how the sages, who were once ordinary people, could become sages?作者换了一个思路,质问:成圣之后是否会backsliding(故态复萌,老毛病又犯了)?作者认为,针对这一问题,可能有三种解释,作者依次对此进行评估。 AI: 本文讨论了在荀子哲学中,经过道德转化的人是否可能“退化”回到转化前的状态。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通过努力和学习可以转变为善。作者探讨了三种可能的解释: 1. **解释A**:转化完全由环境因素驱动,因此当人处于不同环境时,退化是可能且可能的。这一解释被认为与荀子的整体哲学不一致,因而被排除。 2. **解释B**:转化涉及到人的根本性质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使得退化不可能发生。在这种解释中,个体的道德本质被改变,因此即使在不良环境中也不会受到影响。 3. **解释C**:转化并没有改变人的根本性质,而是通过积累道德知识来实现的。虽然理论上退化是可能的,但由于转化后的人具备抵御负面影响的能力,退化的可能性很低。 作者最终认为很难在解释B和解释C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建议需要进一步研究荀子对道德知识及其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看法。

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

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梁志学 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在费希特那里,民族是一个超越于国家的概念,爱国的爱,在于爱民族,而对民族之爱,在于爱民族中具有神圣永恒的事物,这个事物对于德意志民族而言就是“自由”。】 ◆第一讲 绪论 >>由此可见,给我们留下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折不扣地、毫无例外地把新的教养施给一切德意志人,以致这种教养不是成为一个特殊阶层的教养,而是不折不扣地成为这个民族本身的教养,并且毫无例外地成为它的一切单个成员的教养;在这种教养方面,即在使人对公正事情衷心表示满意的教养方面,各个阶层将来在其他发展部门可能发生的一切差别都会完全消失;所以,按照这种方式,就在我们当中决不会形成民众教育,而是会形成特有的、德意志的民族教育。 ◆第二讲 概论新教育的本质 >>上述办法是德意志人的一种全新的、以前在任何民族中还从来没有存在过的民族教育。在上一讲里,这种新教育与以往常见的教育不同,已经被描述为这样:以往的教育充其量说,也仅仅是告诫人们遵守良好的秩序与道德,但这些告诫却对现实生活不曾有任何效果,因为现实生活是按照全然不同的、这种教育根本不可能了解的缘由形成的;与这种教育相反,新的教育则必定能够按照规则,确实可靠和毫无差错地塑造和规定其学子的现实生活活动。 >>在人心中培养坚定不移的善良意志的这样一种确实可靠、深思熟虑的做法,应当是我所提倡的那种教育方法,而这就是这种教育方法的首要特征。 >>这类能力自动地设计的各个图像决不是反映现实的单纯摹本,而有能力变为创造现实的蓝本,它可以说是用新教育培养种族的工作所必须依据的出发点。我说的是自动地设计这些图像,所以这意味着学子们靠自己的力量造成它们,而绝不意味着,他们只能被动地把握和充分地理解那种由教育提供给他们的图像,并且就像它被提供给他们那样重复它,好像问题仅仅在于有这样一种图像。之所以要求学子们在形成图像方面要有自己的自动性,是因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设计的图像才能引起学子们强烈的愉悦之情。这是因为,让人对于某个东西仅仅表示喜欢,而没有任何抵触情绪,是一回事,并且这样让人被动地表示喜欢,至多只能是由被动的给予造成的;但是,对于某个东西感受到愉悦,以致这种情绪变为创造性的,引起我们的一切创造力量,则是另一回事。 ◆第三讲 再论新教育 >>我们所倡议的新

【重要】沃尔夫:如何撰写哲学论文

罗伯特·保罗·沃尔夫的《哲学是什么》,李婷婷、聂一鸣译,商务印书馆,2021年1月 [https://mp.weixin.qq.com/s/5m4BakQohpQ4jchd18SHnQ] 一篇哲学论文是对一个论题的辩护,解释和分析这个论题,给出支持论题的论证,陈述和考察该论题可能的反驳,并对它们作出回应。因此一篇哲学论文有五个部分: 1. 论题的陈述 2. 论题的分析和解释 3. 论题的论证 4. 对论题反驳的考察 5. 对反驳的回应 撰写哲学论文最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按以下顺序加以组织:论题、论题的分析、论题的论证、关于论题的反驳意见、对反驳的回应。当然不必固守这个顺序,熟练后,你们也许想尝试其他组织方式,但如果你们之前从未写过哲学论文,并且不太确定该怎么写,那么采用这个结构是一个好主意。这绝对不会出错! 一.论题 一篇哲学论文是对一个论题做出辩护,所以第一步是弄清楚论题是什么。论题是一项陈述,对讨论的主题做出清晰明确的主张。例如,如果你们论文的话题,即要讨论的主题,是堕胎的道德性,你们可能会选择以下论题进行辩护: •在任何情况下堕胎在道德上都是错的。 •女人有绝对的权力决定是否堕胎。 •只有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时,堕胎在道德上才是正确的。 上述每一个论题都是清晰明确的陈述,在堕胎的道德性上采取了某种立场,论文其他部分试图辩护的正是这一立场。 让我们换一个例子。假设讨论的主题是最高存在者的存在。你们也许会选择辩护的论题包括: •只有阿拉是唯一的真神。 •存在着一位最高的存在者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人类没有能力确定是否存在一位最高的存在者。 现在让我们看几个看似论题实际上不是的例子: •占星术的科学地位 •堕胎的赞成和反对意见 •我为什么相信上帝 这些不是论题(thesis),因为它们没有主张任何东西。这三个只能说是话题(topics)。你当然可以写一篇哲学论文讨论其中一个话题,但你必须首先就这些话题选择一个论题,并在论文中为之辩护。顺便要说的是,要特别提防像第三个话题(“我为什么相信上帝”)那样的假论题。哲学论文不是表达你的感受或信仰的私人报告。它是对某一论题的论证。 高中参加过正式辩论赛的人可能认为这一切很像辩论。确实如此,哲学很像辩论。 关于论文的论题容我再多说几句。学习写作哲学论文非常像学习打篮球或网球。如果你们只是站在场外看别人玩,那是学不会的。因此撰写哲学

【重要】【实用】通过哲学写作“认识你自己”

张子夏,通过哲学写作“认识你自己” [https://mp.weixin.qq.com/s/zUJg6B222tm99_oPEUj4pw] 作为高度个性化的作品,哲学论文应该是作者展现自己思想的舞台,不要让人一眼只看到一大帮哲学家的幽灵。如果读者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只能记起别人说了什么,对作者本人的论述却完全没有印象,那么这篇文章显然不能被算作合格的哲学论文。 由此可见,要写出一篇像样的哲学论文,作者必须进行大量的独立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从思考到写作的过程也是“认识你自己”的过程,因为它逼迫你清晰地阐释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当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高度个性化不等于纯粹主观。事实上,考虑到我们撰写论文的目的往往在于说服读者相信或不相信某个论点,论文必定要以某些具有客观性或主体间性的东西作为支撑。如果只是一直说“我觉得”“我认为”,却不提供任何理由,那么这些表述最多只能引发共情,完全无法起到说服他人的作用。 第一步:确立论题 开始哲学写作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确立论题,明确告诉读者(包括自己)你这篇文章所要讨论的是哪个命题,你认为它为真还是为假。从这个表述看,我们至少需要注意两件事。第一,仅仅确立讨论主题是不够的。假设老师布置了一篇课程论文,要求与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相关。一些同学会直接开始从笛卡尔对两类实体的区分说起,聊到斯宾诺莎的属性二元论,再谈谈当代的物理主义……零零碎碎说了很多,却不知道核心论点是什么。之所以会把文章写成这样,多半是因为作者从一开始就缺少写作目标。换言之,作者一开始就没有确立某个命题作为论文的论题。这样的写作方式就像某个下午在咖啡厅和朋友闲聊,想到哪儿聊到哪儿,没有明确的方向。哲学论文不是这样的闲聊,它更像是针对某个特定问题的争论。 第二件需要注意的事就是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有的同学可能心中打这样的小算盘:“当我与别人争论时,我会跟他说:‘你说的是对的,但我说的也没错。’这样就能高情商地化解争论,让大家都有面子。”可是如果哲学的工作是探究永恒真理,那么这样的行为无疑只是在搅浑水——它对于实现该学科既定的目标毫无助益。在进行哲学论文写作时,我们不但要尽可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立场,避免出现含混性,还要在一开始就陈述该立场,让读者知道这篇论文究竟要实现什么目标。 第二步:构思提纲 一般来说,在确立论题时我们就已粗略掂量过支持或反对某个论点的理由。那么在撰写提纲

Copping out on moral twin earth

图片
Horgan, Terry, and Mark Timmons. "Copping out on moral twin earth." Synthese 124.1 (2000): 139-152. 本文是一系列论战的回复。 Horgan, Terence & Timmons, Mark (1991). New Wave Moral Realism Meets Moral Twin Earth.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16:447-465. 该文构建道德孪生地球论证反驳道德实在论。 Copp, David. "Milk, honey, and the good life on Moral Twin Earth." Synthese 124.1 (2000): 113-137. 捍卫道德实在论立场。 本文是对Copp的回复。 作者提出,道德孪生地球论证意在对自然主义道德实在论(道德词项指称自然性质)提出一个两难困境:要么陷于指称的不确定,要么陷入相对主义。作者给出一个思维导图来说明道德孪生地球的论证思路: 作者给出了两种相对主义的可能—— 观念相对主义:意义不同,指称对象不同 标准相对主义:意义不同,指称对象相同(例如:缠足,满族人说不好,汉族人说好)

Even More Supererogatory

Holly M. Smith (2024) Even More Supererogator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2:1, 1-20. 该文第一小节总结了Supererogation的定义,需要满足六个条件。 1. X is deontically ATC (all things considered) permissible, not deontically ATC required, and not deontically ATC wrong. 2. X is morally good, that is, it has greater excess erogatory value than the permissible alternative with the least excess erogatory value. 3. X would impose a personal cost on the agent, that is, it has greater opportunity cost for its agent than the permissible alternative with the least opportunity cost. 4. X may be performed by an agent who has a prima facie (but no ATC ) duty to perform X, or by an agent who has no duty, not even a prima facie duty, to perform X. 5. There is no deontically permissible alternative to act X that has the same excess erogatory value but would impose less opportunity cost on the agent. 6. There is no deontically permissible alternative to act X that would have greater excess erogatory value but impos

Supererogation and Optimisation

Christian Barry & Seth Lazar (2024) Supererogation and Optimisatio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2:1, 21-36. 本文讨论了supererogation(超义务行为)的三种观点。 核心问题:在实现个人的unconditional duties之前和之后,如何处理额外的conditional duties?拔一毛以利天下? 案例:看见野火蔓延进building A,什么都不做 B,走南门,救张三(cost: 冒着风险r) C,走北门,救张三和李四(cost: 冒着风险r) Symmetry:持功利主义观点,要考虑conditional duties,利益最大化,选C Disconnection:持契约论观点,没有什么conditional duties,一毛不拔,选A 作者评论Symmetry,认为该观点的最大缺陷在于对见义勇为者不公平,因为见义勇为者需要自愿承当过多的costs。作者评论Disconnection,认为这一观点给予的自由裁量太多了,火宅中拯救鹦鹉也无不可。 与这两种极端不同,作者选择支持Asymmetry,承认条件性义务,但是必须给予自由裁量的余地。这个观点有不同的版本,作者支持Weighted Agent-Favouring Asymmetry,它主张你的牺牲同时带给你自由裁量权 Your sacrifice buys you a measure of discretion.。

New Wave Moral Realism Meets Moral Twin Earth

Horgan, Terence & Timmons, Mark (1991). New Wave Moral Realism Meets Moral Twin Earth.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16:447-465. 作者的立场:反对moral realism 作者注意到,近期出现了moral realism的新浪潮,他称之为synthetic ethical naturalism,他主要主张自然性质N因果规制causally regulate道德词项t。 作者构建道德孪生地球来反驳这种观点,指出,地球与孪生地球人的道德词项,Tc和Td,并不是meaning不同,而是theory的不同。 最后,作者构建一个开放问题论证,证明这种新的道德实在论仍无法避免开放问题。 AI: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Moral Twin Earth Argument)是由哲学家特里·亨茨克尔(Terence Horgan)和马克·塔普(Mark Timmons)在1991年提出的一个哲学思想实验,旨在反对道德自然主义(即道德事实可以被还原为自然事实)的观点。这个论证通过一个类似于“孪生地球”(Twin Earth)的思想实验来探讨道德术语的意义以及道德信念的普遍性。 ### 思想实验的基本内容: 1. **孪生地球**:假设有一个与地球几乎完全相同的“孪生地球”,唯一的区别在于孪生地球上的人类使用的道德术语(例如“good”或“right”)虽然在语音和拼写上与地球上的相同,但它们所指涉的内容却有所不同。比如,在孪生地球上,“good”可能指的是一种与地球上的“good”不同的属性。 2. **道德分歧**:假设一个地球人和一个孪生地球人讨论道德问题时,地球人说“good”是指某种自然属性(如某种行为能够最大化幸福),而孪生地球人用同样的词语“good”来指涉另一种不同的自然属性(如某种行为能够满足某种神秘的宗教义务)。 3. **后果分析**:这种情况下,即使地球人和孪生地球人使用相同的道德词汇,他们所指代的道德概念是不同的。这个思想实验展示了道德术语的意义不可能仅仅通过自然属性来定义,因为如果道德自然主义是正确的,那么所有使用同一术语的人应该指代相同的自然属性,但孪生地球的例子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 论证的核心思想: 道德孪生地球

The dilemma of analytic philosophy in Chinese

Huang Y. (2022). The dilemma of analytic philosophy in Chinese. The Philosophical Forum, 53, 175–186. 作者首先给“分析哲学”下了一个定义: X comes under analytic philosophy if (1) X shares familiar features with other analytic philosophies, such as overlapping topics, doctrines, methods, or styles and (2) X is causally connected with paradigmatic figures of analytic philosophy, such as Frege, Moore, Russell, Wittgenstein, Quine, or Kripke. 作者指出,分析哲学在中国面临一个困境:on the one hand, if the analytic philosophy article in Chinese is a critical or original one, then it only performs the knowledge-service function but not the audience-service fun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article is a survey, then it only performs the audience-service function but not the knowledge-service function. Either way, analytic philosophy in Chinese cannot fulfill both functions. 研究不能兼顾读者导向和知识导向。 对这个困境的解决,作者借鉴了Olberding (2015) and Huang (2016)对中国哲学在西方的困境的建议,并且反其道而行之,主张First, authors should find a topic that interests the audience in

Questions for Hierarchical Confucianism

Ziliotti E. Questions for Hierarchical Confucianism. The Review of Politics. 2022;84(3):329-349. AI: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围绕儒家思想中的社会等级关系展开讨论。作者Elena Ziliotti通过新的论证策略,质疑了一些当代儒家学者支持等级社会关系的主张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文章探讨了儒家等级思想在历史和当代的演变,尤其是通过对比儒家与西方哲学中的等级与平等观念,指出社会等级可能对人们的 物质福祉、伦理发展和政治秩序  people's material wellbeing, their ethical development, and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产生负面影响。作者主张,相较于等级社会,平等的社会关系在代表民主制度中更能实现儒家政府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此外,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和哲学讨论,分析了当代复兴和实施儒家社会等级的努力,并认为这些努力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作者最终得出结论,儒家学者可以拒绝等级社会关系,同时避免极端平等主义的主张。

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

姜以琳,《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許雅淑 李宗義 译,衛城出版,2023年。 ◆第二章 各歸其所、各安其位 >>重要的是,建民的說法顯示地位低的學生是多麼用力捍衛與合理化這套等級體制。地位低的學生支持這套制度的可能原因之一,是他們需要以一種直白的方式解釋自己的成績不振。他們把低分歸咎於不可抗拒的因素,即天賦能力,避免為自己在學校表現不佳負責。同樣的,儘管學生使用相同的說詞,並把學神描述為「聰明」或「腦子好」,但在討論中,天賦能力仍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生們並未直接衡量天賦能力,也沒有證據直接支持這個論點。他們從考試成績以及展現出來的努力去推斷同儕的天賦能力。然而,當大家把這種看不到和測不到的特質當成同儕表現差異的唯一合理解釋,也就在學神和其他人之間製造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當學生把整套地位體系合理化,學神也就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崇高群體。最終使得學神成為校園裡的「神」。 >>很快就可以看出,菁英學生與來自人口大省的同學比較功課時,根本就難以望其項背。21由成績決定勝負的競賽變得如此激烈,使得他們的努力全然白費,所以許多人都不再爭奪最高的地位。為了讓自己有機會獲勝,菁英學生發展一套替代規則,試圖爭取大學裡頭的高位。學神和學弱仍然在金字塔的頂端與底部,但因為愜意程度的緣故,他們把學霸的地位降到學渣之下。 ◆第四章 把老師掛黑板上 >>學生清楚老師在自己爭取頂尖大學錄取所扮演的角色,因此會藉著送禮表達感激,這是中國商場和政府部門都有的一種交換行為。8老師知道自己會在假期、活動和生日時收到禮物。9他們也知道不用期待會收到哪些東西。例如,賀卡對於建立師生關係的幫助不大。當我跟龍老師說,美國學生有時會寫卡片給老師,他皺著眉頭嚴肅地說:「卡片?那算什麼?」他問:「怎麼有人會要那種東西?」 在我訪問的學校裡,每一個老師都收過學生(和家長)送的禮物。有一次我在頂峰中學進行全天的觀察,遇到了胡老師,他讓我看到原來學生家長送禮是多麼普遍。胡老師在走廊上遇到我,邀請我到他和其他三個老師共用的辦公室。他客氣地問我要不要喝茶。我欣然接受。然而,他接著問:「你想喝哪一種茶?」這就難倒我了。我站在那,不知道怎麼回答,沒想到居然還有得選。他笑著把我帶到辦公室中央的一張桌子前,那裡堆放著各種茶葉。我看著這些昂貴的茶葉下巴都快掉下來,胡老師指著其中幾款,推薦我

Constructing Morality with Mengzi: Three Lessons on the Metaethics of Moral Progress.

Robertson, Seth & Hu, Jing (2019). Constructing Morality with Mengzi: Three Lessons on the Metaethics of Moral Progress. In Colin Marshall (ed.), Comparative Metaethics: Neglected Perspectives on the Foundations of Morality. London: Routledge. 【注意,本文两位作者主攻道德心理学moral psychology与中国哲学】 本文论证孟子的道德理论能够提供更好的道德进程moral progress的解释,对反实在论是一个补充。 moral progress指的是认识到以前认识不到的道德事实。 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孟子中学到三点教训: 1,moral progress不仅是信念的改变,还涉及其他维度 2,类比推理对视角改变的重要性【社会变革,比如认识到奴隶制的问题】 3,情感对道德进展的引导(涉及对shame的理解)

革后余生:從牛津大學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

徐友漁,《革後餘生:從牛津大學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旭昇圖書有限公司,2024。 徐友渔曾受教于达米特。 学习分析哲学的意义: 分析哲學是20世紀2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主要在英美和北歐國家流行的一種哲學,分析哲學家一般都具有高度的科學、數學、邏輯素養。他們認為,相當多的哲學問題是由於人們誤用語言造成,哲學命題不僅區分為對的和錯的,更重要的是還要看到有第三類,它們是毫無意義的。它們表面上對事情有所論斷,但實際上什麽內容也沒有。 分析哲學的使命就是深入研究語言的本質,找出被表面語法掩蓋了的語言深層邏輯結構,或正確使用語言的條件。語言哲學顯示了哲學的鋒芒,它像一把鋒利的剃刀,把含混不清的表述,把表面高深實為空洞無物的論述剃除得乾乾淨淨。 在我看來,中國人傳統的慣性思維中就包含了許多分析哲學力圖清理的東西。比如,中國人特別喜愛作出形如「P和非P」的斷語,最常見的例子是:「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這種話,把一切可能性都窮盡了,就像說「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說了等於沒說,因為它表達的訊息為零。 ◆為啟蒙正名 >>如果說,90年代中國大陸思想文化場景的大轉變後重要的景觀之一是民族主義的喧囂和泛濫,那麽可以說,另一重要景觀則是當代西方的種種「後學」或「後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後殖民主義等等傳入中國,對啟蒙、理性、現代化等等價值的解構。長期以來,在中國大陸,啟蒙一直是作為正面價值得到肯定與讚揚,知識界有一種共識:這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優秀遺產,值得繼承和發揚。然而從90年代初開始,這個情況發生了變化。對啟蒙的反思、質疑、批判一波接著一波,一浪高過一浪。一時之間,啟蒙似乎就要變成應該拋棄和聲討的負面遺產。 >>同樣,80年代的啟蒙根本不是無條件臣屬於西方學說的結果,而是對於給中國帶來深重苦難的文化大革命進行反思、批判和撥亂反正的努力。為了避免文革悲劇的重演,為了與當時還廣有市場的極左學說相對抗,中國知識界大力倡導人道主義、科學理性、自由、民主、法治,這諸種話語與歐洲啟蒙學說不謀而合,但卻是出自中國人經歷苦難之後的醒悟。 事實上,在80年代引入西學的風潮中,最突出的缺陷恰恰是缺乏對於歐洲啟蒙思想的專註,大致說來,80年代在中國最走紅的西方學說是尼采、海德格爾的思想,而這些思想基本上是與歐洲啟蒙思想相對立的。啟蒙學說

Philosophical Metho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Williamson, Timothy. Philosophical method: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做哲学的方法,包括: -从常识common sense出发 -disputing 体现正反观点的辩论 -clarifying terms 概念分析 -thought experiments 思想实验,例如缸中之脑 -comparing theories 不同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 -deducing 即逻辑的推理演绎,例如有些论证列出P1,P2,据之得出Conclusi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哲学史 -引入其他领域other fields,交叉研究,比如心理学、物理学、数学 -model-building 建模,比如研究概然性probability问题以lottery为模型,再如卡尔纳普的内涵语义学intensional semantics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Lycan, W. G. (2018).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Routledge. 第一章 导论 语言哲学探究语言与世界的联系。一个语句的意义是什么? 指称理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在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 【第一部分 指称理论】 第二章 Definite Descriptions 限定的摹状词 单称词项singular terms主要包括 -proper names (Jane, Winston Churchill, Djakarta, 7, 3:17 p.m) -definite descriptions (the Queen of England, the cat on the mat, the last department meeting but one) -singular personal pronouns (you, sh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this, that) Frege and Russell set forth four puzzles about singular terms: -the Problem of Apparent Reference to Nonexistents -the Problem of Negative Existentials  -Frege's Puzzle about Identity -the Problem of Substitutivity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指出,对于限定摹状词,要做出进一步的语义分析,要点在于分析“the”的含义。 第三章 proper names 专名:摹状词理论 罗素主张,专名不是真正的名字,需要进行语义分析。 塞尔:簇理论 第四章 专名:直接指称理论 Kripke提出直接指称理论,并且和Hilary Putnam发展出the causal–historical theory。此处涉及普特南的孪生地球思想实验。 【第二部分 意义理论】 第五章 传统的意义理论 the meaning facts 包括这些物理事物:有意义;同义;多义;歧义。 John Locke's Ideational Theories hold that the meanings of

The unity of normativity

Wedgwood, Ralph. "The unity of normativity." The Oxford Handbook of Reasons and Normativ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23-45. 研究目的:找到规范性概念的共同点,什么使得“规范性ˮ概念成为⼀个统⼀的类? 如何“下定义”的进路选择。 作者主张, at least some normative concepts have a distinctive "action-guiding" conceptual role. 进一步,作者把action-guiding替换为reasoning-guiding,这是因为规范性的适⽤范围包括非行动。 Sections 1.6 & 1.7 articulate a sense in which normative concepts are 'reasoning-guiding' that is broad enough to include all normative concepts, but narrow enough to exclude intuitively non-normative concepts.

安冬:作为叙事的哀痛

 安冬:作为叙事的哀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S4y1w7Vt/?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d85d45dd385bc10dcfc11513245670a4] Grief的合理性rationality何在? (1)the strategic account:grief体现了信念与欲望的矛盾,因此是不合理(不理性)的 (2)the fitting account:要把grief是否合理的rational问题转化为恰当的问题 (3)the fitting process account:考虑时长(历时性),哀痛的恰当性在于过程的恰当性 安冬:the narrative account,Goldie(2011)哀痛是一种叙事的过程 Goldie, Peter (2011). Grief: A narrative account. Ratio 24 (2):119-137. The nature of grief (Cholbi) Grief is about a loss. self-concerning 与自己有关的 哀痛的对象是不可替代的

“贫乏于世”的深意——论海德格尔“动物之思”的起源及其意义

张柯. “贫乏于世”的深意——论海德格尔“动物之思”的起源及其意义[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5(3): 9-18. 海德格尔对“动物”的观点:动物贫乏于世界。这意味着, 动物乃是既有世界又无世界的 ,因为“贫乏”并非“缺乏”,而是对“既有且无”的表述。“动物贫乏于世界”这一命题意在道说 人与动物“表面上切近、本质上疏远” 的微妙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 根据前文对《康德》的分析,海德格尔对人之此在的本质机制的理解可以转释为:唯有通过道路抉择(即“自由”),通过在近和远中做出抉择,亦即,唯有从对我们而言更近/更明显的东西(存在者)走向对我们而言更远/更不明显的东西(存在)并且领会到存在就其本身而言乃是(比存在者)离我们更近的东西,也就是说,从“人与存在者之关联”走向“人与存在之关联”并坚持在后一种关联的支配性中,人才是人。换言之,唯有“在世界中存在”,人才是人。相比之下,动物具有近和远的潜能,但动物始终被拘囿在“近”中,动物无能于在近和远中进行道路抉择,这就意味着,动物有世界(作为“周围世界”的环境),但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旦我们洞见到这种“关键出发点”所指向的远景,我们就会看出,“动物贫乏于世界”命题的意义还远远未被穷尽。 注意,海德格尔的动物之思,并不是划分一个人与动物的等级秩序,而是要尝试表达动物的独特的存在方式。 表达动物的那种既以特定方式拥有世界又不能以此在之方式(存在之领会)拥有世界的微妙处境。

李麒麟:语言哲学(2024)

图片
第一讲 第二讲 弗雷格论涵义与指称1 reference指称:人们意图谈论的东西(referent指称对象)。 弗雷格:A是B;A是A。晨星是暮星;晨星是晨星。二者指称对象是同一个,那么两个句子没差别;实际上,这两个句子是有差别的。问题:差别究竟在哪里呢?差别在于,晨星与暮星的涵义不同。 第三讲 弗雷格论涵义与指称2 弗雷格之谜(Frege's puzzle)是由德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戈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 Frege)提出的一个关于语言和意义的哲学问题。这个谜题探讨的是同一个对象的不同表示法如何能够具有不同的认知价值(cognitive value)或信息内容(informational content)。 具体来说,弗雷格之谜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陈述来描述: 1. 晨星是金星。 2. 昏星是金星。 虽然“晨星”和“昏星”都指的是同一个天体,即金星,但这两个陈述在认知上却有不同的价值。第一个陈述告诉我们晨星是金星,而第二个陈述则告诉我们昏星是金星。如果我们不知道晨星和昏星实际上是同一个天体,这两个陈述对我们的信息量是不同的。 弗雷格通过提出这个谜题,强调了意义(sense)和指称(reference)的区别。他认为,虽然“晨星”和“昏星”有相同的指称(即金星),但它们的意义是不同的。意义是我们通过语言表达的认知内容,而指称是语言表达所指向的实际对象。 弗雷格之谜在哲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对后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Sense与reference的关系:Sense --- presents --- > referent 弗雷格-罗素式的图景denoting:表达式expression→语义内容sense→指称对象referent 第四讲 罗素摹状词理论1 关于弗雷格之谜的更深入的文献讨论。 singular terms单称词项: (1) proper names: Jane, Tom (2) definite description: the cat on the mat, the Queen of England (3) singular personal noun: you, she (4) demonstrative pronoun: this, that (5) complex singular demonstr

元伦理学:当代研究导论

[美] 马克·范·罗伊恩,《元伦理学:当代研究导论》,张鑫毅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 第二章 moral disagreement 麦凯的分歧论证 开发问题论证 黑尔的食人族思想实验 第三章 经验事实与道德理论的关系【道德心理学的学科前提】 第四章 道德/理由/动机 三者是否有必然联系? 讨论内在主义,即认为三者间存在必然联系。 道德判断是什么?(道德判断的性质是什么) 第五章 错误论:道德判断纯属扯淡(类似无神论抨击神的观念,它认为道德是个错误观念) 第六章 简单主观主义:道德判断是关于道德评价者appraiser或道德能动者agent的主观反应 第七章 认知主义:道德判断是关于情感或态度的判断 第八章 非认知主义:道德判断表达情感或态度(即,道德判断不是一种认知状态) 接受错误论的话,如何进行“伦理”实践? 第九章 虚构主义:虽然理论上“伦理”是错误观念,但是实践上我们可以假装如此(因为这样做是有好处的,例如在孩子面前假装有圣诞老人存在)。【本章涉及变革者reformer】 自然主义:道德属性是自然属性 第十章 外在主义:道德语言存性某种(外在)限制 第十一章 康奈尔学派的实在论:将道德问题纳入科学的形上学、知识论中讨论。直接指称理论;Boyd的因果规制causal regulation理论,及其稳态属性簇homeostatic property cluster概念;面临的反驳: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 。 第十二章 澳大利亚的堪培拉计划Canberra Plan的还原主义。由于哲学分析的非显间性unobvious,主张存在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主张通过网络式分析network analysis来定义道德词项【有点类似安乐哲强调的关系网和角色】 第十三章 非自然主义:道德属性与自然属性截然不同 这个观点要论证道德属性的独特性。一个讨论重点在于 规范性normativity问题 。 第十四章 余论:其他的思想流派 元规范性:对规范现象提出一种统一的解释 神命论divine command theory:类似自然主义把道德属性归结为自然属性,神命论(超自然主义)主张把道德属性归结为超自然属性。 建构主义:道德真理是由某种理想过程ideal procedure建构出来的 理性主义:将道德事实还原为关于实践理性的事实

Invariantism, contextualism, and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knowledge

Mehta, N. (2023). Invariantism, contextualism, and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knowledge. Noûs, 00, 1–26. AI: 1. **背景和问题**:    - 文章探讨了知识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的作用,并分析了不变主义Invariantism和情境主义Invariantism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立场【7:3†source】。    - 不变主义者认为“知道”这个词在任何情况下都指的是一种不变的关系,而情境主义者则认为它会根据不同的情境指向不同的关系【7:3†source】。 2. **核心论点**:    - 作者提出, 如果我们接受知识理论(Epistemic Theory of Mind),那么我们有强有力的理由更倾向于情境主义 而非不变主义【7:2†source】。    - 通过类比和理论分析,作者展示了情境主义如何在解释力上更具优势。例如,高度与吸引力的关系被用来说明情境主义能够更好地解释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差异【7:2†source】。 3. **具体论证**:    - 文章详细讨论了知识如何解释行为的不同属性,如坚持性(Persistence)、风险容忍度(Risk-tolerance)以及对误导性反证的免疫力(Immunity to misleading counter-evidence)【7:0†source】【7:1†source】。    - 作者引用了多个支持不变主义和情境主义的理论家,并分析了他们的观点,指出了情境主义在解释复杂行为时的优越性【7:0†source】【7:1†source】。 4. **总结和结论**:    - 作者总结认为,情境主义不仅能够解释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差异,还能提供一种更加细致和连贯的理论框架【7:4†source】。    - 最终,文章提出情境主义更符合我们对知识在心理层面上解释行为的需求,呼吁学界重视情境主义在知识理论中的应用【7:4†source】。 这篇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论据,提出了情境主义在解释人类知识和行为方面的优势,并呼吁学界在知识理论的研究中更加重视情境主义的视角。 背景知识补充,AI: **知识的语境主义与恒定主义理论之争** 在知识论(认识论)中,关于“知识”定义的讨论中,语境主义(Contextua

Virtue ethics: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Van Zyl, L. (2018). Virtue ethics: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Routledge. 第八章的moral particularism,涉及道德行为的技艺skill比喻,即把道德行为比喻成一个技艺活动(p. 152)。particularism反对universal moral principles这种理解道德的方式。 第九章情景主义situationism的批评,涉及道德心理学实验。 AI: ### 第1章 美德伦理学 本章介绍了美德伦理学作为规范理论,并将其与关注德性的更广泛的哲学领域区分开来。简要概述了道德哲学的发展,并介绍了三种最流行的美德伦理学版本【7:3†source】。 ### 第2章 美德 本章概述了美德伦理学家提出的三种美德理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情感主义理论和多元主义理论。同时讨论了美德伦理学批评者提出的两种美德理论:后果论视角,将美德定义为带来良好结果的特质;康德视角,将美德定义为基于义务的特质【7:3†source】。 ### 第3章 美德与幸福 本章详细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的观点,特别是美德能使其拥有者过上美好或幸福生活的主张。讨论了对这一观点的两种反对意见:其一认为这是形式上的利己主义,其二认为某些美德并不一定有助于拥有者的幸福【7:3†source】。 ### 第4章 美德的动机 本章聚焦于关于动机的问题:一个有美德的人是由良好的情感或情绪(如同情或关怀)、良好的理由(如“X是对的”或“我有义务做Y”)还是两者兼有驱动的?探讨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关于理性和情感在动机中作用的观点,并考察了后果主义者为何拒绝这些观点【7:3†source】。 ### 第5章 实践智慧 本章概述了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智慧性质和作用的看法,特别关注两个主要论点:(a)实践智慧对每一种美德都是必要的,(b)美德是统一的,因此拥有一种美德的人也会拥有所有其他美德,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还讨论了一些道德哲学家,包括一些美德伦理学家,为什么拒绝这些论点【7:3†source】。 ### 第6章 美德与正确行为 本章开始探讨美德伦理学家是否需要提供正确行为的解释,考虑了三种美德伦理学的正确行为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合格代理人)理论、情感主义(或基于代理人)理论和多元主义(或目标中心)理论【7:3†source】。 #

Strawson's Ethical Naturalism: A Defense

Hieronymi, Pamela, 2024, Strawson's Ethical Naturalism: A Defense. [https://philpapers.org/rec/HIESEN] 作者在本文中对她的social framework的动力机制做出了更细致的图示。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交过程中,reactive attitudes是有持续的后续交互作用,以至于会有心累的状况,见p. 18, Firgure 3. 另外,一个重要的论证的结论是,道德具有批判因素(p. 28)。 AI: 在《Strawson’s Ethical Naturalism: a Defense》中,Pamela Hieronymi 针对伦理自然主义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细回应。以下是她对主要挑战的回应: 1. **回应普遍化策略挑战**:    Hieronymi 通过解释普通和非普通的标准,反驳了普遍化策略的挑战。她指出,我们采取客观态度的原因不是因为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对所有人都成立,而是因为某个人的行为使他们无法进行普通的(统计上普通的)人际关系。她认为,普遍化策略错识了“相关方式”,即为什么我们在某些情况下会采取客观态度【14:0†source】。 2. **应对相对主义的指控**:    Hieronymi 承认,相对主义的幽灵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当道德标准随普通行为的变化而变化时。她通过区分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相对主义来回应这一挑战。她认为,一些形式的相对主义是必要的,以适应社会标准的文化差异。然而,她也强调,道德观念必须具有批判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能够批判现行的社会规范。她建议通过理想(如平等、虔诚、自然的管理、避免痛苦等)来提供批判力【14:4†source】。 Hieronymi 的这些回应展示了她如何利用 Strawson 的理论框架,既保留了伦理自然主义的核心,又有效应对了外界的批评。

Some Questions on Confucian Relationality: Reading Human Becomings

Elstein, D. (2024). Some Questions on Confucian Relationality: Reading Human Becoming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74(1), 172-181. 作者以四个问题质问Ames的角色伦理学: 1. Is relationality truly a part of original Confucian thought? 关系,可能是佛教的、宋明儒的,而非早期儒家的 2. Does relationality rule out any notion of essential human nature, and does it necessarily imply or entail role ethics? 除了关系,是否有其他观念思考人之为人 3. Is relationality true or merely a useful way of thinking (if these can be distinguished)? Do we know that it is useful? 如何处理oppressive roles被压迫的角色 4. Is there anything in Confucian role ethics that a Confucian virtue ethicist cannot agree with, and vice versa? 与德性伦理学并没有更多差异 AI 1. 关系性是否真的存在于原始儒家思想中? 2. 关系性是否排除了任何关于人类本质的概念,并且是否必然意味着或包含了角色伦理学? 3. 关系性是真实的还是仅仅是一种有用的思维方式(如果两者可以区分的话)?我们是否知道它是有用的? 4. 在儒家角色伦理学中是否有任何内容是儒家德性伦理学家无法认同的,反之亦然? 作者对四个问题的具体阐释如下: 1. **关系性是否确实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一部分?**    作者认为儒家的本体论与大多数西方哲学中的实质本体论根本不同,称之为“过程宇宙观”或“关系性”。关系性在儒家思想中是基础的,个人是由关系构成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作者通过讨论A. C. Graham的观点,强调了中国观点中的内部关系是如何构成事物的,而不是像西方观点那样仅仅是

Context and content: Essays on intentionality in speech and thought

Stalnaker, R. C. (1999). Context and content: Essays on intentionality in speech and thought. Clarendon Press. 1 Pragmatics 语用学 semantics 语义学:关注命题proposition的真值条件 pragmatics 语用学:研究两个主要问题, 1. to define interesting types of speech acts and speech products. (e.g. the analysis of illocutionary acts) 言语行为的类型;  2. to characterize the features of the speech content which help determine which proposition is expressed by a given sentence. (e.g. the study of indexical expressions) 言语内容的特征 有人主张:Sentence(Context) —> Truth-Values 作者论证:Sentence(Context) —> Propositions(Possible Worlds) —> Truth-Values 3 Indicative Conditionals 为条件句的语义给出一个语用的方案。 12  Mental Content and Linguistic Form Doing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content and linguistic form . X believes that P.  问题: E.g. I can believe that Superman is strong without believing that Clark Kent is strong. 我相信(1)唐僧很聪明;(2)玄奘不聪明。为何二者同时成立? 作者认为,问题在于,speaker缺乏一个信息内容informational content: superman is Kent. 唐僧是玄奘。 Belief is about

Virtue ethic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Confucian conceptions of moral praise and blame

Huang, Y. (2013). Virtue ethic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Confucian conceptions of moral praise and blam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40(3-4), 381-399. 儒家思想如何看待道德赞美praise与责备blame? 有德者确实是轻而易举地做有道道德的事情,但是当初成为有德者是难的,因此值得赞美。 无德者是因为没有道德知识而做恶事,但是无知本身以及无知导致的恶行,是有责任的,因而是值得责备的。 【黄勇从historical的角度来看道德责任,发展的角度】 ChatGPT: 《德性伦理与道德责任:儒家对道德赞美和责备的概念》是黄勇撰写的一篇文章,讨论了儒家思想如何处理德性伦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赞美和责备,这两者都是道德责任的组成部分。 ### 主要内容: 1. **德性伦理与儒家思想**:    - 文章开篇提到当代哲学中德性伦理学的复兴,以及学者们倾向于将儒家思想与这一传统联系起来。本文旨在展示儒家思想如何解决德性伦理学的内部问题和外部批评,而不是假设儒家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德性伦理学【7:0†source】。 2. **德行与赞美**:    - 在德性伦理学中,真正的德行者会轻松且愉快地做出道德行为。然而,德行之所以被赞美,通常是因为它们涉及克服困难。这引发了一个问题:那些对于德行者来说轻而易举的行为真的值得赞美吗?本文通过聚焦孔子的观点进行探讨,他认为道德行为应该是轻松和愉快的【7:2†source】【7:5†source】。 3. **责备与道德知识**:    - 只有在一个人明知故犯的情况下,责备才是合适的。德性伦理学,特别是新儒家形式的德性伦理学,认为真正的道德知识会引导人们做出道德行为。如果有人行为不道德,那是因为他们缺乏真正的道德知识。本文通过新儒家哲学家程颐的观点来探讨这个问题,程颐认为道德无知是不可原谅的,因此是值得责备的【7:3†source】【7:5†source】。 4. **儒家对伦理困境的回应**:    - 儒家思想提供了一个框架,解决了德性伦理学中的两个困境:(i)在保持德性首要地位的同时,不失去明确的定义;(ii)在保持德性客观性的同时,不失去其规范性。本文认为,儒家思想通过关注真正

中国哲学“内在超越”的两个教条——关于人本主义的反思

黄玉顺. (2020). 中国哲学 “内在超越” 的两个教条———关于人本主义的反思. 学术界, 2, 68-76. 本文主张,“内在超越”并非中国哲学的独有特征,而是中西哲学共有的普遍特征:“内在超越”并不是比“外在超越”更加优越的思想进路,它事实上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巴特?】 ChatGPT: 1. **内在超越的定义与提出**:    - "内在超越"是中国现代新儒家提出的概念,最早由牟宗三在1955年提出。    - 内在超越指的是儒家的人伦道德能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印证和肯定一种超越的道德实体【7:1†source】。 2.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 文章讨论了中国哲学的内在超越与西方哲学的外在超越的对比。    - 认为中国哲学的内在超越并不优越于西方哲学的外在超越【7:2†source】。 3. **内在超越的普遍性**:    - 内在超越并非中国哲学独有的特征,而是中西哲学共有的普遍特征【7:2†source】。 4. **人本主义的反思**:    - 文章批评了人本主义的缺陷,认为内在超越的思想背景是人本主义,这带来了许多问题。    -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地位,排斥神圣的外在超越者,这种思想导致了现代许多社会问题,如权力滥用和价值危机【7:0†source】【7:3†source】。 5. **内在超越与中国哲学的关系**:    - 内在超越是儒家、道家和禅宗的共同特征。    - 儒家通过道德修养实现超凡入圣,道家通过自然无为达到精神自由,禅宗通过自心顿悟达到瞬息永恒的境界【7:5†source】。

Empathy in the Zhuangzi

Wang, Y. Empathy in the Zhuangzi. Dao (2024). 本文以empathy的四个方面 different types of empathy, the other-centeredness of empathy, empathy as a process and the role empathy plays in responsiveness to other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empathy and other capacities.来探讨庄子的相关文本。 ChatGPT: ### 引言 文章首先介绍了同理心与他人导向、亲社会或利他行为之间的联系,并指出《庄子》中包含同理心的要素,但这一点尚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展示《庄子》如何在同理心现象上进行了探索,并能对当代关于同理心的讨论做出贡献【7:5†source】。 ### 不同类型的同理心 本文接着探讨了同理心的多样性,强调了情感同理心和认知同理心这两种主要类型。文章引用了《庄子》中的一些故事来说明这两种同理心。例如,孟孙才在葬礼上与悲伤的人一同哭泣的故事展示了情感同理心,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特殊理解(tejue 特觉)的他人导向行为【7:3†source】。 ### 同理心的他人中心性 在这一节中,文章讨论了同理心的他人导向特性,强调了将同理心与其他情感现象区分开来的重要性。文中引用了《庄子》中的多个故事,如混沌被凿七窍的故事和鲁侯宴请海鸟的故事,这些故事展示了盲目的同情和缺乏理解他人需求的行为可能导致的负面后果。这些故事提醒我们要从他人的视角出发进行共情【7:3†source】。 ### 同理心作为一个过程及其在回应他人中的角色 这一部分探讨了同理心作为一个过程,并讨论了其在回应他人中的角色。文中没有具体引用《庄子》的文本,但通过讨论同理心的过程性,展示了《庄子》如何描述和理解这种现象【7:1†source】。 ### 同理心与其他能力的互动 最后,文章探讨了同理心与其他能力的互动。文中强调了同理心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并提到《庄子》中自我遗忘(forgetfulness of oneself)的概念,这与同理心的功能紧密相关。文章展示了《庄子》如何通过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和应用同理心【7:1†source】。 通过这些小节,文章展示了《庄子》不仅深

The ethics of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Building worlds

图片
Ramirez, E. J. (2021). The ethics of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Building worlds. Routledge. 第一章  介绍VR(虚拟现实)的研究现状。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完全的虚拟世界,与现实隔绝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在现实世界基础上叠加信息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强调虚拟与现实信息的混合 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对上述概念/这一行业的统称 Virtue experience与其他类型的体验有区别吗?有,而且它有独特的价值。 作者论证,我们需要关注VR/AR模拟的创造,以避免伤害/促进价值。有些VR/AR模拟在伦理上是不应该被创造/使用的。 虚拟现实与共情empathy问题。例如体验一头即将被屠宰的牛。VR不能承诺带来第一人称经验,但是能够带来感同身受,能让我们更有同情心。 VR可应用于思想实验。VR模拟有其自身优势,能够促进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有教学上的优势。很多人误解了VR模拟的优势,用错误的方式使用并没有达到好的效果。但这也会带来道德困境:能带来和真实结果的模拟也会造成真实的伤害。准备给出一套设计指导原则以促进走出这一困境。 第二章 【思想实验不够具体,VR可以起到补足作用,使之更具体】 1.视角型思想实验(PTE)是思想实验中的一种,其可以起到证明作用 (Section I) 2.PTE的证明作用依赖于一种特殊的perspective taking empathy (Section I) 3.证据表明,perspective taking empathy在PTE中无法实现 (Section IV) 4.PTE的论证作用存疑:以VR和AR方式进行的思想实验可以填补PTE的缺陷 (Section IV) 同情与共情的区分: 同情(sympathy): the capacity for feeling for a target (为目标产生某种情感的能力) 共情(empathy): the capacities for feeling with a target (和目标产生一致情感的能力) Empathy的具体类别: 第三章 本章主要探讨了VR/AR模拟中的 “临场

章太炎的思想

王汎森. (1985). 章太炎的思想: 兼論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 時報出版公司. ◆第四章 民族思想 >>他发现帝国主义者用许多的语词掩饰或美化他们的侵略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无所不在的“责任感”——将所有侵略的行为皆当成是改善落后国家,使他们迈向“文明”,并得到“宗教福音”的一项情不可却的责任。依太炎之意:由帝国主义者光明伟大的责任感与服务热忱,到他们的侵略与剥削,只是一线之隔耳。 >>2024-04-25 12:03:28 ◆第五章 社会政治思想 >>章太炎的社会政治思想曾历经多次重大的变迁,但在变动之中却有一个不变的目标,也就是希望找出一套与西方议会政治有所不同的自由平等制度。在追求这个理想的过程中,他对进化论展开批判,以唯识学为主干建立“五无”、“四惑”思想(此思想大约完成于光绪卅二年) ,并反对西方式的代议、立宪、政党政治(此一思想大约也在光绪卅二年形成,宣扬的文字则大量出现于光绪卅三年) ,从光绪卅四年(1908)以迄宣统二年(1910)间,他逐渐发展成“齐物”思想,找到了他心目中认为最适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型式。在“齐物”的世界里,自由平等仍是终极的目标,但却非以议会立宪为骨干,而是以法吏为其支柱,可说是章氏社会政治思想的最后定论。 >>2024-04-26 16:31:11 ◆第六章 对儒学传统之冲击及影响 >>又如尧舜“禅让”,章太炎在《检论·正议》篇中就直截地抹煞其理想色彩: 唐尧之世,诸侯分立,自理其土,彼帝者犹伯主尔,群后未有翼戴之言,而唐尧私以授舜,必不得也。 >>2024-05-16 22:05:30 >>章太炎是以“历史文献”来看待六经,这一态度显为钱玄同所继承,故黎锦熙会说:“要以‘史眼’穷经,钱先生只承认都是‘国故’,‘国故’就是史料。” >>2024-06-29 13:18:29 ◆第七章 结论 >>章氏受清代古文传统最大的影响是在将六经历史文献化的工作上。对浸淫于儒学传统的人而言,六经是一套内容极丰富的象征系统,其中尚包括许多神话性的色彩。学者在从事解经工作时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脱神话(demythologizing),一种是扫除神秘主义(demystification)。后者是清除扫荡六经中的神话象征,只保留现代人认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