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24的博文

亲亲与世界工作坊

亲亲与世界工作坊(2024年12月14日,中山大学哲学系) [https://mp.weixin.qq.com/s/q7JyFUY1hVDgjVCzg2Ryog] 王珏教授就“孝的身体性根基——中国伦理学的标识性概念探析”展开报告,报告由郑辟瑞教授主持,陈畅教授评论。王老师提出“孝”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标识性概念之一,但它的内涵与外延在现代语境下却显得模糊不清,于是如何阐发“孝”的普遍性意义成为了关键的问题。王老师从“孝”的身体性维度切入这一主题,基于“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的论述,王老师认为孝的根基性在于人身体的脆弱性和依赖性。不同于启蒙以来所宣称的自主的、原子式的主体,以 脆弱性 和依赖性为根基的主体是关系性的,而这种关系性首先体现于“亲子关系”。王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亲子关系在儒家伦理中的首要性:1.亲子构成了一个人最原初的、最必然的、无可外化的身份;2.亲子关系不仅仅是自然性的,而且是被礼所包裹着、所提升的人性空间;3.亲子关系承载着一种对我们这样的人而言不可或缺的善的生活方式。最后,王老师从纵向与横向双方面阐述“孝”的意义与价值:纵向上,“孝”支撑起不同世代之间的代际时间,为有限的个人提供了一条通向不朽的途径;横向上,“孝”构成社会团结的纽带,对“孝”之为自然亲情的推广使“情感共同体”成为可能。

Lottocracy: Democracy Without Elections

Guerrero, Alexander. Lottocracy: Democracy Without Elec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4. 本书反思民主代议制的弊病,提出一个替代方案,即抽签制政治。 第三章 【选民的认知工具箱,例如媒体】 主要讨论了如何了解和监督代议人是否履行其职责。首先,强调了普通市民缺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参政议政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因此需要选出代艺人来专门负责这一工作。然而,选民对代议人的履职情况并不了解,这可能导致代议体制的有效运转受到威胁。为解决这个问题,讲者提出了认知捷径,即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如传统出版业、电视新闻产业和自媒体等,让选民对政体状况有基本的了解。然而,讲者对现代世界和复杂的政治问题持悲观态度,认为认知工具箱可能存在系统性偏误。 作者指出:这些工具有时会帮倒忙,产生负面影响。讲者强调了认知工具箱的两个特点:一是它们不是好的工具,有时甚至会产生危害;二是我们往往是在潜意识中、自动地使用这些工具,即使它们会把事情变得更糟。例如,作者注意到,泛娱乐化政治生活。 第四章 【政治的朋党化】 主要讨论了社交媒体和博客在政治极化中的作用。讲者指出,社交媒体和博客通过算法和个人观点,增强了政治极化。 作者讨论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认知上的局限性,即人们只关注与自己观点相同的群体,而忽视了其他群体的存在。这种现象在网络和自媒体的普及下更加严重,导致人们更容易接受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信息,而忽视了不同意见的存在。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认知,还导致了社会分裂,使得人们更倾向于从立场而非道德原则来判断事物。讲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两党竞争,而这种竞争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极化和分裂。讲者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开放地接受不同意见,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诚意关:从朱子晚年到王阳明的哲学史重构

郑泽绵,《诚意关——从朱子晚年到王阳明的哲学史重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本书思考宋明理学史,以诚意史观(自欺问题)来替代格物叙事(特别见第三章)。 第一章 以文献考证的角度,论述了朱熹晚年的“诚意”思想的变化。主要是,朱熹认识到自身的思想体系中的诚意问题,即,由于强调格物致知,诚意在修身中的地位该如何摆放?“若致知之后,真知已至,则意自然诚,自然无自欺,为何还须诚意?此为朱子晚年的诚意难题。”(页15) 第二章 【重要!】 从分析哲学(特别是道德心理学)角度,哲学重构reconstruction【源自信广来】朱熹的诚意观点。在自欺研究中,有intentionalism有意自欺论,以及non-intentionalism无意自欺论。作者反驳无意自欺论(因为它无法解释道德责任问题),进而把朱熹的观点理解为moderate intentionalism温和的有意自欺论。 朱熹的温和有意自欺论:自欺如何可能?存在与道德真信念P相冲突的杂念,自欺者在不同的逻辑层次上“容”纳了这些杂念(隐藏的念头“私”),从而导致自欺(页47)。相对应的克治工夫就是诚意,即“以知定志,以志帅意”。 第三章 指出格物叙事的不足(过于简单化、漫画式的描述),提出诚意史观。从朱熹到王阳明,诚意问题都是他们的核心关切。 知行合一所针对的是“意念真诚”问题,而非“意志薄弱”问题(页64)。【本章第四节可见作者分析哲学风格的哲学重构】 在诚意史观下,工夫论问题上,对于知行,朱熹强调“以知定志,以志帅意”,“从治学态度上更强调"知"的客观可确证性和知识对行动的指导作用。”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从信赖日常道德直觉的态度出发,发现知与意原本统一的知行本体”(页70-71)。

Confucian Family Ideal and Same-Sex Marriage: A Feminist Confucian Perspective

Tan, Sor-hoon. "Confucian family ideal and same-sex marriage: A feminist Confucian perspective." Hypatia 39.1 (2024): 159-176. 本文讨论同性婚姻问题,反驳张祥龙,蒋庆,部分支持白彤东。作者认为,对于女性主义儒家而言,女性拥有平等的机会还是十分重要的。Feminist Confucians need not adopt the equality ideal of liberal or other feminists, but at the very least, they would advocate a Confucian society in which women have equal opportunity to cultivate themselves and to contribute to any domain of society they choose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ies. 作者认为,生物学意义上延续香火,对当代儒家已经不再必要。并且,要警惕大陆新儒家的父权家长制的预设。The debates among mainland Confucians on the legalization of same-sex marriage reveal the persistence of patriarchal assumptions. Unless these assumptions are exposed and challenged, they threaten to corrupt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AI: 本文探讨了儒家家庭观念与同性婚姻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结合女性主义的儒家视角。文章从中国大陆的儒学复兴背景出发,分析了儒家对同性婚姻的不同观点及其与性别不平等的历史纠葛。主要内容包括: 1. **同性婚姻的争议**:分析了大陆儒家学者对美国最高法院支持同性婚姻的反应,特别是围绕儒家经典的引用展开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儒家容忍同性关系,但拒绝其合法化。 2. **儒家与性别平等**:指出儒家传统家庭观念中存在的父权制特征,这种观念对女性和...

Aesthetic Taste and Moral Sentiment in Hume and Mengzi

Choi, Dobin. "Aesthetic Taste and Moral Sentiment in Hume and Mengzi." Hume Studies 49, no. 2 (2024): 331–349. 本文比较了孟子和休谟的关于taste的学说,孟子注意到taste的统一性,休谟注意到taste的多样性。二者都诉诸一个taste优异的人(休谟true judges,孟子sages)来寻求标准。最后,二人都把这个标准追溯到人性的构成要素上,即一个自然主义的预设: humans have the same natural constitution of the mind, which is an internal cause of taste sentiments(人类具有相同的心灵自然构造,这是味觉情感的内因)。 AI: 本文《Aesthetic Taste and Moral Sentiment in Hume and Mengzi》由Dobin Choi撰写,探讨了休谟(David Hume)与孟子(Mengzi)在美学品味与道德情感基础上构建美德理论的异同。作者通过比较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揭示了他们基于不同哲学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并指出二者尽管表面上存在矛盾,但在核心思想上具有一致性。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概述: ### 1. **研究背景与目标**   休谟和孟子都认为人的情感对美德的判断至关重要,但他们对“品味”这一概念的理解及其理论应用有所不同。本文旨在分析两者如何从情感出发发展各自的道德理论,并探讨他们对美学与道德标准的设定。 ### 2. **休谟的“品味多样性”**   休谟关注人们在审美品味和道德判断上的差异性。他试图通过观察这种多样性,寻求一种普遍适用的美学与道德标准。   - **品味的标准**:休谟认为审美判断的标准可以通过 “真正的鉴赏家”(true judges) 的共同审美经验和见解来确立。   - **情感基础**:他强调,审美和道德判断基于内心自然情感,而不是理性或经验规则。   - **理论目标**:休谟旨在构建一种科学化的审美与道德评价体系,平衡个体差异与普遍标准。 ### 3. **孟子的“品味一致性”**...

道德运气

伯纳德·威廉斯,《道德运气》,徐向东 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二,道德运气 文章开篇,对比道德圣贤(这些人似乎免于运气的影响),提出“运气”对道德价值的重要意义。本文中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能动者遗憾agent-regret”。 AI: 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的论文《道德运气》("Moral Luck")是伦理学领域的一篇经典论文,首次发表于1976年。这篇文章探讨了道德责任、自由意志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道德运气”这一概念,挑战了传统伦理学中关于责任的直观观念。以下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 --- ### **1. 什么是道德运气?** 威廉斯定义“道德运气”为: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和责任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意图或努力,而是受到一些他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行动的结果,而结果通常是道德评判的重要依据。 威廉斯指出,这种情况在直觉上是矛盾的,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只有人在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然而,实际中,道德判断往往与结果密切相关,即使结果是由运气决定的。 --- ### **2. 道德运气的四种类型** 威廉斯和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分别讨论了几种道德运气的形式,以下是威廉斯涉及的主要类型: 1. **结果运气(Resultant Luck)**      指行为的结果是偶然的,行为者无法完全控制。例如,两位酒驾者,一位因为幸运没有撞到人,另一位却撞死了行人。虽然意图和行为类似,但后者往往承担更大的道德谴责。 2. **环境运气(Circumstantial Luck)**      指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如何影响他们的道德选择。例如,一个人在战争时期可能被迫参与暴行,而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不会面对类似的选择。 3. **构成运气(Constitutive Luck)**      指一个人的性格、天性或价值观等先天因素影响其行为,而这些特质通常是他们无法选择的。 4. **因果运气(Causal Luck)**      指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因外部事件或条件而产生,而这些事件或条件并非他们能够控制...

理由与道德

徐向东,《理由与道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第一章 内在理由与伦理生活 本文作者试图为威廉斯的“内在理由”的论证做辩护:“所有行动的理由都是内在理由。”(页4)威廉斯的论证,分为两个步骤:(1)所有行动的理由都必须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2)并不存在外在的行动理由(页6)。 第二章 休谟论理性、动机与道德情感 休谟主张,moral distinction和道德判断,取决于情感sentiments,而非理性。作者试图论证,休谟并不是关于实践理性的怀疑论者,而是存在一种休谟式的伦理自然主义。 “与康德不同,休谟并不接受任何先验的理性概念,反而试图从一个自然主义的角度来说明我们在社会世界中需要遵守的规范的来源,……”(页100)休谟是伦理自然主义的,因为他试图通过自然情感和自然义务来说明道德动机和道德义务(页103). “休谟主义本质上包含了两个核心观念:第一,人类行为(包括道德行动)可以在一种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得到说明,无须假设任何超自然的或超验的东西;第二,情感在道德起源中发挥了一个本质的因果作用。对于休谟来说,情感和欲望根本上是源自我们的本性,因此是激发我们采取行动的根本动机。”(页104-105)

正义论

Rawls, John.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第八章 论述正义感的形成,涉及罗尔斯的道德心理学的想法。第70-72节,论述了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正义感的发展,从家庭到社群再到社会。特别是第70节,作者特别强调家庭之爱,父母对子女之爱是重要前提。【孝的问题】在第71节,作者指出了在社群中,人与人之间的trust和friendship,以及resentment的出现。第72节末尾,作者指出圣贤是分外的道德。73节作者刻画了道德情感的特征:道德情感的特征在于可联系于某个道德概念。 AI: 第八章《正义感》(The Sense of Justice)是罗尔斯《正义论》的关键部分,讨论了正义感的形成和稳定性。这一章分为多个小节,每个小节探讨不同的主题:   ### 69. **良序社会的概念**   描述了一个良序社会的定义,即所有成员都接受并知晓其他人也接受同样的正义原则,并且基本社会制度符合这些原则并被认可。这部分强调了公共正义概念和公众的共同知识的重要性。 ### 70. **权威的道德**   讨论了正义感在个人中的逐步发展,这一阶段主要对应儿童阶段,其中道德基于对权威的遵从。 ### 71. **社会关系的道德**   探讨了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道德观念,这一阶段中的道德由角色理想和关系义务所定义,超越了对单纯权威的服从。 ### 72. **原则的道德**   这一部分描述了道德发展的最终阶段,其中正义原则以全面的方式指导个人的行为。这种道德观不依赖于权威或特定角色,而是基于普遍原则。 ### 73. **道德情感的特征**   分析了道德情感的心理学基础,强调正义感的情感成分和它与正义原则之间的关系。 ### 74. **道德态度与自然态度的联系**   讨论了人类自然倾向与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如何通过心理发展将自然倾向转变为正义感。 ### 75. **道德心理学原则**   介绍了罗尔斯提出的道德心理学原则,并强调这些原则是以互惠为基础的。这部分探讨了...

The Mind Aspect of Mengzi's Concept of Heart-Mind and Its Role in Self-Cultivation

Hu, Xiangnong. "The Mind Aspect of Mengzi's Concept of Heart-Mind and Its Role in Self-Cultivation."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Philosophy (2024): 1-18. 本文考察孟子“心heart-mind”概念,mind对应什么孟子术语?作者主张mind对应“思”,并且反驳了其他解释,包括“是非之心”,“智”,“权”。【很好的文献综述】 作者主张,思有四个功能: 1,The Attentive Function (最为重要,是其他的基础) 2,The Associative Function 3,The Evaluative Function 4,The Corrective Function

A Tale of Two Owens: Xiao 孝 as Trusting Others to Know Who You Are

Ng, Sai Ying. "A Tale of Two Owens: Xiao 孝 as Trusting Others to Know Who You Ar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74, no. 4 (2024): 663-681. https://dx.doi.org/10.1353/pew.2024.a943436. 把孝理解为trust(外显为礼),并整合进威廉斯的伦理学框架。当ethical advisor提供建议时时,不是If I were you,而是when I was you. 反对威廉斯的individual self,强调儒家的relational self。 AI: 本文标题为《A Tale of Two Owens: Xiao 孝 as Trusting Others to Know Who You Are》(《两位欧文的故事:作为信任他人了解自己的孝》),由作者Sai Ying Ng探讨孝(xiao 孝)在儒家伦理以及个人道德抉择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角色与个人伦理思考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概述**: 1. **问题背景**:    - 作者以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的伦理学理论为基础,指出其强调个人自主反思的重要性,即个体应从“自己是什么”开始伦理抉择,而非简单遵从社会角色或外界的要求。    - 对比之下,作者引用罗杰·安慕斯(Roger Ames)的儒家角色伦理观,强调 个人的身份和抉择必须在与他人关系的网络中加以理解。 2. **案例对比**:    - 文中以两位“欧文”为例:西方语境中的Owen Wingrave抗拒家族军事传统,坚持个人价值;而儒家语境中的“王欧文”(Wang Ou Wen)在祖父的建议下选择参军,表现出对家庭传统的尊重与信任。    - 通过对比,作者揭示孝在儒家伦理中的重要性,即通过信任家人对自己的了解而接受道德建议。 3. **孝与威廉姆斯的框架**:    - 文章旨在扩展威廉姆斯的伦理知识框架,试图将儒家伦理中的孝解释为一种“信任他人了解自己的能力”,即通过信任长辈和文化传统来获得关于“如何生活”的伦理知识。    ...

Why it's ok to ignore politics

 Freiman, C. (2020). Why it's ok to ignore politics. Routledge. 【政治参与并不是贡献社会的唯一方式。】 AI: 本书《Why It's OK to Ignore Politics》的主要论点是:**个人没有道德义务参与政治,尤其是投票和政治活动,而更有效的方式是专注于直接改善社会和他人生活的行动**。克里斯托弗·弗里曼通过哲学和经验研究展开以下核心观点: ### 1. **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极低** - 单个个体的政治行动(如投票)对大规模政治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即使在摇摆州,投票改变选举结果的可能性也极低。 - 政治参与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知识储备,但大多数人缺乏所需的信息和能力,反而可能支持有害的政策或候选人。 ### 2. **政治推理的偏见性** - 人们在政治中倾向于党派化思考,用“政治动机推理”来保护自己的身份,而非追求真理。 - 越了解政治的人,越容易陷入偏见,因为他们善于为自己的立场辩护,而非开放地接受反对意见。 ### 3. **机会成本高昂** - 投入在政治上的时间和资源,可以用于更高效的方式来帮助他人,例如慈善行动。相比参与政治,直接解决贫困、疾病等问题更能改善社会。 ### 4. **道德责任的重新定义** - 支持某些政策或候选人可能是象征性的,未必能带来实质改变。真正的道德行动应该是直接有效的贡献,而非仅靠投票或参与抗议。 - 道德责任应关注结果导向,而非形式上的参与。 ### 5. **忽略政治对个人和社会更健康** - 政治参与会带来压力、对立情绪和人际关系恶化。减少对政治的关注有助于提升个人幸福感和社会和谐。 - 专注于个人成长、家庭关系和社区建设,可以让人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 6. **从功利主义角度支持政治冷漠** - 既然参与政治不能显著提升社会整体福祉,那么忽略政治并将资源用于更高效的领域,是更具道德意义的选择。 ### **总结** 克里斯托弗·弗里曼认为,政治并不是改善世界的最佳途径。通过强调知识缺陷、党派偏见和资源浪费,他主张忽略政治并将精力投入直接有效的慈善和社会行动,能够更好地造福他人,提升个人幸福感,同时无需感到道德上的内疚。 本书《Why It's OK to Ignore Politics》由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

It was a Different Time: Judging Historical Figures by Today's Moral Standards

Archer, A., & Matheson, B. (2024). It was a Different Time: Judging Historical Figures by Today's Moral Standards.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AI: 本文讨论了如何评估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尤其是那些既对国家历史作出重要贡献又犯下严重罪行的人物(如丘吉尔)。文章的核心问题是: 是否应以当代的道德标准来评判这些历史人物? ### 主要内容: 1. **问题背景**:丘吉尔因在二战中的领导角色而广受赞誉,但他也因在1943年孟加拉饥荒中的政策导致数百万人的死亡而备受争议。类似的问题也适用于其他历史人物(如哥伦布)。  2. **核心辩护**:许多人认为不应以当代标准评判历史人物,称这是“不同的时代”的产物。这种观点被称为“不同时间辩护”(Different Time Defence),本文从哲学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3. **三种理论**:    - **时间道德相对论**(Temporal Moral Relativism):道德判断依赖于行为发生时的主流道德标准。    - **责任归咎相对论**(Blame Relativism):认为某些历史人物的行为不应归咎于他们,因为这些行为在当时的社会中被普遍接受。    - **理想相对论**(Ideals Relativism):人们的行为是否值得钦佩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当时的道德理想,而这些理想在不同时间和文化中可能有所不同。 4. **结论**:文章认为“理想相对论”是最有力的解释,因为它能够同时考虑到历史人物在当时社会的成就和错误,而不会完全剥夺当代对其成就的认可。 本文的分析为如何平衡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提供了哲学框架,并鼓励从更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理解这些争议。 以下是每个小节的内容概述: --- ### **1. 引言**   - 提出问题:如何看待那些既对历史有重要贡献又犯下严重罪行的历史人物?   - 以丘吉尔为例:他因在二战中的领导作用受到赞扬,但也因在1943年孟加拉饥荒中的政策被批评。   - 概述现有...

Why childhood is bad for children

Hannan, S. (2018). Why childhood is bad for children.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35, 11-28. 论证:四个使童年糟糕的要素:受损的实践推理能力,缺失的实践统一性,被支配的需要,以及深刻不对称的脆弱性。​(作者指出,这些bads是难以弥补的serious) 反对:童年对儿童有好处的论点:它让儿童能够享受成年后无法获得的特殊goods,或者成年后更难获得的特殊goods。​ 结论:我们亏欠儿童的比成年人要多得多。

Phenomenological Dimensions of Body in the Zhuangzi

Turner, K.J. Phenomenological Dimensions of Body in the Zhuangzi. Dao 23, 609–626 (2024). 本文论述了庄子的身体观。提出,庄子的身体是现象学的身体。 1 导论 2 文献综述:梳理汉学与哲学对body的研究,进而论证以现象学解读庄子的必要。 3 萨特的身体观:三个维度:lived body; body as for others; body as an object in the gaze of the Other. 4 庄子对儒家身体观的批判 儒家的身体观(三点):the wholeness of body is a prerequisite for becoming a complete person and participating in ritual, as well as of body as physically transformed through ritual (p. 618). 庄子以现象学身体,即the object body and the lived body来理解身体。 5 body的解放:坐忘,形解 6 总结

Licensing parents revisited

LaFollette, H. (2010). Licensing parents revisited.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27(4), 327-343.  • Motivation: 我们应该保护那些受内行人(professional)服务的,那些与其有特殊关系的脆弱的人。要求内行人获得执照是最合理的方式。 • Thesis: 为父母应持证上岗辩护 (Defend proposals to license parents)。 • Goals: 【1】展示父母应持证上岗的基本理论如何且为何与职业者持证上岗的理性相似(Why licensing parents); 【2】回答这个项目是否能够很好地执行(Howtolicense parents); 【3】描述并拒绝(反对父母应持证上岗者的)父母与其孩子之间关系的错误观点(A possible objection)。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Anscombe's Intention

Wiseman, Rachael.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Anscombe's Intention. Routledge, 2017. 第一章 导言 安斯康姆具有天主教信仰背景。"One of the fundamental tasks of Intention is to provide a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which can ground the 'truth about Christianity'. " (p. 19) Intention这本书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1)什么是action? (2)行动的原因causes与行动的理由reasons之间的关系? (3)去行动的意向,意向行动,解释行动的理由,这三者是何关系? 第二章 安斯康姆声称,没有以理解意图为基础的伦理学必然是腐败的。Anscombe's claim that ethics ungrounded in an understanding of intention is necessarily corrupt. 安斯康姆的现实关怀:杜鲁门原子弹轰炸 安斯康姆认为,研究道德哲学,必须有心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的三个任务:(1)区分有意向的行动和只是预测结果的行动;(2)“行动具有意向”的标准是什么;(3)描述人类行动,从而体现出行动能够例示德性。 第三章 安斯康姆看来,评判好坏,不是看人的行动,而是看人的意向。她反对笛卡尔的心理学——这个学说主张意向是心灵的内在行动。 安斯康姆对intention这一主题的三个研究角度: (1)intention for the future (2)Intentional action (3)The intention with which I act is my reason for acting. 意向作为我行动的理由 【开头几节,介绍intention这个现象的复杂性】 第四章 5-19节 第5节开始处理什么是intentional action,安斯康姆简单定义为:对问题why的回答。她对某人知道他正在做某事a man is doing under which he knows he is doing it给出了进一步的区分,并分类...

On Subtweeting

Neufeld, Eleonore, and Elise Woodard. "On Subtweeting." (2022). 论“含沙射影”(阴阳怪气)。例子:Taylor Swift。【影射史学?】【施特劳斯的隐微写作】【捧杀】 AI: 这篇文章讨论了“含沙射影”(subtweeting),即在社交媒体上(特别是Twitter)进行的一种战略性沟通方式。含沙射影指的是间接地批评或嘲讽某人,而不直接点名,从而形成一种间接的言辞表达。作者分析了这种沟通的机制、战略用途以及其伦理影响,并将其与合理的可否认性、暗示和“狗哨”(dogwhistling)等概念联系起来。 主要内容包括: 1. **定义和特点**:含沙射影是一种通过间接的方式瞄准某人,而依赖背景知识让读者识别出话题人物的沟通方式。由于不直接点名,这种表达提供了合理的可否认性,让用户能够避免直接对抗或反击。 2. **战略性沟通**:含沙射影可以帮助用户在复杂的社交互动中保持模糊性,从而降低风险。它利用了Twitter平台的设计特点,例如公共互动、匿名性以及进行间接攻击的可能性。 3. **伦理问题**:文章指出了含沙射影的多种伦理问题,比如它如何为原本不可接受的行为提供“规范掩护”,使得被影射的人很难为自己辩护。这可能会导致伤害和复杂局面,包括那些积极参与含沙射影的人在不了解全部意图的情况下也变得共谋。 4. **平台设计**:Twitter的公开性和信息永久性放大了含沙射影的使用。平台的架构促进了这种间接沟通的传播和可见性,使得含沙射影在这一特定环境中得以广泛应用。 5. **对社会的影响**:文章指出,虽然含沙射影可以被用于战略性的优势,但它也可能加剧有害的社会动态,比如传播错误信息或助长欺凌行为。 作者探讨了含沙射影与其他形式的间接言论的比较,同时考虑了其可能存在的负面和有益的应用。文章最后反思了这种沟通方式对社会的广泛影响,强调了对其伦理和社会后果进行深入理解的必要性。

学历之死:美国博士消亡史

赫布·柴尔德里斯,《学历之死:美国博士消亡史》, 杨益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 【一个好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步步丧失的尊严 >>报酬很低、福利全无、需保持沉默,每学期必会经历的“职业不安感”以及毫无诚意却又让每个人信以为真的承诺,就像主人假装扔球时,那条狗总是信以为真。在我们国家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劳动力中,大部分人将来的命运正是如此,而大部分学生将来所要面对的也正是这一部分为人师者。 >>2024-10-17 12:56:01 ◆没有引荐人,就没有工作 >>商业作家哈维·科尔曼(Harvey Coleman)总结了一套事业有成的秘方,取决于3个部分,即表现(performance)、形象(image)和曝光量(exposure),(或简称“PIE”,商业大亨每讲两句话,必出现一个首字母缩略词)。 科尔曼进一步对这3个要素做了“量化假定”(faux quantification),认为事业有成的具体配方是:10%的表现,30%的形象以及60%的曝光量。对于百分率的精确度,我不敢苟同,但我觉得他的总体判断是正确的。抱着“精英主义”的理念,我们坚信“表现好坏能够说明一切”。然而,表现得好与不好只是一块敲门砖,只是为了让另外两项要素有机会登台亮相而已。表现差劲的学者,肯定会被拒之门外;但表现上佳的学者,也只不过获得进入第二回合的资格罢了,接下来要考量的两项标准,权重更大。 >>2024-10-20 05:28:26 ◆大声说出梦想,而不只是表达恐惧 >>我希望每一位年轻的博士生都清楚自己为什么想当一名学者,想通过自己的研究展现何种真实的世界。我希望她能去三四所不同类别的学院担任助教,而不仅仅在自己学习的大学中任教,那样她才能了解高等教育及在校学生的全貌,才能知道什么样的教学服务最能打动学生。我希望学者的思考方式(不是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而是保持一种经常性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冲动,去质疑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去关注谁受益、谁被忽视等问题)能带来多元化的就业机会,而不仅是封闭在学术空间内。 >>2024-10-24 05:18:07 ◆四项原则小结 >>一所具有价值的大学致力于培养和尊重其人际关系网络,这样的大学是一种由全体教师创造和引领的文化,它将所有人置身于不断学习的环境中,...

Justice in Hiring: Why the Most Qualified Should Not (Necessarily) Get the Job

Carey, B. (2024). Justice in Hiring: Why the Most Qualified Should Not (Necessarily) Get the Job.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正义通常要求通过抽签雇用具有足够资格的候选人,因为这是承认每个候选人获得有意义的工作的平等道德要求的最佳方式。【通过抽签招聘,最佳】 作者将考虑三个角度的观点,并驳斥之。 最优秀者角度:公平竞争,优中选优,否则抱怨不公。 雇主的角度:选最优秀者带来更多利益。 第三方(客户)角度:选择最优者能带来好的服务。 作者认为,找出最优秀者是个错误。不应该优中选优,而是优后抽签。抽签保证了moral equality。 AI: 本文的主要内容围绕招聘过程中的正义性,探讨了为何不应总是雇佣最优秀的候选人。作者布莱恩·凯里(Brian Carey)提出,如果候选人足够胜任工作,雇主不应仅因为一个人最优秀就优先录用他,而是应通过抽签等方式给予所有合格候选人平等的机会。这种做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候选人对获得有意义工作的平等道德诉求。 **主要观点总结:** 1. **反对过度重视资质差异**:作者认为,如果候选人具备足够的资质,招聘时基于相对资质的差异进行选择是不正义的。这种做法忽视了候选人获得工作的平等权利。 2. **重新定义“足够合格”**:作者建议用“足够合格”而非“最合格”作为雇佣的标准,这意味着在招聘中不应过度强调候选人之间相对的能力差异。 3. **雇主和第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文章还探讨了雇主和第三方的权利。作者认为,雇主在招聘时应平衡候选人获得工作的利益和雇主自身利益,而不应仅考虑自身经济效益。此外,文章指出对第三方(如消费者)的责任在设定“足够合格”标准时应被考虑,但不应成为歧视合格候选人的理由。 4. **建议公平选择方法**:作者提出,在所有候选人都足够合格时,雇主应通过抽签等随机方式来决定最终录用者,这样能更公平地分配工作机会,减少不公正的主观偏见和资源浪费。 5. **例外情况**:尽管总体上倡导平等机会,作者承认在极少数情况下(如外科医生等特定职业),基于相对资质做出选择可能更有合理性,但这些情况应被视为例外而非常态。 总之,本文挑战了传统的“择优录用”观念,提倡更为公平的招聘方法,主...

西方元伦理学百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前瞻

陈真, 王桂玲. (2020). 西方元伦理学百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前瞻. 哲学动态, 11, 88-101. 元伦理学的发展历程: 1,初创:道德语义学分析。 以追求规范性知识 ( 即对规范性问题的确定性认识 )为宗旨。例子,摩尔,开放问题论证。“Good”这一术语,其规范性何在? 2,扩张:认知主义(道德论说是对外部世界的断言,存在道德事实,有真值),非认知主义(道德论说是情感表达,不存在道德事实,无真值),错误论(不存在道德事实,有真值,但是永远为假)。 3,全盛:“理由”转向 a turn to reasons,“reasons”是伦理学的基础概念。 AI: 本文主要回顾了20世纪以来西方元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趋势。文章指出,西方元伦理学的百年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上半叶)、扩张时期(下半叶)和全盛时期(21世纪以来)。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道德语义和实践理性。 1. **初创时期**:以分析哲学的兴起为背景,元伦理学主要关注道德语言的语义特征,形成了认知主义和非认知主义两大阵营。摩尔的“未决问题论证”以及对道德概念的分析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2. **扩张时期**: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元伦理学逐渐从单纯的语义分析扩展到实际的道德问题讨论,强调实践理性,探讨道德的合理性与行动理由的基础。 3. **全盛时期**:21世纪以来,元伦理学出现“理由转向”的趋势,强化了对实践理性和道德判断合理性的关注。元伦理学家们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理由”解释道德判断的规范性,同时对自然主义与非自然主义的认知主义、非认知主义等进行深入分析。 文章最后总结,元伦理学的研究不仅帮助澄清伦理学中的概念问题,还为建立客观的规范性知识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以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 AI: “**理由转向 (a turn to reasons)**” 是元伦理学在21世纪以来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它指的是将“理由”作为伦理学和规范性问题的基础概念,强调在探讨道德和规范性时,主要关注“行动的理由”而非其他传统的基础概念(如“善”或“价值”)。这一转向反映了对规范性问题的重新理解,尤其是在如何解释道德规范性和合理性方面。 ### 1. **背景** 在早期的伦理学中,讨论的重点通常是概念如“善”、“义务”或“德性”,这些被视为道德判断的核心。然而,自从菲...

Democracy in China: The coming crisis

Ci, Jiwei. Democracy in China: The coming crisi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Introduction 本书从prudence的角度来论证,民主对当代中国是必要的,否则CCP的统治将会面临危机。采取民主制度,将有利于统治的稳定和可持续。 CCP在中国实现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是作者看来,唯独缺乏sense of agency,主体感,即自由感、公民感。 论点:民主对中国必要且可能 1,审慎/规范(民主能带来现实的好处) 2,合法性危机(没有民主化,存在合法性危机) 3,民主的正当(当今中国的民主要素已经具备,只差政治体制) 4,民主化之后四个可能的挑战(CCP的地位问题,中国公民缺乏道德能动性,产生分离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Part 1 合法性危机 第一章 CCP有两条腿,legitimacy和performance,之前只靠经济方面的performance这条腿,但是现在随着经济放缓,这条腿已经越来越不足够,legitimacy这方面的虚弱愈加暴露。作者预测,中国将面对crisis of political authority,这一危机包括legitimacy和performance双重的缺陷(p. 44)。 64之后,原先是目的论的革命合法性,现在变成了绩效合法性。但是,同时,CCP并未放弃前者的遗产(例如“不忘初心”)(p. 42)。就后一点而言,作者认为贝淡宁主张的political meritocracy仅仅依赖于performance legitimacy是不足的(p. 55)。共产主义作为目的telo,这是CCP对其为什么适合统治的一个重要回答(p. 61)。 第二章 前一章论及,CCP的合法性最终依赖于其革命叙事的遗产,而非暂时的绩效。 邓以来的CCP,丢失了旧我,尚未找到新我。现在新加入了:经济成功与民族复兴。 为什么革命遗产能留下部分?这是因为,革命遗产的内容与方式可以分开。追求共产主义的内容已死,可是革命的方式和感情仍留存,可资利用(p. 76)。但是,作者认为,革命精神的危机将会在未来到来,习是革命精神的最后一代(p. 77)。 革命精神衰微后的两个危机场景:(1)抗议示威(群体性事件);(2)党内分裂。 后面论述习定于一尊的现象。但是,...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郑雅君,《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 研究问题:为什么寒门难在出贵子? 两种模式:目标掌控模式(富学生),直觉依赖模式(穷学生) 三种意义感(及其来源): (1)家:为地位保障/家庭责任而工作 (2)学校:为家国理想/社会价值而工作 (3)市场:为个体趣味/自我表达而工作 四种类型的人: (1)自主驱动 (2)机会主义 (3)迷失无从 (4)价值归顺 寒门子弟如何改变: (1)重塑意义感(我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目标; (2)充实行动策略(我该怎么做):尽早对未来职业目标形成预期,熟悉游戏规则、着意积累资本。 ◆难以回避的名校学子之叹 >>本书致力于探究一个显见却难解的迷思: 为什么社会出身劣势的学生即使进入了最好的大学,却仍然在毕业出路与生涯前景上劣势明显? >>2024-10-13 22:34:38 ◆游戏规则 >>于是,大学生要想将自己打造成能够在求职市场获得优势的候选人,必须有意地、持续地反思和管理自己的大学生活,将大学四年打造成一种致力于为简历加分的“履历经济学”(economy of experience)。要完成这些极具技术性的操作,需要额外对旅行、实习、体验等课余生活进行精细地投资利用,并加以适当地包装以衔接雇主的偏好,而这显然需要来自家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的加持。 >>2024-10-14 02:53:46 ◆Jin Bang Ti Ming Zhi Hou _Da Xue Sheng Chu Lu Fen Hua Zhi Mi (Du Jia Shou Fa )_split_024 >>目标掌控模式的核心特征在于:了解大学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和非制度性的规则,因此能有意识地树立生涯目标,并且知道如何通过管理自身的行动来趋近目标。目标掌控者有条不紊地组织大学生活,通过掌控自己的生涯目标来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他们在大学中的经历和成果往往可以高效地转化成他们下一步生涯目标的资本。 >>2024-10-14 06:39:51 >>直觉依赖模式的核心特征是,在陌生的大学场域中难以自我定位,从而无意识地陷入无目标状态,主要倚靠直觉和旧有习惯来组织大学生活。直觉依赖模式主要是由于阶级原有习性不匹配新的精英大学...

Fame and redemption: On the moral dangers of celebrity apologies

Matheson, B. (2023). Fame and redemption: On the moral dangers of celebrity apologies.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澄清概念:redemption,apology 名人为什么会道歉?可能的三种解释。 名人公开道歉蕴含的moral danger,是narrative setting; narrative disempowerment(受害者无法掌握自己的叙事权);barrier to moral redemption。 【假如名人已经死了怎么办?名人的相关人员,如家属,如徒子徒孙有义务进行公开道歉吗?】【儒家圣人的问题】 【为尊者讳?冯友兰】 AI: 本文《名人道歉:名望与救赎的道德风险》讨论了名人公开道歉现象,特别是其中的道德含义。作者本杰明·马西森(Benjamin Matheson)来自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主要探讨了为何名人通常会公开向公众道歉,并指出这一做法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 文章列出了名人公开道歉的三大原因:一是为了澄清公众记录,二是履行他们作为公众榜样的责任,三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名声。此外,马西森还强调了名人道歉的三大道德风险:第一,名人可能利用道歉操控公众舆论,为自己争取有利的叙述;第二,名人的道歉可能使受害者失去对自己人生叙事的掌控,过多关注名人而忽略了受害者;第三,针对粉丝的道歉可能阻碍名人实现真正的道德救赎,因为这种道歉如果主要是为了维持名声,而非出于真诚的悔过,那么其道德价值会大打折扣。 文章引用了琳达·拉兹克(Linda Radzik)的道歉与救赎理论,解释了错误行为如何破坏关系,以及道德救赎不仅需要行为上的转变,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补偿性行动来重建信任。通过分析多位名人的道歉案例,马西森展示了这些道德风险在现实中的表现,并指出我们可以从这些高社会地位人士的公开道歉中学到哪些关于道歉和救赎的社会现象的教训。

爱的知识

玛莎·努斯鲍姆,《爱的知识:写在哲学与文学之间》,李怡霖、于世哲、范昀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 序言 强调内容与形式之间的整体性(二者不可分),并且强调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作为伦理作品的意义。【作者注意到文学对哲学思考的意义】 作者批判当代英美哲学分离了内容与形式(风格)(页7)。 这本书质疑这个理念:情感对实践智慧没多大作用。 作者指出,亚里士多德式的观点会认为,在慎思的时候,情感往往比超然的理智更可靠(页48)。 为什么需要小说呢?小说,甚至是文学,能够扩展我们狭隘的经验(页54),是一种对生活的延伸。 第四章 有瑕疵的水晶 本章解读《金钵记》。这是一篇体现文学的伦理维度讨论的例文。小说的一位女主角希望在道德上保持纯真,如大海上轮船的水密隔舱(页186),又如修女般的生活。但是,现实的道德生活是充满各种责任的冲突,女主角就发现她作为女儿与作为妻子之间身份的冲突(夫妻之爱与尽孝义务,页187)。 值得注意的是,该女主角与她的父亲,都相信道德生活的consummate(页196),把道德生活视作一种审美活动,如同金钵。【注意,安乐哲把仁人翻译为consummate,也强调审美】(页191-192) 真实的道德生活,是没有剧本的,演员需要继续发挥。 第九章 为生命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中提及,小说,使得读者与其中的人物建立友谊。 阅读小说也是一种坠入爱河的练习。小说让读者做好了爱的准备,对社会的道德发展做出贡献。(页355)哲学的诱惑在于把人带入抽象的高处,远离特殊的世界;文学的诱惑则是使人进入更加复杂的世界。(页355) 第十一章 爱的知识 讨论《追忆似水年华》的马塞尔:爱的认知由痛苦的经验构成。 问题:爱是怎样被认识的?我们如何对爱有所了解?(页399) 讨论《学会投入》:如何克服怀疑与孤独的处境?爱。放弃怀疑而信任他人。爱的知识就是爱的故事。探询爱就需要我们自己去读故事。(页404) 第十五章 超越人性 当希腊的神为奥德修斯提供超越人性的生活(比如永生),奥德修斯拒绝了,他仍然选择人性的生活。 外在超越(基督教,查尔斯·泰勒),完全超越人性的另一种生活 内在超越(亚里士多德,努斯鲍姆),围绕人类的善的人性的生活

晚年周恩来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明镜出版社,2003年。 ◆第一章  毛、周关系的历史回顾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先是毛泽东在四月间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复信中共中央,批评中央的"二月来信"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的估计"都太悲观","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当时下级党组织像这样毫不客气地批评中央的作法是不多见的。这显示了毛蔑视权威,敢于抗上的个性。而作为中共党内最高军事首脑的周恩来在六月间收到毛的这封辗转来信后,表现出相当的民主作风,并不认为这是在违忤抗命,相反还觉得毛的申述意见不无道理,便站在中央的角度作了自我批评,承认中央"二月来信"中让红军分散等问题"是有些毛病" ,并且不再坚持让朱、毛离开部队,而改为希望红四军前委指派一得力人员前来中央讨论问题。 >>2024-09-25 19:54:20 >>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下,中共在随后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上不得不吞下了由王明教条宗派全面掌权的这颗苦果。周恩来虽然被留在中央,却威信扫地,只是一个戴罪之身的留用人员。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话说:"恩来同志自然应该打他的屁股,但也不是要他滚蛋,而是在工作中纠正他,看他是否在工作中改正他的错误。"经过这一场打击之后,周恩来元气大伤,虽说还没有到心灰意冷的地步,变得和他性格相仿、个人关系又一度很好的江浙同乡瞿秋白一样,但党内斗争的残酷和叵测,特别是李立三因违抗共产国际而遭到的下场,却在他的内心留下无法抹去的阴影,深感如履薄冰。周本来就是一个组织纪律观念极强的人,又有着临事而惧的个性,在他对事情没有看清并且确有把握之前,宁可犯政治错误,也绝不犯组织错误。这是周氏一生典型的政治哲学。 >>2024-09-25 20:02:17 >>值得一提的是,与毛泽东指挥的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相比,第四次反围剿打得更加漂亮。因为前三次只是歼灭了国民党的杂牌军,而这次则是围歼了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并创造了以往红军从未使用过的大兵团伏击战法。对此,蒋介行深为懊丧,称:"此次挫败,惨凄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就连原先准备在一旁等着看笑话的毛泽东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国民党发动围剿以来败得最惨的一次。这一胜利使周恩来如释重负,...

正义的两面

慈继伟,《正义的两面(修订版)》,三联书店,2014年。 本书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正义理论。 正义的条件circumstances: 主观条件(人类既定的心理特征) 客观条件(人类既定的生存状况) 正义是介于纯粹利己与纯粹利他之间的品德。 第九章专门讨论怨恨 resentment的来源:“愤恨的来源恰在于此:既然我们有意识地把正义的要求作为定言命令,但同时又无意识地把正义的要求作为假言命令,那么,一旦别人违反正义的相互性并伤及我们的利益,我们就会产生愤恨的道德情感。”(页233) 后记 这本关于正义的书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抽象的哲学论著,但我做这项研究的念头却始于对具体的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这些现象可以概括为: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的非正义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的制止或制裁,其他本来具有正义愿望的人就会效仿这种行为,乃至造成非正义行为的泛滥。这种现象在任何社会都可能发生,在道德文化和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社会更是如此,而且,不论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正义观念,这一可能性都无法避免。本书的主要思路,即正义的两面性,就是在思考这一现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顺着这一思路研读有关著述时,我才发现,这一问题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关于正义心理的任何研究都属鲜见。于是,我的这项研究就有了双重目的,一是以上述现象为切人点,解释正义心理和正义运作的若干重要方面,二是试图填补正义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第一个目的也是更主要的目的,产生于作者对具体的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因此,我恳请读者在考虑本书的抽象论证时能结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具体思考。(页248)

Chapter 38 of the Dàodéjīng as an Imaginary Genealogy of Morals

Ci, J. (2011). Chapter 38 of the Dàodéjīng as an Imaginary Genealogy of Morals. Ethics in Early China: An Anthology, 1, 233.  本文对《道德经》38章做道德谱系学的分析,指出这一章的重要性在于说明:儒家道德更会产生伪君子。儒家在道德完美性moral perfectibility上越走越远。(p. 243)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瞽瞍难题与孝道的唯义主义

刘梁剑. (2024). 瞽瞍难题与孝道的唯义主义. 道德与文明, 2024(4), 62-70. 本文与《游叙弗伦》的神义论相类比,提出这个问题:能否用见喜于父母(为父母所爱)来界定孝道。【孝道自足吗】 子女对父母的劝谏方式。【涉及disagreement的语用学】 王夫之解释“怨慕”:此正舜之不容已者,于是有怨焉,亦有慕焉,怨其不得于亲,而慕亲之欲得之也。以其慕生其怨,于其怨益其慕,怨慕合而泣自不容已矣。 AI: 本文主要探讨了“瞽瞍难题”及其在儒家孝道中的唯义主义表现。文章首先以舜对其父瞽瞍的孝道为例,探讨孝道在父母不当行为下的复杂性。与西方哲学中的“游叙弗伦问题”对比,作者指出儒家的孝道不是盲从权威或单纯的理性主义,而是一种唯义主义——行孝不仅基于情感,还要有理性判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从义不从父”。此外,文章进一步探讨孝道与天道的关系,认为孝道的本质在于通过孝亲实现人性与天道的统一。

Can we believe the error theory?

Streumer, Bart. "Can we believe the error theor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0.4 (2013): 194-212. AI: 本文讨论了错误理论的信念问题。根据错误理论,规范性判断是赋予不存在的规范性属性的信念,通常与道德判断相关。但本文提出,尽管错误理论看似合理,我们实际上无法相信它。文章的主要论点如下: 1. **我们无法相信错误理论**:因为错误理论声称没有理由去相信任何事情(包括错误理论本身),这就导致一种逻辑悖论,即如果错误理论是对的,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它。 2. **没有理由相信错误理论**:由于我们无法真正相信错误理论,因此无法给出理由去相信它。这削弱了许多对错误理论的批评。 3. **对错误理论的批评**:许多人认为错误理论具有自我毁灭性或缺乏实际作用,本文反驳了这些观点,认为这些批评基于我们无法相信错误理论的事实,并不影响理论本身的逻辑一致性。 4. **错误理论与反思平衡**:作者质疑哲学的反思平衡标准,认为真理可能超出我们的认知能力,即便如此,我们仍应追求尽可能接近真理,而不是为了达成认知一致性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最终,本文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立场:即便错误理论在逻辑上可能成立,但我们无法真正相信它。

Early Confucian moral psychology

Shun, K. L. (2013). Early Confucian moral psychology. In Dao companion to classical Confucian philosophy (pp. 263-289).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第一节 导论 儒家存在伦理学的关切,而这种关切又常常聚焦于一个人的psychology。 第二节 self 背景知识:讨论儒家的person概念,包括体、欲、情、气、志、意。 探讨儒家的self观念,包括我、吾、自、己。 儒家的理想人格,主要由三个观念刻画:仁、礼、义。 第三节 仁 仁:concern for others。有三种类型: (1)在某些特殊情境situation下关切他人的well-being (2)以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为持续的基础 (3)关心living things生物 第四节 礼:Lowering Oneself and Elevating Others 第五节 义 第六节 修身 self-cultivation是过程 self-transformation是目标 第七节 I have in the chapter highlighted self-transformation a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onfucian thought, and have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the nature of the self-cultivation process. 本节考虑了一些可能的误解和批评。

Temptation in Mengzi 1A7

Lee, J. Temptation in Mengzi 1A7. Dao (2024). 本文从君子容易受诱惑temptation(如君子远庖厨)的角度来探索孟子的德性理论的动机模型。指出,对于孟子而言,成为一个有德者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即是情感的无法控制emotional uncontrollability of the nobleman's compassion【不忍人之心】。 AI: 本文讨论了孟子1A7中关于德性和诱惑的理论。作者通过分析孟子的道德典范,特别是君子的同情心和相关的诱惑,提出了孟子德性观的一个重要特征:道德典范虽然具有德性,但也可能受到诱惑的影响。文章指出,孟子的德性观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德性伦理理论不同,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不应受到诱惑。然而,孟子认为君子的同情心会使他在面对某些情况时产生内心冲突和诱惑,这成为孟子德性理论的一部分。 文章还探讨了君子为了避免诱惑所采取的自我管理策略,强调德性伴随着一定的心理代价。通过讨论如何处理这一挑战,作者展示了孟子在规范德性方面的独特方式,并将其与其他德性理论进行了比较。

Understanding Dao in Methodological Terms

Zhao, X. Understanding Dao in Methodological Terms. Dao 21, 197–211 (2022). 本文是解读类的论文,即已有学者提出A、B、C解释,作者提出D解释。 AI: 本文题为《从方法论角度理解道》,由赵新侃撰写,探讨了《道德经》中“道”的不同解释。作者回顾了形而上学和实践性两类主要解读,并指出许多解释的一个共同问题:赋予“道”以模糊性。为此,赵新侃提出了一种新的、完全实践性的解释,将“道”视为应对世界的方法或策略,而不带有形而上学的含义。 主要内容包括: 1. **形而上学解读**:传统上,“道”被视为世界背后的形而上学原则,通常与创造或生成力相关。赵指出,这种解读存在模糊性,尤其是在试图将“道”解释为既超越世界又参与世界的原则时,难以协调。 2. **实践性解读**:以查德·汉森为代表的实践性解读强调“道”是一种指导行为的方法或规范,但这种解读在解释“道”如何具有创造性功能(例如生成万物)时,往往面临挑战。 3. **赵新侃的方法论解读**:作者主张一种统一的实践性解读,认为“道”是应对细致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方法。这种解读消除了形而上学的模糊性,认为“道”的创造力可以理解为通过方法产生结果,而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力量。 4. **研究的意义**:赵新侃的解读为比较哲学开辟了新的方向,例如可以将“道”与实践知识、创造力和策略的讨论联系起来,而不仅仅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比较。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李志绥,《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時報出版,2021年。 ◆第1章 >>我精神恍惚走到杨家,杨看出我心事重重。我将大哥来信的事告诉了他,我没有提“白澳”的事,只是说我下不了决心。他收起了笑容说:“这可是件大事,要好好想想。”我说:“你的看法呢?”他耸耸肩说:“我同你不一样,我全家都在这里。   那边给我的待遇再高,我也不会去。澳洲虽然实行白澳政策,可是全国人口太少,谋生容易。你应该问问你大哥,是什么事,有多少工资,可以两边比比看。”   他的话更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操,我并不在乎挣多少钱。如果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真能由此富强起来,个人的生活暂时下降,也是值得。我离开杨家当天就给慎娴写了封信,让她写信去问我的工作如何安排。 >>2024-09-18 07:06:34 ◆第3章 >>在一片颂扬声中,所有的生机都被斫丧了。违背良心的言论,违背良心的行动,成了准则。而更糟的是,唯有这种办法,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进而一步步爬上去。 >>2024-09-18 16:33:42 ◆第9章 >>但毛所极力追求的国民精神改造——也就是中国的浴火新生——仍遥遥无期。在庞大繁杂的官僚体制建立后,昔日的革命斗士成为养尊处优的官僚,汲汲于追求显赫地位,而将毛的革命理想抛诸脑后。毛深感不耐,他要快速地推动改革,继续革命奋斗。   但党官僚、领导干部纷纷发出警讯,坚持遵循苏联的渐进改革模式。毛则认为他们对苏联的模仿缺乏创意,在不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之下,将苏联的组织体系全套抄袭过来。毛为此对当年并肩作战的领导同志十分震怒。   毛的革命需要大胆、气魄和斗争等特质,这些也是毛的性格。因此他认为其他领导人只会墨守成规。 >>2024-09-18 20:14:44 ◆第10章 >>毛常告诉我,“我念的是绿林大学”。毛是个彻头彻尾的叛逆分子,他反抗所有的权威,力求驾御一切——从最高政治决策到他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细枝末节,中南海内凡事都须经由他的首肯,甚至江青的衣着打扮。中国的重大决策必须通过他的批准。   毛没有朋友,自外于一般的来往接触。他和江青很少聚在一起,亲生子女更少。   就我所知,毛对第一次见面的人虽很亲切,其实是铁石心肠,感受不到一丝爱或友情的温暖。 >>2024-09-18 20:19:02 >...

Moral Twin Earth, Intuitions, and Kind Terms

Geirsson, Heimir. "Moral Twin Earth, Intuitions, and Kind Terms." Croat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4.40 (2014): 91-110. 作者的主张: (1)霍根所根据的Putnam-like intuition是有问题的,为支持此一论证,作者 指出了孪生地球与道德孪生地球之间的不同点 。 (2)此外,即便指称的properties不同,仍存在实质分歧,因为存在a shared meaning component. 【感觉这一点,有点类似Copp的inter-translatable的论点】 AI: 本文中“道德孪生地球、直觉和种类术语”批评了霍根和蒂蒙斯的“道德孪生地球”论点,该论点挑战了新道德实在论。霍根和蒂蒙斯借鉴了普特南的孪生地球思想实验,认为新道德实在论会导致相对主义或指称不确定性,因为地球和孪生地球上的道德术语表面上有相同的含义,但指代不同的道德属性。 盖尔松提出了两大反对意见: 1. **与普特南孪生地球的相似性问题**:盖尔松认为,道德孪生地球与普特南的自然种类术语实验不同,不能直接类比应用直觉。 2. **结论不成立**:即使接受霍根和蒂蒙斯的直觉,地球和孪生地球上的道德术语虽然指代不同的属性,但仍能进行实质性的道德争论,因为它们共享某些意义成分。 盖尔松认为,通过改进指称理论,新道德实在论仍能应对这一挑战,即使在不同世界中,术语指代的属性不同,也可以有实质性分歧。

Moral Kombat: Analytic Naturalism and Moral Disagreement

Elliott, Edward, and Jessica Isserow. "Moral Kombat: Analytic Naturalism and Moral Disagreement."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24). 第一节 导论 本文试图以analytic naturalism来为自然主义辩护,反驳道德孪生地球。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倘若坚持实在论,那么地球人与孪生地球人不存在实质道德分歧(其实应该是有的)。 作者立论:意义和分歧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实质分歧关乎说话的态度,而与说话内容无关。 第二节 介绍Analytic Naturalism 一些性质是可以在理论内部得到分析的。 在分析自然主义看来,大众道德理论folk moral theory所说的在分析上等同于这样的主张:对与错、好与坏等道德属性都在该理论中完美地占据了各自的角色。 AI:Analytic Naturalism主张,道德术语和道德概念可以通过自然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且这些分析是先验的、可通过理性获得的。它的核心思想是,诸如“对的”、“错的”、“好”、“坏”等道德概念,可以通过它们在我们日常道德理论中的功能角色来进行定义。这种观点与“分析功能主义”(analytic functionalism)相似,该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如“信念”、“欲望”等概念,可以通过它们在民间心理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第三节 道德孪生地球论证 第四-八节 见AI AI: 《道德格斗:分析自然主义与道德分歧》是由Edward Elliott和Jessica Isserow撰写的一篇文章,探讨了自然主义者在解释不同社区之间的道德分歧时面临的挑战。核心问题是自然主义是否能够解释具有不同道德词汇的社区之间真实的道德争论。文中批判了“道德孪生地球”论证(MTE),该论证认为,如果自然主义是正确的,那么这种分歧仅仅是语言上的,而非实质性的。 作者从分析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主张 即使社区在道德术语的使用上有所不同,也可能存在有意义的道德分歧。 他们挑战了“相同意义是产生真实分歧的必要条件”的观点,认为道德争论主要是关于态度的冲突,而不是表达的命题内容。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各种元语义方法,反驳了“沙文主义的概念相对主义”的指控,即认为不同道德框架的社区无法理解彼此的道德...

曹薰铉:无心

曹薰铉,《曹薰铉:无心》,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 ◆1.4 思考,创造更加强大的自我 >>许多人认为,幸福是从金钱、名誉或者成功中获得的。但是,我相信真正的幸福是从强大的自我中得来的。 自我即是自尊。人的自我足够 强大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不会被别人的视线或者社会的标尺所左右,会一直按照自己的信念来行动。 当然,这种自我并不是平白无故就可以养成的,只有养成自己思考,时常自我反省,深思熟虑的习惯,才能培养出自我。如果想要成为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不用看别人的眼色,不对别人唯唯诺诺,能将自己的想法光明正大地讲出来,按照自己的信念行动的人,必须要学会自己思考才行。 >>2024-09-04 13:54:46 ◆3.2 扩张我的领土 >>但是,不管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都应该要为了扩张属于自己的领土而努力生活才行。因为扩张领土并不仅仅意味着成功、出人头地和胜利。将自己的潜力与可能性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这些都是我们在世界上扩张领土的行为。 我们应该常常问自己应该怎样去生活,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生活,并且不该为了得到回答而停下来。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为了比现在更好的生活、更幸福的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为了这个必须要和别人进行竞争的话,我们不应该害怕,而应该朝它奔进。“反正不行”“不要白白受伤”,以这样的态度生活的话,什么都实现不了。 >>2024-09-04 14:35:07 ◆3.6 面对任何对手都不能气馁 >>如果想要拥有自信,那就要多多创造培养自信的机会。比如挑战各种比赛与考试,接受无数次面试,在大庭广众下发表演说,挑战陌生的事情,执行更为困难的业务等。只有反复经历这些才会更努力,变得更伶俐。刚开始可能会因为常常犯错被骂,觉得自己很寒酸,自信也变得越来越少,但是只有反复经历这些,才会赢得争取自信的机会,即,得到获取成就的机会。在赢之前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你就会不再畏惧失败,拥有自信。 所以,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人都不要沮丧。挺起你的肩膀吧。大声叫出“啊哈!”施展你的气势吧。并且,打开门堂堂正正地进去吧。 >>2024-09-04 21:45:55

Moral Twin Earth Strikes Back: Against a Neo-Aristotelian Hope

Rubin, Michael. "Moral Twin Earth Strikes Back: Against a Neo-Aristotelian Hope." Journal of Moral Philosophy 1.aop (2023): 1-25. 道德孪生地球存在单义性univocity的问题。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试图为实在论辩护,反驳道德孪生地球,强调good是attributive adjective而不是predicative,即“X is a good α”而不是“X is good”。这种主张采取一种美德伦理学的进路。 本文作者则反驳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这个主张反驳了一种Moral Twin Earth(MTE4),却没有反驳另一种MTE(MTE3)。最后作者构建了一个两难困境批驳了新亚里士多德主义(AMS):要么AMS会遇上道德中立的陈述(如马跑得快,跑得快道德中立);要么若有道德内容,就会再次陷入道德孪生地球。 AI: 文章《Moral Twin Earth Strikes Back: Against a Neo-Aristotelian Hope》由Michael Rubin撰写,批判了新亚里士多德道德语义学(AMS)试图解决针对自然主义道德实在论(NMR)的“道德双生地球”(Moral Twin Earth, MTE)论证的努力。文章通过四个不同的MTE案例来分析AMS的不足: 1. **第一个MTE案例(MTE1)**:Rubin概述了经典的MTE思想实验,描述了来自不同星球的对话者如何使用不同的道德术语(地球人是义务论者,而双生地球人是效益论者)。Rubin指出,自然主义道德实在论无法解释他们之间的实质性道德分歧,因为NMR认为每个道德体系基于其各自的自然属性都是有效的,这将冲突简化为语言上的分歧,而非实质的道德分歧。 2. **第二个MTE案例(MTE2)**:Rubin讨论了Christopher Freiman提出的新亚里士多德道德语义学(AMS),认为道德内容可以通过亚里士多德式的常识原则来确定。Freiman声称,AMS可以回应MTE的挑战。然而,Rubin指出,即便在AMS框架下,地球人与双生地球人之间的实质性道德分歧依然存在,说明新亚里士多德式的道德概念并非普遍适用。 3. **第三个MTE案例(...

A Philosophically Inexpensive Introduction to Twin-Earth

Frances, Bryan, A Philosophically Inexpensive Introduction to Twin-Earth. 孪生地球讨论这一个命题: Physical duplicates can have different thoughts.  张三及其复制品张3可以拥有不同的观念。【再通俗一些,即,张三及其克隆人张3,二人的物理身体一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人的观念一样。】【这种解读,是从身心关系的视角来看孪生地球】【孪生地球其实就是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的一种说法】 作者在该文分析了普特南的孪生地球的逻辑论证结构。并在最后提出六个问题并尝试解答。 在第二个问题中,作者提到了一些概念: 我们现代科学给我们的一个直觉是brain states fix or determine mental states. 依据这个直觉,我们有supervenience随附性:mental states supervene on brain states. wide (or extrinsic) mental states:若除了我宇宙中没有其他东西,我将不会拥有这些状态。 narrow (or intrinsic) mental states:若宇宙中只有我,我仍然会拥有这些状态。 作者最后指出,反随附并不意味着外在。换言之,以下的推论是错误的: (1)If anti-supervenient then wide; 或它的逻辑等价式: (2)If narrow then supervenient 第三个问题中,作者指出以下两个逻辑关系是真的: supervenient --> narrow  随附蕴涵内在 wide -->  non-supervenient  外在蕴涵非随附 反之则不成立。(即,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第四个问题,作者指出, Anti-individualism focuses on supervenience: it says that beliefs are anti-supervenient. Externalism is a different claim: it says beliefs are wide. 反个体主义关心随附性;外在主义关心外在性。 AI: The a...

思想与论证

程炼. (2005). 思想与论证.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导言 苏二条:(1)清晰的概念(采取字面意思,而不是修辞);(2)逻辑的论证,而非故弄玄虚。 8 尼采的挑战 本文最后,就尼采的道德谱系,提出了类似genetic fallacy的质疑。起源如何,并不决定事物目前的性质。 10 生与死 【本文探讨the meaning of life,很有意思】 为什么人们厌恶死亡?出生并没有剥夺过去可能的善,但是死亡剥夺了未来可能的善。 人生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1)愉快的感受;(2)重要目标的实现。人类的善,就是促进这两方面的圆满的事物。 “超越死亡的惟一方法是提高生命的强度,将更有力度的生活连接在死亡端点上。生活的强度和力度要从两个方面看。 其一,要看个人生活中的各种目标是否联系和统一。 目标缺乏联系和统一的生活是杂乱的、自相矛盾的,其人多半是随波逐流,无法在总体上掌控和统合自己的行为。 其二,要看个人生活能否跨越自身的边界,与更大范围的事业和他人相结合。 许多人相信,个人生活的意义需要以更宽阔的背景为参照,这是克服自身局限所必须要做的。一个人倘若不能在自身之外发现某些他可以为之做出牺牲的事物,他的生活自然显得渺小和局促。在更大的价值和事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宿,找到自己以死相趋的东西并服务于它们,可以补偿自己的死亡带来的损失。 一个有趣的逻辑是,你在生活中越是自怜,你从死亡中得到的伤害就越大,而你的外部关怀越多,你从死亡中得到的补偿就越多。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死。 不难发现,许多伟大的生活恰恰是在死亡那一刻达到顶峰的。”(页166-167) 本书第五部分,涉及宗教哲学 12 分析divine command theory论证的一些前提 13 研究Alvin Plantinga,其人攻击自然主义 14 是关于Kelly James Clark的《重返理性》的书评,Clark还关注中国哲学。

动机效力与规范证成—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的诠释及其反省

东方朔, & 李斯源. (2023). 动机效力与规范证成——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的诠释及其反省. 道德与文明, (5), 82-94. 本文涉及一些海外以道德情感moral emotion角度来研究孟子的文献,值得按图索骥。 本文评述David Wong。其人主张孟子的同情心兼备动机(explain)与规范(justify)。动机解释道德行动,规范合理化道德行动。 AI: 本文主要探讨了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概念的诠释以及其理论上的反思。文章首先介绍了休谟学派关于理性与激情之间关系的观点,并对孟子“同情心”作为道德行动的动机和规范证成进行了分析。黄百锐认为,孟子的同情心不仅包含认知功能,能够认识规范性理由,还能为道德行动提供动力。然而,文章也质疑了这种“导入”是否具有必然性,并探讨了黄百锐如何处理孟子文本中的道德欲望问题。最后,文章通过对“同情心”的分析,进一步讨论了道德欲望与行动理由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可能的理论疑问。 总的来说,本文在黄百锐的理论基础上,对孟子的同情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对其理论的批评和质疑。

Is Backsliding Possible on Xunzi’s View?

Sung, W. Is Backsliding Possible on Xunzi's View?. Dao 23, 397–421 (2024). 在《荀子》中,一个问题是how the sages, who were once ordinary people, could become sages?作者换了一个思路,质问:成圣之后是否会backsliding(故态复萌,老毛病又犯了)?作者认为,针对这一问题,可能有三种解释,作者依次对此进行评估。 AI: 本文讨论了在荀子哲学中,经过道德转化的人是否可能“退化”回到转化前的状态。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通过努力和学习可以转变为善。作者探讨了三种可能的解释: 1. **解释A**:转化完全由环境因素驱动,因此当人处于不同环境时,退化是可能且可能的。这一解释被认为与荀子的整体哲学不一致,因而被排除。 2. **解释B**:转化涉及到人的根本性质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使得退化不可能发生。在这种解释中,个体的道德本质被改变,因此即使在不良环境中也不会受到影响。 3. **解释C**:转化并没有改变人的根本性质,而是通过积累道德知识来实现的。虽然理论上退化是可能的,但由于转化后的人具备抵御负面影响的能力,退化的可能性很低。 作者最终认为很难在解释B和解释C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建议需要进一步研究荀子对道德知识及其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的看法。

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

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梁志学 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在费希特那里,民族是一个超越于国家的概念,爱国的爱,在于爱民族,而对民族之爱,在于爱民族中具有神圣永恒的事物,这个事物对于德意志民族而言就是“自由”。】 ◆第一讲 绪论 >>由此可见,给我们留下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折不扣地、毫无例外地把新的教养施给一切德意志人,以致这种教养不是成为一个特殊阶层的教养,而是不折不扣地成为这个民族本身的教养,并且毫无例外地成为它的一切单个成员的教养;在这种教养方面,即在使人对公正事情衷心表示满意的教养方面,各个阶层将来在其他发展部门可能发生的一切差别都会完全消失;所以,按照这种方式,就在我们当中决不会形成民众教育,而是会形成特有的、德意志的民族教育。 ◆第二讲 概论新教育的本质 >>上述办法是德意志人的一种全新的、以前在任何民族中还从来没有存在过的民族教育。在上一讲里,这种新教育与以往常见的教育不同,已经被描述为这样:以往的教育充其量说,也仅仅是告诫人们遵守良好的秩序与道德,但这些告诫却对现实生活不曾有任何效果,因为现实生活是按照全然不同的、这种教育根本不可能了解的缘由形成的;与这种教育相反,新的教育则必定能够按照规则,确实可靠和毫无差错地塑造和规定其学子的现实生活活动。 >>在人心中培养坚定不移的善良意志的这样一种确实可靠、深思熟虑的做法,应当是我所提倡的那种教育方法,而这就是这种教育方法的首要特征。 >>这类能力自动地设计的各个图像决不是反映现实的单纯摹本,而有能力变为创造现实的蓝本,它可以说是用新教育培养种族的工作所必须依据的出发点。我说的是自动地设计这些图像,所以这意味着学子们靠自己的力量造成它们,而绝不意味着,他们只能被动地把握和充分地理解那种由教育提供给他们的图像,并且就像它被提供给他们那样重复它,好像问题仅仅在于有这样一种图像。之所以要求学子们在形成图像方面要有自己的自动性,是因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设计的图像才能引起学子们强烈的愉悦之情。这是因为,让人对于某个东西仅仅表示喜欢,而没有任何抵触情绪,是一回事,并且这样让人被动地表示喜欢,至多只能是由被动的给予造成的;但是,对于某个东西感受到愉悦,以致这种情绪变为创造性的,引起我们的一切创造力量,则是另一回事。 ◆第三讲 再论新教育 >>我们所倡议的新...

【重要】沃尔夫:如何撰写哲学论文

罗伯特·保罗·沃尔夫的《哲学是什么》,李婷婷、聂一鸣译,商务印书馆,2021年1月 [https://mp.weixin.qq.com/s/5m4BakQohpQ4jchd18SHnQ] 一篇哲学论文是对一个论题的辩护,解释和分析这个论题,给出支持论题的论证,陈述和考察该论题可能的反驳,并对它们作出回应。因此一篇哲学论文有五个部分: 1. 论题的陈述 2. 论题的分析和解释 3. 论题的论证 4. 对论题反驳的考察 5. 对反驳的回应 撰写哲学论文最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按以下顺序加以组织:论题、论题的分析、论题的论证、关于论题的反驳意见、对反驳的回应。当然不必固守这个顺序,熟练后,你们也许想尝试其他组织方式,但如果你们之前从未写过哲学论文,并且不太确定该怎么写,那么采用这个结构是一个好主意。这绝对不会出错! 一.论题 一篇哲学论文是对一个论题做出辩护,所以第一步是弄清楚论题是什么。论题是一项陈述,对讨论的主题做出清晰明确的主张。例如,如果你们论文的话题,即要讨论的主题,是堕胎的道德性,你们可能会选择以下论题进行辩护: •在任何情况下堕胎在道德上都是错的。 •女人有绝对的权力决定是否堕胎。 •只有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时,堕胎在道德上才是正确的。 上述每一个论题都是清晰明确的陈述,在堕胎的道德性上采取了某种立场,论文其他部分试图辩护的正是这一立场。 让我们换一个例子。假设讨论的主题是最高存在者的存在。你们也许会选择辩护的论题包括: •只有阿拉是唯一的真神。 •存在着一位最高的存在者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人类没有能力确定是否存在一位最高的存在者。 现在让我们看几个看似论题实际上不是的例子: •占星术的科学地位 •堕胎的赞成和反对意见 •我为什么相信上帝 这些不是论题(thesis),因为它们没有主张任何东西。这三个只能说是话题(topics)。你当然可以写一篇哲学论文讨论其中一个话题,但你必须首先就这些话题选择一个论题,并在论文中为之辩护。顺便要说的是,要特别提防像第三个话题(“我为什么相信上帝”)那样的假论题。哲学论文不是表达你的感受或信仰的私人报告。它是对某一论题的论证。 高中参加过正式辩论赛的人可能认为这一切很像辩论。确实如此,哲学很像辩论。 关于论文的论题容我再多说几句。学习写作哲学论文非常像学习打篮球或网球。如果你们只是站在场外看别人玩,那是学不会的。因此撰写哲学...

【重要】【实用】通过哲学写作“认识你自己”

张子夏,通过哲学写作“认识你自己” [https://mp.weixin.qq.com/s/zUJg6B222tm99_oPEUj4pw] 作为高度个性化的作品,哲学论文应该是作者展现自己思想的舞台,不要让人一眼只看到一大帮哲学家的幽灵。如果读者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只能记起别人说了什么,对作者本人的论述却完全没有印象,那么这篇文章显然不能被算作合格的哲学论文。 由此可见,要写出一篇像样的哲学论文,作者必须进行大量的独立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从思考到写作的过程也是“认识你自己”的过程,因为它逼迫你清晰地阐释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当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高度个性化不等于纯粹主观。事实上,考虑到我们撰写论文的目的往往在于说服读者相信或不相信某个论点,论文必定要以某些具有客观性或主体间性的东西作为支撑。如果只是一直说“我觉得”“我认为”,却不提供任何理由,那么这些表述最多只能引发共情,完全无法起到说服他人的作用。 第一步:确立论题 开始哲学写作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确立论题,明确告诉读者(包括自己)你这篇文章所要讨论的是哪个命题,你认为它为真还是为假。从这个表述看,我们至少需要注意两件事。第一,仅仅确立讨论主题是不够的。假设老师布置了一篇课程论文,要求与笛卡尔的实体二元论相关。一些同学会直接开始从笛卡尔对两类实体的区分说起,聊到斯宾诺莎的属性二元论,再谈谈当代的物理主义……零零碎碎说了很多,却不知道核心论点是什么。之所以会把文章写成这样,多半是因为作者从一开始就缺少写作目标。换言之,作者一开始就没有确立某个命题作为论文的论题。这样的写作方式就像某个下午在咖啡厅和朋友闲聊,想到哪儿聊到哪儿,没有明确的方向。哲学论文不是这样的闲聊,它更像是针对某个特定问题的争论。 第二件需要注意的事就是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有的同学可能心中打这样的小算盘:“当我与别人争论时,我会跟他说:‘你说的是对的,但我说的也没错。’这样就能高情商地化解争论,让大家都有面子。”可是如果哲学的工作是探究永恒真理,那么这样的行为无疑只是在搅浑水——它对于实现该学科既定的目标毫无助益。在进行哲学论文写作时,我们不但要尽可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立场,避免出现含混性,还要在一开始就陈述该立场,让读者知道这篇论文究竟要实现什么目标。 第二步:构思提纲 一般来说,在确立论题时我们就已粗略掂量过支持或反对某个论点的理由。那么在撰写提纲...

Copping out on moral twin earth

图片
Horgan, Terry, and Mark Timmons. "Copping out on moral twin earth." Synthese 124.1 (2000): 139-152. 本文是一系列论战的回复。 Horgan, Terence & Timmons, Mark (1991). New Wave Moral Realism Meets Moral Twin Earth.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16:447-465. 该文构建道德孪生地球论证反驳道德实在论。 Copp, David. "Milk, honey, and the good life on Moral Twin Earth." Synthese 124.1 (2000): 113-137. 捍卫道德实在论立场。 本文是对Copp的回复。 作者提出,道德孪生地球论证意在对自然主义道德实在论(道德词项指称自然性质)提出一个两难困境:要么陷于指称的不确定,要么陷入相对主义。作者给出一个思维导图来说明道德孪生地球的论证思路: 作者给出了两种相对主义的可能—— 观念相对主义:意义不同,指称对象不同 标准相对主义:意义不同,指称对象相同(例如:缠足,满族人说不好,汉族人说好)

Even More Supererogatory

Holly M. Smith (2024) Even More Supererogatory,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2:1, 1-20. 该文第一小节总结了Supererogation的定义,需要满足六个条件。 1. X is deontically ATC (all things considered) permissible, not deontically ATC required, and not deontically ATC wrong. 2. X is morally good, that is, it has greater excess erogatory value than the permissible alternative with the least excess erogatory value. 3. X would impose a personal cost on the agent, that is, it has greater opportunity cost for its agent than the permissible alternative with the least opportunity cost. 4. X may be performed by an agent who has a prima facie (but no ATC ) duty to perform X, or by an agent who has no duty, not even a prima facie duty, to perform X. 5. There is no deontically permissible alternative to act X that has the same excess erogatory value but would impose less opportunity cost on the agent. 6. There is no deontically permissible alternative to act X that would have greater excess erogatory value but impos...